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肥不合格,就市场监管部门能处罚?看看实例和分析……

湖南省郴州市市场监管部门公布的2022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第二批典型案例中,汝城县市场监管局查处汝城县某农资店销售不合格化肥案榜上有名。

饶阳县惜田化肥门市部销售不合格水溶肥案(市监处罚〔2022〕91号)案,饶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认为,当事人销售不合格水溶肥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三十九条之规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五十条之规定,责令当事人停止销售违法行为,并决定处罚。

案情速递

2020年3月19日,鹿寨县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与承检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工作人员对鹿寨县某化肥经营部的化肥进行监督抽查。样品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检验,其中标注“福泉”的钙镁磷肥(生产商:贵州省福泉磷肥有限公司,合格品有效磷≥18.0%,执行标准:GB20412-2006,生产许可证:XK13-002-00133,无生产日期,净含量:25kg)的检验结果为不合格。

检验结论:“该产品本次抽样检验按CCGF501.2-2015《磷肥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规范》判定:被抽查产品不合格(严重不合格)”。本次抽检检验项目为有效五氧化二磷、水分、细度,其中有效五氧化二磷(以P2O5计)的含量严重不合格。

调查与处理

对当事人销售不合格钙镁磷肥的行为,鹿寨县市场监管局决定给予当事人如下行政处罚:1.没收不合格“福泉”钙镁磷肥31.9吨(1276袋);2.罚款人民币伍仟元整(¥5000.00)。

为确保农耕有序开展,保障农资市场健康发展,县市场监管局从3月中旬开始,在全县组织开展化肥质量专项抽检,力求从源头上遏制坑农害农行为发生。

此次共抽检314批次农资化肥,其中43批次产品不合格,合格率为86.3%。抽检结果显示,主要问题是化肥中氮、磷、钾等有效成份含量、有效活菌数不符合国家标准。目前,已对不合格批次化肥采取就地封存措施,并立案调查,县市场监管局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等法律法规进行处置。

……

贵州省农业农村厅公布的2022年上半年十大种子肥料打假典型案例,罗某销售标称广西玉林市陆川县某复合肥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颗粒肥无肥料登记证,经检验机构检测,该肥料质量不合格。涉案肥料产品82吨,涉案金额16.4万元。从江县农业农村局已移送公安机关查处。

为保障群众利益,做好营商环境建设年工作,近日,市农林综合行政执法大队严厉打击农资经营中的违法行为,连续查处两起农资违规经营案件,确保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

3月28日,执法大队接到群众举报:某兽药饲料服务部销售的豆粕存在质量问题。接报后,执法大队迅速开展案件调查,对剩余豆粕进行抽样送检,检测结果证明该批豆粕不合格。4月23日请示农业局批准立案,5月14日做出行政处罚决定书,给予警告,没收违法经营所得6300元,罚款20000元。

5月2日,有群众举报近期有人推销桶装有机肥,怀疑是假冒伪劣产品。接报后,执法大队立即展开调查,发现该公司营业执照地址与实际生产地址不符,无肥料登记证、生产记录、进销货台账、生产操作规程、企业生产技术标准、产品检测报告等,冒用他人标签。执法人员现场对剩余肥料进行证据登记保存。5月3日请示农业局批准立案,5月22日做出行政处罚决定书,给予警告,并罚款30000元。

都在查处化肥(肥料)质量不合格,不免纠结于肥料执法的边界问题。

按照现行法律法规规定,农业农村部门和市场监管部门均有肥料的执法职责,但分工并不明确。

《农业法》没有明确规定相应的执法部门和权限。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对可能危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农药、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肥料等农业投入品进行监督抽查,并公布抽查结果。

第四十六条使用农业投入品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的,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处罚。

也就是说,也没有明确具体的罚则。

按照“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原则,登记证的证后监管和执法由农业农村部门实施。

然而,生产、销售的肥料产品有效成分或含量与登记批准的内容不符的;生产、销售包装上未附标签、标签残缺不清或者擅自修改标签内容的,这两类违法行为既涉及产品质量问题又涉及标识标注,在实践中容易产生职责交叉。

