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打假工作总结

二、加强重点工作和重要时刻的生产监管(一)加强苗种管理,深入开展水产苗种专项整治。

春季是春片鱼种投放季节,对投放的春片鱼种进行监督检查,主要是检查是否有苗种生产许可证、检疫证,严厉打击以次从好,带病销售,对国家实行的增殖放流鱼种进行政府采购,公示、公证,并有形象资料留存;对外进的水花、夏花鱼种进行苗种培育的,也同样进行管理。

(二)狠抓生产环节监管,查处使用鱼药、饵料、各项养殖记录等。

(三)加大渔机、渔具管理力度。

认真对照《省清理整治违规渔具和涉渔“三无”船舶专项行动方案》、《20某某年省渔船船用产品质量专项治理行动工作方案》,打击生产、销售禁用渔具和使用违规渔具非法捕捞等行为,依法治理渔船船用产品假冒伪劣行为,切实为渔业健康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四)推进放心渔需物资下乡进村示范点建设。

推广有效模式,推进放心渔需物资店建设,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实现放心渔需物资产品的覆盖面和销售率稳步提高。

THE END
1.《2024年全国农资打假和监管工作要点》印发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切实加强农资生产、流通环节监管,严格整治不合格产品,严厉打击假冒伪劣行为,净化农资市场,维护农民权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农业农村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联合制定《2024年全国农资打假和监管工作要点》。https://www.shiqian.gov.cn/xzjdbsc/fxx/zfxxgk/fdzdgknr_5672412/nync_5909175/202406/t20240613_84866203.html
2.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关于印发2006年全国农资打假和监管工作(九)积极推进农资打假和监管的各项工作制度建设。积极推行农资市场监管工作责任制度、过错追究制度、公示制度、回避制度等执法管理制度。建立农资质量信息发布制度,依法及时公布例行监测和市场监督抽查结果,在宣传放心产品的同时,公开曝光不合格产品,引导农民正确选购和放心消费。 http://www.chinatt315.org.cn/djxd/2011-11/1/39181.html
3.农资打假宣传(通用14篇)近年来,我县农资打假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农资市场经营秩序不断好转,但存在的问题仍然很多,假冒伪劣农资时有出现,坑农害农现象不同程度存在,特别是农资产品品种繁多,标识不明,夸大宣传、误导使用的问题突出,农民群众容易上当受骗,影响了农业生产,增强了农民负担。为防止农民在农资选购和使用过程中上当受骗,普及识假https://www.360wenmi.com/f/file66er5rpe.html
4.农资市场监管工作总结6篇(全文)二是组织农资经营者培训会,使广大经营者知法、懂法,提高农资经营者的行业自律意识。三是通过多种渠道和媒介,多角度、全方位加强对农资打假工作的宣传,扩大农资监管的社会影响力。 (五)完善投诉举报网络。保障农民合法权益 市场监管工作总结 第5篇 2012年,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大会议精神,围绕国家总局https://www.99xueshu.com/w/filejkpghbu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