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要求,现将农业农村局七月份工作完成情况汇报如下:
一、人居环境股
改厕工作:
1、2021年改厕任务已完成,并对2021年2000户改厕任务,要求各乡镇进行全覆盖自验,人居环境股进行按比例抽验。
2、对2013-2020年改厕进行摸排,对存在问题的进行数据统计,对存在问题的厕所进行整改。
村庄整治工作:
1、对全县79个“生态美”超市建设运行情况进行督查,并对各乡镇存在问题进行指导,要求加快建设并对存在问题及时整改。
2、2020年示范村、提升村全部完成建设,正在进行第二次审计工作。
3、2020年14个省级中心村建设进度已完成;2021年省级、市级中心村已完成招标工作,正在开始建设,建设进度分别为45%、40%。
二、县委农办秘书科(经管股)
1、指导乡镇建立完善了三变改革项目库。
2、配合政协开展了“三乡工程”和乡村振兴调研。
3、开展7月份全县集体经济调度工作,正在拟定通报文件。
4、赴琴溪镇开展了土地确权纠纷调查。
5、组织主体申报安徽省乡村振兴领域重点储备项目。
6、推进“两山银行”先行项目试点的指导和支持工作。
7、完成了2020年度中央财政支持合作社家庭农场的资金拨付工作。
三、产业发展股
1、制定了《2021年泾县农业产业发展资金任务(支持茶产业发展、支持“158”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和《2021年泾县农业改革发展资金任务(支持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实施方案》,各乡镇、主体已完成第一轮申报,组织召开了部门会商等程序,并报农业农村局党组会议研究审定。
2、完成“四带一自”特色种养业提升行动乡镇第一轮集中上报审核工作,11个乡镇共计上报特色种养业到户项目2714户,“四带”到户项目534户。动员全局力量,完成“四带一自”特色种养业到户项目复核工作,批复项目奖补资金450.3251万元。
3、经县政府第76次常务会同意,制定了《关于争创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推进茶产业提质增效的实施意见》(泾政办﹝2021﹞24号)。
4、制定了《关于开展泾县2021年脱贫村特色产业发展达标监测认定工作的通知》(泾农﹝2021﹞155号)和《泾县2021年农业特色产业园区建设和认定工作方案》(泾农﹝2021﹞156号)
5、完成了《2021年泾县特色产业发展项目申报指南》制定。
6、完成了省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园区(安徽翰林茶业有限公司)申报,绿色产业链数据半年报表和工作总结撰写,完成市级现代产业园监测和申报(瓯鲜食品产业园)工作,完成市级龙头企业监测和申报(雾林香和宏宇竹业)工作,完成全国“一村一品”乡镇(汀溪乡),完成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园区基地推荐(桃花潭畔、云岭星火)
7、完成宣纸文化艺术节名特优农产品展示展销方案制定,完成上海宣城商会成立名优农产品展示推介。
四、人事科教股
1、继续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并加强指导监督,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民生工程培训率达100%,牵头协调联络农业农村局民生工程工作。
2、完成联系乡镇(昌桥乡)农业特色种养业核查
3、安排布置2021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学员参加安徽秸秆暨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产业博览会工作;遴选3名学员参加安徽省现代青年农场主、农业经理人培训。
4、安排乡镇两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人员参加省农业农村厅开展的基层农技人员能力提升培训。
五、市场信息股
1、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农业农村部、省市农委基点报表、农情系统报表和物价报表27份,完成信息进村入户月报表11份。
2、根据县政务公开办统一安排,完成第三方测评的整改工作,并做好自查工作,查缺补漏,确保各项栏目不逾期,做到应公开、尽公开。
3、在统计联网直报平台上报入库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进度表6张,向统计局报送了7月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报账进度。
4、及时办理和回复诚信体系基础数据、双公示、12345热线共14条,对榔桥刘希胜信访的事项进行回复报信访局。
5、月底前已全部完成发放农业支持保护补贴工作,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工作各乡镇在造册。
6、联合财政局制定印发《泾县2021年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实施方案》(泾农﹝2021﹞149号),目前已指导3个企业进行申报。
7、经省级农业物联网示范点主体申报、专家评审和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会议审核通过,拟确定安徽省泾县丰瑞水产科技有限公司和泾县泾川提魁茶叶有限公司为我县2021年数字农业基地建设单位,正在我局网站公示。
