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营与管理(三)课件.ppt

与农业科技创新的探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与农业科技创新的探讨1

内容分四部分新农村建设基本含义农业科技创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黑龙江省新农村建设内容分四部分新农村建设基本含义2新农村建设基本含义十六届五中全会所提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它是在统筹城乡发展的大背景下,在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阶段,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总称。它承接了改革开放以来实现温饱的努力和发展成果,是建立在初步工业化和总体小康基础之上全面的小康新农村建设,是对我国长期实行“一国两策、城乡分治”体制和政策的矫正。“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要求(20字方针)。农业经营与管理(三)课件3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一)共识的形成共识:解决农业农村问题不能仅从农业、农村范畴考虑解决办法。(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提出(三)“两个趋势”的论断党和国家调整城乡关系的一种战略思路:“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取向:“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战略举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4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涵(一)经济建设的内涵(二)政治建设的内涵(三)文化建设的内涵(四)社会建设的内涵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涵5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实意义(一)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二)是确保我国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的必然要求(三)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任务(四)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五)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实意义6

(一)生产发展(二)生活宽裕(三)乡风文明(四)村容整洁(五)管理民主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容

10

六、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原则(一)统筹规划,整村推进(二)因地制宜,区别对待(三)量力而行,逐步推进(四)政府引导,农民自愿(五)典型引路,示范带动

11农业科技创新

(一)现代农业科学

1、现代农业科学是现代自然

科学和经济科学被应用到农业生

产实践并与之相结合的产物

生物有机体

生长、繁殖的环境

人的生产劳动

农业科技创新

1、现代农业科12

2、农业科学?

提供人工控制生物有机体的生命活动、从而取得所需产品的技术知识

①动植物育种及品种改良的技术知识

②植物栽培和动物饲养的技术知识

③农产品收获、捕捞和贮藏、加工的技术知识④改进农业生产手段和生产环境的技术知识

2、农业科学?133、农业科学内容:必须提供与之有关的基础理论知识

阐明生命运动规律的生物学居首要地位育种技术---遗传学农产品的栽培、饲养及其贮藏、加工、运输等技术---生物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土壤学、农业化学、农业气象学、农业工程学,以及植物病理学和昆虫学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与创造离不开基础理论

3、农业科学内容:144、农业经济学研究

自然科学--农业自然再生产规律社会科学--农业经济再生产规律对农业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规律的研究对农业生产经济以及农业技术经济的研究对农业企业经营管理的原则和方法的研究4、农业经济学研究155、农业历史的研究农业科学技术史+农业经济史农业知识系统的一个简单轮廓农业系统工程学当今世界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门类与层次分化不同学科间综合研究与应用达新深度和广度5、农业历史的研究16(二)农业科技创新

1、全国百名农业专家在哈研讨农业科技创新

2006年8月29日中国农业科技管理研究会领导工作委员会第十四次年会在哈尔滨召开。来自农业部科技司、中国农科院、中国水产科学院、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及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农科院的100多名代表出席年会。

2010年9月1日全国农业新技术展示会议在哈尔滨召开,主要参观了肇东市五站、农垦等地。(二)农业科技创新172、国家“十一五”农业科技创新行动计划

未来五年是我国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历史时期,也是建设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依靠自主创新发展农业科学技术的关键时期(1)重要意义

A、发展现代农业科学技术体系、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迫切需要

B、支撑和服务“十一五”农业与农村经济工作的迫切需要

C、增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使农业科技率先跃居国际先进行列的迫切需要

2、国家“十一五”农业科技创新行动计划18

(2)创新目标

种质资源收集挖掘利用与动植物新品种培育、重大农业生物灾害预防与控制、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农业环境控制与生态修复、农业信息技术与数字农业、农业工程技术与智能化装备、农产品加工与质量安全、生物质能源与新材料、农业经济与科技政策

支撑未来5~10年国家粮食安全、生物安全、资源安全、生态安全、环境安全、能源安全(2)创新目标19(3)创新任务与重点项目

A、创新高效动植物育种技术,培育突破性新品种,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1、农作物种质创新与利用