肥料属于《产品质量法》所称的“产品”,发肥料登记证,化肥(部分类别)还属于实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产品。

依据《产品质量法》,本法第49条至第57条、第60条至第63条规定的行政处罚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决定。法律、行政法规对行使行政处罚权的机关另有规定的,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从市场监管部门的角度,《产品质量法》是规范产品质量的一般法,可以依照《产品质量法》对不合格的化肥进行处罚,但肥料是有特殊规定的产品,具有特定的监管方式,对违反化肥登记管理秩序的,亦可以由农业农村部门按照《肥料登记管理办法》规定实施处罚。

同样是有效成分或含量不符合标准,质量不合格的产品,两个部门的处罚依据不同,处罚幅度也不一(如是否没收违法产品),给执法实践带来不少困惑。

网上公开查询的一些实例,展现了农业农村部门在肥料(含化肥)监管执法中的主要依据和做法。

一方面,肥料中的有机肥常常是由农业农村部门查处。

湖北2021年农资打假十大典型案件包括巴东县黄某某销售肥料产品有效成分或含量与登记批准的内容不符案:

另一方面不乏依据《肥料登记管理办法》对化肥质量不合格进行处罚的实际案例。

如,田林县农业局行政处罚决定书(田农(肥料)罚〔2022〕1号),当事人销售有效成分或含量与登记批准的内容不符的肥料产品一案,经田林县农业农村局依法调查,总养分(N-P2O5-K2O)的质量分数%技术要求≥30,检测结果为22.3,检验结论判定为不合格。田林县农业农村局认为,当事人销售有效成分或含量与登记批准的内容不符的肥料产品的行为已违反了《肥料登记管理办法》第二十二条“肥料产品包装应有标签、说明书和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的规定,违法事实清楚,证据确凿,依照农业部《肥料登记管理办法》第二十七条第三项作出行政处罚。

此外,部分省市农业农村部门还从不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角度查处此类案件。在一些案例中,农业农村部门通过适用地方性条例对肥料质量进行了执法查处。

当涂县农业农村局关于黄池镇任某某农资经营部向农业生产者提供不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肥料一案的行政处罚(当农(肥料)罚〔2021〕2号),当涂县农业农村局认为,当事人向农业生产者提供不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肥料行为违反了《安徽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第二十二条“向农业生产者提供肥料或者经过处理用作肥料的城市垃圾、污泥必须符合国家有关的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控制标准。不符合标准的,不得使用。”之规定,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罚。

肥料登记证的证后监管和执法,按照“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原则实施。

特定产品的监管,应当遵循其特定的规则。

《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事项指导目录》(2020年版)第210项,对生产、销售未取得登记证的肥料产品等行为的行政处罚,包括了生产、销售的肥料产品有效成分或含量与登记批准的内容不符的处罚。也就是说,目录并未作出更多的扩充。

当前,呈现出既有市场监管部门查处的化肥案件,又有农业农村部门查处的肥料案件,这是在综合执法改革推进过程中,职责分工尚不明晰带来的实际情况,具体可以通过农资打假等专项行动方案的部门分工进一步做好协调,建立联动机制。

