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这些热门产品势头正旺:生物制剂药肥纳米农药氯虫苯甲酰胺丙硫菌唑

每一年,似乎都是不凡的,2023年犹然。

行情如冰,价格断崖,库存积压,市场内卷,终端无力,业绩惨淡?

发展进入相对缓慢的瓶颈期?

在粮食安全、绿色农业、农药化肥减量增效、土壤生态健康的大背景下,生物制剂、药肥、纳米农药、氯虫苯甲酰胺、丙硫菌唑都在今年迎来了爆发期,焕发出了新的市场生命力,且势头正旺。

察势者明,趋势者智,驭势者独步天下。本期我们将对这些不容错过的品类和产品热点进行集中梳理,希望大家都能冲破内卷,驭势而行,韧性增长。

″生物制剂:正流行″

在植保领域,生物制剂已经成为最受瞩目的行业热点。生物技术革命浪潮正席卷全球,已然成为未来农业科技变革的决定性力量之一,这是一个机遇无限的全新赛道。

01、市场规模预计2026年达到173.8亿美元

目前在农业应用上,生物制剂的主要类型为生物农药、生物肥料和生物刺激素三类,全球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根据IHSMarkit的测算,2017年全球生物农药的销售额已超过33亿美元,2020—2025年,全球生物农药行业市场规模将以约10%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预计到2025年实现95亿美元销售额。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国生物农药生产企业约有260家,占整个农药生产企业的15%,年产量14万吨左右,年产值约30亿元,占整个农药总产值的10%左右。不过从全球市场来讲,生物农药市场份额只占作物保护市场的5%,上升空间大。

根据《全球生物肥料市场趋势及预测报告》,2023年全球生物肥料市场规模将达到16.5亿美元。目前,生物有机肥重点应用在蔬菜、水果、茶叶等高附加值作物。内蒙古紫牛、北京金必来、武汉科诺、南京轩凯、河北根力多、慕恩生物等是这个赛道里的代表性企业。

VantageMarkerResearch的研究报告显示,2021年全球生物刺激素市场规模为30亿美元,预计到2028年将达到58亿美元。当前全球生物刺激素市场的年增速是11%—12%,中国市场的增长速度达到了13%,未来将会以11.71%的年复合增长率继续扩大。

根据《2022年全球农用生物制剂市场分析报告》,全球农用生物制剂的市场规模从2021年的89.7亿美元以15.88%的复合年均增长率增长,至2022年达到103.9亿美元,预计2026年将达到173.8亿美元。未来十年将是生物制剂进一步发展、完成行业头部玩家筛选及形成的重要过程,复合年增长率将常年保持10%以上。到2040年,生物制剂将占据全球植保市场40%的份额,市场空间巨大。

02、生物赛道正在大爆发

生物赛道在持续升温,爆发。

近几年在作物保护与营养市场中,企业为生物制剂布局的业务越来越多。在全球多地,生物解决方案的市场增速已经超过了化学产品。特别是以先正达、科迪华、富美实、安道麦、世科姆等为代表的国际农化巨头都在陆续通过并购、重组以及新产品登记上市等方式,在进行战略转型的同时提升自己的生物制剂供应能力,提高市场占比,以期在快速增长的生物市场中占得先机。

得益于全球市场对生物制剂需求量的持续增长,农化巨头生物制剂业务的销售额也在强势增长。

2020年完成对瓦拉格罗的收购后,先正达生物制剂的销售额为1.22亿美元,2021年升至3.12亿美元,2022年进一步增至3.36亿美元,实现了翻倍式增长。2020年,拥有生物制剂″植物健康″业务的富美实业务收入为1.8亿美元,到2022年达到近2.34亿美元,两年间增长30%。富美实在2022年收购信息素企业BioPhero,预计到2030年以前,信息素业务将会给其带来约10亿美元的营收。UPL在2022年报中显示其生物解决方案的营收占到总收入的7%,2023财年中,其生物制剂营收为4.09亿美元,并计划在2027年前,使差异化和可持续解决方案的营收占到公司的50%。

这些增长数据,都能直观反映出生物制剂在农业投入品市场的火热程度。在今年的植保会期间,先正达、科迪华、富美实也都重点展示了自己的生物制剂品牌和产品。11月18日,先正达在长沙正式发布了自己全新的″先正达生物制剂″品牌,将2020年收购的生物刺激素和特种肥料领先企业瓦拉格罗,及其他内部生物制剂业务,均纳入到该品牌下。这是自UPL成立天然植物保护业务部门NPP,富美实创立″BiologicalsbyFMC″后,又一家农化巨头官宣为生物制剂成立品牌。