2、猫、犬等宠物遗传资源本底调查、收集与新品种选育

3、超级稻、优质稻新品种选育

4、矮杆小麦高效育种技术体系及小麦新品种选育

5、农作物分子育种技术体系的构建及应用

6、优质、抗逆玉米遗传改良技术平台创建与新品种培育

7、高产、优质大豆高效育种技术研究与应用

8、超高产、抗逆、双低油菜新品种选育

9、转基因杂交棉分子育种技术研究与应用

(3)创新任务与重点项目20

10、主要蔬菜杂种优势利用技术研究与新品种选育

11、自交亲和性利用技术研究与果树新品种选育

12、转基因抗根癌病果树高效育种技术研究与新品种选育

13、转基因抗病毒西瓜、甜瓜高效育种技术研究与新品种选育

14、特产经济作物高效育种技术研究与新品种选育

15、地方畜禽资源利用与优质畜禽新品种(系)培育

16、特种经济动物育种关键技术研究与新品种培育

17、重要农业动物干细胞研究与应用

18、重要农业微生物基因资源的挖掘与利用技术体系研究10、主要蔬菜杂种优势利用技术研究与新品种选21B、创新重大农业生物灾害预防与控制技术,构筑国家生物安全防火墙

1、暴发性、迁飞性重大农业害虫监测预警与控制技术研究

2、毁灭性、流行性重大农作物病害控制关键技术研究

3、转基因作物抗性预防控制技术研究

4、新型高效苏云金芽孢杆菌(Bt)杀虫蛋白研究及利用

5、蛋白质生物农药研制与应用

6、农林有害入侵生物监测预警与快速扑灭技术研究

7、禽流感大流行多样化疫苗及免疫治疗制剂研究

8、口蹄疫、猪瘟、猪蓝耳病基因工程疫苗研究与分子诊断试剂研制

9、重组病毒活载体疫苗构建技术及免疫增强技术研究

10、兽用疫苗免疫增强技术研究与佐剂研制

11、新型抗禽流感病毒中兽药的化学合成

12、新型动物专用抗菌、抗寄生虫化学药物的创制

13、家畜日本血吸虫病基因工程疫苗与防治综合技术研究

14、动物热带疫病快速诊断与控制技术研究

15、动物源性危险病原体监测预警与控制技术研究

16、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检测与监测技术研究B、创新重大农业生物灾害预防与控制技术,22C、创新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及循环利用技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1、土壤质量保育技术研究

2、农田养分调控与肥料高效利用技术研究

3、新型控释和生物肥料技术研究

4、新型覆盖材料与节水生化制剂研究

5、模式化高效节水技术与评价体系研究

6、高效旱作农业关键技术研究

7、劣质水无害化高效利用技术研究

8、农业资源高效循环利用技术研究

9、设施园艺优质、安全、高效综合生产技术研究

10、农作物超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11、果蔬加工下脚料循环综合利用技术研究C、创新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及循环利用技术,23D、创新农业环境控制与生态修复技术,确保农业生态安全和环境安全

1、土壤重金属污染超积累植物-化学改良剂联合修复技术研究

2、规模化生产废弃资源处理与污染阻控技术研究

3、水产养殖水环境监测与水污染生物修复技术研究

4、农业污染监测、预警与立体控制技术研究

5、广谱、高效Bt工程菌和转基因植物生态适应性与风险防控技术研究

6、农产品产地环境污染监测、控制与修复技术研究

7、退化草地生态恢复及草地农业发展技术研究

8、气候变化对中国主要脆弱领域的影响阈值及综合评估

9、我国主要农业非生物灾害监测与防控技术研究

10、农业环境污染控制与治理新材料、新设备研制D、创新农业环境控制与生态修复技术,24E、创新数字农业与农业信息技术,发展高效、精准农业

1、农田数据快速采集和准确分析识别技术研究

2、精准农业数字变量控制技术研究

3、精准养分管理技术研究

4、数字作物模拟技术研究

5、数字动物模拟技术研究

6、数字化精细养殖技术研究与应用

7、数字草业综合信息系统研究

8、作物数字化生产管理技术研究与应用

9、作物缺水快速诊断与灌溉智能化调控技术系统

10、可控环境作物数字化精准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11、农业远程多媒体诊断系统研究与应用

