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链物流是基于冷冻技术、冷藏技术和冷藏技术,对冷链物品(易腐食品、药品等)进行保鲜的物流活动。)在规定的温度环境下从生产、流通、销售到消费者手中,从而保证冷链物品的质量并减少冷链物品的损耗。冷链物流由冻品供应、冻品加工、冻品储存、冻品运输配送、冻品销售五个环节组成。
简单来说,冷链物流就是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使需要低温保存的商品在生产、储存、运输和消费过程中保持在适宜的温度下,从而提高产品质量、减少损耗的过程。
(1)“3P”条件:生产、加工和包装。对原料、加工工艺和包装的要求是货物进入冷链的“前期质量”。
(二)“3C”条件是指物品在生产、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的护理、清洁和冷却。这是为了保证商品的流通质量。
(4)“3Q”条件:指冷链中设备数量和质量的合理协调以及快速运转。冷链中设备数量和质量的协调可以使货物始终保持在合适的环境中,并最大限度地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因此,所有产销部门必须根据冷链物流的运行规律在货物的冷库运输中协调其运营和发展,这不仅可以确保货物的质量,还可以节省成本。
(5)“3m”条件:保存的手段、方法和管理措施。为了提高保鲜效果,冷链物流的储运应采用符合货物保鲜特性的方式;同时,为了保证冷链的高效运转,需要设立相应的机构并实施有效的管理措施。
冷链物流的适用对象主要包括以下三类:
(一)初级农产品:蔬菜、水果、肉、禽、蛋、水产品和花卉产品;
(2)加工食品:速冻食品、禽类、肉类、水产品等包装熟食。冰淇淋及乳制品、快餐原料;
(3)特殊商品:化工产品、医疗用品、生物制品、血液等。
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冷链物品本身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储存、运输工具和环境。根据温度,可分为冷冻链和冷链。
上游:原料基地、生产加工、冷库等。
中游:冷藏库、运输和批发中心等。
下游:各种销售点和家庭。
冷链物流的运作效率受节点之间紧密联系的影响,其指导思想是供应链管理。
(1)原材料的收购和冷却:该环节的质量直接决定了冷链物流的质量。获得高质量的原材料是确保冷链中货物质量和可靠性的基础。及时低温储存可有效降低环境温度变化对商品质量的影响;
(2)冷藏加工:这一过程包括产品的预冷和温控加工,是产品增值的重要环节,是整个冷链中不可或缺的一步,而温控是这一过程的重点;
(3)冷冻贮藏:产品可以及时冷藏,在适当的范围内贮藏,可以延缓产品品质的下降。我国的贮藏方法可分为四大类:气调贮藏技术、冰温贮藏技术、减压贮藏技术和气调包装(MAP)贮藏技术;
(4)冷藏运输和配送:在运输和配送过程中,由于温度的变化容易导致产品质量的下降,因此要求运输工具具有良好的温度控制技术。冷链运输有多种形式,如公路冷藏运输、铁路冷藏运输、水路冷藏运输和航空冷藏运输等。,而使用的主要运输工具是冷藏车、冷藏集装箱等保温运输;
(5)冷藏销售环节:冷链物流的最后一个环节,主要包括批发和零售。
冷链是一个跨行业、多部门的有机整体,需要各部门相互协调、密切配合,并有合适的冷藏设备。与其他物流相比,冷链物流具有以下特点:
(1)投资规模大,运营成本高,资产专用性强。冷链物流的生产、储存、运输和销售都需要制冷。购买冷藏设备是一项巨大的投资,成本是一般储存仓库和运输设备的3~5倍。
(4)对现代技术依赖性强,对设施设备要求高。需要全程保持信息共享,快速处理可能出现的情况,协调管理供应链上的所有企业,并时刻控制温度,这对设备和管理水平要求很高。
(1)鲜活农产品通过冷链物流在市场上流通的比例较低,远低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大量鲜活农产品仍在常温下流通,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冷链破损导致的农产品腐败率是发达国家的1-2倍;
(3)冷链物流技术落后。生鲜农产品产后预冷技术和低温环境下分级、包装加工等商业化加工方式尚未普及,运输环节的温度控制方式原始粗放,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全流程自动控温技术尚未得到广泛应用。
(4)冷链物流系统化发展水平较低,第三方企业发展水平落后,在生产、储存、运输和销售过程中出现断链,冷链在整个过程中的比率很低。冷链物流公司的发展水平不能满足需求,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1)加快冷链物流发展是满足消费供给和大规模流通的客观需求。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居民对商品多样性的需求大大增加,消费渠道越来越便利,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欲望逐渐扩大。同时,人们对产品的新鲜度和安全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对冷链物流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2)发展冷链物流是提升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我国农产品出口比重较小,且多为初级产品,这与我国冷链物流发展水平落后密不可分。近年来,发达国家逐渐提高了进口标准,这给中国的产品出口带来了一些麻烦。加快冷链物流发展迫在眉睫,发展系统化、规模化的冷链物流产业是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2)冷链物流流程逐步规范。近年来,随着产业发展逐步完善和市场监督管理更加规范,商务部、国家标准委相继发布《关于开展农产品冷链流通标准化示范的通知》,进一步建立健全冷链流通标准体系。国家发改委正式发布《肉及肉制品冷链物流操作规范》《道路运输食品冷藏箱功能选型技术规范》等行业标准。2021年11月26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公告(2021年第14号),批准发布由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的《食品冷链物流交接规范》《通用仓库等级》《第三方物流服务质量与评价》《冷链物流分类与基本要求》《通用仓库和库区规划设计参数》《药品冷链物流操作规范》等6项物流领域标准。细分的标准更加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