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铃音小道”上,五颜六色的风铃随风起舞,激荡起美妙动听的音乐;美丽庭院内外,干净整洁的村容村貌令人心情舒畅;智慧小脑平台,既是乡村振兴数智库,也是提升村民幸福指数的“数字秘籍”。
走进益农镇群围村,一幅美丽新农村画卷映入眼帘。十余年来,群围村集体资产由338万元增加到1.1亿元,2022年村集体可分配收入47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52860元,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幸福村。
从一个贫困村一跃成为全国文明村、市级美丽宜居示范村、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群围村靠什么?沿着村庄的发展脉络细细看,群围村以柔性治理激活乡村效能,呼应了群众内心深处的文化认同,探索出了一条乡村管用、群众爱用、实际受用的基层治理新路径,筑牢农村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战斗堡垒,被评为杭州市首批清廉村居示范样板村,成为杭州首批共富村之一。
“领头雁”闯出一条“蝶变路”
群围之变,“领头雁”郑剑锋是关键。村庄破茧成蝶的背后,饱含着他诚挚的为民情怀和沉甸甸的使命担当。
2006年,郑剑锋临危受命,毅然辞去了公司高管职务,担任起群围村的党总支书记。上任伊始,他就向村民作出了“一年变样,两年脱贫、三年大变样”的承诺。
敢闯敢拼的他,为盘活原村委办公房闲置土地,积极争取多方资源,筹措资金90余万元,建起了标准厂房,并进行公开招租,一下子为村级集体经济增加收入191.4万元,为村庄发展挖掘到了“第一桶金”。
此后,他通过村集体租赁承包、土地入股等多种形式,增强自身的“造血”功能,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带领群围驶入发展“快车道”。
郑剑锋始终觉得,是村民的信任,支撑着他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一直坚守。每天清晨到村里转一转,“巡查”全村环境卫生状况的同时和百姓拉拉家常,是他多年来雷打不动的习惯。在一次次与百姓打交道中,郑剑锋“一诺千金”的办事风格也已深入人心,很多“老大难”和“硬骨头”都被他提前攻下。
心中有民,民恒敬之。日升月落,春去秋来,一心为民、实干担当,构成了他这些年的工作历程,也点燃了群围百姓的幸福之灯。
干部带头群众认可人人都是村里的“管家”
沙地围垦独特的地质环境和人文精神,造就和涵养了群围村民勤俭持家、奔竞不息、善抓机遇的优良品质,这也是该村飞速发展的核心内驱力。
建立价值认同是乡村柔性治理的基石。群围村通过激发村民深度参与村庄治理,探索出了一条柔性治理之路,为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做出了有益探索。
每天半小时、每月一排名、每年五十万,是群围村为了发动村民助力美丽家园建设所推出的关键一招。每天挤出“半小时”,清扫村庄道路、维护景观设施、整理房前屋后;每月晾晒评比,红榜每户发放80元/月,黑榜不予发放,其余每户发放50元/月。在这里,没有一个保洁员,但人人都是保洁员。
为了做好“一老”服务,群围村为所有80岁以上老人提供“四个一”暖心服务,即每日一份免费午餐、每月一次志愿服务、一份生日礼物、一个过年红包,每年向60周岁及以上老人发放年终福利,2022年累计发放124万元。
群围村是全区率先提出并探索实践乡村智慧化管理的村庄,这里诞生了我区首个村级应用场景——“智慧小脑”。“村民有话说”“清廉在线”“平安村社”等8个子场景,形成了“公开、阳光、高效”的智治体系,让群众理有处说、怨有处诉,难事有处反映,问题有处解决。
其中,“清廉在线”子场景被我区迭代为“萧山区码上工程”,并在全省数字化改革大会上进行展示。利用“清廉在线”场景,已公开村级资产信息等6898项,村民可以用手机清楚地看到全村的财务收支、资产发包、资产采购等,并进行有效监督。
程序公开透明,诉求“一键直达”,村民对村委工作的满意度自然上来了。数字平台运行以来,公开事项6898件,包含党务服务管理1651件、村级财务管理4027件、被征地安置1043件、各类补助救助138件等,预警均完成整改。2020年村级组织换届中,村党员群众一次选举率100%,“一肩挑”得票率100%。
“富”和“美”同频共振让百姓更有获得感
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升起,照耀在高矮错落的屋顶上,一片片光伏电板将阳光源源不断转化成一股股电流,送入千家万户。这是群围村“金色阳光,共富未来”的光伏项目。
该项目唤醒了农村“沉睡”的屋顶资源,不占用土地,不要求村民出资,在提供清洁电力的同时,壮大村集体经济。以村民金官根家24平方米的光伏板为例,一年可发电约4500千瓦时。只需提供屋顶,就有包括从前期查勘、设计施工到并网验收等各个环节的“一条龙”服务。晒着太阳把钱赚,村民乐得合不拢嘴。
作为全区首个建成“整村光伏”的行政村,群围村的光伏“布局”已从农居房延伸到企业、公共区域等十个区块,光伏项目总装机容量达3040.4千瓦,年均发电量预计达280万千瓦时,换算成电费,每年的平均收益约150万元,蹚出了一条集体经济致富的路子。通过光伏的共建共享,每户安装屋顶式光伏的农户,每年能得到3000度电的电费补贴。
为了进一步算好“共富账”,群围村的“朋友圈”不断扩大,联合三围村和民围村打破村域界限,全面启动涵盖数智“赋”能、共同“富”裕、民生“福”祉三大核心要素的“3F计划”,携手探索组建“共智富”未来乡村联合体。
这是杭州市认定的共富联合体,也是萧山区唯一。群围村梳理了非粮食功能区块,鼓励村民种植水生植物,并邀请专家对村民的种植技术进行指导。现在,村里有180余亩地种植菖蒲、鸢尾、美人蕉、梭鱼草等水生植物,1亩能有1万元左右的收益。
接下来,群围村还要“酝酿”一条“采瓜果—钓鱼虾—农家乐—赏风光—住民宿”的农旅路线。从群围村到三围村、民围村,串起的不仅仅是村庄的特色景点,更是共同富裕的“珠链”——充分发挥各自的特色优势,统一规划、统一整合、统一发展,实现“美丽延伸,富裕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