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秉龙《农业经济学》学习指南

《农业经济学(第3版)》除导论以外,共分四篇十七章。第一篇农产品市场,包括农产品供给与需求、农产品现货市场、农产品期货市场和农产品国际贸易。第二篇农业生产要素,包括土地与水资源、农业劳动力、农业技术进步、农业资金和农业信息。第三篇农业微观经济组织,包括农业家庭经营、农业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第四篇农业保护与农业发展,包括农业保护政策、食品质量安全、农业产业结构、传统农业改造与农业现代化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

李秉龙,中共党员出生于辽宁沈阳市学位农业经济管理博士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农村发展;畜牧业经济。现担任北京市农业经济学会副会长。

1?研究方向

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农村发展,畜牧业经济

2?人物职务

北京市农业经济学会副会长;

中国农垦经济研究会常务理事;

中国农村政策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国家现代肉羊产业技术体系综合研究室主任、岗位专家;

中国林牧渔业经济学会畜牧业经济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羊学分会理事。

3?人物经历

1978.4-1982.1沈阳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系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本科获学士学位

1983.3-1984.1西北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系进修农业企业经营管理

1985.9-1986.7西安外国语学院德语培训部进修德语

1987.6-1989.9德国波恩大学农学院进修农业政策与农场管理

1991.9-1995.7沈阳农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在于秉圭教授指导下攻读农业经济管理博士学位

2000.5-11德国波恩大学农业政策研究所高级访问学者

1976.8-1978.3沈阳市辽中县长滩人民公社报道员、广播员

1982.2-1988.10沈阳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系助教

1988.11-1983.2沈阳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系讲师

1993.3-1997.6沈阳农业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副教授

1995.11-1997.7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跟随赵冬缓教授做博士后研究

1997.7-1998.12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农业经济系主任

1999.1-2006.10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农业经济系主任

2006.10-至今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4?科研工作

1.“乡镇企业股份制问题研究”,沈阳农业大学青年教师科研基金,1991.9~1994.8主持人

2.“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研究”,国家社科基金,1990.7~1993.6子课题主持人

3.“黑龙江省农业政策咨询模型研究”,德国诺曼基金会,1990.1~1993.12参加

4.“农产品商品化与市场组织类型研究”,国家社科基金,1993.1~1995.12参加

6.“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研究”,国家社科基金,1993.1~1995.12参加

7.“辽宁省农业合作制问题研究”,辽宁省合作经济学会,1994主持人

8.“辽宁农村经济股份化的深入研究”,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1994.1~1995.12主持人

9.“经济利益在农业与非农产业之间无偿转移研究”,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1995.11~1997.7主持人

10.“中国棉花产销市场取向的政策研究”,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1995.11~1997.7主持人

11.“辽宁农业保险的发展模式及扶持政策研究”,辽宁省博士起动基金,1997.1~1998.12主持人

12.“WTO成员国的国内农业支持措施比较与我国农产品最优进口关税结构研究”,中华农业科教基金,1998.4~2000.4主持人

13.“世界农业对中国农业的影响”,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1999.4~10子课题主持人

14.“国外农业财政政策与农业金融环境比较研究”,农业部国际合作司,2000.5~2001.4主持人

15.“欧盟农业政策的改革与前景”,国家留学基金,2000.5~11主持人

16.“东德农业经济制度的变迁”,国家留学基金,2000.5~11主持人

17.“中国贫困地区县乡财政不平衡对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影响程度研究”,美国福特基金会,2001.5~2002.9主持人

18.“中国农业大学一类课建设《农业经济学》”,中国农业大学,2001.9~2003.12主持人

19.“WTO规则下国外农业政策比较研究”,农业部软科学,2002.5~9主持人

20.“京郊养殖业的环境影响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北京市政府,2002.4~12子课题主持人

21.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课题“区域农业协调发展战略研究”的子课题“基于综合比较优势的农产品区域政策研究”,国家科技部,2001.1~2003.12主持人

22.“中国肉类产品国际竞争力研究”,国家社科基金,2002.6~2003.6副主持

23.“中国主要粮食国际竞争力研究”,农业部市场司,2002.6~12副主持

24.“中国大豆国际竞争力研究”,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02.12~2004.2副主持

