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吉林农业大学教授李玉
白衣学者故园情深
——延边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兼高血压科主任成宪武
延边大学国家级“高端人才”、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一层次”“延边金达莱学者”和“图们江学者”成宪武,是一位情系故乡和母校的卓越学者。几十年来,在养育他的故乡和母校中成长成才,最终根植故园,反哺家乡,走过了一条精彩辉煌的道路。
寒门之子风雨求学路
1966年,成宪武出生在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安图县万宝镇金光村一户贫困的普通家庭中。1984年,考入延边医学院医疗专业,从此开启了他医学学习和研究的漫长生涯。1992年,被延边医学院内科专业录取,攻读硕士学位。2000年,被推荐到日本名古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值得一提的是,在当时全国被推荐到国外攻读医学类博士的40人中,36人来自部属院校,只有4人来自省属高校,成宪武就是其中之一。
回顾日本求学的经历,成宪武感慨地说道:“我想树立一个优秀的中国人的形象,让外国人敬佩信服。那时候我早出晚归,没有休息日,没有娱乐活动,做什么事情都围绕着学习和研究。因为我知道,只有学习才能让我更出色,更丰富”。很明显这样勤奋刻苦的意志和品格贯穿了始终,正是这份勤勉让成宪武一路披荆斩棘、风雨无阻。
躬耕医学卓越科研路
如今的成宪武在学界享誉盛名:先后荣获吉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一等奖等省部级成果奖5项,中国侨界贡献二等奖;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和吉林省政府津贴;在20年间先后荣获日本循环器年会亚太地区青年科研成果一等奖、日本名古屋大学分子细胞循环器研究会成果奖一等奖、日本心脏病财团最优秀成果奖、日本心脏财团—诺华财团优秀成果奖、日本武田药业财团优秀成果奖等国际学会及学术团体科研成果奖12项;荣获InterJCardiol杂志最佳评审奖等国际心血管领域较高水平的SCI期刊杂志最佳评审奖等10余项,并担任国际动脉硬化学会-亚太地区常务理事及美国心脏病协会-动脉硬化/血栓和高血压分会理事等。
2004年,成宪武从日本名古屋大学博士毕业后,一直从事组织蛋白酶/金属蛋白酶在周围血管病、冠心病和心衰发生及血管再生中的作用及机制,在国际上率先证实了组织蛋白酶K通过Notch1激活调节血管再生的新作用机制,开辟了有关“探讨组织蛋白酶K与细胞内信号道路”的研究新方向,所提出的“组织蛋白酶K通过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8/Nptch1活化调控细胞凋亡/增殖”观点受到国内外同行高度认同,为当下日益增多的缺血性心血管病的防治提供了新理论依据及治疗靶点,并获批两项国家级专利。
近年来,成宪武先后主持了15个国家级科研项目,科学研究已经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在Hypertension2022、JCSM2022、Circ2019、NatMed2015、NatCommun2014、JACC2013、EHJ2009、CircRes2007等心血管领域较高水平SCI杂志发表论文180余篇,受邀参加国际学术会议50余次、指导培养20多位博士及博士后研究者,指导的博士论文获奖17项。
如今的成宪武,在世界医学研究领域可以说是炙手可热的专家学者,他终于实现了第一个愿望:成为一名卓越的白衣学者。而后,他开始着手完成第二个愿望——回报母校和故乡。
白衣学者深情归乡路
泰戈尔有这样一句诗:“不管太阳把树木的影子拉得多远,它总是离不开根”,这句诗用来形容归来的成宪武是十分恰切的。
2018年3月,成宪武踏上祖国的大地,回到了故乡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回到了母校延边大学,在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高血压科担任主任医师,2019年5月,成宪武受聘成为延边大学医学院临床教授。对于归来后工作的开展,成宪武感觉到责任重大,但是也更加信心满满。他要将其所学,和他研究的成果像种子一样种在延边大学,并且他坚信有学校、医院这样的土壤,有国家政策的浇灌,有优秀科研团队的培育,一定会开花结果。
中文域名:吉林省归国华侨联合会.公益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工农大路825号团结大厦Email:jlqiaoli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