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引不少市民驻足拍照观赏,向现场农艺师了解作物种植等问题。
其中有不少小伙伴对农艺师介绍时说到的“大春”“小春”充满兴趣和疑问,今天我们就来讲讲“大春”“小春”那些事!
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气候环境多样,在温暖潮湿的南方,农作物一年是可以播种两季的。这两季就称为“大春”和“小春”,指的是在不同季节播种、生长和收获的作物。
三春不赶一秋忙,正是道出了大春收获的重要性,作为全年粮食生产的大头,每年的秋粮对于确保全年粮食产量稳定来说至关重要,所以称为“大春”。因此,大春时期是农业生产的旺季,需要加强管理和投入,保证作物的生长和发育。
相比较而言,小春时期是农业生产的淡季,所以称为“小春”。不过小春对于确保耕地不撂荒、农业保丰收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样需要加强保护和利用,提高作物的质量和产量。
因为小春作物要历冬,所以很容易就形成低温霜冻灾害,为了避免灾害,减少损失,可采用多种措施预防:比如在霜冻出现前,提前往田沟里灌水,用来提高地温,减轻冻害;在低温到来时,提前给作物覆盖秸秆、地膜之类的保暖物。
同时,还需做好小春作物常见病虫害防治,比如条锈病、赤霉病、蚜虫的及时防控。除了选用抗病性好的品种,减少发病机率。还要及时清除病株,为小春粮油作物增产增收保驾护航。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