25.“WTO农产品贸易规则与中外农业政策的发展趋势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3BJY068,2003.7~2004.6,主持

26.“中国主要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02JA790051,2002.9~2004.9,主持

27.“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04—13)农业经济学”,教育部,2002~2003,主持

28.“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重点课程建设——农业经济管理专题”,中国农业大学,2002~2004,主持

29.“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政策问题研究”,农业部软科学,2003.4~8,副主持

30.“十一五”期间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重大问题前期研究:“推进农业产业带建设与提升竞争力研究”,农业部发展计划司,2003.10~2004.6,副主持

31.“长福乳业2003-2013年企业发展战略规划”子课题“国际竞争下的福建长福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企业发展战略研究”,福建长福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03.7~11,子课题主持

32.“贫困地区县乡财政不平衡与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研究”,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2004.10-2005.09,主持

33.“十一五”期间乡镇企业发展重点研究课题:乡镇企业管理部门职能建设与机构设置研究“,农业部乡镇企业局,2004,主持

34.“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功能与现货市场关系研究7047308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5-2007,副主持

35.“本科生精品课程建设《农业经济学》”,中国农业大学,2004-2005,主持

36.“中国大豆国际竞争力研究”,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03-2004,副主持

37.“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影响因素与发展模式研究”,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2005-2006,主持

38.“中国畜产食品质量安全的市场主体与监管机制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6-2008,主持

39.“农业部直属垦区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研究”,农业部农垦局,2005-2007,主持

40.“中国农村有利于穷人发展政策研究”,UNDP援助建设中国国际扶贫中心项目,2006-2007,主持

41.“全面开放条件下提高农业竞争力战略研究(200714)”,农业部软科学,2007,副主持

42.“北京市食品追溯体系的利益主体与监管机制研究(07BeJG194)”,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07-2008,副主持

43.“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肉羊项目”,农业部重大科技攻关项目,2008-2012,综合经济研究室项目科学家、负责人

44.“基于供应链的中国食品追溯体系激励与监管机制研究7087312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8—2010,副主持

45.“中国食品追溯体系的利益主体与监管机制研究20070019018”,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08—2010,副主持

46.“基于质量安全的畜产食品产业链优化机制研究7097312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10—2012,主持

47.“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北京市创新团队——生猪、果类蔬菜、观赏鱼——产业经济研究”,北京市,2009—2013,子课题主持人

48.“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重点课程建设——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博士生)”,2009,主持

5?著作论文

论文

1.《联邦德国农业中的合作社》,《农业经济》1991.2

2.《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制约因素》,《农业经济》增刊1,1991.1

3.《从折旧基金的使用看企业规模经营效应》,《沈阳农业大学学报》1991.3

4.《试论国家对粮食市场的宏观调控》,《辽宁省首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东北工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

5.《试论我国农业保险体系的建立与完善》,《辽宁省首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东北工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

6.《关于国家对粮食市场宏观调控的思考》,《农业经济》1993.2

7.《试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家粮食储备》,《市场经济与农村发展》,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

8.《粮食经营市场化与国家宏观调控》,市场经济与农村发展》,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

9.《辽宁农村经济股份化若干问题的探讨》,辽宁省1993年农业经济学会优秀论文

10.《辽宁省农村经济股份化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的初步探索》,《农业经济》1993.11

11.《农村企业股份化的意义与模式选择》,《改革之声》1994.2

12.《农业政策执行中的失真问题》,《经济纵横》1994.4

13.《将农业保险纳入国家农业保护政策体系》,《中国农村经济》1994.4

14.《农业保险与农业保护》,《农业经济》1994.3

15.《论农业保险与国家的宏观政策调控》,《市场经济与政府职能》,中国经济出版社,1994年版

16.《农村经济股份化过程中的一些理论和实践问题》,《农业经济问题》1994.4

17.《中国农业政策与经济利益转移的调整》,辽宁省1995年农业经济学会优秀论文

18.《通货膨胀不是由农产品供给不足造成的》,《中国党政干部论坛》1995.11

19.《论农业政策与经济利益转移》,《农业经济》1995.10

20.《通货膨胀不是由农产品供给不足造成的》,《农村经济文稿》1995.7

21.《论农产品供给与通货膨胀的关系》,《辽宁省第二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22.《论农业保险与农业保护》,《农业保险:理论、经验与问题》,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年版