科迪华则重拳布局生物刺激素领域,除了杰伴,科迪华另外两款生物刺激素产品Sosdia和UtrishaN也在长沙植保会首次亮相。富美实的展位上,生物刺激素蓬硕、奥库多也重磅亮相。慕恩生物也在11月17日重磅发布了瑞克微(微生物菌剂)、慕施健(含氨基酸水溶肥料)、慕果乐(微生物菌剂)三大微生物肥料新品。

未来已来,行之将至。全球性生物制剂研发热情高涨,在国内外企业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市场推广能力的加持下,生物农化品行业无疑将迎来市场增长的黄金时期。

″药肥:进入发展快车″

随着药肥知识理论体系的革新、缓控释技术的成熟、生产工艺的迭代以及市场定位的逐步清晰,药肥在水稻、甘蔗、花生、小麦、玉米、马铃薯、大姜、西瓜等多种作物种植上正在成为刚需。特别是随着药肥行业标准《颗粒状药肥技术规范NY/T3589-2020》、团体标准《药肥产品标签标识规范》的相继发布和实施,药肥更是迎来发展的新契机。

01、进入景气发展周期,市场规模已突破100亿元

药肥是蓝海市场,属于增量市场,被称为农资行业的下一个风口,并有望成为农资行业下一个破局增长的黄金赛道。目前药肥逐步成为企业、经销商乃至农户追逐的热点,也成为诸多农资企业可持续增长的″第二曲线″。无论是头部的农药企业,还是传统的肥料企业,都在持续加大药肥产品的战略布局,加速推动这个细分赛道走向繁荣,进入景气发展周期,迈上发展快车道。属于药肥的时代已经来临。

行业高景气度之下,是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据中国农药工业协会测算,目前可应用药肥的潜在作物面积为8.8亿亩,潜在市场规模已经超过700亿元。但是根据肥料和农药的市场容量进行折算,药肥的市场容量将达到1700亿元,远远超过农药。据业内人士反馈,截至2022年年底药肥市场规模已突破100亿元,未来的市场想象空间巨大。

据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助理秘书长段又生介绍,当前国内持有药肥登记证的厂家共有86家,主流企业主要有11家,以广西田园、广东中迅、广西乐土、河南远见、河南地卫士、波尔森、四川年年丰、成都科利隆、河南金田地、云南云大科技、孟州沙隆达、陕西标正等企业为主。

业内人士表示,杀菌药肥混剂的农药登记证是药肥企业未来5年内主要竞争的证件资源所在。长沙植保会上,以泉辉生物、河南地卫士为代表的药肥企业都带来了自己的特种杀菌药肥产品。

目前已登记的药肥制品中,农药成分还是以杀虫剂和除草剂为主,还有一部分杀菌剂;从剂型看,以颗粒剂居多,液态剂型很少;从施用方式看,多数是直接施撒,专业的服务公司很少;从含量看,农药有效成分含量一般不大于1%,肥料基底几乎包含所有固态肥料类型,如复混肥、掺混肥、有机—无机复混肥、有机肥等。

从作物来看,目前药肥登记作物共计16个,累计登记药肥混剂数量前4位的作物分别是水稻、甘蔗、花生、小麦,占已登记药肥总量超过70%,登记作物相对集中化。

02、特种药肥加速崛起,增量市场在大田

药肥很热,作为药肥产业的一个细分品类,特种药肥更滚烫,也在加速兴起,成为农药行业新宠。

特种药肥,是指在取得农业农村部颗粒剂(或水剂)农药登记证以后,以生物刺激剂(矿源腐植酸、矿源黄腐酸、动植物多肽、氨基酸、海藻酸、壳聚糖、生防菌等)、中微量元素、土壤调理成分等作为主要载体,通过精准施药(撒施:穴施、沟施;种肥同播;滴灌、冲施等)方式使用,重在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改良土壤的农药兼肥料产品,更多聚焦的是地下病虫害防控市场。

跟特肥不同,特种药肥践行的是预防为主的植保理念,药肥互助,主要强化功能,精准定位,实现对土壤线虫、土传病虫害等靶标的防控,这类产品未来抢占的一定是部分特肥产品的市场份额。

