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复习资料(精选3篇)

【导语】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高一政治复习资料(共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1、真实、广泛的民主

(1)国家:国家都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2)我国的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3)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民主的优点:广泛性(表现在广泛的民主权利和民主主体的广泛性)和真实性(表现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人民能够自己管理国家,也表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4)新型的专政: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5)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6)民主与专政的关系:一方面,民主与专政相互区别、相互对立,民主只适用于人民内部,专政则适用于敌对势力。另一方面,民主与专政相辅相成、互为前提。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正义的事情(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意义)

(1)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立国之本

(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P7)

(3)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时代新内容

(4)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件正义的事情

二、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

1、神圣的权利庄严的义务

(1)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②政治自由③监督权

(2)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义务

①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②遵守宪法和法律③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④服兵役和参加兵民组织

2、参与政治生活把握基本准则

公民参与政治生活,依法行使政治权利,依法旅行政治性义务,要遵循以下的基本准则:

(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2)坚持权利和义务统一的原则(权利是义务的前提,义务是权利的基础)

(3)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1、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①两极世界的解体与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苏东解体,打破了美、苏两极对立的格局。世界各种力量在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中出现新的分化和组合,国际格局向多极化发展。世界形成了若干政治经济力量中心。包括美国,欧盟,俄罗斯,中国,日本等大国和国际组织。

②广大发展中国家在世界多极化发展中的作用:

发展中国家是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主力军。

③多极化趋势形成的特点:漫长、曲折、充分复杂斗争

④世界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作用:

世界走向多极化是时代进步的要求,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

2、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1)当代国家竞争及其实质

①当代国家既合作又竞争。

国家间在加强合作的同时,竞争也在激烈。国际竞争表现在各个领域,有经济竞争、文化竞争、军备竞争,人才竞争、科技竞争等。

②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

A.综合国力的含义:一个主权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全部实力及国际影响力的合力。

B.综合国力的内容:

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是基础,文化力、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织部分。

一、国际社会的成员: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

1、国际社会的构成

(1)主权国家

(2)未被国际社会承认主权的地区

(3)国际组织

2。主权国家:

①主权国家的含义:对内具有管辖权,对外具有独立权的国际社会成员。

②主权国家的分类:

A.按国家性质分: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

B.按经济发展程度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

③主权国家的构成要素:

A.构成要素: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

B.主权是最重要的国家构成要素:主权是一个国家不可分割的权力,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④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A.主权国家享有的基本权利:

a。独立权。主权国家有按照自已的意志处理内政、外交事务而不受他国干涉的权利。

b。平等权。主权国家不论大小,强弱,也不论政治、经济、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在国际法上的地位一律平等。

c。自卫权。主权国家拥有保卫自己的生存和独立的权利。

d。管辖权。主权国家对其领域内的一切人和物都具有管辖的权利。

B。主权国家承担的义务:

A。不侵犯别国。B。不干涉他国的内政。C。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3、国际组织

国际组织的含义:

国际组织是国家、地区或民间团体,出于各种特定目的,通过签订条约或协议的方式,建立有一定规章制度的团体。

一、企业

股份公司和股票的基本含义、股息计算公式

二、国有企业

(二)改革重要性:对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三)改革必要性:机制不活、能力不强、债务过重、人员过多、经营艰难、效益下降.

(四)改革目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五)改革总原则: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

(六)布局调整: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要把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完善结合起来,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

(七)战略改组:抓大放小.

(八)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对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意义(课本P73-74)

三、提高企业济效益

(一)含义:经济效益=生产总值/生产成本(注意与利润率区别)

(二)重要性:1)对企业来说—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对国民来说—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3)对社会来说—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巩固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三)方法和途径:(1)依靠科技,使企业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2)采用现代管理方法,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四)利润与经济效益

1.经济效益是衡量经济活动的综合指针,是指经济活动中有用劳动成果同劳动消耗之间的比例关系,即“收入与支出”、“所得与所费”.企业的经济效益是指企业的生产总值与生产成本之间的比例关系.

2.利润是生产总值与生产成本之间的差额.

3.经济效益与利润之间的关系,离不开生产成本.

(1)当生产成本不变时,可以分三种情况分析

第一.若利润增加时,那么经济效益肯定提高.

第二.若利润不变时,那么经济效益也不变.

第三.若利润下降时,那么经济效益也下降.

(2)当生产成本提高时,可以分以下几种情况分析

第一.若利润提高时,有三种情况

①利润与生产成本同幅度提高,此时经济效益不变.

②利润提高的幅度比生产成本提高的幅度大,那么经济效益提高.

③利润提高的幅度比生产成本提高的幅度小,那么经济效益下降.

第二.若利润不变或下降时,经济效益均下降.

(3)当生产成本下降时,可以分以下几种情况分析

第一.若利润不变或提高时,此两种情况下,经济效益均在提高.

第二.若利润也下降时,同样也有三种情况.

①利润与生产成本同幅度下降,此时经济效益不变.

②利润下降的幅度比生产成本下降的幅度大,那么经济效益下降.

③利润下降的幅度比生产成本下降的幅度小,那么经济效益提高.

