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农田保护制度是我国土地资源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近年来,我国基本农田保护制度面临诸多挑战,如土地资源流转、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城市建设占用农用地等。为此,结合我国基本农田保护的实际情况,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农田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势在必行。
《条例》修订的背景与意义
1.背景
(1)国家粮食安全的需要。我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粮食安全问题始终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大计。《条例》的修订,有利于加强基本农田保护,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3)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基本农田保护制度是保障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修订《条例》有利于进一步明确基本农田保护的范围和措施,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2.意义
(1)明确基本农田保护范围和界线,确保基本农田不被侵占。
(2)强化对基本农田的保护措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
(3)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4)规范土地利用,保护土地资源。
《条例》修订的内容
1.总则
(1)总则的修订,旨在加强基本农田保护,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2)明确《条例》的适用范围,包括全国范围内基本农田保护工作。
2.基本农田保护范围和界线
(1)明确基本农田保护范围,包括现状基本农田、计划安排的基本农田和已复耕的基本农田。
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农田保护条例(修订案)2020图1
(2)明确基本农田保护界线,包括基本农田保护区域和禁止侵占基本农田的区域。
3.基本农田保护措施
(1)明确基本农田保护的具体措施,包括保护牌示、建立档案、设置保护标志、禁止侵占基本农田等。
(2)明确对违反基本农田保护规定的行为的处罚措施,包括罚款、责令改正等。
4.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1)明确支持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鼓励农民依法注册家庭农场、农民社等经营主体,发展多种经营。
(2)明确对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支持政策,包括财政支持、金融服务等。
5.土地利用与保护
(1)明确土地利用与保护的政策措施,包括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的审批,规范土地整治等。
(2)明确土地资源调查、监测和评价制度,定期开展土地资源调查和监测,评估土地资源利用状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农田保护条例(修订案)2020》的修订,旨在加强基本农田保护,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修订后的《条例》将更加明确基本农田保护的范围和界线,强化对基本农田的保护措施,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规范土地利用与保护,为我国农业和土地资源保护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