23.《初论中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农业经济》1995.5

24.《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业合作制》,《经济纵横》1995.2

25.《农产品涨价的原因在农产品供给之外》,《经济纵横》1995.6

26.《论中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迈向21世纪的中国农业》,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年版

27.《论中国棉花产销政策的改革与市场体系的建立》,《中国农民与农村经济发展》,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年版

28.《论农业政策与经济利益转移的评估》,《中国农民与农村经济发展》,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年版

29.《棉花产销必须实行市场取向的政策》,《调研世界》1996.2

30.《论农业政策与经济利益转移的评估》,《经济纵横》1996.3

31.《乡镇财政体制改革滞后是农民负担加重的根本经济原因》,《农业经济问题》1997.12

32.《论农业教育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及其经济利益向农业的流淌》,《市场经济与区域发展》,四川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33.《论农业教育与其经济利益向农业的转移》,《农业经济问题》1997.10

34.《中国棉花市场产销市场取向的政策改革》,《经济纵横》1997.9

35.《论农业税收与其农业经济利益的转移》,《调研世界》1997.5

36.《论农业政策性银行与其向农业的经济利益转移》,《调研世界》1997.2

37.《对我国水资源利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分析》,《调研世界》1999.3

38.《可持续发展将是21世纪中国农业和农村的主体》,《理论视野》1999.1

39.《现代农业营造什么样的未来》,《中国改革》,2000.2

40.《农产品贸易自由化与发达国家农业保护政策的改革》,《调研世界》2000.7

41.《世界农业对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影响》,《21世纪中国农业发展战略》,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年版

42.《世界农业对农业经济结构的影响》,《21世纪中国农业发展战略》,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年版

43.《世界农业对农业结构调整的影响》,《21世纪中国农业发展战略》,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年版

44.《LiberalismofAgriculturalTradeandReformofAgriculturalProtectivePolicy》,2000年德国柏林国际农经学者年会提交论文

45.《中国猪肉国际竞争力分析》,韩国农村经济研究院,2001.6

46.《中国鲜香菇遭受日本“寒流”》,中央电视台7频道《致富经》,2001.9.29

47.《农业的家庭经营与农业合作》,“第十个五年计划”发展战略电视系列片《农业农村农民》,《新华音像中心出版》2001年版

48.《国外农业财政政策与农业金融环境比较研究》,《世界农业问题研究》(第四辑),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版

49.《中国贫困地区县乡财政不平衡对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熵的分析》,《WTO与中国农业和农村发展》,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版

50.《中国出口猪肉产品关键在质优》,《中国畜牧报东方畜牧周刊》2002.1.6

51.《发挥比较优势提高畜产品国际竞争力》,《农民日报》2002.1.9

52.《农产品名牌的塑造与其市场竞争力的提高》,《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2.4

53.《欧盟农业金融环境的演变》,《农村金融研究》2002.8

54.《中国农村居民储蓄现状及其成因研究》,《调研世界》2002.12

55.《中国农业财政支出的政策取向》,《河北学刊》2002.2

56.《中国天然橡胶业国际竞争力分析》,《中国农垦经济》2002.5

57.《中国肉类产品安全卫生与质量标准的国际比较》,《WTO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中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协会,2002.6

58.《TheProgressofPovertyAlleviationinChina:Experience,ProblemsandImplicationsfortheAsia—Pacific》MeetingoftheAdvisoryPanelontheESCAP/UNDPInitiativetoSupporttheAchievementoftheMillenniumGoalsinAsiaandthePacificRegion,ECONOMICANDSOCIALCOMMISSIONFORASIAANDPACIFIC,2002.2Bangkok

59.《中国农业信贷对农业产出绩效的实证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03.06

60.《中国贫困地区县乡财政不平衡对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影响程度研究》,《中国农村观察》2003.01

61.《中国农业信贷供给的区域分析》,《调研世界》2003.05

62.《结构调整要效益优先——我国各省市区主要农产品综合比较优势分析》,《农民日报》第八版2003.11.18

63.《农村税费制度改革的经济诱因》,》,《农村经营管理》2003.06

64.《论农户与涉农企业的契约关系》,《小康社会与农民、农业、农村》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9

