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京保贝阿里小贷,苏宁小贷纷纷入局,供应链金融将迎来爆发?BarryW

消费金融是2017年的一大风口,但随着现金贷监管到来,行业遇阻,进入寒冬期。

而另一边,沉寂一年多的供应链金融,终于有了枯木逢春的迹象。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传统的商业银行、行业龙头、B2B平台、供应链公司、物流公司、信息化服务商等玩家,齐刷刷开始布局供应链金融领域。

2018年,终于到了供应链金融爆发的前夜了吗?

一、玩家几大模式

供应链金融,其实是B端金融,和消费信贷的C端金融,有本质的区别。

在一个产业链条中,任何一家中小微企业,都有自己的资产,拿着这些去融资,就是供应链金融。

而资产,可以是应收账款、不动产、动产、票据,甚至还可以是存货。

目前,供应链金融主要有4个模式。

1.核心企业模式

毋庸置疑,核心企业绝对是供应链金融中,最有优势的玩家。核心企业就像上下游的堤坝,是产业链中的重要枢纽。对他们而言,从事供应链金融,有天生优势。

首先,他们手头掌握了上下游企业的交易数据,几乎开启了上帝视角。

行业中如海尔集团、迪信通、苏宁等巨头,纷纷成立了自己的供应链金融公司,并试图用互联网的方式提高效率,改造行业。

以海尔集团为例,其旗下海融易就在布局供应链金融。据海融易称,海尔布局了3万线下渠道,有6万供应链融资项目资源,积累了上下游企业海量数据。

它的风控钥匙,就是掌握的这些数据。上下游的企业来申请贷款,海尔只需要调出数据库,就能看到历年来的企业交易数据。

“它们的每一笔订单、每个环节的资金流向,都能清楚被看到,因此可以将投资风险降到最低。”海融易CEO王伟女士曾这样表示。

另一方面,核心企业还控制着应收账款。比如,一家核心企业和供应商签订了合同100万,但账期是3个月,供应商要想提前拿到货款,就可以找核心企业。

核心企业相当于提前支付了货款,但是同样也有条件,它会收取一定的利息。看起来,这个模式无懈可击,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2.B2B和大流量电商模式

除了核心企业之外,另外一个能开启上帝视角的模式,就是B2B和大流量电商模式。因为B2B电商也能俯瞰行业,并能充分控制上下游。

以找钢网举例,目前找钢网上流通的钢铁占整个行业的20%,对行业有极强的把控度。找钢网很了解交易双方,也了解行业风险,还有货物处置能力。

即便对方还不上钱,也可以随时处置抵押的钢铁。比如,一个厂家有100万元的钢铁,就可以抵押给找钢网,并按照7折的价格,借走70万。

如果厂家还钱,只需支付一定的利息;如果厂家还不上钱,找钢网就可以将钢铁以八折的价格销售掉,卖了80万。如此,找钢网还能挣10万。

这种玩法,有个专业的名词,叫货物质押贷,对于B2B来说,有先天操作这种贷款的优势。

2016年,中国电子商务B2B市场交易规模预计达15.2万亿。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生长的供应链金融,同样硕果累累。

除了B2B电商的模式,还有大流量电商,也是供应链金融的好玩家。

京东就是一个典型。京东供应链金融盈利最大、最核心的终极武器,是账期。

2011年,京东平均账期为38天。但到了2015年,京东已要求大幅延长账期,在一些品类,京东的账期甚至达120天。

举个例子,京东从商家那里进了1亿的货,约定的账期是120天,但是京东只花了20天就将货卖了出去,剩下100天,1亿的钱就趴在京东账户上。

这些钱,京东如何激活变现?2013年年底,京东发布新的产品“京保贝”,作用就是将趴在京东账户上的钱,提供给需要贷款的商家。

左手倒右手,就赚取了利差。

除了京东之外,大部分大流量电商,也会如此玩供应链金融,在应付和应收之间拆解、倒手。

但这个模式,依然有一大掣肘,就是所有操作,只能限定在电商自身的平台上。

比如钢铁行业,2015年,我国钢铁产量近12亿,且每年的产能还在减少,也就意味着,这个市场的盘子在不断收缩,供应链金融也就禁锢在行业本身。

3.物流公司

供应链金融,说到底,就是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在产业链中的流动。除了核心企业和B2B电商之外,物流公司在其中也颇具优势。

