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技术落地生产“一线”,拼多多农业布局进入深水区

一个院落、几间平房、三两学生,是科技小院的“标配”。规模虽小,但发挥着服务“三农”、振兴乡村的巨大作用。它的服务模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助农惠农效果。

科技小院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张福锁和团队于2009年在河北省曲周县首创,15年来已拓展至全国31省千余个村庄,有超过1000个科技小院在各个不同的地方扎根落地。

随着加入院校和师生数量增加、产学研用成果凸显,科技小院目前已走出国门,推广到了老挝和非洲地区8个国家。

2020年,科技小院大赛作为中国研究生乡村振兴科技强农+创新大赛专项赛事之一,被吸纳为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主题赛事。为助力先进技术下乡、科研成果转化以及优质农产品上行,拼多多连续两届支持科技小院大赛,还对云南褚橙、四川丹棱桔橙、宁夏滩羊、陕西眉县猕猴桃等科技小院重点研究的科技农产品加大曝光与补贴投入,推动农特产的标准化、品牌化、数字化发展。

近日,“拼多多杯”第二届科技小院大赛决赛(以下简称“大赛”)在云南大理顺利闭幕,中国农业大学褚橙科技小院等5支队伍经过激烈角逐后获得一等奖。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副秘书长赵瑜为五支一等奖队伍颁奖。(赛事组委会供图)

“我们要把科技小院看成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一个模式。未来的科技小院,不但要针对小农户,针对传统生产技术的更新,还要与现代产业、现代企业对接。”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林万龙表示。

农业现代化的两大抓手

“过去的15年间,科技小院师生扎根到最广袤的农业土壤上,治学问、解民生,同时将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结合在一起,极大地推动了农业现代化。”拼多多副总裁侯凯笛在闭幕式上表示。

虽然规模精小,但依托中国农业大学以及众多其他农业高校最顶尖的科学技术、最顶尖的农业科技人才和大量资源的投入,科技小院在全国各个地方扎根以来正在逐渐解决乡村振兴“最后一公里”的难题。

侯凯笛认为,农业现代化发展当中最重要的两个抓手:一个是科技,一个是人才。

“中国农业经营比较分散,集约化和规模化程度较低,在这个情况之下想要让农民增收致富,一方面要靠科学技术的力量提高单产亩产;另一方面,需要有当地带头人将好的模式、先进的技术推进下去。”侯凯笛表示。

在本次大赛中,科技创新和数字化应用几乎体现在每个科技小院的成果之中。以“褚橙”为例,一直以来,该品牌颇受消费者欢迎,但花斑果和裂果却是困扰褚橙品质最严重的问题。在严苛的选品要求下,褚橙成品率一度只有54%,剩下只能被低价处理或是销毁,仅2022年直接经济损失就高达2600万元。

褚橙科技小院学生进行路演及线下展示。(赛事组委会供图)

褚橙科技小院经过试验比测,将原因聚焦到了风。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他们在农田外侧架起了高网,在果子上打药形成保护膜;为减少裂果产生率,还专门补充了钾和钙元素,过去一棵树结200个果子,裂果约有二三十个,经过科技小院一番“救治”,现在降至两三个。小院还构建品质与气候预测模型,据褚橙科技小院学生权铁林描述,该模型可实现提前45天对果实品质的预测。

褚橙代表着中国水果种植业的极高经营管理水平,它的成功吸引着不少桔橙产地争相效仿,迄今却难望其项背。权铁林介绍,褚橙已建起培训中心,免费向周边对橙子种植感兴趣的农民传授技术,让大家从“学不会”到“学得会”。

位于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坂仔镇的赖国勇如今已是一名“科技农人”。2019年,平和琯溪蜜柚科技小院的挂牌为当地带来了蜜柚科学种植技术,首批“吃螃蟹”的赖国勇在测试新款肥料后发现,不仅果子长得好、叶片又肥又绿,产量也没有下降,施肥的钱还省下了。