65.《肉类产品质量安全分级系统的国际比较》,中国畜牧报《东方畜牧周刊》2003.01

66.《中国鸡肉国际竞争力的国际比较分析》,《探索交流发展》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06

67.《中国奶类产品国际竞争力比较分析》,《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2003.12

68.《我国粮食主产区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比较优势分析》,《新疆农垦经济》2003.12

69.《农村外出劳动力经济地位获得初探》,《农村经济》2003.12

70.《农民进城就业的成本收益与行为特征研究》,《农业经济问题》2004.10

71.《WTO规则下国际农业政策的发展趋势》,《调研世界》2004.09

72.《影响中国农户借贷需求的因素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04.08

74.《非贸易壁垒与农产品贸易》,《农业科技管理》2004.04

75.《WTO规则下发达国家农业保护政策的调整》,《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4.04

76.《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消费需求的定量研究》,《农村经济》2004.07

77.《假冒伪劣市场的经济学分析》,《统筹城乡发展深化农村改革》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08

78.《乡镇企业资本密集型增长及其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分析》,《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3

79.《中国水禽肉国际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2004.7-8

80.《中国地区间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变动分析》,《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技术经济问题研究》气象出版社81.《中国城市化滞后及其对农民就业影响》,《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技术经济问题研究》气象出版社2004.09

82.《中国禽肉出口面临的技术壁垒及对策分析》,《中国禽业导刊》2004.11

83.《农业市场化过程中的信用问题分析》,《中国禽业导刊》2004.06

84.《论法律风险与畜产品生产者的质量安全选择》,《中国禽业导刊》2004.17

85.《关于粮食直补政策所引发问题的思考》,《经济快讯舆情》2004.08

86.《Thetheories,methodsanddemonstrationsofinternationalcompetitivenessresearchforChina’smeatproducts》,WorkshoponSustainableAgriculturalDevelopmentinChina,EUandIsrael,2004.03.26-28inBeijing

87.《提高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水平是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长远战略》,《北京郊区现代化发展论坛论文集》

2004.11.16-17

88.《国家粮食安全与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增长》,《河南商丘粮食主产区国家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高层论坛》2004.7

89.《调控粮食市场提升国际竞争力》,《人民论坛》2004.12

90.《Thetheories,methodsanddemonstrationsofinternationalcompetitivenessresearchforChina’smeatproducts》,《百年农经》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9

91.《中国农村居民储蓄动机分析》,《农村金融研究》,2005.5

93.《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的理论、方法与进展》,《调研世界》,2005.7

94.《农民工工资现状及其微观影响因素分析》,《和谐社会与农村发展》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10

95.《内蒙古农户与牧户消费需求比较》,《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5.2

96.《中国家禽业发展中的信用问题及建议》,《中国禽业导刊》,2005.12

97.《农民工的出现及其对社会经济的贡献》,《现代管理科学》,2005增刊

98.《关于建立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机制的研究》,《现代管理科学》,2005增刊

99.《汽车消费信贷风险分配路径探析》,《现代管理科学》,2005增刊

100.《新阶段农业政策性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学术前沿》,2005.2

101.《中国豆粕期货市场功能发挥的实证分析》,《中国畜牧杂志》,2005.6

102.《论公司与农户之间信用关系的治理》,《农业经济》,2005.11

103.《WTO框架下国外农业政策选择倾向比较》,《世界农业》,2005.11

104.《中国农村居民储蓄行为影响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06.3

105.《人力资本对农民非农业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中国农村观察》,2006.6

106.《信息不对称条件下食品质量安全问题与监管》,《中国牧业通讯》,2006.21

107.《国外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机制的发展经验及借鉴》,《世界农业》,2006.6