12、全球农情遥感监测技术研究

13、国家粮食安全预警研究

14、农业信息理论分析与预测模型

15、农业信息和农业科学计算网格技术研究E、创新数字农业与农业信息技术,25F、创新农业工程技术与智能化装备,发展高效农业1、节水灌溉新材料与设备研究与开发2、设施农业智能化灌溉工程技术研究3、劣质水处理与安全高效利用一体化设备研发4、灌区动态量配水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5、稻田机械化生产技术体系研究与关键装备开发6、棉花生产机械化成套技术装备7、块茎类经济作物种植机械化技术研究与设备开发8、茶叶全程清洁化、机械化加工技术与装备研究9、麻类收获机械技术和动物生皮产品深加工工艺与设备研究10、花生联合收获技术装备研发11、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关键技术及成套设备研发12、精准施药技术研究与关键装备研发13、畜禽精细养殖工程农业装备技术研发14、高效、智能型工厂化农业生产工程技术与装备研究15、智能化种子加工关键技术设备研发16、农村水资源评价指标与安全预警技术装备研究F、创新农业工程技术与智能化装备,26G、创新农产品加工与质量安全技术,确保农产品安全,支撑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社会主义新农村”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301、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特点

(1)、内函不同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政治建设、党的建设

1、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特点

(1)、内函不同31

(3)、范围不同

过去---农业支持工业,农村发展靠自身现在---总体上“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城乡统筹发展阶段,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多予、少取、放活”方针

(4)、重点不同

过去---大力发展城市化,对农村重视不够现在---“三农”发展重点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面貌不改,小康社会不能实现

(3)、范围不同32

2、建设的重大意义

全新任务,开创性工作,宏大系统工程,世纪工程,内容丰富,涵义深刻,任务艰巨

(1)、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保障

(2)、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的根本途径(3)、发展农村公用事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4)、缩小城乡差距、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的重大举措

(5)、发展区域经济、壮大县域经济重要基础

全新任务,开创性工作,宏大系统工33

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

无农不稳34黑龙江省新农村建设

(一)黑龙江省新农村建设的优势条件

1、自然资源丰富、地大物博

总面积45.48万平方公里、“五山、一水、一草、三分田”、山地丘陵占60%,平原占28%农业大省,绿色资源大省,林地2.2亿亩,森林覆盖率达41.9%,草原面积1.13亿亩,耕地1.7亿亩河流1918条水域面积3495万亩黑龙江省新农村建设35

2、适合植物生长的特殊环境条件

纬度最高、气候寒冷、平均年降雨量531.4毫米,有效积温1500℃~2600℃,无霜期100~160天平均年总幅射为每平方米110~130千卡地膜覆盖、温室大棚育苗、促熟剂、保护地栽培2、适合植物生长的特殊环境条件

纬度最363、生态环境污染轻

1949年---8546万亩1957年---10830万亩目前已达到1.7亿亩,近50%的土地垦龄在30~50年农业化学品每公顷平均施用量107公斤近几年的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关停很多污染严重的乡镇小厂,使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

1.化学污染少2.无转基因5.有商品量3.生产成本低4.品质有特色3、生态环境污染轻

1949年---85374、对外贸易和边境贸易的优势

亚洲及太平洋地区陆路通往俄罗斯和欧洲大陆的重要通道已建成沿江贸易口岸25个2004年铁路营运里程5432公里,内河航行5528公里,公路通车里程66821公里民用航空线28条2005年对外贸易的国家和地区187个,进出口总额95.7亿美元,其中对俄贸易额56.76亿美元,占60%

4、对外贸易和边境贸易的优势

亚洲及太平385、发展旅游和会展经济的优势

冰雪节、哈洽会、森林旅游节、绿色食品博览会、汽车博览会等,推动了绿色经济已开发冰雪、森林、湿地、草原、江湖泊、火山地貌、绿色农业、都市风光、少数民族历史、文化风情和边境跨国游等几十类,五十多条旅游线路国家级和省级森林业公园达五十余个海洋、森林、冰雪世界三大旅游资源,黑龙江占二项黑龙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5、发展旅游和会展经济的优势