THE END
1.擅自修改有效活菌数,罚!山东公布12起农资打假案例行山东公布12起农资打假案例 近日,为深入推进农资打假工作,有力维护农资市场秩序,切实保障农民合法权益,山东省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农业农村部工作部署,坚持问题导向、标本兼治、打防结合,依法查处一批假劣农资违法案件,严厉打击农资违法行为。现将部分典型案例予以公布。http://www.fert.cn/news/2024/12/09/3936603028.shtml
2.湖南公安发布10起典型案例涉及假化肥8月19日,湖南省公安厅召开“夏季行动”第一次专题新闻发布会,对外发布了10起典型案例,其中有一起为假化肥案例。 今年3月份,常宁市公安局接到多名农户报警,称有一伙外地人召集农户开展销会,在常宁大量销售来路不明的复合化肥。公安机关立即联合农业农村执法部门现场查扣了一批尚未销售完的化肥。通过取样送检,发现该https://finance.sina.cn/2024-08-20/detail-inckhmtn5509290.d.html
3.农业土地规模经营的条件与效果研究四、样本分析2:土地规模经营的效果 1. 单位产量 单位产量的差别主要来自于气候、土壤、种子因素,而非耕作手段、田间管理、化肥、农药和其他,因为后者诸因素已经趋于标准化。东三省处于三个温度带:寒温带、中温带和暖温带,处于不同温度带的亩产量差别很大,尤其是玉米和粳稻。辽宁和吉林南部处于中温带和暖温带,亩产量http://www.card.zju.edu.cn/2006/0718/c24475a917484/page.htm
4.药品质量事件论文11篇(全文)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对在本辖区内发现的假劣药品,要严格依照法律法规及有关规范性文件予以处理。要根据当地实际积极主动地收集、分析并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本辖区内药品市场上出现的假劣药品信息,并依法迅速进行处理,实施科学监管。 1.3.2快速反应,各地联动 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牢固树立全省一盘棋的思想,充分发挥垂管https://www.99xueshu.com/w/ikey5yqvcr8i.html
5.*ST百花:重大资产置换并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的情形,并对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 3 整性承担个别和连带的商投资企业股权案例,亦并未将商务部门的批准作为重组的前置程序。因此,商 务部门的核准并非本次重组的(3)对比分析的主要假设与致同出具的《备考审计报告》的前提和假设相 同,但上市公司总股本按照考虑配套https://stock.stockstar.com/notice/JC2016080200003611_87.shtml
6.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案例分析一、案例分析 案例详情:张某是做批发面筋生意的经销商,为了延长面筋的保质期,张某便将面筋泡在水里,然后在水里加入某种添加剂,来达到延长保质期的效果。张某每天的销售额大约4000元人民币,销售时间大约是一年。终于有一天,有些受害者吃了张某销售的面筋以后,轻微的拉肚子而住进医院,这些受害者于是报了警。张某被公http://www.njlawyer.cn/html/201832615324-1.html
7.农产品营销模式与案例分析农产品营销10大新玩法→MAIGOO知识农产品营销模式与案例分析 1、农产品 餐饮 把餐饮店、餐饮体验当做渠道或者平台,之后把农产品的体验、农产品消费、农产品互动嫁接在餐饮店里,从而破解农产品销售与推广困局。 采用“农产品 餐饮”营销模式要思考几个点:1)要不要自己做餐饮体验店;2农产品的优、特上下功夫;3)吃、玩、学如何平衡。 https://m.maigoo.com/goomai/205060.html
8.司法考试行政法2002四、案例分析题: (2002年) 九、(本题11分) 某县医院根据上级文件的规定和主管部门批准,向县邮电局申请开通“120”急救电话,县邮电局拒绝开通,致使县医院购置的急救车辆和其他设施至今不能正常运转,而遭受损失。县医院遂以县邮电局为被告向县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判令县邮电局立即履行开通“120”急救电话的职责,并赔http://www.yuloo.com/news/2009-01-05/181955.html
9.税收风险管理评估人员从企业报送的纳税申报表及其附列资料和相关财务会计报表数据中提取了商品销售收入、应纳税额、留抵税额、商品销售成本、应收帐款、应付帐款、期初期末存货余额等重要涉税数据对增值税纳税评估的重点指标进行了分析。 Ⅰ、基础分析该企业2003年1月至4月累计应税销售额7030685.10元、应纳税额49,483.78、上年同期https://www.1renshi.com/News/71665.html
10.化工厂事故案例分析20240611070210.ppt化工厂事故案例分析.ppt,化工厂事故案例分析;事故案例目录;第二章:爆炸事故 一:山西某化工厂压力容器爆炸事故案例 二:安徽某化肥厂汽车槽车液氨储罐爆炸 三:山东博丰大地工贸有限企业“7.27”爆炸事故 四:陕西省渭南某饲料添加剂厂环氧乙烷计量泵爆炸事故 五:河北省某https://m.book118.com/html/2024/0611/7151131123006120.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