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金融支持县域农业发展的路径探析——以定西市漳县为例—甘肃经济日报—甘肃经济网

漳县位于甘肃省中南部,地处西秦岭和黄土高原过渡地带,素有“中国蚕豆之乡”“中国沙棘之乡”的美誉。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属大陆性季风气候,下辖10镇3乡,总面积2164.4平方公里。近年来,漳县辖内农业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一、漳县农业发展现状与成效

(一)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稳中有升。漳县农作物主产小麦、蚕豆、青稞、马铃薯、胡麻等。截至2021年末,漳县农作物播种面积达到60.6万亩,其中粮食作物33.79万亩,经济作物20.92万亩,蔬菜5.87万亩。粮食总产量83204吨,同比增加20900吨,增长33.55%。

(二)“菜篮子”产品供给保障有序。截至2021年末,全县已培育发展了2个蔬菜生产销售企业,37个蔬菜生产合作社,蔬菜年产量达到2.5万吨以上。肉、蛋、奶总产量8250吨,漳县水产养殖面积201亩。

(三)中药材种植兴起县域富民产业。截至2021年末,全县已建立当归、党参和黄红芪等种籽标准化基地2600亩、种苗标准化基地4800亩,建成中药材标准化示范基地15个13200亩,完成标准化种植面积14万亩,其中当归6.15万亩,党参4.17万亩,黄芪2.83万亩。

二、金融支持农业发展情况

(一)信贷政策灵活适度,全力聚焦农业发展。2021年人行漳县支行为漳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发放扶贫支农再贷款2.7亿元,积极引导辖内农村金融机构加大对涉农、小微和民营企业的信贷投放,拓宽金融支持农业发展的普惠性,为农业发展注入金融活水,进一步引导漳县农业向现代化迈进。截至2021年末,漳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已为农作物融资贷款10857户,金额63500.92万元。

(二)绿色信贷持续投放,接续奋斗巩固脱贫攻坚。漳县金融机构围绕“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发展理念,专注支小支微主业,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主导,“五小”为依托,小微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为载体,着力解决产业贷款“担保难、难担保”问题。截至2021年末,漳县金融机构投放绿色贷款16740万元。

(三)涉农贷款精准到位,有效衔接助力乡村振兴。在人民银行的正确引导下,辖内金融机构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不断加大对农业现代化和地域特色产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及农业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的支持,稳步提升“三农”信贷市场份额,确保涉农贷款持续增长。截至2021年末,漳县涉农贷款余额为193424万元,占各项贷款余额的56.36%。

三、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及规模有待扩展。一是受地域经济及人口限制,漳县涉农客户体量小,对于融资需求量较小,很多注册成立的小微企业并未实际发生经营,或在申请贷款时不能提供有效的担保措施,无法满足基本的授信要求。二是涉农企业起步晚、规模小、发展程度低,主要以“家庭作坊”式生产经营为主,管理松散,农业生产产业化、组织化程度低。涉农企业以中药材收购、初级加工为主,产业不成体系或产业链较短,产品附加值低,农民专业合作社以传统种养殖业为主,总体规模较小,产值不高。

(二)农业可持续性发展投入资金有待提升。一是地方政府财政及金融机构均存在资金投入不到位、后劲不足的问题。由于对农业发展领域资金支持缺乏长期、可持续性、绿色发展理念,尚未建立稳定的资金投入机制。二是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由于县域民营、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缓慢,主导产业或拳头产品支撑能力较弱,缺少长远发展后劲和潜力,农业信贷投入的风险性较大,金融机构既要承担自然风险又要承担市场风险,导致社会资本进入农业农村的意愿不强。

(三)涉农金融服务交流对接平台建设仍待加强。一是农村“空心化”现象严重,在信用村创建和精准大拜访过程中发现,商业银行工作人员进村入户直接接触到的大部分都是留守儿童和老人,信贷需求转为实际贷款支持成功率不高。二是在各项涉农金融服务具体措施推进和涉农信贷政策落实过程中,金融机构与税务、农业、工信等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机制仍然欠缺,导致信贷、产业政策之间缺乏配合,部分惠农、支农措施的整体推进受到制约,政策落实成本过高等问题相对突出。

四、对策建议

(一)金融支持农业发展需着眼于全产业链发展。一是漳县金融业要积极响应地方政府提出的农业“链长制”,注重对农业全产业链的支持,在加快实施“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目标的新形势下,着力提升农业产业的体系性和完整性,实现“延链”“强链”。二是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优势,加大对高效节水灌溉、农业科技和粮食仓储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的中长期贷款支持,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信贷需求,助推特色优势主导产业加快发展。