种药肥混播是小麦全生育期防治的基础,有利于压低小麦整个生育期的病虫基数。而特种药肥种药同播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因为随着土地流转的加速,特种药肥能够以肥带药、药促肥效、调土壮苗、长效持效、使用方便、省时省工的优势被越来越多的种植户认可。尤其是一些种田大户种植小麦不再使用传统的拌种剂,而是用种药同播的颗粒剂取代。

虽然目前特种药肥在小麦应用上已初具规模,但相比在甘蔗、花生、大姜等作物市场的火爆还有一定的差距,市场仍处于培育阶段,还少有强势品牌,农户仍停留在认知和体验阶段,距市场饱和还很漫长,这对布局企业提出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综上,可以预见,随着国家对农药、化肥用量零增长到负增长政策的推进、对套餐的全面管控,以及农药、化肥同质化竞争严重内卷,属于药肥尤其是特种药肥的时代将无限可期。

″纳米农药:充满想象的新蓝海″

近年来,纳米科技的迅猛发展,加速推动全球传统农业尤其是农药领域不断突破研发的边界,国内外科研院所和学者利用纳米技术和材料在改善农药性能方面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纳米农药已经成为农药剂型研发的前沿领域。

01、国内纳米农药市场容量超百亿元

相比传统农药剂型,采用纳米工艺生产的高效、安全、低残留的纳米农药,具有传统农药剂型所不具备的小尺度效应及控制释放性能,符合我国农药减量增效及零增长的战略需求,也满足植保无人机低容量喷雾对农药剂型的特殊要求,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植保作业强度,提高作业效率。

因此,纳米农药已经逐渐成为行业内公认的绿色农药创新发展的趋势,被称为″植保方式的一场革命″,是一个商机勃发的新生赛道,是引得资本和企业争相布局竞逐、拥有巨大挖潜空间、充满想象不容小觑的新蓝海。

南京善思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总裁梁冰表示,纳米农药技术是下一代农药制剂的核心技术,已成为学界、业界的共识,将纳米技术应用于农药加工,制备具有更多不同特性的纳米农药产品是未来农药加工的方向,而且在农业农村部等各方的支持下,未来必有一席之地。

明德立达市场部经理、允纳研究院院长高威透露,随着纳米材料和技术工艺的迭代升级,我国纳米农药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正迎来实用化的发展新阶段。纳米技术拥有助推农药领域出现下一个蓝海的实力,保守估计国内纳米农药制剂市场容量在150亿元左右。

美国联合市场研究公司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纳米材料市场价值达到163亿美元,其中纳米农药为5亿美元;预计到2031年全球纳米材料市场将达到628亿美元,纳米农药为16亿美元,复合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14.6%和12.5%,发展空间巨大。

在企业层面,南京善思生态、诺普信、明德立达、龙灯中国、江西纳农新田、浙江新农化工、邦农达、山东麒麟农化、中科邦安、广东真格、山东仕邦、惠州银农等都是纳米农药这个赛道上的佼佼者。

02、打造品牌要深挖产品价值,做好服务

现在量产推向市场和田间的纳米级农药产品不算少,但是针对某一细分品类的″人气″产品和品牌都没有出现,所以这个赛道还算不上拥挤,还不存在所谓的″霸主″。

梁冰表示,纳米农药品牌的打造要坚持长期主义,不存在一蹴而就,没有捷径可循。善思一方面不断进化公司构建的基于纳米农药预混技术的″定制化植保托管服务″模式,不断积累和扩大善思纳米农药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另一方面,也将涉足渠道的单品销售,尝试打造″人气″产品,带动整个行业对纳米农药的认识。

高威认为,打造品牌的前提还是要继续深挖纳米农药价值,深入研究纳米农药的应用价值,减少用药量,提高吸收率,提高药效。同时要持续升级产品,加快产品迭代,加大产品的试验示范广度,做好技术服务,让更多的农户看到实效,进而得到农户对产品的认可,对品牌的认可。

在山东麒麟农化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肖看来,打造纳米农药品牌和大品要徐徐图之。第一要找出纳米农药和普通农药的诸多差异化特征,优选出最佳的一条进行推广;第二是要做好纳米农药产品的代表性试验、示范,用第三方认证等信任状做背书;第三是要利用新媒体的传播平台有效传播,形成传播矩阵;第四要做好源点客户布局,利用有效促销快速铺货、分销;第五是要展开地头战,还原农户价值需求,抢占农户心智。

