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精选5篇)

目前,我国在农业信息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上覆盖面较广,涵盖了农业生产、农业科研、教育、管理的各个领域。在农业产业链的产前、产中、产后的各个方面,农业信息技术都开展了不同层次水平和不同技术内容的研究与应用,主要为:(1)数据库与网络建设,包括实时采集农业信息,将各农业信息加工成数据库并建立数据库系统;(2)对农作物产量进行估算,作物生长面积、长势及灾害发生的检测,农业灾害监测、预报、分析与评估;(3)动植物生长发育的模拟模型,动植物生长环境的模拟等;(4)农业生产环境的控制系统,如数字化温室控制、环境监测预报等;(5)农业的精准作业技术,如智能化专家系统。

三、农业信息技术基础——数据资源和网络发展

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应有基础首先是丰富、规范化的数据资源,其次是网络、机械等硬件设施。中国在农业信息资源建设上主要分为政府部门主导的农业信息网站,农业科研教育信息网站,涉农企业和机构的信息网站3种。各部门、企业、地方根据自身农业发展需要,构建相应的农业信息网、数据库系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当前农业信息化发展对信息资源的需求。

四、我国农业信息技术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信息资源存储量不够,且缺乏规范化、标准化

信息技术具有强大的处理数据能力,但是其前提是有丰富的数据资源,且需要将信息用数字表示,对数据信息进行分类编码。在数量上,目前中国的农业信息资源存储,还无法实现农业信息技术在中国的大面积应用推广所需数据支持量;而在数据的数字化处理上,大部分的数据资源都缺乏数字化、标准化,这使得已经建成的大量数据库无法直接转化成计算机、网络能识别或应用的数据资源,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浪费了现有资源。加强农业信息资源系统的网络化建设,加快农业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和标准化,实现农业信息资源存储量的增加,促进资源共享。

2.网络设施建设有待加强

信息技术的运用推广离不开网络的建设,就目前中国的网络建设,在城镇能达到信息通信所需,但是在乡村,网络建设力度还有待加强,必须快速搭建起从中央到地方、市、县、镇、村到农户整个贯通的快速、大容量的农业信息网络系统,加快信息的流通,促进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推广。

3.农业信息技术的研究有待加强

就目前的我国农业信息技术的研究,大部分都只能在实验室或试验区进行,在田间地头的运用还需要更深入的完善。由于中国地域广阔,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文化意识、农民素质、地理条件等都存在很大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就要求农业信息技术的研发必须结合当地的实际条件,研究开发出能被农户所接受,适合当地农业生产环境的。

4.加大农业信息技术的推广运用

农业信息技术的推广运用需要和当地农民文化水平提高相结合。利用农户所能接受的形式,包括多媒体、手机、电视平台等,将复杂的技术信息转化为简便、易学、易懂的形式传递给用户。同时,要加强当地农业科学知识的普及和文化素质的提高。加大对农业信息资源建设、网络设施、文化水平的投入,确实在提高中国农村文化水平的基础上,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五、结束语

参考文献:

[1]李军,农业信息技术,科学出版社,2010.

关键词:农业发展;财务信息化;发展趋势

一、发达国家农业信息化财务管理的发展历程

二、现阶段农业信息化财务管理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未来我国农业信息化财务管理的发展建议

四、结束语

农业信息化财务管理作为一个交叉学科应用,在现阶段的农业生产与经营中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农业财务数据的科学化收集与整理不仅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还关系到国家农业整体协调发展的大问题,因此必须加强农业信息化财务管理控制,建立核心内控体系,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化的作用,从而全面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以更好地服务三农。

[1]张军,李爱娟.基于Sass应用模式构建新农村财务信息化的路径选择[J].调研世界,2013(15):117-119.

[2]杨国强,张淑娟,于志猛.基于JSP技术的农村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的研制[J].农业网络信息,2015(11):229-231+235.

[3]凌中新.浅析会计电算化在农村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安徽农学通报,2010(6):137-138.