思考:企业利润总量增加是否就意味着企业经济效益提高了

分析:企业经济效益的高低,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企业利润总量,二是产品成本总量或企业全部资金.因此,企业利润总量增加,能否提高经济效益有三种可能:①如果企业利润总量增加比产品成本总量或企业资金总量增长快,包括企业利润总量增加,而产品成本总量或企业资金总量不变;企业利润总量增加,而产品成本总量或企业资金总量反而下降,这两种可能则说明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了.②如果利润总量增加与产品成本总量或企业资金总量的增长的速度一样快,则说明经济效益没有变化.③如果企业利润总量增加不如产品成本总量或企业资金总量的增长的速度快,则说明企业的经济效益下降了.

因此,企业利润总量增加并不一定就意味着企业经济效益提高了.

(五)在市场竞争中出现企业兼并和企业破产是必然的.

1.兼并的含义和意义

2.企业破产的含义和必要必性

3.实行大企业、企业集团的“强强联合”

四、企业经营者

企业经营者的素质(特别是业务素质)

企业的信誉和形象集中表现在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上

五、正当竞争与不正当竞争的区别

比较参与竞争时的动机和出发点竞争时采取的手段社会效果与法律后果

正当竞争遵守法律和市场活动准则,以最低消耗获得利润正当、合法、公平的商业做法.主要靠提高质量、改进技术,降低成本、提高信誉.保护了国家、集体和消费者利益,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技术进步,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受到法律鼓励和保护.

不正当竞争躲避法律或直接违法,

以获取高额违法所得违法行为.主要表现为弄虚作假、欺诈、损人利己.损害了其它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不仅不能增加社会财富,还会给现有财富带来浪费.受到法律禁止和制裁.

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框题一:

(1)国家的本质: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国家的根本属性:阶级性。

(2)我国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3)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人民当家作主。

(4)人民民主的广泛性: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5)人民民主的真实性: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6)人民民主专政的专政职能的表现:依法打击敌对分子的破坏活动及犯罪活动。

(7)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作用:主要体现为“两个只有”。

(8)在改革开放条件下人民民主专政的新的时代内容。

框题二:

(I)我们政治生活的全部内容的基准: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

(2)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

(3)我国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性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4)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权利与义务相统一;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相结合。

(5)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表现:平等地享受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平等地适用法律。

(6)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原则: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性;树立权利意识与义务意识。

(7)如何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相结合;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

框题三:

(1)关于政治生活的信念:崇尚民主与法制。

(3)中学生怎样参与政治生活:明确政治生活的作用;学习政治知识,贵在实践。

THE END
1.当代资本主义——变与不变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具有以下特点: 1.生产资料私有制:资本主义生产的核心是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即工厂、机器、土地等生产资料主要由私人拥有和控制。 2.市场经济:资本主义生产活动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进行,市场供求关系决定商品和服务的价格,资源配置主要通过市场机制实现。 https://www.bilibili.com/opus/1008981151807701012
2.2020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制成分。①个体经济含义:是指由劳动者个人或家庭占有生产资料,从事个体劳动和经营的经济。 ②私营经济含义:是指以生产资料私有和宿佣劳动为基础的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私人成分。 http://www.qzqz.cn/Item/20649.aspx
3.高一政治电子版教案(通用8篇)高一政治电子版教案篇1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商品经济的基本含义;比较说明商品与物品、商品与劳动产品的联系和区别;举例说明使用价值和价值都是商品的属性,却一不可;区别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说明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结合实例,说明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http://www.jiaoyubaba.com/jiaoan/57499.html
4.数字劳动的情形下生产资料指什么?要说现代的生产资料就是各种行政许可。只要能搞到别人搞不到的证,那就发了。这种新型“地租”形式怎样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696866092
5.个人总结与研究计划9篇(全文)教育硕士培养的目的是培养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具备较高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的教师。在攻读教育硕士期间,必须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相关资料,既要掌握本门学科的专业知识,还要懂得现代教育基本理论和学科 教学方法。毕业后应具有运用所学的理论和方法解决学科教学实践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xn00fq5l.html
6.必修二《经济与社会》核心考点(2)内容: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3)为什么要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 ①为国家建设、国防安全、人民生活改善作出了突出贡献,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②以公有制为主体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根本要求。生产资料公有制适应社会化大生产要求,是社会主义国家对社会生产https://zujuan.xkw.com/thematiclist/16pt3612ct10623n289734.html
7.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课后答案谈谈你对科斯定理的认识○1数量多寡影响区域生产发展的规模大小; ○2质量及开发利用条件影响区域生产活动的经济效益; ○3地域组合影响区域产业结构。 7、自然资源评价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1)自然资源评价的原则: ○1明确评价目标,有的放矢; ○2综合分析与主导因素重点分析相结合; https://blog.csdn.net/qq_67692062/article/details/131494428
8.林代昭:2004年考研政治预测试题及答案(五)新浪教育8.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是 A.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为补充 B.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C. 全民所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D. 全民所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为补充 9. 毛泽东关于党的建设理论的最核心的内容和最主要的特点是 https://edu.sina.com.cn/l/2003-12-16/58074.html
9.小型节能热电项目可行性研究技术规定锅炉台数和容量的确定,按下列要求选择:当一台容量最大的锅炉停用时,其余锅炉(应包括热用户中已确定作为备用的锅炉)应承担: 2.15.1 热力用户连续生产所需的生产用汽量。 当在现有发电厂扩建供热机组,且主蒸汽及给水管道采用母管制系统时,锅炉容量的选择应连同原有部分全面考虑。 https://china.findlaw.cn/fagui/p_1/2017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