因为物流本身就参与在供应链的运作、血液当中,且在存货融资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而且,物流公司不仅掌握了物流,还拥有信息、货物监管等优势。

因此,即便货物质押到物流公司,货物依然可以在这条产业链中流通,不影响借款企业的作业流程。

此领域比较典型的案例,就是顺丰金融。它在物流基础上,而衍生出一套供应链金融体系:针对上游供应商,有保理融资与订单融资;而针对企业客户,有融资租赁;针对顺丰仓和监管仓,有存货融资。

二、现状分析

1.二八效应

尽管看起来行业一片欣欣向荣,但供应链金融就如一块肉骨头,有肉,但实在不好啃。

目前,行业正在呈现明显的二八分流。

在行业中的头部玩家,互联网巨头如阿里、京东,传统大企业,如海尔、TCL、苏宁等,都在原有的业务基础上,不停积累自己的行业壁垒,并从供应链金融服务中,获得不菲的利润增长点。

而近两年进入的创业公司,大部分却活得比较艰难。他们切入行业极为困难,要么一家家地啃,啃下一家,业务就飞涨一点,然后又陷入漫长的平稳增长。

企名片数据显示,诸多供应链金融公司成立于2015年左右,但融资轮次均在A轮内

毕竟是2B金融想一夕爆发比较难,但也不缺小富即安的玩家。他们盈利状况较好,但难以扩张规模。

比如动产融资的玩家,一家北方的小公司的从业者称,他们做了3年,公司只有80人,年净利润达1000多万,利润率高达60%。

但这部分小玩家,面临着资金、拓展成本高、管理团队难等各种难题,天花板较低。

2.风控难题

除了头部玩家,对供应链金融从业者,行业存在太多问题。比如,2B模式发展慢,利润薄,扩张难。

但行业面临最大的问题,是风控。中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仅2.5年,经常破产倒闭,给他们放贷,风险可想而知。

最关键的是,目前评定一家企业的经营状况的数据极度匮乏,获取数据也颇为困难。中小微企业端的诸多数据尚未打通,例如财务、税务、员工工资等数据。

“这其中最大的阻力是,很多企业不愿意透露数据。”多位供应链的从业者称。比如,对于核心企业而言,金融只是自己的版块之一,优先级排序很靠后。

但为了金融业务,甚至要将很多涉及商业机密的数据共享出来,一个涉及同业竞争,一个又怕数据泄露,瞻前顾后。

整体看来,供应链金融中,除了头部公司的数据化较为完善,大部分玩家都处在非常早期的草莽阶段。

3.产业资本苏醒

“产业链正在金融脱媒,很多资金方,只是沦为一个资金提供者。”一位业内从业者在一本财经的供应链金融的闭门交流会提出。

诸多行业从业者,都感知到了这种危机。资金方,正在丧失对风险的控制能力。

某银行曾设立多个产业事业部,通吃每一条产业链条。比如石材,从开采石头到销售,都会提供金融服务。

但银行很快发现,自己对产业并不了解,很难控制产业链。就算注钱进去,往往变成“傻钱”。

产业集团正在觉醒,他们开始整合资源,布局金融。他们拿钱的方式,除了银行、还有ABS、信托。

产业资本的觉醒,会将供应链金融机构挤至墙角。银行尚且地位尴尬,何况创业的金融公司,它们又能提供哪些独特的价值?