冰雪节、哈39

6、科技资源、工业实力为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百年工业历史,门类较齐,布局合理、基础雄厚的工业体系,国家重要工业基地

大力发展化工、电子、计算机、医药、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领域农产品深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发展较快2004年年全省工业总产值3464亿元59所公立高等院校,44所中等专业学校国有企事业的技术人员64万县以上科技机构586个

6、科技资源、工业实力为经济发40(二)黑龙江省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1、县级经济财政拮据、反哺困难

2002年全国县级经济的国内生产总值(GDP)5.4万亿元,占全国GDP的56%现有66个县(市),县域人口2541万人,占全省人口总数的67%耕地面积1.29亿亩,2003年生产总值为1602.8亿元,仅占全省生产总值的36.1%经济基础较好,综合实力较强,地方财政收入大于支出,可部分财力用于经济发展的县仅占1/3;强县10个左右,贫困县16个,享受财政补贴的县55个特点:

经济总量小、财政实力弱、结构不合理、生活水平不高、发展不平衡、

(二)黑龙江省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1、县级经济财政41我省与高收入地区比较(2005)地耕地面积农村人口农村耕地人均产量人均收入区(万公顷)(万人)(亩/人)(公斤)(元)黑龙江1177.31899.29.301612.73221.3浙江212.53734.80.85214.96660.0广东327.26254.50.78216.24690.5江苏506.25248.11.45532.65276.3辽宁417.42338.92.68748.83690.2全国13003.994253.92.07510.03254.9我省与高收入地区比较(2005)地耕地面积农村人口农村耕地人42农村经济总收入构成浙江省黑龙江省农村经济总收入构成浙江省黑龙江省4331个省区中排在第12位31个省区中44我省农村人均收入水平我省3221元全国3255元我省农村人均收入水平我省3221元452、产业结构不合理,劳动力素质低

①农业结构不合理②农业产业化发展缓慢③乡镇二、三产业落后④劳动力资源质量低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种植畜牧林业渔业粮食经作果蔬花药农业生产农村工业生产服务劳务输出建筑业运输业商饮业服务业玉米水稻大豆小麦饲用食用加工2、产业结构不合理,劳动力素质低农村种植畜牧林业渔业粮食经作46我国主要人口大省农村剩余劳动力地区总人口城市%农村%河南山东广东四川黑龙江976892489194875038202994416255812888202030.745.060.733.053.16774508636135863180069.355.039.367.046.9全国1306285615743.07447157.0防水:河南瓦匠:湖北搓澡:扬州木匠:江浙废品:安徽我国主要人口大省农村剩余劳动力地区总人口城市%农村%河南9747

种植业养殖业农业总收入是有限的规模有限产量有限承载有限价格有限种植业养殖业农业规模有限483、消除贫困,任务艰巨

2003年龙江农民人均纯收入630元以下的绝对贫困人口160万人,比上年增加27.7万人,比1999增加63万人2003年全省农村人口中,人均收入不足全省平均水平50%、在630~1250元之间的相对贫困人口为302.6万人构成的农村低收入群体有462.6万人,占农村人口的25.8%1998---200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年递增仅为2.2%3、消除贫困,任务艰巨49

4、集体经济薄弱,村屯脏、乱、差、小50

农村工业不发展1.农村大幅度增收不可能2.政府财务状况不会好转3.社会主义新农村难建设

农村工业不发展51

华西村收入307亿“十一五”的“五个五目标”:2010年实现销售500亿元,幸福、富裕5万人,5年内花5个亿到外省、外市合作搞5个旅游景点,建成一座50万平方米的物流“商贸城”,接待国内外游客500万人,迎接建村50周年