108.《畜产食品质量安全:理论分析与对策思考》,《中国食物与营养》,2006.4

109.《食品安全政府管制目标探讨》,《中国食物与营养》,2006.12

110.《畜产食品质量安全的消费者行为分析》,《2006中国食物与营养高层论坛论文集》,2006.11

111.《我国畜产品生产中存在的质量安全问题分析》,《农业环境与发展》,2006.6

112.《食品安全的风险分析》,《中国禽业导刊》,2006.4

113.《以德为先,用心做事-对德青源的调查与分析》,《中国禽业导刊》,2006.8

114.《欧盟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概述》,《新农村》,2006.9

115.《对农产品标识制度的思考》,《新疆农垦经济》,2006.12

117.《农业标准化是农业现代化的主旋律》,《农业工程技术新农村建设专辑》,2007创刊号

118.《ThePovertyReductioninRuralChina:Policies,ExperiencesandChallenges》,

Regionalworkshoponpro-pooragriculturaltechnologychoices,coalitionoftheruralpoor,

andstrategicthrustsinAsiaandthePacific,March13~16,2007,Seoul,Korea

119.《中国国定贫困县财政不平衡对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影响的熵值分析》,

中国国际扶贫中心与布鲁金斯研究所沃尔芬森发展中心联合研讨会,

中国大规模减贫决定因素与基本经验的再认识:进程、效果及对发展中国家的启示,

2007年6月20日,中国北京

120.《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特征与发展战略》,第十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现代农业高峰论坛,2007年5月23日,中国北京

121.《中国猪肉价格短期波动及其原因分析》,《农业经济问题》,2007.10

122.《中国猪肉价格的循环波动与影响因素分析》,《中国禽业导刊》,2007.12

123.《中国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原因与对策探讨》,《中国畜牧杂志》,2008.4

124.《中国农村经济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基本经验与政策集合》,《调研世界》,2008.5

125.《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社会养老保险的替代效应分析》,《新疆农垦经济,2008.6

126.《消费者乳品购买行为与支付意愿分析——以北京市居民为例》,《中国食物与营养》,2008.7

127.《基于质量安全的生猪生产者认知与生产行为分析——以山东省某市的调查为例》,

《调研世界》,2008.9

128.《基于质量安全的检疫人员对生猪及猪肉检疫的认知与行为分析》,《中国畜牧杂志》,2008.10

129.《山东省农村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农村经济》,2008.12

130.《中国与国际市场棉花价格波动特征及趋势探讨》,《中国物价》,2009.1

131.《市场开放以来中国棉花价格周期性波动分析》,《价格月刊》,2009.1

132.《相机抉择的棉花滑准税政策效应分析》》,《新疆农垦经济》,2009.3

134.《我国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农村居民生活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研究》,《技术经济》,2009.5

135.《中国肉羊生产的区域优势分析与政策建议》,《农业现代化研究》,双月刊,2009.6

136.《我国羊肉产品国际竞争力之分析》,《国际贸易问题》,2009.8

137.《基于虚拟水视角的东北粮食作物发展战略分析》,《技术经济》,2009.12

138.《我国羊肉贸易及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农业经济问题》,2009.10

139.《中国大豆批发价格波动规律研究——基于garch模型》,《技术经济》,2009.10

140.《都市型现代肉羊产业发展的困境与出路》,《当代畜牧》,2009增刊

《第十届全国畜牧经济理论研讨会暨首届中国畜牧业发展论坛论文集》,2009.10

142.《从市场主体与监管机制看畜产食品质量安全》,《科学时报》,2009.12.21A4

143.《从人类发展指数与幸福感的比较看社会发展指标的完善》,《统计与决策》,2009.13

144.《基于自然禀赋的肉羊产业集聚分析》,《技术经济》,2010.4

145.《虚拟水贸易理论及其政策化研究进展》,《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5

146.《中国畜牧业生产结构的区域差异分析——基于资源禀赋与粮食安全视角》,

《资源科学》,2010.8

147.《基于VAR模型的国产大豆和豆油市场价格传导研究》,《农业技术经济》,2010.8

148.《中国肉类产品出口波动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国际经贸探索》,2010.9

149.《收入变动与城镇居民畜产品消费的实证分析》,《消费经济》,双月刊,2010.5

150.《中国畜产食品出口波动的实证分析--基于需求、结构与竞争力的三维视角》,《中国农村经济》,2010.10

151.《品牌信任对消费者食品消费行为影响的分析——以羊肉产品为例》,《中国农村观察》CSSCI,中文核心,2011.4

152.《世界羊肉生产与贸易趋势分析》,《中国国情国力》,2011.11

153.《基于环境修正的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度量》,《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CSSCI核心期刊,2011.5

