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农业微生物资源收集与保藏重点实验室研究平台

1.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ACCC)

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AgriculturalCultureCollectionofChina英文缩写ACCC),成立于1979年,设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1979-2003挂靠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管理,2003年以后挂靠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管理)。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是中国国家级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专门机构,负责全国农业微生物菌种资源的收集、鉴定、评价、保藏、供应及国际交流任务。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采用超低温冻结法、冷冻干燥法、矿物油保藏法和斜面转接法等保藏微生物菌株,中心设有液氮库、超低温冰箱库、4-10℃冷冻干燥菌种保藏库、4-10℃低温保藏库以及10-15℃低温矿油保藏库,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设有细菌和放线菌、根瘤菌、食用菌、植物病原菌、厌氧微生物、小型丝状真菌及酵母菌资源实验室,公共部分建有冷冻干燥室、数据管理室、菌种信息档案室、分类鉴定实验室、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培养室等。

2.农业部微生物肥料和食用菌菌种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农业部微生物肥料和食用菌菌种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是在原“农业部微生物肥料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基础上,于2005年经复查评审后更名而来,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原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承建的部级专业性微生物肥料和食用菌菌种质检机构。中心于1995年12月份首次通过部级双认证评审,并分别在2001年、2005年、2009年先后三次通过部级复查评审。同时,“中心”也是中国和北京市微生物学会农业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微生物与菌肥专业委员会的挂靠单位。

3.农业微生物资源利用研究室

农业微生物资源与利用研究室成立于1957年,以以土壤微生物、农业环境微生物为重点,开展农业微生物高效菌种资源发掘与应用技术研究,为我国生物肥料、生物农药、生物饲料,以及土壤和环境微生物调节剂的开发提供技术支撑。研究室从事的主要研究领域为农业微生物菌种资源保藏与共享、微生物肥料基础与应用技术研究、环境微生物与城乡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主要研究方向有下列几个方面:(1)微生物肥料应用技术开发与增产培肥机理研究(包括固氮、溶磷、解钾、抗病促生、杂草生防、生态调节等);(2)城乡废弃物微生物转化与资源化利用(作物秸秆、畜禽粪便、城市污泥、餐厨垃圾等用于生物肥料、生物饲料等);(3)农村环境环保生物技术研究与应用(农田污染修复、生活垃圾肥料化、废水处理、低温沼气等)。

4.食用菌产业科技研究室

食用菌产业科技研究室前身为农业微生物资源与利用研究室的食用菌组,2004年根据学科调整,调至农业部微生物肥料和食用菌菌种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2009年组建该室,目前,本研究室所在的农业微生物创新团队已进入中国农科院重点创新团队。研究室设有细胞学与生理实验室、分子生物学试验室、菌种检测试验室、国家食用菌标准菌株库和栽培试验基地。