华西村收入307亿“十一五”的52

2005年村民年人均收入2万元,住上15万元小别墅,投资500万元中供热、自来水网,建设超市、幼儿园

2005年村民年人均收入2万元,住上1535、新农村建设缺钱少物

江苏省国内生产总值12460亿元、人口7405万、人均GDP16809元、财政收入1968亿元、农民人均收入4239元、职工人均工资1.5万元

2005年长三角地区16个城市的居民可支配收入全部突破一万元大关,平均达到15000多元,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4700多元,比上年增长13.3%

要认真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尤其要在“多予”上下功夫

5、新农村建设缺钱少物

江苏省国内54农业经营与管理(三)课件55扬长避短,挖掘优势争取出口鲜菜不行,秋菜出易烂不行,加工出普通不行,特色出大的不行,小的出

东南沿海地区,蔬菜、水果等农产品便于出口。富裕的原因之一。扬长避短,挖掘优势争取出口鲜菜不行,秋菜出易烂不行,加工出普56(三)龙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探讨1、发展现代农业,农民增收为核心,建立增收长效机制

2、新时期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任务是什么?1、现阶段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有哪些特点?

2、新时期我国61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与农业科技创新的探讨62

内容分四部分新农村建设基本含义农业科技创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黑龙江省新农村建设内容分四部分新农村建设基本含义63新农村建设基本含义十六届五中全会所提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它是在统筹城乡发展的大背景下,在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阶段,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总称。它承接了改革开放以来实现温饱的努力和发展成果,是建立在初步工业化和总体小康基础之上全面的小康新农村建设,是对我国长期实行“一国两策、城乡分治”体制和政策的矫正。“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要求(20字方针)。农业经营与管理(三)课件64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65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涵(一)经济建设的内涵(二)政治建设的内涵(三)文化建设的内涵(四)社会建设的内涵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涵66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实意义(一)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二)是确保我国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的必然要求(三)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任务(四)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五)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实意义67

71

72农业科技创新

1、现代农业科73

2、农业科学?743、农业科学内容:必须提供与之有关的基础理论知识

3、农业科学内容:754、农业经济学研究

自然科学--农业自然再生产规律社会科学--农业经济再生产规律对农业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规律的研究对农业生产经济以及农业技术经济的研究对农业企业经营管理的原则和方法的研究4、农业经济学研究765、农业历史的研究农业科学技术史+农业经济史农业知识系统的一个简单轮廓农业系统工程学当今世界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门类与层次分化不同学科间综合研究与应用达新深度和广度5、农业历史的研究77(二)农业科技创新

2010年9月1日全国农业新技术展示会议在哈尔滨召开,主要参观了肇东市五站、农垦等地。(二)农业科技创新782、国家“十一五”农业科技创新行动计划

2、国家“十一五”农业科技创新行动计划79

支撑未来5~10年国家粮食安全、生物安全、资源安全、生态安全、环境安全、能源安全(2)创新目标80(3)创新任务与重点项目

(3)创新任务与重点项目81

18、重要农业微生物基因资源的挖掘与利用技术体系研究10、主要蔬菜杂种优势利用技术研究与新品种选82B、创新重大农业生物灾害预防与控制技术,构筑国家生物安全防火墙

16、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检测与监测技术研究B、创新重大农业生物灾害预防与控制技术,83C、创新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及循环利用技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11、果蔬加工下脚料循环综合利用技术研究C、创新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及循环利用技术,84D、创新农业环境控制与生态修复技术,确保农业生态安全和环境安全

10、农业环境污染控制与治理新材料、新设备研制D、创新农业环境控制与生态修复技术,85E、创新数字农业与农业信息技术,发展高效、精准农业

15、农业信息和农业科学计算网格技术研究E、创新数字农业与农业信息技术,86F、创新农业工程技术与智能化装备,发展高效农业1、节水灌溉新材料与设备研究与开发2、设施农业智能化灌溉工程技术研究3、劣质水处理与安全高效利用一体化设备研发4、灌区动态量配水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5、稻田机械化生产技术体系研究与关键装备开发6、棉花生产机械化成套技术装备7、块茎类经济作物种植机械化技术研究与设备开发8、茶叶全程清洁化、机械化加工技术与装备研究9、麻类收获机械技术和动物生皮产品深加工工艺与设备研究10、花生联合收获技术装备研发11、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关键技术及成套设备研发12、精准施药技术研究与关键装备研发13、畜禽精细养殖工程农业装备技术研发14、高效、智能型工厂化农业生产工程技术与装备研究15、智能化种子加工关键技术设备研发16、农村水资源评价指标与安全预警技术装备研究F、创新农业工程技术与智能化装备,87G、创新农产品加工与质量安全技术,确保农产品安全,支撑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911、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特点