三、未来方向

1.数据化继续迁移

数据化一定是未来的大趋势。如果可以随时监测企业的贸易数据,建立完整的数据模式,效率将大大提升。

可以说,数据就是高速公路,是供应链金融的基础设施。

目前,很多B2B电商、ERP软件玩家,都在以收集数据的方式切入,再准备慢慢布局金融业务。

据估算,80%的企业数据在政府手中,目前越来越多的政府向社会开放企业支付、税务、能耗、社保等方面数据。

这些数据的公开,可能将彻底改变企业征信。比如,随着营改增、金税三期、电票等税收改变,税务数据正在慢慢打开。

现在,发票全部都联网,企业的收入支出,都能通过税务局的金税系统看到。

已有不少玩家在布局税务数据。比如,光大银行与中山市国税局推出了“税银联名信用卡”,将企业的纳税信用、涉税数据与银行信贷对接,无需抵押、无需担保。

而是以税定信,最高贷款额度可达30万元。不难预测,税务数据的开放化,将是供应链金融的一项重磅变革。

2.区块链来了

此外,2018年,在供应链金融领域,大家对一项技术寄予了厚望,这就是——区块链。这是因为,这两者有天然的契合性。

在家电、汽车、服务、医药等细分供应链中,都有区块链的探索者。

目前,区块链公司切入供应链金融共有两种模式。最常见的,就是直接与核心企业或者平台合作,搭建一条“联盟链”。

如此,核心企业可随时看到区块链各个节点上的数据,并真实不可篡改。比如,区块链公司“布比”,就推出了一个专为供应链金融打造的联盟链“布诺”,将银行、核心企业、保理公司等都“节点”链接起来。

此外,还有玩家从提供供应链管理服务入手,比如溯源、追踪、可视化等。比如食物优,就是在做生鲜瓜蔬等农产品的溯源。

举个例子,消费者拿到一盒有机西红柿,一扫码,就可以知道产地和认证机构。

3.垂直化突围

所谓“隔行如隔山”,各行各业的生产流程和周期,颇为迥异。比如服装行业的厂商门店多,供应商多,产品更新快,去库存需求强烈;