(二)强大政策合力是畅通农业产业链资金支持的关键。一是联合金融部门与政府部门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强化政策引导、财政帮扶、银企对接等举措,引导金融机构为农业产业提供差异化金融服务,统筹推进辖区金融业支持农业产业全产业链发展,充分发挥“几家抬”作用。二是充分发挥“互联网+”作用,延长产业链,深入分析“互联网+农业”盈利模式和风险特点,适当降低贷款门槛,围绕特色农业、乡村休闲旅游、农村电商等新兴产业推出适合“互联网+农业”的信贷产品,有效满足“互联网+农业”企业和个人的信贷需求,为从事“互联网+农业”的企业和个人开辟方便、快捷的融资通道。

(三)创新金融服务是支持农业产业链发展的重要抓手。一是创新信贷产品,涉农银行业金融机构要积极开发符合农村各类产业融合发展的信贷产品和服务方式,探索开展大型农机具、农业生产设施抵押等业务,满足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信贷需求。二是立足农业产业各节点的实际情况,建立“人品+产品+抵押品”服务理念,创新运用循环贷、信用贷、线上贷、政银担保贷等多种金融产品满足农业产业全链条的金融服务需求,使其成为农业产业发展的“源头活水”。(作者单位:人行漳县支行)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吸引力、驱动力,更是一座城市的经济软实力和...

THE END
1.农业金融发展报告摘要:农业经济增长与农村金融发展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我国的农村金融经历了四个重要的发展历程,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果,对我国农村经济的增长起到了促进作用。本文对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具体情况进行简要的分析,并探讨了农村金融发展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农业经济增长会受到农村金融发展的重要影响,扩大农业金融发展规模https://www.360wenmi.com/f/filewe6oalp2.html
2.农业发展与金融2024年01期主办: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工会工作委员会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6-690X CN 11-3635/D 创刊年:1995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更多往期阅读本刊 目录 坚守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 谱写湖北省分行高质量发展新篇章陈志猛; https://www.cnki.com.cn/Journal/D-D8-NYFZ-2024-01.htm
3.IIGF观点丨绿色金融支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分析与建议随着国内农业发展水平的提升和绿色金融支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顶层设计的不断完善,运用绿色金融手段支持农业发展,推动共同富裕、乡村振兴目标愈发受到重视。本文将从国内绿色农业发展情况和绿色金融支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国内实践入手,深入分析绿色金融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性和重要意义。同时,结合对国际经验的研究,总结绿色金融https://iigf.cufe.edu.cn/info/1012/6882.htm
4.金融支持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作用的研究分析简介:本文深入分析了金融支持在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中的关键角色,涵盖了金融支持的必要性、支持方式与途径、金融创新与政策引导、面临挑战与对策,以及案例分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包括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它们对现代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金融支持在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升效率、保障供给安全及促进可持续发展方面https://blog.csdn.net/weixin_29323977/article/details/142237459
5.农业发展与金融农业发展与金融 (1995-2024)支持设备购买本刊 会员专享,本期免费读 开通 期刊信息 发文趋势 发文热点 热门学者 更多 刊内搜索 - 2024年11期 - 科技创新助力农发行加速驶入数字金融快车道 李振伟; 2024-11-16 协同推进信贷与运营数字化转型 打造“数字农发”新高地 李若原; 2024-11-16 强化履职担当 守护“https://wap.cnki.net/touch/web/Journal/Index/NYFZ2004.html
6.对农村金融推动现代农业发展情况的调研专题专栏黑龙江省农业发展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现代农业与农村产业对金融服务的依赖度更高、需求更多元。但是,农村金融市场贷款难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信贷资金不足仍是制约农业和农村产业发展的瓶颈,农业保险、农产品期货、大型农机具金融租赁、土地信托、涉农企业直接融资等方面渗透与融合程度不高,农村金融功能不完善的https://nyj.nanyang.gov.cn/2024/01-18/392631.html
7.2022《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模式分析报告》.doc2.2.3农业产业化水平得到提升 3 6570 2.3在农业发展中金融支持的模式 3 30097 2.4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需求特点 3 3162 2.4.1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需求量大 3 7156 2.4.2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要求金融服务多元化 3 14069 2.4.3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金融服务的安全性有强烈要求 3 30580 2.4.4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产权https://m.book118.com/html/2022/0822/8005051110004131.shtm
8.张文强:实现湖南农村金融与农业共赢发展【编者按】农村金融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持服务“三农”发展的重要力量。湖南省农村金融学会作为我省主要研究农村金融、挂靠于中国农业银行湖南省分行的社会组织,应如何发挥智库作用,促进我省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转变,实现农村金融与农业的共赢发展?带着这些问题,“智库在行动”专访湖南省农村金融学会秘书https://ldhn.rednet.cn/m/c/2015/07/11/373472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