(1)、内函不同92

(3)、范围不同93

全新任务,开创性工作,宏大系统工94

无农不稳95黑龙江省新农村建设

总面积45.48万平方公里、“五山、一水、一草、三分田”、山地丘陵占60%,平原占28%农业大省,绿色资源大省,林地2.2亿亩,森林覆盖率达41.9%,草原面积1.13亿亩,耕地1.7亿亩河流1918条水域面积3495万亩黑龙江省新农村建设96

纬度最973、生态环境污染轻

1949年---85984、对外贸易和边境贸易的优势

亚洲及太平995、发展旅游和会展经济的优势

冰雪节、哈100

6、科技资源、工业实力为经济发101(二)黑龙江省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1、县级经济财政102我省与高收入地区比较(2005)地耕地面积农村人口农村耕地人均产量人均收入区(万公顷)(万人)(亩/人)(公斤)(元)黑龙江1177.31899.29.301612.73221.3浙江212.53734.80.85214.96660.0广东327.26254.50.78216.24690.5江苏506.25248.11.45532.65276.3辽宁417.42338.92.68748.83690.2全国13003.994253.92.07510.03254.9我省与高收入地区比较(2005)地耕地面积农村人口农村耕地人103农村经济总收入构成浙江省黑龙江省农村经济总收入构成浙江省黑龙江省10431个省区中排在第12位31个省区中105我省农村人均收入水平我省3221元全国3255元我省农村人均收入水平我省3221元1062、产业结构不合理,劳动力素质低

①农业结构不合理②农业产业化发展缓慢③乡镇二、三产业落后④劳动力资源质量低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种植畜牧林业渔业粮食经作果蔬花药农业生产农村工业生产服务劳务输出建筑业运输业商饮业服务业玉米水稻大豆小麦饲用食用加工2、产业结构不合理,劳动力素质低农村种植畜牧林业渔业粮食经作107我国主要人口大省农村剩余劳动力地区