而钢贸企业的资金需求较大,应收账款额度大,年化收益低,安全度较高等。每个行业的痛点和供应链模式,可能完全不一样。这导致供应链金融的玩法,千差万别。

因此,细分垂直,将成为趋势。比如,“希望金融”专注在农业领域,“链金所”专注在木材领域等,怡亚通专注在快消品领域。

当然,细分行业,就是为了深耕行业。需要谨记的一点是,供应链金融是依附在行业之上的,只有扎进了行业,才能掘到金。

2017年,消费金融的火热渐渐冷却。而需要深根细作的供应链金融,才有了重新回到历史舞台的机会。

银行、巨头、核心企业、创业公司,开始将目光重聚到2B金融上。也许,金融不应该是爆发性的行业,稳健温和才是其真正的基因。

THE END
1.资本运作各地的区别1、投资区别:按照是否需要借助互联网平台,可以分为线上资本运作和线下资本运作;2、人脉区别:异地运作能够调动和发展的圈子非常小;3、风险区别:网络运作和异地运作的份额投资都是一次性的,都不允许对份额的再一次投入;4、结算区别:异地运作发给相关人员的奖励资金会https://cadforex.com/licai/63035.html
2.金融行业分析报告金融行业分析报告 下载积分:1600 内容提示: 第一章 金融行业定义 1.1 金融的定义: 简朴来说,金融就是资金的融通。金融是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以及与之相联络的经济活动的总称,广义的金融泛指一切与信用货币的发行、保管、兑换、结算,融通有关的经济活动,甚至包括金银的买卖,狭义的金融专指信用货币的融通。金融的内容https://www.doc88.com/p-18468412756093.html
3.讨论详情如果不受外部情况干扰,巴菲特是不会减持比亚迪的,那么股价现在最少也得500了。 这个和资本论无关xx 我想表达的是,在先进的工业社会中,资本的演变是完整的过程,先形成产业资本,然后出现金融资本。金融资本之根就是产业资本 但是,在后进的工业社会中,因为已经有成型的外部的金融资本,因此本国的产业资本就缺少了自然演https://xueqiu.com/1871318562/314793022/346876601
4.金融到底是什么?金融的功能 资金融通,金融为经济活动提供了必要的资金支持。企业和个人通过银行贷款、发行债券、股票等方式筹集资金,用于生产、消费或投资。 风险管理,通过保险、期货、期权等金融产品,个人和企业可以转移风险,减轻不可预见事件的影响,保护自身利益。 资源配置,金融市场根据效率原则,将资本导向最有价值的用途,促进经济增长https://www.jianshu.com/p/3d6ea444e699
5.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的区别是什么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的区别:产业资本是指由生产企业投入的,直接进入生产领域的资本。金融资本是指由金融企业(如银行、保险业)投入的,间接进入生产领域的资本。 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不同,是一种寄生性资本,既无先进技术,也无须直接管理收购目标。金融资本一般并不以谋求产业利润为首要目的,而是靠购入然后售出企业的所有https://www.gaodun.com/wenda/chuji/119715.html
6.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的区别是什么?综上所述,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的主要区别在于:一是投资目标不同,金融资本主要投资金融类资产,而产业https://www.kuaizhang.com/ask/question_7526358.html
7.金融资本与垄断资本区别正点财经金融资本与垄断资本区别存款货币银行在其经营活动中,金融资本与工商企业所存在的密不可分的经济交往,金融资本也就是银行资本与产业资本的关系,在19世纪末期就受到经济政治界的特别关注。 20世纪初,经济学家希法亭(Hilferding)在他的《金融资本》一书中论证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积聚和集中造成了大银行对工商业的控制http://www.zdcj.net/hongguanfenxi-13246.html
8.美国金融资本是如何盘剥日本产业资本的打印页面美国金融资本是如何盘剥日本产业资本的 中日产业资本合作突现契机 ■ 张云鹏 白益民 《环球财经》 按照一般看法,日本和美国的关系一直非常密切,军事和政治领域自不待言,在经济领域,自从上世纪90年代泡沫经济后,日本由浓重的政府管制型市场经济制度向美国式的自由竞争型的市场经济制度转变,更加强了这一看法。 https://www.hswh.org.cn/e/DoPrint/index.php?classid=33&id=19784
9.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的故事(资本的故事第一季)剧评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的故事 感觉第三季的文案最好郁金香泡沫南海骗局,无前景的股票换国债,南海公司拿到国债后降利息。但重点在于皮包公司骗钱的。100年英国未发新股汉密尔顿提交公共信用报告,以新换旧,提出旋转门计划,实现大一统。汉密尔顿想构建以私人资本为主的中央银行因为如果不把社会上有钱人的利益集中起来,这个社会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0336217/
10.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融合及其经济效应分析产融结合是在生产高度集中的基础上,产业部门和金融部门之间通过股权、债权等的参与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经营思想、企业文化等的结合所形成的资本融合的关系,是加速社会资本集中的有效方式。 完整的产融结合过程应当包括借贷资本与产业资本从分离到结合生成金融资本,再到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融合的发展进程。在这个过程中,借贷资本https://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173-1012307803.htm
11.什么是产业资本,什么是金融资本?在资本的循环运动中,依次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形式,接着又放弃这些形式,并在每一种形式中完成着相应职能的资本,就是产业资本.金融资本是指由银行资本和产业资本相互渗透、溶为一体而形成的最高形态的垄断资本.金融资本取代产业资本占统治地位.生产和资本的集中与垄断是这一切变化的基础.没有产业资本的高度https://qb.zuoyebang.com/xfe-question/question/068e60ae90606c7735fa233880aa473c.html
12.论新帝国主义的资本积累与剥夺方式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天府智库与此相适应的是国际金融垄断资本流动加速。“1980年,全球日均外汇交易量仅为870亿美元,到2007年达到了32100亿美元。”国际金融垄断资本运动的根本目的仍然是攫取高额利润,但与产业资本不同的是,国际金融垄断资本对利润的获取主要是通过运用现代科技和其资本优势在国际金融市场(如汇市、股市和债市)上进行套利、套汇等http://www.sass.cn/109006/20700.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