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全球化背景下,尤其需要分析市场和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两大关键因素。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正文
国内和国外两种资源,意味着要合理配置和利用国内外的各种资源,强调要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的资源和机会,参与国际分工和贸易,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内外循环,积极推动“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的协同发展,加强与世界各国的经济合作和交流。通过扩大对外开放,吸引外资和技术,促进贸易自由化和投资便利化,我国能够更好地利用全球市场和资源,提升自身的经济实力和竞争力。在利用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的过程中,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充分发挥国内市场的优势,提高国内市场的竞争力;同时,也要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扩大国际市场的份额。充分利用国内资源,提高国内资源的利用效率;积极引进国外资源,弥补国内资源的不足。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构建新发展格局,强调要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更好地联通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培育新形势下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立足于国内大循环,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经济发展格局,畅通无阻实现高质量发展。其中,国内大循环是以国内市场需求为基础,通过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经济活动,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经济循环系统。而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则是指在保持国内大循环畅通的同时,还要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通过进口和出口、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等方式,增强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黏合度。
国内循环,主要体现了马克思的资本周转和社会再生产理论;国际循环,蕴含了《资本论》中展现的空间生产理论和世界市场理论。双循环理论,则展现了马克思的资本有机构成理论,为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这个新发展格局不是关起门来搞建设,而是要继续扩大开放,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国内大循环是主体,这意味着我们需要更加重视国内的需求和供给。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需要完成多个方面的任务:打通供需两个端口,耦合供应链、创新链产业链三个链条,优化供应链结构,强化创新链对产业链的支撑,推动产业链协同创新。循环劳动力、土地、资本、技术四大要素,练好新理念、新科技、新经济、新基建、新机制五大内功。为了更好实现双双循环发展格局,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