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代僵尸肉流入中国已不适合食用
位于烟台的中国国家战略储备肉基地。
中国国家战略储备肉4个月一换最多1年更换
战略储备物资概念始于一战为扩军备战方便
这就谈到了战略储备物资,那么什么是战略储备物资呢?就是国家有计划建立的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物质资料的储存,建立战略储备物资,在战时是为了保障重要物资的正常供应。在和平时期则是为了应付突发意外情况,比如遇到严重的自然灾害时,就可能会动用到战略储备物资;还有就是在某种重要物质的市场价格发生剧烈变动,也可以通过投放或收购战略储备物资来进行价格调节。
美军在戴维斯-蒙森空军基地共保存了4200架飞机作为应急储备。
战略物资这个概念始见于20世纪30年代,是许多国家尤其是西方国家根据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教训,从扩军备战的需要出发,积极储备或者说是控制石油、钢铁、铝、煤炭以及粮食等重要物资,从而逐步形成了战略物资的概念。最初,战略物资只是专指能够用于制造武器装备和军用物资的原材料,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对战略物资的着眼点已经不再局限于军事方面,而是基于国民经济的总体需要,因而战略物资的种类不断增加,范围不断扩大。
战略储备物资包含13种农产品80种矿产品
确定战略物资一般从三个方面考虑:第一是对国计民生有着重要影响的物资;第二是本国资源和生产能力情况比较低下,需要依赖国外进口的;第三是本国科技水平和工业生产水平所决定的重要物资。
以美国来说,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吸取了战争的经验教训后开始建立战略储备物资。1939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储备条例,1940年正式建立了战略物资储备,但由于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首先是要满足战争的需要,其次才会考虑到战略储备,所以美国的战略储备物资其实真正是从1951年才全面开始的。
1979年美国通过了《重要战略材料储备法》,根据这一法律,规定战略物资的储备量必须满足三年以上国家应急期间的需要,战略储备物资的品种包括62大类共93种,其中80种为矿产品,13种为农产品。这些战略储备物资分别储存于113个仓库或基地,战略储备物资只能用于国防,不能挪作它用。美国财政部单独确定国防储备专用基金作为采购战略储备物资的资金支出,总统委派专家组成顾问委员会,负责战略储备物资的采购、运输、加工、精制、贮存、保安、维护、更换与处置等方面的咨询工作。没有经过总统(战时是要经过由总统委任的官员)批准不得动用战略储备物资。除非参众两院军事委员会提议修改,战略储备物资的数量不得更改。总统每六个月要向国会提出一份有关该法律执行情况的书面报告,以供国会核查。
作为储备物资的美军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
由于建国初期西方国家对中国的经济封锁,所以中国很早就认识到战略储备物资的作用和意义,1953年成立了中国国家物资储备局,负责国家战略物资储备的政策、规划和管理。也就是说,中国的战略储备物资从50年代就已经开始了,被列入战略储备物资的有石油、有色金属、橡胶、粮食、食用油、食盐、棉花等,当然肉类也在其中。
世界各国战略储备头号大户就是石油
在所有的战略储备物资中,被誉为“现代工业血液”的石油是当之无愧的头号物资。当今世界上90%的运输能量是依靠石油获得的,同时也是许多工业化学产品的原料,被称之为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商品之一也丝毫不过分的。工业革命以来,特别是近一百年来的许多战争和武装冲突,对石油资源的争夺都是一个重要因素。
所以任何一个国家只要建立战略物资储备制度,第一个选择就必定是石油。在这点上来说,战备油可比战备肉重要多了。
战略石油储备制度起源于1973年,那年爆发的第四次中东战争,引发了阿拉伯石油生产国对西方发达国家进行石油禁运,因此西方发达国家联手成立了国际能源机构,目的就是协调各成员国的石油储备。最初要求成员国的石油储备量至少要达到60天的消费量。80年代第二次石油危机后,又规定将石油储备量增加到90天,不过只有少数几个国家的战略石油储备量达到90天以上。
中国战略储备石油基地。
美国战略储备石油达到18亿桶世界第一
以美国为例,从1977年开始正式进行石油储备,分为政府战略储备和企业商业储备。美国政府战略石油储备规模居世界首位,但企业的商业石油储备远远超过政府储备。目前美国的石油储备相当于150天的进口量,其中政府的战略储备约6亿桶(约合8100万吨),相当于53天的进口量,仅占全部储存量的三分之一。
从美国建立石油战略储备以来的几十年里,只有在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以直接销售的方式向市场投放了3300万桶战略储备原油。另外还有几次轮库的短期动用,比如,2000年美国西部地区的石油天然气供应紧缺,克林顿总统就批准动用2300万桶储备石油与企业进行轮库,但要求企业在2001年3月以前必须归还。从这些情况中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出战略储备物资的作用、意义和实际运用。
日本战略储备4000万吨石油存量世界第二
中国战略储备物资库区。
中国战略石油储备量仅接近日本四分之一
而我们国家2014年11月才第一次公开了战略石油储备为1243万吨,同时2014年中国的石油消费量约5.08亿吨,国内石油产量只有2.1亿吨,石油进口量约为2.98亿吨,约占中国石油消费的59%。计算一下的话,1243万吨的石油储备只相当于大约10天的石油消费量,可见战略石油储备还是远远不足的。而且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对石油消费的需求也必将越来越大,相应的石油进口也将越来越大,如此下去,国家的能源安全就不能不令人担忧了。国家也看到这个趋势,所以于2007年建立国家石油储备中心,到2008年底,建成了国家石油储备一期工程的四个项目,总储备量1243万吨,也就是目前宣布的数据。计划到2020年以前,将陆续建设国家石油储备第二期、第三期项目,最终形成相当于100天石油净进口量的储备总规模。
可见,目前中国战备油的情况可比战备肉的情况严峻多了,希望通过这次“僵尸肉”事件,广大民众能够对战略储备有更深入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