154.《中国城市居民户外食品消费行为的实证研究——一对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和包头市的调查为例》,《内蒙古社会科学》,CSSCI,核心期刊,2011.3

155.《我国城镇居民畜产品消费问题分析》,《晋阳学刊》,CSSCI核心期刊,2011.2

156.《我国肉羊价格变动趋势及其影响分析——对2006—2010年羊肉价格波动的思考》,《价格理论与实践》,CSSCI核心期刊,2011.1

157.《中国肉羊生产空间布局变动的实证分析》,《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SSCI,2011.4

158.《中国肉鸡养殖业价格传导机制研究》,《统计与决策》,CSSCI,2011.20

159.《中国肉羊产地移动的经济分析——从自然布局向经济布局转变》,《农业现代化研究》,核心期刊,2011.1

160.《我国肉羊产业发展的新特点》,《农村养殖技术》,2011.3

161.《论中国肉羊产业发展动力机制与可持续发展对策》,当代畜牧,2011增刊

162.《北京向城乡一体化行进》,《数据》,社科类一级期刊,2011.3

163.《西部大开发中地理标志畜肉产品的消费行为分析》,《经济问题探索》,CSSCI核心期刊,2011.10

164.《我国乳制品的国际竞争力及影响因素分析》,《国际贸易问题》,CSSCI,2011.10

著作

1.《农业政策与经济利益转移》,专著,辽宁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2.《农业政策原理》,编著,主编之一,山西经济出版社,1997年版

3.《市场经济基础知识》,编著,主编之一,专利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

4.《外国农业经济》(第三版),编著,参编,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年版

5.《农业经济学》(第四版),编著,参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年版

6.《农业综合技术知识自学指南》,编著,主编之一,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7.《乡镇企业经营管理学》,编著,参编,农业出版社,1991年版

8.《中国农村贫困、公共财政与公共物品》,专著,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年2月版

9.《农业政策原理》,编著,主编之一,山西经济出版社2004年2月第二次修订版

10.《农业经济学》,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版

11.《农业经济管理教程》,编著,主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5年12月版

12.《农业政策学教程》,编著,副主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5年11月版

13.《WTO规则下中外农业政策比较研究》,专著,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年3月版

14.《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研究》,专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该著作同时被列入“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的中国经济问题丛书),该著作于2008年7月获得第十五届“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优秀著作三等奖;该著作于2008年9月获得“北京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6年8月版

15.《新农村:生活宽裕》,编著,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版

16.《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功能与现货市场关系研究》,编著,主编之一,科学出版社,该著作同时被列入“华夏英才基金学术文库”,2008年6月版

17.《中国肉羊产业发展动力机制研究》(专著),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10

18.《中国肉羊产业集聚与其地理标志保护》(专著),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10

19.《北京市食品追溯体系的利益主体与监管机制研究》(专著),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10

6?教学

曾为本专科学生主讲的课程有:《农业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经济学说史》、《农业企业经营管理学》、《乡镇企业经营管理学》、《农业保险》、《保险概论》、《西方经济学》、《市场营销学》等,现为经济管理学院本科生主讲《农业经济学》,为经管学院硕士生主讲《农业经济管理专题》、《发展经济学》,为经管学院博士生讲授《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

7?奖励

1、1991年别评为沈阳农业大学优秀青年教师

2、1996年被沈阳农业大学评为跨世纪学术带头人,奖励基金一万元

3、1997~1998年冬季在由农业部组织的农业科技下乡活动中,被农业部评为优秀下乡干部

4、1999年在中国农业大学的“新世纪人才工程”中,被确定为优秀中青年学术骨干

5、“论农业政策与经济利益转移”获辽宁省第五届社会科学省级优秀学术成果优秀奖

6、“中国棉花产销市场取向的政策研究”获辽宁省第五届社会科学省级优秀学术成果优秀奖

7、“试论我国农业保险体系的建立与完善”1992年获辽宁省首届青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一等奖

8、“试论国家对粮食市场的宏观调控”1992年获辽宁省首届青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三等奖

9、“论农产品供给与通货膨胀的关系”1995年获辽宁省第二届青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三等奖