″氯虫苯甲酰胺:开启爆发式增长″

要说近几年最受行业瞩目的杀虫剂农药产品,一定是氯虫苯甲酰胺。

01、制剂登记进入井喷期,复配登记成市场主流

氯虫苯甲酰胺的高热和爆发,首先体现在登记数量上。

截至2023年12月5日,中国农药信息网显示,国内获得氯虫苯甲酰胺登记的产品达到211个,包括71个单剂,140个混剂。从剂型看,在悬浮剂、可分散油悬浮剂、水分散粒剂、种子处理悬浮剂、颗粒剂之上又增加了超低容量液剂、微乳剂、微囊悬浮-悬浮剂,剂型更为丰富。在长沙植保会富美实的展位上,即将上市的70%氯虫苯甲酰胺水分散粒剂也重磅亮相。

因为氯虫苯甲酰胺与市场主流杀虫剂产品无交互抗性,与多种大宗杀虫剂具有良好的相混性,而且为应对当下日益突出的抗性问题,复配登记将会成为未来市场的主流,这从140个混剂产品登记数量也可以得到验证。

目前与氯虫苯甲酰胺复配的杀虫剂有效成分主要有杀虫单、虱螨脲、茚虫威、高效氯氟氰菊酯、氟氯氰菊酯、溴氰菊酯、甲氧虫酰肼、吡蚜酮、噻虫嗪、噻虫胺、呋虫胺、吡虫啉、甲维盐、虫螨腈、甲氧虫酰肼、三氟苯嘧啶、多杀霉素、灭幼脲等。

02、原药产能扩张过快,产能过剩风险加大

氯虫苯甲酰胺的高热和爆发还体现在原药端。

截至目前,国内氯虫苯甲酰胺投产企业包括内蒙古灵圣、富美实(上海)、山东友道、顺毅宜昌、重庆华歌、山东奥坤等。据中农立华报道,截至今年上半年国内氯虫苯甲酰胺已申报环评产能86000吨/年以上。而据不完全统计,根据企业布局情况,未来氯虫苯甲酰胺原药产能将超过14万吨/年。因为公布的新建、拟建项目较多,而且供应增速明显高于需求增速,国内氯虫苯甲酰胺原药产能过剩的风险在持续加大。

随着原药有效产能的不断扩张,今年以来,氯虫苯甲酰胺原药价格也持续下降。中农立华原药价格指数显示,截至12月3日,氯虫苯甲酰胺原药价格报到35万元/吨,售价接近成本,不排除后期成本和价格倒挂可能。

据业内人士预测,氯虫苯甲酰胺未来竞争优势将逐步向头部企业集中,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如何定位并选择产品布局、如何配套产业链、如何创新求变差异化发展是核心。

综上,国产氯虫苯甲酰胺的机遇期已经来临,市场容量是可观的,这个市场注定充满想象,同时这个市场已经变得人声鼎沸,硝烟弥漫,大战开启。那么,群雄竞逐,谁将主宰沉浮?

很显然,谁能够更有效组合资源,谁能够通过资源获得自己独特优势并率先占领用户心智,建立品牌,谁就有驰骋发展的机会。这就需要厂商保持专注,放长眼量,将″锚″抛在氯虫苯甲酰胺市场更远的地方,在练好产品研发和技术更迭的内功之外,重点做好品牌塑造的潜心深耕,才能行稳致远。

″丙硫菌唑:风口期来了″

作为跨国巨头拜耳公司研制的一种广谱三唑硫酮类杀菌剂,丙硫菌唑是一款真正意义上集内吸、保护、铲除、治疗四位一体的高效广谱杀菌剂。自2004年上市以来,丙硫菌唑在全球60多个国家的麦类、大豆、油菜、水稻、花生、甜菜等作物上得到广泛的应用,深受农户好评。

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我国小麦赤霉病高发态势的加重、土地流转及集约化程度的提高、施药方式的加速变革、无人机喷雾和大型机械化喷雾的普及以及统防统治面积的逐渐扩大、施药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丙硫菌唑对人体危害风险的基本可控,其使用范围逐渐扩大,属于它的风口期来临。