他开始当起科技小院与农民之间的桥梁,在学生们去村子里推广有机肥时,争做闽南语“翻译官”,用实践经验帮助双方建立信任。据悉,该小院目前已经带出了二十多名像赖国勇一样的“科技农民”,通过农民教农民、以户带户的方式,推动当地蜜柚种植业发展。

从“单打独斗”到“协同作战”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科技小院模式从最初帮扶一家一户开始,不断升级。位于大理市湾桥镇的古生村科技小院,是首个迈向“3.0+”版本的科技小院。

古生村科技小院。(受访者供图)

2021年,中国农业大学张福锁院士牵头组织全国50多名专家学者,针对洱海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情况进行深入调研。次年,古生村科技小院正式揭牌。张福锁带着团队师生长期驻扎在这里,一方面为当地村民提供零距离、零时差、零门槛、零费用“四零”服务,另一方面走访调研当地资源利用情况,寻求解决洱海面源污染问题的方案。

在古生村科技小院学生杨欣如看来,科技小院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1.0版本是一对一帮助小农户。2.0版本开始与产业合作。3.0版本则是通过科技小院的科技创新和人才赋能,服务乡村振兴。

成立以来,古生村科技小院全面助力当地人才、组织、产业、文化、生态振兴,实现了洱海保护与农民增收从背道而驰到同向而行的转变。而这背后融合了多方力量,包括产业融合、学科融合、产学研融合等等。

事实上,跨产业、多主体协同合作,齐力推进乡村振兴,正在成为全国科技小院的发展方向。

以重庆铜梁蔬菜科技小院为例,其摸索出了一套以产业化联合体为抓手,多主体参与发展农业的新模式。在研发端,由科技小院负责剖析问题,打造蔬菜全产业链绿色生产模式;在销售端,联合政府、高校、农资企业、电商平台等多主体,拓宽销售路径,提升蔬菜业主收入。

据介绍,新模式推广后,仅辣椒一种作物,季每亩增收953元,按照推广面积一万亩计算,实现增收953万元。

“要把科技小院看成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一个模式。未来的科技小院,不仅要针对小农户,针对传统生产技术的更新,还要与现代产业、现代企业对接。”林万龙向记者表示。

拼多多作为大赛支持方,在推进科技小院先进技术下乡、科研成果转化以及优质农产品的产销对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大赛给了科技成果展示的平台,而拼多多则赋予这些成果更多的市场价值,从而实现正向循环。

以褚橙为例,为助力褚橙拓宽销路,平台2019年与其达成战略合作,之后通过百亿补贴给予大力支持;去年11月,又联合央视新闻进行进博会直播,褚橙成为7个上架水果之一。

“如果说科技小院拆了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墙、学科与学科之间的墙、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墙、教与学之间的墙,那拼多多则要助力破开科研与市场之间的墙,助力推动农特产的标准化、品牌化、数字化发展,完善现代农业产业链。”侯凯笛表示,“即使这是一项发展周期长、投资回报慢的系统性工程,我们也会不遗余力地坚定重投农业,坚持长期主义。”

助力农业产业升级

支持科技小院只是拼多多重仓农业的冰山一角。作为以农产品起家的电商平台,农业始终是拼多多的核心战略。

“农产品从生产种植端(农民开始种地)到消费端(卖到消费者的手中),中间的供应链环节链条非常多,也非常难。”侯凯笛表示,一直以来,拼多多都致力于寻找应用于全农产品供应链的技术解决方案,用科技带动优质农产品上行。

针对规模小、布局散的问题,拼多多探索出“农地云拼”模式,将分散的农业产能和分散的农产品需求在云端拼在了一起,形成一个虚拟的全国市场。在该模式推动下,2020年拼多多平台农产品上行规模达2700亿元,同比翻番。

针对农产品有产地、无品牌的问题,拼多多于2023年2月发起“农云行动”,集中投入优势资源,先后走进江苏大闸蟹、西北水果等农产地,助力当地打造更具韧性和竞争力的数字化农产带。

