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三农”工作怎么干

3月20日,在建安区张潘镇,农户正在进行小麦套种辣椒前的准备工作——拖拉机耙地作业。

3月20日,种粮大户赵保献的儿子赵银奇抢抓农时,用植保无人机对今年种植的小麦进行“一喷三防”作业。图为赵银奇正向植保无人机添加药液。

本报记者武芳/文黄翠萍/图通讯员米海垒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要求“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强调要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动员全省上下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省,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提供坚实支撑。

许昌作为全国全省重要的粮食主产区,要加快农业强市建设,在农业强省建设中展现许昌担当、贡献许昌力量。3月21日,市委农村工作会议召开,划定今年农业强市建设的工作重点。

扛稳粮食安全重任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如何进一步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良田要粮用,就要抓稳面积、提产能。要确保全市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670万亩以上、产量保持在280万吨以上。实施粮食单产提升工程,推动良田良种配套、农机农技融合。不折不扣落实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坚决遏制“非农化”。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2024年建设高标准农田示范区11.5万亩。

近年来,灾害性天气频发,给粮食生产带来了极大的风险和挑战。要加快推进颍河襄城县段、建安区段治理工程,实施长葛市佛耳岗水库除险加固和沙颍河洼地治理工程。健全完善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体系、信息发布和应急联动机制,推进天气雷达组网等项目建设,着力提高气象服务能力。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决定着国家的粮食供给与安全。要落实种业振兴行动,推进大豆、食用菌、辣椒良种联合攻关,培育高产优质绿色高效的突破性品种。推进襄城县国家级大豆制种大县建设。支持优势种业企业建设小麦、大豆等良种繁育基地,2024年达到50万亩。举办农作物新品种地展博览会,搭建种业信息共享平台。做好农作物种业市场监管和植物新品种权保护工作,2024年争取良种率在98%以上。

畜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也是农业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要持续巩固生猪产能,确保全市能繁母猪存栏处在绿色可控区间。加快补齐牛羊产业短板。2024年力争创建省级美丽牧场3-5家,国家级畜禽标准化示范场1-2家。全市水产品年总产量达1.45万吨。

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

目前,工资性收入占农民收入超过四成,是促进农民增收必须抓好的大头。要实施农民增收促进行动,加快发展纺织服装、电商物流、文化旅游等产业,创造群众就业岗位。高质量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建立“零工驿站”,打造“15分钟就业服务圈”。

当前,农村电商、乡村旅游、民宿经济等已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增长点。我市要实施特色种养业提质增效、农产品加工业延链增值、农文旅融合发展促进等行动,培育壮大乡村富民产业。加大农民工返乡创业扶持力度,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探索发展庭院经济,确保更多群众增收。

此外,要持续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2024年全市村集体经济年度收入10万元以上的村在65%左右。引导农户利用闲置农房、庭院等发展特色民宿、农家乐等服务产业,提高资产利用收益。

学习借鉴“千万工程”经验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乡村建得美不美、好不好,事关广大农民根本福祉,事关美丽中国建设。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就是要从改变农村环境脏乱差状况这个小切口入手,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丽乡村建设。

要分类有序推进“实用性”和“通则式”村庄规划编制,加强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以襄城县为重点,稳步有序开展以乡镇为单元的土地综合整治,整合盘活农村零散闲置土地。

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既要“面子”美,更要“里子实”。要持续推进“治理六乱”“开展六清”集中整治,2024年完成67个村庄环境整治任务,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42%。因村制宜推进乡村绿化“果树进村”,巩固提升80个“果树进村”示范村成果。积极推进“一宅变四园”,整治荒宅荒院荒片,提升农村空间环境。发挥群众整治人居环境主体作用,健全完善农村人居环境常态长效推进机制。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已成为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要积极开展乡村建设示范创建,2024年改造提升农村公路180公里、新建地表水厂2个。

此外,要实施产粮大县公共服务能力提升行动。提升城乡教育均等化程度和农村学前教育发展质量,推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提质增效,加快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水平。

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打好高质量发展“组合拳”

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离不开特色产业,也要依靠特色产业。特色产业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有力支撑。

要实施培育壮大绿色食品产业链行动,围绕优质小麦、畜产品、红薯、大豆、食用菌、中药材等六大优势特色产业,加强绿色食品原材料供应保障。加强市场主体培育、知名品牌打造和质量提升,强化科创平台和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市绿色食品产业园建设。全市绿色食品数量稳定在60个以上。打造“许农臻选”区域公用品牌,提升许昌农产品品牌知名度和竞争力。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一头连着农民增收、乡村振兴;一头连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我市要加快中药材、花木、烟叶等特色产业提档升级,抓好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产业化联合体等产业平台建设。围绕药、面、肉、蜂产品、“三粉”等特色产业,壮大市场主体规模,提升市场竞争力。实施乡村农文旅深度融合工程,打造美丽乡村休闲旅游行精品景点线路,发展“生态+旅游”“生态+康养”等产业。