01、全球市场突破10亿美元

丙硫菌唑于2004年上市以来得到快速发展,当前已经成为杀菌剂市场第二大、谷物用杀菌剂市场第一大品种。

据公开报道数据,从2013年以来,丙硫菌唑稳居全球最畅销杀菌剂前10名的行列,而且市场地位在不断提升,从2013年的第5位上升到2020年的第2位,市场规模从8.63亿美元增至13.82亿美元,占杀菌剂市场的比例为7.74%,强劲势头直逼杀菌剂嘧菌酯的龙头地位。同时丙硫菌唑使用总量也逐步释放,全球使用量达到7400吨左右。经过近20年的发展,丙硫菌唑已经成为拜耳的首席杀菌剂产品。

02、登记产品达到36个,未达到井喷

随着丙硫菌唑在中国的化合物专利于2015年11月8日到期,硫化工艺专利2018年到期,中国企业纷纷启动和加大了对丙硫菌唑的登记、生产和推广。

2019年1月30日,安徽久易和山东海利尔两家上市公司取得了原药登记,5个丙硫菌唑产品在国内也获得首次登记。自此,丙硫菌唑正式拉开了进入中国市场的大幕。

中国农药信息网显示,截至2023年12月5日,丙硫菌唑在国内登记产品已经达到36个,其中单剂30个,混剂6个。制剂剂型主要有悬浮剂、可分散油悬浮剂和专供出口的乳油制剂。目前这些产品主要登记在小麦、花生两种作物上,用于小麦赤霉病、白粉病和锈病以及花生白绢病的防治。

由于工艺和成本的限制,目前丙硫菌唑在国内的登记并未出现井喷现象,如果产品登记完全放开,丙硫菌唑市场势必将在我国迎来较大增长,企业登记的机会空间还非常大。

03、原药处于扩能高峰期

这两年国内丙硫菌唑原药布局和产业化发展也非常迅速。

中国农药信息网显示,截至2023年12月5日,国内丙硫菌唑原药登记企业23家,原药生产厂家不断增加,已投产企业包括海利尔、安徽久易、河北兴柏、吉林乐斯、上虞新银邦、山东奥坤等,在产企业产能合计5000吨/年(未全部达产)。根据公开信息不完全统计,丙硫菌唑原药产能或将超过5万吨/年。

根据中农纵横报道,目前全球丙硫菌唑原药产能约9500吨,2021年全球实际产量约为8400吨。今年久易股份、海利尔集团及其子公司、南通泰禾等均披露了扩建丙硫菌唑产能的公告。预计未来3年,拜耳公司、久易和海利尔等仍将为全球丙硫菌唑供应端的主要参与者,预计2024—2025年全球丙硫菌唑原药产能将达到26500吨。

据了解,目前仍有10多家企业正在布局丙硫菌唑市场,可以说,丙硫菌唑目前仍处于扩能高峰期。业内人士表示,随着企业无序的进入自然也会造成丙硫菌唑产能集中、规模化的释放,届时也会形成产品供过于求的现象,也必将会造成价格的异常波动,预计未来3-5年内丙硫菌唑原药的供应竞争将会不断激烈化乃至白热化。

中农立华原药指数显示,截至2023年12月5日,因供给端产能的逐步释放,供需博弈,丙硫菌唑原药价格从5月底的28万元/吨降至18万元/吨。

04、复配登记将成市场主流

在现有6个混剂中,有效成分主要是多菌灵和戊唑醇、肟菌酯、氯氟联苯吡菌胺,登记空间还非常多。近一年多来,海利尔、安徽久易、溧阳中南化工、润丰化工都相继推出了丙硫菌唑复配制剂产品,市场空间进一步被打开,未来可期。