8、做好台风“烟花”的防御工作,并发手机短信到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养加大户信息共2000多人次,从7月26日起,每日向市局报送防台风工作开展情况和灾情受灾情况。
六、项目办
1、及时完成了农业重点项目月进度、县重点项目台账、招商报表、省农业建设项目管理平台的数据上报工作。
2、完成了“双招双引综合调度管理平台”注册和农业招商项目录入工作;
3、谋划上报了安徽省乡村振兴领域储备重点项目36个。
4、对局5个重点项目实行周调度工作;对项目进展滞后的《泾县长江经济带面源污染治理项目》召开了项目约谈会。
七、机关党委
1、督促各党支部组织党员干部做好防汛(台风)值班值守、进社区网格入户宣传和指导农业企业(新型经营主体)、养殖场开展防汛(台风)工作。
2、督促各党支部组织党员干部集中收看、收听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
3、督促局党组、各党支部书记开展上党史专题党课。
4、督促各党支部围绕第12个“全省党员干部党史教育日”开展学习活动。
5.组织召开本月的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会议。
八、畜牧兽医水产服务中心
1、继续开展非洲猪瘟疫情排查工作。按照《非洲猪瘟防控强化措施指引》要求,建立疫情分片包村包场排查工作机制,确保非洲猪瘟疫情“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排查生猪养殖场户:44930户,排查生猪数654133头。
2、继续加强应急值守和信息报送工作。畜牧兽医水产服务中心根据县动防办要求,坚持实行二十四小时值班制和领导带班制。
3、落实《东部区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区域化防控工作方案》文件要求,开展宣传,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加强生猪调运监管。
4、继续组织对全县补栏牲畜开展国家强制疫苗补免工作,有力构筑动物免疫屏障,确保全县不发生重大动物疫情。
5、持续推进畜禽污染资源化综合利用工作,着力提升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持续到现场跟踪指导长江面源污染综合治理项目实施,项目实施进度已达80%以上,接近尾声。同时配合省农科院等技术支撑单位开展项目采样检测工作。
6、开展动物卫生监督暨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一是强化动物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7月份截至目前,全县产地检疫共检活禽120.47万羽,产地检疫生猪4045头(出证数)。屠宰检疫活禽80.374万羽,屠宰生猪1719头。二是围绕“落实安全责任,推动安全发展”主题扎实开展畜牧水产业安全生产月活动,深入规模养殖场、兽药经营店、屠宰企业和饲料生产企业广泛开展安全宣传教育,深入排查安全隐患。同时督促生产经营单位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及时整改消除安全隐患,共检查企业32场次。三是开展了饲料生产企业标签规范使用专项整治行动。
7、继续开展畜牧科技进万家活动,组织所有技术人员建立一对一联结机制,实现畜牧科技入户技术指导(规模场)全覆盖,同时继续加强记账户和扶贫工作联系制度,确保帮扶走访见成效。
8、开展农业血防工作。根据县农业血防工作实施方案,开展牛羊血吸虫病查治工作,在泾川镇、黄村镇、琴溪镇共采集牛粪398份,羊粪135份进行检查(全部是粪检,阳性0头)完成任务的106.6%。同时家禽养殖20万羽的任务全部完成。
9、开展了防汛、防台风工作。一是加强预警,通过手机等通讯手段,及时向养殖企业发布防汛、防台风预警,同时发布畜牧水产业防汛、防台风应急方案;二是组织人员到地势低洼易受灾企业,开展防汛、防台风现场技术指导并发放《致全县畜禽水产养殖场(户)的一封信》30多份。三是加强了消毒液等防灾物资储备。四是安排专人进行信息统计与上报工作。
九、农业综合执法大队
1、青弋江禁捕工作。本月截至目前开展渔政巡查12次、出动执法车辆14车次、执法艇4次、执法人员92人次,清理违规网具20具,查获案件8起(其中移送公安4起)。联合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安局对城区农贸市场进行突击检查,检查商贩35户,发放宣传单页50份。
2、对农药等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在全县开展专项打假检查,共计出动车辆2台次,执法人员7人次,对5家农资市场经营店进行了检查,抽查农药样品十个。
3、畜禽养殖执法工作。出动执法车辆1台次,执法人员6人次。对规模养殖场进行检查。
十、种植业技术推广中心
1、开展粮食生产发展资金项目的实施,完成丁家桥镇优质粮生产50亩以上大户的申报统计,种植水稻5269亩,其中优质单一品种5000亩,占比95%,完成一次水稻品种试验品种特性评比,推进5000亩示范工作;召开培训会,布置泾县种质资源普查任务,每乡镇提供至少12个种质资源信息;开展冬休田扩种油菜项目宣传,分解我县10000亩的扩种任务。