THE END
1.农业的定义是什么这使得农业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产业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地域差异:由于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壤和市场需求等因素存在差异,农业生产和品种也具有地域性特点。这使得不同地区的农业产业具有各自的特色和优势,也有利于实现地域分工和资源优化配置。历史发展:农业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演进。不同历史时期,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82434347905569324&wfr=spider&for=pc
2.简答题什么是农业资源?你如何理解农业资源?1、[主观题]【论述题】试述农业技术措施区划的分类类型。 并举例说明之。 点击查看答案 进入题库做题 2、[主观题]【简答题】 农业自然资源评价包括哪些内容? 点击查看答案 进入题库做题 3、[主观题]【简答题】什么是农业资源评价? 农业资源评价过程是如何进行的? 点击查看答案 进入题库做题 4、[主观题]https://www.zikaosw.cn/daan/5264088.html
3.农业经营资源指的是什么?爱问知识人有形资源是农业生产经营的基本条件,决定了农业 生产的规模和可能产生的效益。无形资源既包括技术资源如https://iask.sina.com.cn/b/CSwzGUIerH.html
4.什么是农业资源,名词解释定义是?参考答案:从事农业生产或农业经济活动所利用或可以利用的各种资源。农业资源与农业生产关系密切。如劳动对象:动植物生产资料:土地生产条 点击查看答案进入题库练习 查答案就用赞题库小程序 还有拍照搜题 语音搜题 快来试试吧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你可能喜欢 名词解释 生态效益 参考答案: 指农业在保护和增殖https://m.ppkao.com/mip/tiku/shiti/512832.html
5.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专业代码是什么?开设课程及介绍1、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专业代码是090201,开设课程有:土壤学、植物营养学、土地资源学、资源遥感与信息技术、农业环境学、农业气象学、生态学、水土保持学、育种学、种子学等。。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介绍:农业资源与环境主要研究农业资源的管理及利用、农业生态、农业环境保护、农产品检测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进行农https://www.xuesai.cn/gaokao/3ukvxj5s3w.html
6.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主要学什么(附课程目录)专业代码:90201 专业类别:自然保护与环境生态类 门类:农学 可以点击了解>>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怎么样?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主要学什么(附课程目录)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想要了解更多专业的课程目录、就业前景,考研方向、专业代码等内容,请点击访问:专业栏目。http://www.e4221.com/zhuanye/11712.html
7.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怎么样主要学什么就业前景好吗高考填报志愿时,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怎么样、主要学什么、就业前景好吗等是广大考生和家长朋友们十分关心的问题。以下是大学生必备网为大家整理的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介绍、主要课程、培养目标、就业前景等信息,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简介 https://m.dxsbb.com/news/22440.html
8.休闲农业为了促进全国休闲农业产业的发展,中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的补贴政策,其中包括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的补贴,但需要评选上,那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评选标准是什么?能补贴多少钱? 一、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评选标准是什么? 1、休闲农业资源 全文阅读 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什么意思?2022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都有哪些地方?详细名单! https://m.tuliu.com/tags/1409.html
9.我国农业种质资源“大摸底”完成!来看摸到什么“家底”来看摸到什么“家底” 央视网消息: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种质资源是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的战略性资源。 作为种业振兴行动的首要任务,2021年,农业农村部启动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覆盖范围最广的全国农业种质资源普查,经过3年努力,我国农业种质资源家底全面摸清。https://m.gmw.cn/2024-01/28/content_1303645594.htm
10.《从农业1.0到农业4.0:生态转型与农业可持续》笔记–安徽农金网这就是农业1.0。虽然只是殖民化的结果,但后来却在这个经验基础上形成了农业现代化理论,遂有把农业单纯作为第一产业这个概念。因为,农业资源的规模化扩张意味着绝对地租总量增加,有利于资本深化,主要对接西方宗主国的资本原始积累。农业1.0版主要是殖民化的结果,发展出来的就是大规模的农场。也因此,在中国照搬来的西方http://www.ahncjr.com/archives/745
11.什么是农业全产业链?农业产业链深度分析一、农业产业链深度分析 农业全产业链是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纵向一体,农业与二三产业贯通融合,资源要素全流程优化,农业经营主体密切分工、有机联结的产业组织形式,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高级形态。建设农业全产业链是发展乡村产业、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也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内容。 https://m.nongjiao.com/news/read-42423.html
12.农业学习资源(精选十篇)关键词:农业,文化资源,农业规划,运用 农业规划是对农业技术研究、成果推广应用和农业生产甚至是农业发展所进行的规划。随着现代农业进程的推进, 我国农业规划已由以前的大田农业规划为主逐步向设施农业、旅游农业为主的方向发展, 这就给从事农业规划的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 要求规划师不仅要熟悉规划理论、农业技术, 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p8wuvr3.html
13.什么是GIS地形分析:包括等高线分析,透视图分析,坡度坡向分析,断面图分析及地形表面面积和挖填方体积计算。最佳路径分析,追踪污染源流分析,农业布局合理性分析,城市布局合理性分析,道路选线分析等。 编辑本段GIS 的应用领域 地理信息系统在最近的30多年内取得了惊人的发展,广泛应用于资源调查、环境评估、灾害预测、国土管理、城市http://www.360doc.com/content/11/0301/09/5877690_97070549.shtml
14.吉林农业大学保研有什么要求学科围绕“立足东北、辐射全国”的办学定位,研究农业科学中的重大生物学基础问题,形成了生物反应器与药物开发、秸秆综合利用与黑土地保护、长白山特色资源利用、作物种质资源开发及动物生态与保护生物学等5个特色明显的研究方向,在农业生物学基础研究和技术应用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学科聚焦全面提升科研实力与人才培养质量,http://www.okaoyan.com/baoyanxialingying/450169_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