持续深化农村改革提升乡村治理效能

乡村振兴说一千道一万,农民增收是关键。我市要坚持以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先行试验区建设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完善配套政策,健全推进机制,高质量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改革事项落地落实。持续围绕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推动科技成果入乡转化、培育城乡特色产业、优化提升公共服务等内容,制定农村资产抵押担保产权权能、科技成果入乡转化、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等体制机制,激发先行试验区建设动力。

要聚焦“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土地怎么集约集中”,畅通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城市渠道、强化农业转移人口公共服务保障、提升农业转移人口全面融入城市能力。探索推进农技、农机、农经“三支队伍”改革。推进全国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试点建设,巩固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搭建农村“三资”管理平台,实现农村集体资产“管住、盘活、增值”。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需要扎实推进乡村治理。要突出大抓基层鲜明导向,强化县级党委抓乡促村责任,探索推进乡镇干部“联组强村”行动。深入开展“五星”支部创建,2024年创建农村“五星”支部80个。加强乡风文明建设,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向农村、集市等末梢延伸,促进城市优质文化资源向乡村延伸。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浦江经验”,加强基层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健全乡村治理体系,筑牢乡村振兴基石。

THE END
1.三农服务是什么工作网友(匿名用户)职场问答官方认证职Q平台账号 https://zq.zhaopin.com/zpdOutputQuestionForXZH/9079930
2.[中国三农报道]聚焦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什么是农业现代化《中国三农报道》 202101252021-01-25 21:51:53 《中国三农报道》 202101242021-01-24 21:55:57 《中国三农报道》 202101232021-01-24 00:23:59 《中国三农报道》 202101222021-01-22 21:54:03 《中国三农报道》 202101212021-01-21 22:10:07 《中国三农报道》 202101202021-01-20 23:14:10 《中国三https://tv.cctv.com/2021/01/02/VIDEnhQWPK2U9OzQb9xTLTCt210102.shtml
3.2021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基本内容有哪些?三农问题是什么?2021年以来,农业生产保持稳中有进,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脱贫攻坚成果得到巩固和拓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迈出坚实步伐,成绩来之不易。农业农村改革发展取得的显著成效,对开新局、应变局、稳大局发挥了重要作用。 2、2022年三农工作部署 ①要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稳定粮食面积,大力扩大大豆和油料生产,https://www.nongjiao.com/news/read-22771.html
4.2024年“三农”工作有哪些重点?农业农村部回应光明网讯 1月23日上午,国新办举行2023年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邓小刚出席发布会,并介绍了2024年我国“三农”工作的重点。邓小刚介绍,农业农村部门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着力夯基础、稳产能、防风险、增活力,推动“三农”工作持续取得新进展新提升。在工作布局上,紧紧围绕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88862378344767601&wfr=spider&for=pc
5.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是什么?新时代 “三农 ”工作总抓手是什么? 【新时代 “三农 ”工作总抓手】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http://www.sxdygbjy.gov.cn/xxkt/2021nxxkt/wyxxqd/zpzc/art/2021/art_117a0092ed93437b8a9e157835f40034.html
6.习近平总书记论“三农”工作放活土地经营权,推动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要把握好土地经营权流转、集中、规模经营的度,要与城镇化进程和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相适应,与农业科技进步和生产手段改进程度相适应,与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提高相适应。 ——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4月25日在安徽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2MDMzNDEzNw==&mid=2247515214&idx=1&sn=4038dcb1ef28ecf2abad47b5274c0b64&chksm=eba026840c49654292987ff1d25a618257b79fbf414864b54fbd714f828eddc2b8ae8d72087d&scene=27
7.做好“三农”工作的必要性4、做好“三农”工作,是葫芦岛市实施第二次创业的需要 近十年来,葫芦岛市城乡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总体上已经达到小康社会标准,这标志着该市已经顺利完成了第一次创业的伟大奋斗目标。但是,这样一个“小康”水平,是不全面、低水平的小康,达到小康水平的人口分布也极不平衡,城市与农村,沿海与山区,不http://www.360doc.com/content/14/0411/11/15326038_367974007.shtml
8.从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看明年“三农”工作重点“稳经济、稳社会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就是要‘稳三农’,其中要突出‘三稳’:第一就是要稳住粮食生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加大初级产品供给的保障能力,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粮食以及一些农副产品,所以稳定粮食产量、稳定粮食价格,对社会稳定至关重要。”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杨成长告诉上海证券报记者。 https://wap.eastmoney.com/a/202112272226131372.html
9.习近平论“三农”工作和乡村振兴战略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今明两年必须完成的硬任务。要再接再厉,咬定目标,精准施策,精准发力,按时按质完成脱贫攻坚任务。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好“三农”工作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统筹谋划和推进。 习近平2019年3月8日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河南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 https://hhxy.shiep.edu.cn/28/24/c1230a206884/page.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