2、开展水稻、茶树、蔬菜病虫害监测,重点做好“二迁”害虫和稻瘟病、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草地贪夜蛾等暴发性、危险性病虫的系统监测工作;植保信息统计与上报工作,植物检疫月报;发布七月中下旬水稻主要病虫发生趋势及防治意见、单季稻穗期病害发生趋势及防治意见病虫情报。
3、7月15日-16日召开了全县种植业生产技术培训会。各乡镇农业农村发展中心(农技站站长),规模经营主体(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负责人,乡镇农资经营网点负责人,县种植业技术推广中心全体专业技术人员等共计100余人参加培训。培训班邀请到省级专家培训了化肥减量增效与科学施肥技术、农药减量控害与安全使用技术、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草地贪夜蛾防控技术、种植业防灾减灾技术等。
4、完成7月份土壤墒情监测,按要求上报2次数据到土壤墒情监测系统(国家);完成耕地质量监测点的土壤取样工作;开展4个水稻试验施肥工作,;检查指导测土配方施肥及化肥减量增效示范片示范工作,对示范区分类指导;7月完成蔬菜农残监测150个样品。
5、指导茶农和企业做好夏季茶园管理工作,针对当前病、虫、草危害情况,指导茶农和茶企科学用药。
6、针对近期连续暴雨的恶劣气候,为最大限度减少洪涝灾害给农业生产造成损失,中心积极主动应对,拟定技术措施,落实工作责任。一是提前发出预警,编写并印发了《种植业防涝减灾技术意见》,意见内容包括水稻、蔬菜、茶园防涝减灾技术;二是迅速安排应急值班,严肃值班纪律,以便及时处理突发问题。
7、完成汀溪乡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特色种养业核查任务;派员参加桃花潭、榔桥等乡镇组织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特色产业技术培训计10余场。
十一、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中心
1、2021年秸秆产业化利用民生工程标准化秸秆收储点(中心)建设启动实施,承担主体为安徽泾县益农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上半年,秸秆产业化利用量(能源化)完成300吨任务。
2、开展2021安徽秸秆博览会参展工作,推荐我县企业和产品参加博览会展示、安排培训学员进行现场观摩活动。
3、指导谷香园公司“大米”新申报绿色食品和思达米业续展工作。组织全县绿色食品企业开展内检员再注册工作。
4、做好榔桥镇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示范点叶面喷施硅肥准备和农艺措施落实工作。
十二、农业机械服务中心
1、7月份共完成变型拖拉机年检9台,新入户大型拖拉机1台、联合收割机5台,驾驶证到期换证12人。
2、7月份共受理申请91份,补贴机具94台(其中大型拖拉机1台、联合收割机6台),使用资金33.724万元。
3、根据(皖农机〔2019〕59号)文件精神,7月份在安徽农机安全监理网对我县达到报废标准的20台“变拖”予以公告注销,并通过短信的方式告知机手。对即将到期的“变拖”,通过上门送达告知书的方式告知机手车辆已达报废期限,请勿上路行驶。
4、开展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项目督查工作。组织技术人员多次前往云岭镇章渡村对照项目实施方案对宜机化改造工程内容进行逐一核对,仔细检查。并与项目实施负责人开展座谈会,就项目检查中的一些改进之处以及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讨。
十三、农业综合开发促进中心
1、省农业农村厅已批复2021年泾县高标准农田实施计划,及时对接黄村镇和榔桥镇等2个乡镇召开项目工作会议,做好项目招投标的安排和布置。
2、做好2020年度高标准农田和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项目的检查和管理,督促各乡镇做好项目竣工决算审计和业主自验。
3、组织开展2020年度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项目的县级验收,7月份完成了蔡村镇和丁家桥镇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项目的县级验收。
十四、农民建房管理办公室
1、每周调度统计农村四类房整治进度并抄送县领导,截止当时全县共摸底四类房及脏乱差2566户,158613.29㎡(其中违建房11536.48㎡,危旧房29391.2㎡,空心房34551.41㎡,偏杂房71735.9㎡,脏乱差11398.3㎡)。开展专项整治1250户,整治进度约48.7%,整治面积72189.12㎡,进度为45.5%。
2、对全县11个四类房整治示范提升村进行了督查,规范全县农村四类房整治档案,并结合督查情况及时召开全县工作调度会。
3、完成一起省长热线留言“反映全县范围暂停农村住房审批手续”信访件(汀溪乡张德军)问题的答复办理,并将答复情况反馈市政务公开办及信访诉求人。
4、完成了我县“大棚房”问题专项清理整治行动“回头看”全面排查整改工作,顺利完成省、市“大棚房”督查组对我县的核查检查,并进行了6个点位的现场抽查核查工作。
十五、办公室
1、对部分乡镇的房产开展第三方评估,以评估价入账。
2、整合疫情防控档案,并报送至档案馆。
3、针对台风暴雨恶劣天气,迅速安排人员24小时值班,严格遵守值班制度,确保及时处理突发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