10.所参与研究的“21世纪初中国农业发展战略”获2000年度国家计委机关研究成果一等奖,国家计委2000年度优秀研究成果二等奖

11.获中国农业大学2004-2005教学年度十大杰出教师

12.2005年获中国农业大学百篇本科优秀毕业论文(农林经济管理专业2001级李柚)指导教师奖

13.作为主编之一的《农业政策原理》(山西经济出版社,2004年第二版)2005年被评为北京市精品教材

14.2007年获中国农业大学百篇本科优秀毕业论文(农林经济管理专业2003级王国达)指导教师奖

15.2008年主讲的《农业经济学》获得北京市高等学校精品课程

16.2008年《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研究》获“北京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二)

17.2008年《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研究》获得第十五届“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优秀著作三等奖(排名第二)

18.2009年获中国农业大学“百篇优秀毕业论文(设计)”优秀教师指导奖(2009届本科生郑坤:农户民间借贷行为特征与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晋、甘、浙三省987个农户的调查)

19.2009年获中国农业大学“百篇优秀毕业论文(设计)”优秀教师指导奖(2009届本科生陈彬:基于乳制品质量安全的消费者行为研究)

20.2009年“国际农产品供求形势及其对中国农业发展的影响(课题编号:N1104)”获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招标课题评审一等奖(排名第二)

21.主讲的《农业经济学》获得2010国家高等学校精品课程

22.2011年获中国农业大学“百篇优秀毕业论文(设计)”优秀教师指导奖(2011届本科生程博一:基于婴幼儿奶粉质量安全的消费者行为研究—以北京市居民为例)

23.荣获2011年第七届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全国热线:400-900-8858(09:00-22:00),18001260133(09:00-22:00)

