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政策解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开放的中国,才会成为现代化的中国”“中国将坚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以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各国开放合作提供新机遇”。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全会作出的战略部署,各地区各部门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在扩大国际合作中提升开放能力,持续推动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为经济发展不断拓展新空间。

今年前10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6.02万亿元,同比增长5.2%。货物贸易总额连续7年位居全球第一,已成为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外贸企业数量比2012年翻了近一番。

9月,2024年版全国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出台,限制措施由31条减至29条,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实现“清零”。前10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6893家,同比增长11.8%。

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稳步推进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不断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空间。”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

“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可以进一步形成稳定透明可预期的制度环境,有利于深化国际科技合作,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加快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在更高起点上推进自主创新,为新质生产力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赵春明表示。

对标国际一流水平,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

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要求既对标国际一流水平,又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商务部党组书记、部长王文涛表示,要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在产权保护、环境标准、劳动保护、政府采购、电子商务、金融领域等方面,实现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相通相容。

扩大自由贸易区网络——

今年上半年,我国推动实施与尼加拉瓜、厄瓜多尔、塞尔维亚的3个自贸协定,中国—尼加拉瓜自贸协定生效后,仅半年双边贸易额同比增长56%。截至目前,我国已与30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23个自贸协定,与自贸伙伴的贸易额占我国对外贸易额的1/3左右。

商务部表示,要高质量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积极推进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进一步激发进口潜力、放宽市场准入、推动多边和双边合作深入发展,增强对外资的吸引力,不断提升我国全球要素资源配置水平。

打造制度型开放新高地——

几十个装载聚丙烯塑料粒子的中欧班列集装箱,进入南京综合保税区,将在南京综保区进行存储、销售、分拨。

“我们享受到‘中欧班列+保税’的叠加政策利好,货物再次出境时,可直接以原集装箱出口,时效由30天左右提高到7天内,交付效率提高了80%。”南京交控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自由贸易试验区是中国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探索制度型开放的重要载体和建设高地。2013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先后部署设立22个自贸试验区。各自贸试验区累计开展3500余项改革试点,为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积累了经验。

商务部表示,要支持自贸试验区进一步发挥产业基础好、集聚度高、创新力强的优势,围绕大宗商品、生物医药、海洋经济等重点领域深入开展差别化探索,推动全产业链集成创新,打造更多世界领先的产业集群。

深化外贸外资管理体制改革

外贸外资是开放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积极打通堵点、接通断点,不断创新吸引外资、扩大开放的新方式新举措,建设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推动外贸创新发展,不断巩固和拓展国际市场。”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强化贸易政策和财税、金融、产业政策协同,打造贸易强国制度支撑和政策支持体系”。

深化外贸外资管理体制改革,各地区各部门积极应对贸易数字化、绿色化趋势,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新优势,保障外资企业在要素获取、资质许可、标准制定、政府采购等方面的国民待遇,提升利用外资水平。

强化政策协同,推动外贸质升量稳——

今年,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商务和金融协同更大力度支持跨境贸易和投资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推动跨境贸易、投资与金融深度融合互促发展。商务部财务司负责人表示,商务部将指导各地有关部门和金融机构深化协作,推动政策措施落实落地。

国家外汇管理局印发通知,进一步优化贸易外汇业务管理,提出取消国家外汇管理局各分局核准办理“贸易外汇收支企业名录”登记的要求,改由在境内银行直接办理名录登记。

创新提升服务贸易,扩大服务开放合作——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创新提升服务贸易,全面实施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鼓励专业服务机构提升国际化服务能力。”

落实全会精神,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以高水平开放推动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5方面20项重点任务,积极营造扩大开放、鼓励创新、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服务贸易发展环境。

4月21日起,我国已全面实施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有序推进服务贸易制度型开放;9月12日至16日,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在北京举办,进一步深化全球服务贸易开放合作。

商务部表示,将进一步细化完善适应服务贸易发展特点的政策措施。推动建设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打造服务贸易发展高地。建立健全服务贸易促进体系,持续发挥服贸会等重大展会平台作用。

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加大吸引外资力度——

8月27日至29日,第五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在山东青岛成功举办,共签约投资项目121个、投资金额129亿美元。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发布的《跨国公司在中国:共享“中国式现代化”新机遇》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6月底,外商累计在华投资设立企业超过120万家,累计实际使用外资20.3万亿元。

吸引和利用外资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长期方针。自贸试验区积极探索外资管理体制改革,持续缩减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出台实施外商投资法,我国始终坚持为外商投资创造更有吸引力的营商环境,保障外商投资企业的合法权益。

医疗领域,开展扩大开放试点,允许在北京、天津、上海等地设立外商独资医院。商务部表示,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让外资企业安心、放心、有信心。

优化开放布局拓展发展空间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完善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机制”。

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要求不断向纵深拓展开放空间,对内优化区域开放布局,打造形态多样的开放高地,加快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全面开放格局;对外开拓国际合作朋友圈,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优化区域开放布局——

走进广西自贸试验区崇左片区广西竣壹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正有条不紊地对芒果进行加工,制成果脯等产品。“自贸试验区在税收优惠、贸易便利化以及金融创新等方面的政策,为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成本优势。”广西竣壹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沈戊阳说。