“农云行动”带来的效果是实实在在的。以2023年二季度为例,拼多多百亿补贴的涉农商家数量同比增长60%,农产品的销售额同比增长了80%。

针对品种、品质的问题,拼多多则开始注重科技赋能,举办三届多多农研科技大赛、支持两届科技小院大赛,以及建立“百亿农研”专项并非噱头,而是在推动产学研融合,将技术创新落到实处。

例如,首届“多多农研科技大赛”获奖团队“智多莓”目前已形成智能灌溉、智能温室环控等硬件、软件、算法产品,截至2023年一季度已在辽宁、云南、安徽、内蒙古、上海、北京等地输出40套系统,用于辅助草莓、蓝莓生产。

三季度,拼多多平台研发费用达到28.5亿元,同比增长5.5%,重农投入是拼多多研发费用的核心。在此前的业绩会议上,拼多多集团董事长、联席CEO陈磊多次强调,未来将在农业和制造业领域“持续加大投入”。立足农业、在农村发挥数字化优势、推动乡村产业转型升级等路径措施更是拼多多多次强调的主线。

2023年4月,拼多多联席CEO赵佳臻首次提出,公司进入全面拥抱“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农业作为拼多多核心业务之一,正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通过数字化赋能、科技创新和合作共赢,拼多多将继续助力农业产业的升级和转型,积极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

THE END
1.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解读:树立大农业观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树立大农业观,能够帮助增加农民收入。大农业观不仅关注农业的生产,还关注产前、产后一系列的农业产业链活动。大农业观要求将农业产业链加长、加宽,增加农业附加值,有利于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形成同市场需求更相适应、同资源承载力更相匹配的现代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从而为增加农民收入夯实产业链基础。 http://www.agricoop.net/mobile/news/show.php?itemid=20367
2.农业强国和农村现代化是什么关系?——八论农业强国因地制宜发展庭院经济,乡村规划中要为农业产业发展留下一定的空间和余地,不可片面追求整齐划一。另外,还要结合城镇化趋势和乡村发展规律,合理确定村庄布局分类,避免在“空心村”无效投入、造成浪费。绘就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宏伟蓝图,高质高效的农业、宜居宜业的乡村、富裕富足的农民都是不可或缺的一笔。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54691342624275688&wfr=spider&for=pc
3.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农庄农场农业公园现代农业庄园特别是对于环境的提升(生活环境、旅游环境)、村落风貌设计改造、交通道路(包括旅游游线)的合理设计、民俗旅游户的落实与运营、传统农业的规划(结合工业、旅游业,实现三产结构调整,提升传统农业价值)、特色农业产业园的打造等方面都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具备大生态、大农业、泛旅游的综合意义,也利于“美丽中国”、“美好http://www.lwcj.com/topic/xc/
4.中国功能农业政策及产业布局分析中国功能农业政策及产业布局 中国功能农业正在朝着高质量、可持续和现代化的方向不断发展壮大。政府的大力支持、企业的高度关注和农民的积极参与使得功能农业在中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同时也为农民增加了收入,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并有力的提升了国民的健康水平。预计未来中国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k0MzM0NTYyNQ==&mid=2247488826&idx=2&sn=c19e64a9243cd8e7ccd5098cf34488ef&chksm=c2e5c9430cef368c2db99aa30dd7d44a2c8b604a74e2fd77ceada9a7dffb95b85186b74b44b4&scene=27
5.高中地理考试必修三知识点全面总结③开发时间较晚,人口密度较低,人均耕地多,生态环境好,利于农业大规模专业化生产、绿色农业和大农业的发展。 二、农业布局特点 1、耕作农业区: (1)主要分布在三大平原区; (2)主要农作物:小麦、玉米、水稻等。 2、林业和特产区: (1)林业: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 https://zhuanlan.zhihu.com/p/136768709
6.农业农村部:2024年“三农”工作突出抓好两大板块三个重点人民网北京1月23日电 (方经纶)1月23日,国新办举行2023年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邓小刚介绍2024年“三农”工作重点。 邓小刚表示,在工作布局上,紧紧围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工作主线,突出抓好两大工作板块。一是以粮食安全为重心的农业生产,着重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https://m.gmw.cn/2024-01/23/content_13036403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