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898年清政府颁布的《振兴工艺给奖章程》
D1944年国民政府政府颁布的《专利法》
A发表权B使用权C署名权D获得报酬权
4.我国在专利权的授予上采取的是()
A先发明权利B先实施权利
C先申请权利D无手续权利
5.下列各项权利中,()不属于专利权人的权利
A独占实施权B出口权C放弃专利权D实施许可权
6.(),不必经作者许可
A图书出版社对作品作文字性修改、删节
B图书出版社对作品作内容上的修改、删节
C报社、杂志社对作品作文字性修改、删节
D报社、杂志社对作品的内容作修改、删节
A六个月B两个月C半个月D一个月
8.目前保护原产地名称权的最新国际条约是()
A《知识产权协议》B《保护工业产权巴黎条约》
C《伯尔尼条约》D《罗马条约》
9.我国法律采用的商标注册原则是()
A不注册原则B自愿注册原则
C强制注册原则D强制注册原则与自愿注册原则相结合的原则
A三个月内B六个月内C一年内D两年内
11.注册商标需要改变图形、文字的,()注册申请
A应当重新B应当变更C应当免予提出D不必提出
12.根据我国专利法,侵犯专利权的诉讼时效为()
A六个月B一年C两年D三年
13.转让专利权,专利权自()之日起生效
A转让合同成立B专利局登记并共告
C转让合同经公证D交付专利证书
14.在()情况下,申请专利的发明如在申请日以前有同样的发明并不丧失新颖性
A该发明在国外出版物上公开发表过
B该发明在国内出版上公开发表过
C该发明在国外公开使用过
D该发明在国内公开使用过
15.以下不属于我国专利法所指的发明创造是()
A发明B技术诀窍C实用新型D外观设计
16.《伯尔尼公约》规定,实用艺术作品和摄影作品的保护期不得少于()
A作者死后50年B作品完成后50年
C作者死后25年D作品完成后25年
17.民法通则中未作规定的知识产权有()
A植物新品种权B发现权C发明权D专利权
18.下列方式中,()不能取得著作权
A因继承取得权
B因合同取得著作权
C因接受作品原件的赠与而取得著作权
D国家从著作权人那里购买著作权
19.合理使用应具备的条件不包括()
A合理使用的作品已经发表
B使用的目的仅限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或者为了教学、科学研究、宗教或慈善事业以及公共文化利益的需要
C使用他人作品时,不得侵犯著作权人的其他权利
D使用他人作品时需征得作者的同意
二、多项选择题
1.专利法律关系的主体是()
A发明人B专利申请权人C专利权人D专利权持有人
2.我国已加入的知识产权方面的条约和公约包括()
A《罗马公约》B《专利合作公约》
C《伯尔尼公约》D《日内瓦公约》
3.()是《伯尔尼公约》规定的基本原则
A国民待遇原则B自动保护原则
C注册取得原则D独立保护原则
4.专利许可证包括()
A独占许可证B独家许可证C普通许可证D分许可证
5.导致专利权失去效力的情况有()
A专利权被宣告无效B专利权被撤消
C专利权超过法定期限D当事人口头放弃专利权
6.根据商标法的规定,对注册商标进行争议应当符合()条件
A申请真正眼的人必须是注册商标所有人
B申请人的注册商标的核准注册日必须先于被争议人之注册上班4的核准注册日
D被争议商标的构成要素必须与争议商标的构成要素相同或近似,而且两者被核定使用的商品为同一种商品或类似商品
7.国家规定并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公布必须使用注册商标的商品有()
A人用药品B儿童食品C电子产品D烟草制品
8.计算机软件作为一种知识产权,应具备()的条件才能获得法律保护
A原创性B稳定性C可感知性D可再现性
三、填空题
1.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知识产权属于________的范畴。
2.知识产权具有国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特征
3.知识产权领域第一个世界性的多边公约是指________。
4.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著作权为保护中心的法律是1910年清政府颁布的________。
5.目前世界各国所采取的专利审查制度归纳起来共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种。
6.商标按其不同的使用者进行分类,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7.转让注册商标的有关原则大致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
8.出版者对其出版的图书的________和________享有专有使用权。
9.商业秘密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两方面的内容
10.专利申请权具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特征。
四、名词解释题
1.专利权的限制
2.邻接权
3.注册商标的续展
五、简答题
1.著作权与专利权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2.根据我国商标法的规定,能够获准注册的商标应符合什么条件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2.A3.C4.D5.B
6.C7.D8.A9.B10.C
11.A12.C13.D14.C15.B
16.D17.A18.C19.D
1.ABCD
2.BCD
3.ABD
4.ABCD
5.ABC
6.ABD
7.AD
8.ACD
1.民法
3.《保护知识产权巴黎公约》
4.《大清著作权律》
5.形式审查制实质审查制不审查制
6.制造商标销售商标集体商标
7.自由转让原则连同转让原则
8.版式装帧设计
9.经营秘密技术秘密
1.专利权的限制:是指专利法允许第三人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可以不经专利权人许可而实施其专利,而且其实施行为并不构成侵权的一种法律制度。
2.邻接权:又称作品传播者权,是指作品的传播者所享有的专有权利。它是由著作权衍变转化而来的,是从属于著作权的一种权利。
1.答:著作权与专利权的区别表现在三方面:
(1)保护对象不同
著作权保护的是表达作品思想内容的具体形式,而专利权所保护的是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的发明创造。
(2)保护条件不同
著作权要求其保护的作品具有独创性,而专利权要求其保护对象的首创性。
(3)权利产生程序不同
(4)适用领域不同
著作权所保护的作品主要涉及文学、艺术领域,而专利权主要发生在工业生产领域。
2.答:注册商标和撤消注册商标是使商标专用权消灭的两种不同程序。
(1)注销注册商标是当事人自动放弃其注册商标或商标局依法取消注册商标;而撤消注册商标是商标主管机关或商标仲裁机关对违反商标法有关规定的注册商标予以取消。
(2)发生注销情形时,商标权从注销之日起终止,注销以前的商标权是有效的;而撤消注册商标有两种情况,发生争议撤消和不正当注册撤消情形时,其商标权视为自始不存在,发生违法撤消情形时,则从撤消之日起终止商标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