“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要加强统筹谋划,进一步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员朱思翘表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开放从设立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起步,由点到线、由线到面,逐渐从沿海延伸至沿边、沿江和内陆地区。要优化我国开放平台功能和布局,既要发挥各地比较优势,优化区域开放功能分工,又要推动内陆与沿海沿边沿江协同开放,发挥开放前沿的辐射带动作用。

“要依托自由贸易试验区、国家级新区、国家级经开区、国家级高新区等各级各类功能性平台,加快形成多极点支撑、多层次联动、网络化发展的区域开放平台,更好服务和支撑新发展格局。”朱思翘说。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公路口岸,搭载果蔬、百货和各类商品车的通关车辆不分昼夜有序出境;铁路口岸,一列列中欧班列搭载电子产品、衣帽服饰等“中国制造”奔向共建“一带一路”国家。

据霍尔果斯海关统计,今年1—10月,霍尔果斯口岸进出口货运量3801.1万吨,同比增加10%。

目前,我国与24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建立贸易畅通工作组、与64个共建国家建立投资合作工作组、与7个共建国家建立服务贸易合资机制,与共建国家签署了15个自贸协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机制日益完善。

据海关统计,前10月,我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合计进出口16.94万亿元,增长6.2%。

商务部表示,要统筹推进重大标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项目,建设“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高质量建设境外合作园区,把“一带一路”打造成造福各方、惠及世界的“幸福路”。

开放立潮头,扬帆再启航。面对未来更加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更加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在扩大国际合作中提升开放能力,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拓展新空间。(记者欧阳洁、罗珊珊)

主办单位:国务院办公厅运行维护单位:中国政府网运行中心

THE END
1.坚持两个开放:构建新时代国际合作新格局新闻动态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开放已成为国际社会普遍认同的发展理念。坚持两个开放,即对内开放和对外开放,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战略。对内开放是指深化国内改革,激发市场活力;对外开放是指积极参与国际合作,拓展发展空间。本文将从对内开放和对外开放两个方面,探讨如何构建新时代国际合作新格局。 http://www.xacbs88.com/post/699.html
2.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抄营便利地广西背靠中南西南,拥抱北部湾,与东盟陆海相连,与大湾区相融,区位优势突出、资源禀赋独特、发展潜力巨大。持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是广西高质量发展的潜力所在。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关键是要推动制度型开放,集聚优势资源,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 深刻认识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的重要内涵和要求。打造http://ssw.gxrb.com.cn/json/interface/epaper/api.php?name=gxrb&date=2024-12-10&code=009&xuhao=3
3.六方面发力,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提升政府管理效能,优化行政审批、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等,创造更加稳定、透明、可预期的政策环境。加强国内外标准对接,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先进规程制式等,制定一批与国际接轨的国家标准,推动中国标准“走出去”。深化制度型开放试点,更好发挥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综合试验平台作用,稳步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探索首创性、https://cmstop.cloud.yanews.cn/p/213575.html
4.厦门市分行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厦门市分行不断探索服务模式,提升服务质效。一是加强调查研究,探索厦门作为主销区粮食安全的保障路径;二是积极支持重要农产品,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连通产供销一体等产业链供应链业务;三是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强化对大豆油料等重要粮食品种进口的支持力度。做大做强特区“粮食银行”品牌,完成省https://m.sohu.com/a/819971509_120990503/
5.学习100丨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只有立足自身,把国内大循环畅通起来,才能任由国际风云变幻,始终充满朝气生存和发展下去。 本期金句,一起来学习。 【本期金句】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绝不是关起门来封闭运行,而是通过发挥内需潜力,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更加强劲可持续的发展。 https://www.xhby.net/tuijian/202212/t20221228_7789365.shtml
6.好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动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必须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既立足国内,充分运用我国()等优势,又重视国内国际经济联动效应,积极应对外部环境变化,更好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动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A.制度B.资源C.市场D.经济 点击查看答案进入小程序搜题 你可能喜欢 入户面访法的优点主要有()。 A.容易与被访者之间建立信任关系B.样本代表性高https://m.ppkao.com/wangke/daan/17cad6e7405c494eaa7028b5f44b8254
7.我国需统筹利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中国食品安全网是我国食品安全领域国家级专业新闻媒体。是当前我国食品安全领域获得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的国家级互联网平台。https://www.cfsn.cn/news/detail/307/142429.html
8.广州日报数字报如何提升国内国际双循环的质量和水平?本期“云桌会”邀请经济学家和企业代表聚焦“双循环”,共论如何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参与国际循环带动中国供应链稳定、升级和成长 主持人:广交会向全球展示中国制造、中国品牌,您认为,在促进中国经济增长、增强国内大循环的动力和可靠性方面,广交会有着怎样的影响力?https://gzdaily.dayoo.com/pc/html/2023-04/25/content_869_823674.htm
9.开展贸易和投资合作要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双向更多“拓展“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空间,深化贸易投资合作,开展贸易和投资合作要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双向开放才能实现更好的利益融合,需要(……”相关的问题 第1题 积极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努力实现_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人员互通、资金融通,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 (https://www.youtibao.com/ZIZZJ6U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