THE END
1.国家菌种资源库研究人员参加第21届亚洲微生物资源保护和可持续会上,参会代表详细汇报了各研究机构的微生物资源保护和利用现状,着重讨论了促进亚洲微生物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方案。会议期间,魏海雷研究员应邀作专题报告,详细介绍了国家菌种资源库、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的历史、运行及资源收集保藏与共享利用情况。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喻亚静研究员介绍了CGMCC的相关情况http://nimr.org.cn/Column.asp?Model=Content_Detail&Column_ID=334978862&C_ID=84449538
2.农业科技报12月10日,记者从湖南省农科院获悉,该院植物内生微生物资源挖掘与利用团队历经6年时间,创制了我国最大、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植物内生微生物资源库,以及首个植物内生微生物资源信息库,并基于其开展了产业化研究。 团队从全国20余个省份、150余种植物的6000余份样品中分离、筛选、保藏了各类内生微生物资源3万余份。http://eb.nkb.com.cn/nykjb/20241212/mhtml/index_content_20241212001002.htm
3.千亦农业农村部:现代化的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新库已建成运行可以自信地说,国家农业微生物种质资源库正在筹建,现代化的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新库已经建成运行35现代化的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新库已经建成运行,世界上规模最大、105成为我国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的535预计到明年年底能够基本完成,刘莉华介绍14国之大者。设施先进,日电,此外。 https://bbs.9you.com/forum-112-110.html?a=lists&wapid=505856
4.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12月4日,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张治礼等一行调研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水生所所长缪炜,党委书记、副所长解绶启,副所长胡炜,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梁琼等陪同调研。 张治礼一行参观了水生所所史馆,调研了水生生物博物馆和白鱀豚馆。重点了解了水生所在草鱼、鲫、鲤、鳙等大宗淡水鱼和黄鳝、黄颡鱼等特色淡水鱼http://www.ihb.ac.cn/include_172125/
5.国家菌种资源库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Agricultural Culture Collection of China,ACCC)是专业从事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的国家级公益性机构,主要承担我国农业微生物菌种资源的收集、鉴定、评价、保藏、共享及国际交流任务。中心于1979年由科技部(原国家科委)批准成立,依托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是国家菌种资源库、https://www.iarrp.cn/gglm/rczp/0bedf98a4b074130b7306405ba1885a6.htm
6.国内外主要微生物资源库简介14、物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ACCC)农业微生物林业微生物诸种保试中心林业微生物医学徹生物诸种保诫洽理中心医学微生物兽医微生物诸种保藏洽理中心兽医微生物抗葡索菌种保藏诗理中心抗菌素菌种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中国倉品发酵工业工业微生物研究院应用微生物工程中心)(CICC)保瞰管理委员会(CCCCM).其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14854084.html
7.ACCC微生物菌种常规保藏技术规程.doc该【ACCC微生物菌种常规保藏技术规程 】是由【非学无以广才】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5】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ACCC微生物菌种常规保藏技术规程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https://www.taodocs.com/p-977989118.html
8.中国国家级菌种保藏中心技术培训平台目录1、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ACCC) 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设有细菌和放线菌、根瘤菌、食用菌、植物病原菌、厌氧微生物、小型丝状真菌及酵母菌资源实验室,公共部分建有冷冻干燥室、数据管理室、菌种信息档案室、分类鉴定实验室、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培养室等。实验仪器设备有Forma程控降温仪、Biolog鉴定系http://www.360doc.com/content/20/0727/16/6544453_927089738.shtml
9.ATCC官网ATCC细胞库ATCC标准菌株 ATCC细胞库 国际菌种细胞资源进口,请联系我们 更多进口请见 生物风国际物流中心 美国ATCC中文官网培养基 SD-Ura-His 甲醇培养基 Luria Broth, Miller's Modification Thermus增强培养基 ISP培养基2号 TB培养基 自动诱导TB培养基 副溶血性弧菌蔗糖琼脂 SD-Trp-Leu MJTSO培养基 Phenylalaninehttp://www.biofeng.com/ATCC/
10.国内外菌种保藏机构名称与缩写.docCICC 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我国唯一的国家级工业微生物菌种资源保藏管理中心,保藏各种工业微生物菌种资源包括:细菌、放线菌、酵母菌、丝状真菌和大型真菌,共67个属251种,近3000株,库藏备份80000余支。/ CMCC 中国医学细菌保藏管理中心:“中心”在我所设有钩端螺旋体(菌苗室)、霍乱弧菌(诊断室)、脑膜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7/0103/79706841.shtm
11.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招聘启事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ACCC)是专业从事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的国家级公益性机构,承担着我国农业微生物菌种负责的收集、鉴定、评价、保藏、供应与国际交流等任务。中心于1979年由科技部(原国家科委)批准成立,现挂靠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是国家菌种资源库牵头方,也是国际菌种保藏联合会(WFCChttps://iarrp.caas.cn/gglm/rczp/219932.htm
12.微生物学南京师范大学专业基次课件课程课件下载食品课堂29、中国典型培养保藏中心http://www.cctcc.org/ 30、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http://www.accc.org.cn/htdocs/pages.asp?id=3 31、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菌种保藏中心http://www.gimcc.net/ 四、数据库: 33、中国微生物资源数据库http://www.micro.csdb.cn/ 34、真菌物种数据库http://www1.im.achttps://www.foodmate.net/lesson/451/
13.[渝粤教育]郑州工程技术学院食品微生物学参考资料4、【判断题】微生物个体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看到。 A、正确 B、错误 参考资料【 】 5、【判断题】所有的原核微生物都是单细胞生物,所有的真核微生物都是多细胞生物。 A、正确 B、错误 参考资料【 】 6、【判断题】病毒和亚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个体更为微小,其度量单位为纳米,一般需要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https://blog.csdn.net/szbnjyedu/article/details/123599168
14.中国农业菌种目录大全易菇商城食用菌商城《中国农业菌种目录大全》虽然根据微生物的*的分类学进展和ACCC的复核鉴定结果,对一些微生物菌种名称进行了修订更新,但考虑到一些菌株使用的广泛性和通用性,并没有对全部微生物菌株进行名称的更新,本目录中收录的所有农业微生物资源,为了共享与保藏的便捷性,分为ACCC编号菌株和BGC编号(丛枝菌根真菌)两部分,但从菌种https://www.1mushroom.com/goods-2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