[4]申理哲.新公共服务理论视角下的农村信息化建设探讨[J].华北科技资讯,2013(33):216-218.

1电子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领域的发展趋势分析与指导

随着科技电子信息技术的的高速腾飞,当前中国农业社会已经进入农用电子化时代,电子信息技术成为了在农业工具机械中最活跃的技术手段。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趋向化发展已经成为了农业机械领域中机电一体化的主要特征。电子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领域中的动态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下面三个方面:

1.1农业机械中电子信息技术的高智能化,高便捷化

农业机械领域中机电一体智能化,多元化发展是在农业机械工业化的基础上建立进而研究的,在农业机电一体化的的发展趋势上,智能化是一个重要的方向。现代化的电子信息技术能够根据周围环境的静态情况进行模拟分析,然后对其展开集约化,智能化,高效率化的逻辑分析甄别以及综合处理信息进行预判。

1.2网络化,信息采集多元化,农业数据信息环境模拟分析

电子信息技术覆盖网络在电子信息技术应用不断深入现代农业机械中,已经成为电子集成技术和信息分析技术结合的高效率工作产物。电子信息的高速度数字处理技术和机电一体化高效率运行的网络化,使得农业信息资源得以及时交流和共享,提高了农业机械的工作效率同时也避免了人为操作的失误。

1.3信息处理高效便捷化,智能辅助理想化

2电子信息技术对农业机械发展的辅

2.1电子信息技术与农业机械的串联化发展

电子信息技术下的农业机械智能化,自动化,是指运用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对传统的农业生产机械进行一定方式的改良与升级。让新一代的农业电子信息化生产装备机械适用于农业生产环境改善,农田耕作劳动等环节。自动化的农业机械内涵是在各个农业劳作部门中最大限度地使用农业电子信息化机械代替人为手工工具传统生产方式进行生产。例如:在农田种植业过程中,使用农业信息自动化的拖拉机、联合割种机、水源排灌机、机动运输车辆等进行土地翻耕,联合种植,播种,操作运输等方面进行全自动信息化的作业,使全部农业生产环节由传统的人为机械化到电子信息机械自动化过度。从而实现现代各农业生产部门中电子信息农业机械自动化,智能化化,可以大范围的,全方位的,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2.2电子信息技术化下的农业机械的背景应用状态

2.2.1电子信息化的农业机械化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为前提。不仅重视增加产量和节省劳动力,也重视整体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生产效率对农业经济效益的影响,以自动化,智能化多角度的提高农田的自我耕作效率,解决众多地区农业生产劳动力生产不足的影响。

2.2.2根据当今中国的国情、国力确定农业电子信息机械化的发展规模与进程,与工业、能源、科技、资金,具体农业状况,劳动力改善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配套适应性发展。

2.2.3我国经济农业,劳务农业,持续性农业,可规划农业,劳动力导向性农业等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应该着重以农业生产为先头兵,加大三农科技与创新投资力度,进行全方位的试验与改革,把机电一体化与电子信息科技化的农业机械广泛的推广下去。

2.2.4电子信息技术下的农业机械化为实现农业全面可持续性发展和社会农业可理性化服务而不断迈进。其范围既包括种植业,也包括林、牧、副、渔各种与农业相配套的产业发展。在集成高效化发展的模式下,充分带动各种链式产业的协调发展,充分解决与发展生产力。

2.2.5农业电子信息机械化的作业项目不急于求成,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不断创新,不断迈进,是其优质内涵。在集约化,智能化的模范电子信息带动下,实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目标。

【关键词】农业工程;信息关键技术;应用;发展趋势

随着现代化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日渐成熟。信息技术在农业工程中的应用,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为现代农业的发展奠定基础,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动力源,同时,信息技术在农业各领域中的应用,也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产生较大影响。基于信息技术对农业工程的重要性,本文主要探究信息关键技术在农业工程中的应用。

1农业信息化发展中的关键技术

2各项信息技术在农业工程中的应用

3信息技术在农业工程中的发展趋势及对策

[1]徐小淇,李燕凌.中国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研究——基于省域视角及2003—2016年数据的分析[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0(03):58-66.

