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天地之中·为天地立心|“华夏第一塔”的前世今生
科技郑|来“迪空间”探秘一辆车的“从无到有”
9·11晚安郑州|全国首个!落户郑州/13家豫企上榜中国500强/1400家门店!郑州市民卡消费享7折
郑州农机中心的大屏幕上,星星点点,每台农机在什么位置、处于什么状态、作业面积多大……农耕信息一清二楚;远在乡村农户的手机小屏上,农户填报需求信息下单、专业农机手报价接单,供需信息一键互达。
这是郑州今年上新的河南(郑州市)农机云平台——农田耕种的“智慧大脑”,大小屏互动,为希望的田野插上科技的“翅膀”;信息技术赋能,为激昂交错的“田园交响曲”再添悦耳“音符”。
一台农机正在收花生
田间地头的“网约农机”
“老张,能调几台农机过来收麦不?”
“机器都调出去了!”
“想想办法,这麦子都熟了,等不起!”
……
“手机上点一点,农机就上门,方便嘞很!”张浩回忆,当天上午八九点联系,一个小时后,河北衡水和石家庄等5台跨区农机就已到位。
“以前,夏收时节农机紧俏,农户都是在高速路口和加油站拦车截车。今年,依托郑州农机云平台,农户只需在平台下单,就能预约农机手。”张浩说。
2023年10月,郑州着手筹建郑州市智慧农机平台,今年“三夏”期间,郑州市农机云平台正式投用。
“平台实时接入雷沃、中联收获等主流厂家的定位终端数据,农机与平台实现定位联网,农机分布情况、作业情况等在平台上一目了然。”郑州市农业机械技术中心装备信息与安全生产科科长田卫民介绍,目前,平台链接农机具1702台(套),其中收割机1044台(套),机手551人,入区作业1180台,跨区作业271台。
管理部门可以远程监控农机位置
被解放的“调度”
“之前不知道机器的具体位置、具体收割情况,容易出现农机扎堆的情况。”张浩解释道,“平台上线后,机器作业区域、农机位置、运行记录等信息一目了然。手机上实时查看,方便对车统一支配和高效管理,就近联系,精准匹配。”
最重要的是,缓解了农民找农机难的问题。往年农忙时,老百姓要么托人问,要么半路拦农机,今年这种现象大大减少。“农户可以通过手机端发布信息,机手可以手机接单,找农机就像打网约车一样方便。”张浩说。
新上线的“农机云”打破了供需信息壁垒,搭建起农户和机手之间的信息直通车,解决了农户找不到农机、农机手扎堆找活的老问题。
农机手扫描二维码登记农机信息
高产高效的“科技芯”
“农机云”的上线,改变的不只是农户和机手。
“目前我市信息化平台还在不断优化和完善功能体系,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机登上‘云端’,农业生产的‘含科量’也将越来越高,管理更智能,监管更精准。”田卫民说。
比如,平台不但可以实现农机的精准调度,还可以实现政府部门对多种作业类型的精准补贴——“网约”下单收割机,作业数据同步上传,农机手的作业补贴也随之精确快速到账。
“技术的迭代,也将带来管理思路、管理方法的转变。”田卫民分析道,未来的农机云将是一套集农机调度、作业管理、社会化服务于一体的平台系统,当发生重大农业灾害时能起到统揽全局、精确调度、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化效能的智慧平台。
“不但可以实现农机的集约化和规范化管理,提升农机服务部门的决策能力,还将为郑州都市型现代农业生产高质高效提供‘科技芯’。”田卫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