THE END
1.“链”出农业发展新机遇透过博览会这扇窗,我们感受到了构建农业全产业链的重要意义和创新成果,也看到了农业全产业链的发展机遇和广阔舞台。 农业全产业链发展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实现乡村振兴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路径,通过整合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可以有效提升农业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和附加值。近年来,我省优化产业http://news.sxrb.com/GB/315324/10257555.html
2.欧盟共同农业政策及农业领域的绿色发展欧盟共同农业政策新进展与农业领域绿色发展。 在绿色新政颁布后,欧盟共同农业政策(CAP)围绕促进农业农村环境、社会、经济可持续转型做出调整,其中特别关注增强欧洲农民应对气候变化和保护环境的积极性。 欧盟在酝酿绿色新政的同时,新一期共同农业政策也按照法定程序进行调整。2021年,欧洲议会和欧洲理事会批准了欧盟委员会2018https://www.las.ac.cn/front/product/detail?id=8508f9f03727841fdd9a296a66370cbc
3.农业农村部关于加快农业全产业链培育发展的指导意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农业农村(农牧)厅(局、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农村局:农业全产业链是农业研发、生产、加工、储运、销售、品牌、体验、消费、服务等环节和主体紧密关联、有效衔接、耦合配套、协同发展的有机整体。近年来,我国农业全产业链发展加快,但仍存在不少短板和薄弱环节。为贯彻落实2021年https://dzb.wnzy.net/info/1066/6715.htm
4.国际农业经济与贸易团队发表论文分析数字经济驱动城乡融合发展的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城乡关系正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具备强创新性、高渗透性和广覆盖性特征的数字经济正逐步成为推动要素双向流动、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力量。11月28日,国际农业经济与贸易团队的论文《数字经济驱动城乡融合发展的内在机理与实证检验——来自中国275个地级市的经验证据》在《农业技术经济》上网络首发。https://iaed.caas.cn/xwzx/kyjz/f615a22b10df4e6b83d3c38a3d2c2fe7.htm
5.“链”出农业新机遇海南省农垦投资控股集团展出的割胶机器人水平相当于一级胶工;百胜中国展示的智慧物联平台实现全程冷链监控;青岛啤酒建立原料“指纹数据库”并开展育种科学研究……农业产业相关的“黑科技”在本届链博会接连亮相,让农业产业的关注度不断拉升。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3ODQyNDA3NA==&mid=2247486210&idx=1&sn=1cd22ea9adb327c6c7b16c4c4c77bbb9&chksm=fd74d767ca035e713b230aec229eea9e78c2f69fb60e1939b8d7cb9e42b54a660c03b8ed4768&scene=27
6.农产品食品安全承诺书(通用12篇)5、因本人生产的蔬菜出现质量安全问题对社会造成的不良后果,依法承担经济和法律责任。 本承诺书一式两份,签字双方各保存一份。自双方签字之日起生效。 监管单位:保证人: 举报电话:电话: 篇2:农产品食品安全承诺书 为贯彻落实农业部、省、市关于深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方案和全国种植业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做好农业投入https://www.360wenmi.com/f/fileqwq05mqc.html
7.山东省第三十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奖名单暨2016年度(第十届反映问题请务必实事求是。获奖成果名单按获奖等次排列,每个等次中按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法学、哲学社会学、文学语言学、文化学、教育学、历史学、应用与普及学科组排列,每学科分著作与文章两类,各等次获奖成果按组内原序号排列。突出贡献奖和学科新秀奖获奖人员名单按姓氏笔画排列。https://paper.dzwww.com/dzrb/content/20160918/Articel06002MT.htm
8.农业全链条数字化助推乡村产业转型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认为农业产业链包括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加工、流通和消费等环节,是从农业资源到最终消费品各个重要环节及其环节关系的综合;王艺和王耀球从价值链角度将农业产业链分为辅助价值链、基本价值链和可拓展价值链;张满园和张学鹏从复合系统角度认为农业产业链是由产品链、信息链、资金链、技术链和契约链组成的系统。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3672199372403775&wfr=spider&for=pc
9.正式制度(约束)和非正式制度(约束)的关系9篇(全文)我们也合理界定了社区规范能够约束农户施用农药行为的条件——如农户生产合作组织中的农户可以相互提供资金、技术和劳力的支持,在惩罚施用不合格农药农户方面的一致性等等。由于农业生产的特殊性和农业契约的不可验证性,由第三方直接监督农户施用农药行为是极其困难的,社区规范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发挥重要作用。https://www.99xueshu.com/w/fileudlanxtt.html
10.农业经济问题杂志中国农业经济学会主办2019年第08期主要栏目: 产业经济农村发展土地问题国外农经其他 投稿咨询 加急见刊 杂志订阅 期刊首页 分期目录 免费咨询 我国农业三产融合沿革及其现实意义 关键词:三产融合 历史阶段 利益联结 产业链 我国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历经了农工商联合经营、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三个历史阶段。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三产融合https://www.youfabiao.com/nyjjwt/201908/
11.2023春国开农业经济基础单元自测116试题及答案.docx农业经济基础-本章自测农业经济基础-本章自测一、単项选择题农业是一个()部门。生产生活消费分配正确答案:A农业的最根本特征是()。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相互交织土地是农业生产不可替代的基本生产资料农业生产时间和农业劳动时间不一致农业生产具有空间上的分散性和地域性正确答案:A下面选项中,()不是农业的劳动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69238191.html
12.四川三农新闻网对此,农业农村部总畜牧师、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司司长张天佐表示,要在巩固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经营方式、强化措施保障为重点,加快构建以家庭经营为基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依托、社会化服务为支撑、各类主体联合合作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资料图片 “一方面,由于我国http://sc3n.com/index/news/topics/id/6.html?page=30
13.《西方现代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制度分析》(娄锋)简介书评互联网经济中新型劳动关系认定与调整的经济学研究订单农业的契约关系研究:基于行为经济学视角基于风险认知与知识产权视角的转基因水稻产业化可持续发展研究西方现代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制度分析养猪业循环经济生态产业链理论与实践研究 当当自营 商品详情 开本:16开 http://product.dangdang.com/25118842.html
14.延伸与应用(六)农业区域巫术经济,政治与经济经济失灵从上述推论的结果来看,区域分布或区位分布绝不是随机性分布的。相反,在相关经济因素的影响下,它会有群聚效应产生,而此一效应的发生是因为客人比较容易找到厂商,同理,厂商也较容易招到客人。在彼此都互有需求且搜寻的成本能有效降低下,区位集中的情形自然会出现,区域经济也于焉形成。 https://blog.csdn.net/lxlmycsdnfree/article/details/135930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