[2]石元春.我国农业的信息化改造,中国农业科学技术政策[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7.

[3]聂磊.浅谈农业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J].农垦农机化,2018,12(09):198-201.

[4]郝小华.机械工程智能化的发展趋势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5,11(12):188.

在目前这个信息时代中,传统农业已经逐渐开始向知识型农业转变,依靠各种高新技术(如生物工程等)以及先进科技成果与信息技术的利用有效实现了对传统农业的改造。众所周知,长期以来我国的农业都是以资源型农业为主的,信息化水平一直就比较低。那么,要想从根本上推进传统农业向知识型农业转化,就必须充分应用信息技术,不断提升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农民收入,激发农民劳动积极性。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信息技术并没有在农业生产经济管理中得到广泛应用,这就使得供求信息出现滞后、闭塞的现象,导致农民长期面临“增产不增收”的局面,使农民的劳动积极性得到严重挫伤。基于此,广大农民理应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改变传统劳作方式,学习现代先进的科技农业知识,依据市场需求来对生产经营方向进行及时、适当的调整,以此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然而,对于指导农民的生产经营方向以及农业产品的均衡发展来说,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必然是其中最为关键的环节之一。

二、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对农业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

(二)政府投入不足,信息化技术的实施难以落到实处

(三)农业信息化建设人员素质较低

不难发现,目前我国从事农业信息化建设的人员大多数都是编制人员,并不是专业人士,综合素质普遍较低。然而,也正是因为这种不专业性,导致他们很难有效解决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对经济管理和农业信息化科技创新产生阻滞效应。另外,我国大多数农民的文化程度都较低,无法正确认识农业信息化的重要性,而这也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农业的信息化发展。

三、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有效策略

(一)实现农业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

(二)强化农业信息化人才建设

(三)完善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的配备

众所周知,我国农业的生产经营主要是依靠人力与传统运输类机械为主,在播种、收获等环节的信息化接卸设备明显处在相对滞后的状态之中。显然,传统运输类机械这种最为基础的机械设施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的实际需求,同时这种滞后的基础设施配备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发展。具体来说,我们不能够单纯的认为农业经济系管理信息化就是某一个村、某一个村民的事情,应该达到全国“一盘棋”的局面。作为政府机关,理应加大在这方面的投入,并通过对信息的综合整理来为农村地区提供适合开展农业生产的信息化机械,并定期组织农民开展“信息化机械设备的正确使用与操作”的培训活动,提升农民信息化热情,强化农民信息化技术。