THE END
1.微生物菌剂排行榜京东JD.COM为您提供微生物菌剂销量排行榜、微生物菌剂哪个好、微生物菌剂多少钱等相关资讯,从微生物菌剂价格、评价、图片等多方面比较,为您推荐优质微生物菌剂产品!https://www.jd.com/phb/key_124737708de323c4c9165.html
2.复合型微生物菌剂批发价格优质货源免费查询更多复合型微生物菌剂详细参数、实时报价、行情走势、优质商品批发/供应信息等,您还可以发布询价信息。https://b2b.baidu.com/slist/717d73061904076b0033072677337508
3.肥料知识大全(5)有机肥料来源于自然,肥料中没有任何化学合成物质,长期施用可以改善农产品品质;化学肥料属纯化学合成物质,施用不当能降低农产品品质。 (6)有机肥料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只要经过充分的腐熟处理,施用后便可提高作物的抗旱、抗病、抗虫能力,减少农药的使用量;长期施用化肥,由于降低了植物的免疫力,往往需要大https://www.xifeng.gov.cn/zxfw/bmlqfw/snfw/nykjfwzs/202107/t20210713_69001485.html
4.微生物菌剂微生物添加剂饲料添加剂厂家无抗饲料替抗产品替广东华昊农业技术开发研究院,专注于农业和大健康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高科技企业,以微生态集成技术体系全程服务于生态农牧、健康食品、环境安全、生物能源、生物制药等多个产业,现已拥有生物饲料、生物肥料、生物农药、生物疫苗、生物降解剂等300多个系列产品,为发展低碳经http://v178168.com/
5.生物菌剂微生物农药.pptx生物菌剂微生物农药.pptx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第二章 微生物农药 昆虫数量和种类很多 危害农作物,传播疾病等 无机和有机砷化物 DDT (20世纪40年代) 作用于昆虫神经与肌肉组织 杀灭多种昆虫 ; 我国每年因病虫草鼠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达500亿元,如果不使用农药农作物粮食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2/0313/7006023001004102.shtm
6.美国拜沃—微生物菌剂及生物农药产品规格:1000克×12袋 产品特点: 高效防治白粉病、霜霉病、细菌性角斑病、炭疽病等叶部病害及根腐病、立枯病、猝倒病、枯萎病、青枯病、软腐病等根部病害。 适用范围: 草莓、葡萄、苹果、猕猴桃等果树;瓜类、蔬菜类、中药材、生姜、马铃薯等块根块茎作物。 https://www.meipian.cn/4wh502j4
7.关于豇豆韭菜芹菜质量安全管控技术指导意见播种前,对土传病害较重的地块,选用木霉菌、芽孢杆菌等微生物菌剂进行土壤处理;苗期开始,选用枯草芽孢杆菌、多粘类芽孢杆菌等微生物菌剂进行灌根、喷雾。5.2.2 利用天敌 保护利用自然天敌或释放天敌。苗期喷施生物农药压低虫源基数,施药7 d后棚内释放小花蝽、捕食螨等防治蓟马,释放丽蚜小蜂等防治粉虱,释放姬小蜂或http://www.xancpzlzs.org.cn/News/NewsInfo/2022030111335161579f4dd?catalog=1
8.西瓜***细菌性角斑病的农药青枯立克中药杀菌剂复配春雷中生主营产品:杀菌剂,微生物菌剂,叶面肥,土壤调理剂 获取最低报价在线联系 产品名称:青枯立克有效成分含量:0.5%品牌:奥维 功能:杀菌剂用途:杀菌剂型:水剂 是否危险化学品:否农药登记证号:pd20151375是否进口:否 产地:山东潍坊CAS:/水分含量≤:/% 酸度≤:/%急性经口毒性:/mg/kg生产厂家:潍坊奥丰作物病害***有https://aofengyp.cn.china.cn/supply/4840559956.html
9.微生物菌剂中草药专用型当前位置:首页>>产品中心>>新品推荐 产品类别:新品推荐 产品名称:微生物菌剂中草药专用型 产品简介: 适用作物: 人参、党参、丹参、白术、板蓝根、生地、五味子、灵芝、枸杞、甘草、桔梗、天麻、金银花、黄连、三七、当归、黄芪等中草药。 产品功效: 1、以有益菌占领病原菌侵染点位抑制根腐病、枯萎病、茎枯病、白绢http://www.ksdb.cn/goods.php?id=30
10.复合微生物菌剂溃腐立消天叶生物产品介绍: 本品为复合型微生物菌剂,采用纳米多肽发酵技术的一种新型高科技抑菌、促生长产品。其以地衣芽孢杆菌·哈茨木霉菌·淡 紫紫孢菌为基础,复合多种有益微生物形成优势菌群,可有效抑制真菌、细菌等有害菌群的繁衍,从而达到抑制和阻断病害的发生 。该产品具有活性高、防抗性、促生根、强抑菌等综合功效。 http://m.haonongzi.com/pinfo.asp?id=599389
11.杀菌剂系列产品中心产品中心 杀菌剂系列 杀虫剂系列 植物生长调节剂系列 微生物菌剂系列 冲施肥与菌肥系列 新闻资讯 公司动态 行业动态 通知通告 人力资源 人才理念 招聘动态 客户留言 联系我们 客户留言 提交 潍坊万胜生物农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鲁ICP备2020042847号-1 后台管理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潍坊 鲁公网安备3707http://www.wfwssw.cn/product/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