THE END
1.现代农业产业园数字化管理系统中的大数据分析有哪些常见的应用现代农业产业园数字化管理系统中的大数据分析常见应用场景包括精准农业、农业供应链管理、农业气象预测、农产品市场分析、产业监测预警等,旨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生产成本、提升农产品质量。 现代农业产业园数字化管理系统中的大数据分析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下是常见的应用场景: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40070537
2.农业数据资源主要包括哪些方面?问答主要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等农业领域的数据资源,以及农业环境与资料、农业生产、农业市场等相关https://developer.aliyun.com/ask/424556
3.农业领域数据资源获取与分析——爬取新发地官网信息本文介绍了使用Python爬虫获取新发地官网2000条农业数据的过程,涉及数据清洗、分析和可视化。实验目的为进行涉农数据的爬取、清洗、存储和分析,数据包括产地、单位、价格等,通过分析揭示数据特征,如规格、产地的分布,以及价格与天气的关系。结论表明,蔬菜价格与天气有一定关联,且山药价格稳定,产地集中在豫冀地区。 https://blog.csdn.net/WangyiboH/article/details/125414023
4.中国科技金融促进会强化与农业发展银行、国家开发银行的战略合作,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信贷政策的前提下,推进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EOD),为县域基础设施项目提供更多长周期、低成本贷款,加快推进水、电、路、气、通信、污染防治等重点领域基础设施建设。支持政策性开发性金融机构发挥融资融智优势,提前介入重大项目规划,协助地方政府整合资源https://www.cstf.org.cn/newsdetail.asp?types=36&num=1301
5.gis技术随着GIS理论的产生发展以及方法和技术的成熟,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也逐步深入。从技术角度看,GIS在我国农业资源与环境领域中的应用进展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 作为农业资源调查的工具,建立了农业资源地理数据库,实现空间数据库的浏览、检索等,利用GIS绘制农业资源分布图和产生正规的报表; (2) 作为农业资源分析的工具,https://baike.sogou.com/v7802747.htm
6.张家口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八)村镇建设领域政策法规清单和岗位一是城镇周边非农产业为主的村庄,生活垃圾可纳入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和收集处理系统;二是可卖垃圾宜单独收集和处理;三是以传统农业生产为主的村庄,易腐垃圾宜单独收集,村内就地消纳处理,形成资源化利用产品;四是以燃煤作为取暖和炊事主要能源的村庄,灰土应单独收集,就地就近填埋处置;五是有害垃圾应单独收集和处理。 https://www.zjk.gov.cn/content/bwbd/198354.html
7.数据要素在各行业转化生产要素的应用嘲摘要:在数字化时代的浪潮中,数据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关键生产要素。本文将深入探讨数据要素如何在工业制造、农业、医疗健康、金融服务、交通运输、商贸流通、科技创新、文化旅游、政务服务等领域转化为创新动力,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本文就数据如何转化成生产要素,以及数据要素的在各行业的典型的应用场景。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723/07/48115167_1129450488.shtml
8.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包含哪八大领域呢?(附详细介绍)本文深入探讨了国家高新八大领域的具体细分及对应技术。这八大领域包括电子信息、生物与新医药、航空航天、新材料、高技术服务、新能源与节能、资源与环境、先进制造与自动化。文章针对每个领域的关键技术进行详细分析。http://www.91kongming.com/index.php?do=article&id=872
9.新年第一天,这些新规开始施行对专用信用报告不能证明的事项,依照相关法律规定办理。要求提交证明的单位依法有权查询市场主体违法行为信息的,相关部门、单位要做好数据共享。 《上海市公共资源场内交易信用记分管理办法(试行)》实施 为深化本市公共资源“一网交易”改革,加强公共资源交易信用管理,规范公共资源场内交易信用记分工作,《上海市公共资源https://www.ntv.cn/zxhArticle.shtml?id=140613
10.大数据在农业发展中(精选十篇)农业大数据产生于农业领域, 涵盖农业生产、经营相关的农业资源数据、农业生产资料数据、农业技术数据库、农产品市场信息数据、农业政策法规数据和农业机构等多种数据, 而且, 农业生产环境具有特殊性, 受土壤类型、气候类型、作物种类等其他因素的影响, 就使得关于他们的数据具有多维、动态、不确定、不完全等特征。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ruf30p4.html
11.农业资源数据库12篇(全文)随着对农业数据资源的采集和研究工作不断深入, 农业数据资源建设取得了长足进展, 覆盖部、省、地市、县的农业网站群基本建成, 各级农业部门初步搭建了面向农民需求的农业信息服务平台, 为农民提供科技、市场、政策等各类信息。据统计, 我国农业网站数量达31000多家, 其中政府建立的有4000多家。农业部在全国农业系统建https://www.99xueshu.com/w/ikeyna5iiy9e.html
12.农业法律法规知识问答125例(种子/农药/植物检疫等)农业法律法规知识问答125例(种子/农药/植物检疫等) 一、种子经营知识 1、什么叫种子? 答:种子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种子,是指农作物和林木的种植材料或繁殖材料,包括籽粒、果实和根、茎、苗、芽、叶等”。 2、什么叫种质资源? 答:种质资源也叫品种资源或遗传资源。根据种子法第74条规定,种质资源是指http://www.hnzzxh.com/channel-news-33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