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保险+期货”助力贵州乡村振兴

????“保险+期货”为乡村产业保“价”护航

自2015年“保险+期货”试点以来,经过多年发展,保障品种不断丰富、保障规模逐渐扩大、服务模式持续创新,为数以万计普通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了有效的风险管理,作为国家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有力抓手,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贵州证监局有力推动下,2020年4月份,贵州首单“保险+期货”项目在安顺成功落地,实现业务破冰;2020年7月份,威宁等9个脱贫攻坚挂牌督战县实现“保险+期货”项目全覆盖,取得突破性成果;2021年2月份,修文落地贵州首单生猪“保险+期货”项目,通过市场手段解决生猪价格波动对养殖户的影响,填补了贵州生猪市场合理分散价格风险的空白。仅2023年上半年,贵州“保险+期货”落地项目173个,已远超2021年和2022年项目数总和,保障范围覆盖各市(州),为农产品保价稳供和农户稳价增收提供了重要支持。据统计,截至2024年6月底,贵州“保险+期货”落地项目604个,覆盖全省9个市(州)52个县(市、区),为生猪、鸡蛋等6个农业产业品种提供风险管理服务,保障价值约85.93亿元,赔付金额约1.57亿元,惠及建档立卡贫困户(或脱贫户)7671户。

“保险+期货”在贵州落地生花

2020年7月份,从江县贵州乡滋源农特发展有限公司参与大连商品交易所“保险+期货”专项扶贫项目,为公司生产的1800吨鸡蛋提供价格风险保障。同年9月末,因保险期间收盘均价低于承保目标价格,该公司投保的鸡蛋获得33万元理赔款。“有了‘保险+期货’的保驾护航,公司生产起来更有底气和信心,鸡蛋的产量能够维持稳定,还能在销售市场把保费赚回来。”在公司负责人眼里,投保“保险+期货”,怎么算都是一笔“旱涝保收”的买卖。

2022年,施秉县首单生猪“保险+期货”项目落地,在生猪价格波动时提供了有效的风险保障,得到了养殖户的初步认可。

施秉县养殖户表示,“2022年第一次接触到‘保险+期货’,当时觉得是个新鲜玩意儿,但没想到效果出乎意料的好,就又参加2023年的项目。这对我们养猪户来说,算是一个‘定海神针’了,再不用担心一年到头瞎忙活了。”

2022年,安顺市旺农富种养殖专业合作社为4000头生猪投保“保险+期货”项目,因下半年猪价下行,获赔35万元。“中小养殖户希望稳定经营,最怕价格暴涨暴跌,因为一个大跌就可能让我们再也起不来了。”合作社负责人对于这次参保“保险+期货”所获收益感到满意。

在多方的推动和支持下,期货公司和保险公司在“保险+期货”项目中持续发挥专业优势,将农产品价格波动风险转移到市场当中,降低了保险公司的承保风险和价格波动导致农户收入减少的风险,激发了农户生产、经营的积极性。

贵州积极探索“保险+期货+N”新模式

近年来,贵州“保险+期货”服务模式创新纵深推进,项目标的和应用场景不断丰富,价格保险保障范围不断拓宽,“保险+期货+N”逐步凝聚起综合支农合力。

以“保险+期货+订单”为例。2024年初,中信期货携手中国人寿财险、贵州富之源科技集团共同探索生猪“保险+期货+订单”项目。试点项目涉及生猪500头,由当地家庭农场向中国人寿财险购买生猪期货价格保险,保险公司通过向中信中证资本购买场外期权产品进行“再保险”,最终通过期货市场进行风险对冲。经过三方深入探讨,在原“保险+期货”模式下增加保价购猪的新模式,通过保单实现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和中小型家庭农场保价销售需求的有机融合。同时,为进一步解决养殖户保价销售的困难,富之源与家庭农场签订商品猪购销合同,事先锁定保底收购价格,解决养殖户保价及销售渠道的问题。与传统的定价购销不同,养殖户在该模式下,真正实现了既防范价格下跌的风险、又享受价格上涨的收益,同时解决了生猪销售渠道的问题。

一头是沾着泥巴站在田间地头的农民,一头是精密复杂的金融市场,两者连接起来便撬动了金融创新服务乡村振兴的大棋局。作为资本市场支农惠农最接地气的一种创新模式,“保险+期货”不仅提高了农户的抗风险能力,促进了农业产业的发展,还有助于稳定农产品的市场供应和价格。随着“保险+期货”覆盖面持续扩大和农业风险管理需求的不断丰富,还需要不断创新更多工具组合,把风险对冲面拉宽、风险管理链条拉长,更好地发挥期货市场的风险管理功能,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

THE END
1.中信建投期货助力贵州生猪产业稳健发展本报讯 (记者 齐宣)为响应中央一号文件服务“三农”的号召,近期,中信建投期货在贵州省铜仁市顺利开展了生猪“保险+期货”项目。该项目为期1个月,投保生猪6850头,提供了1567.28万元风险保障,最终实现赔付1.1万元。 近年来,铜仁市重点发展生猪产业,将生猪养殖作为全市大力发展的涉农产业。贵州省农业农村厅发文大力支持https://www.benchi8.com/cygs/8210.html
2.中信建投期货助力贵州生猪产业稳健发展本报讯 (记者 齐宣)为响应中央一号文件服务“三农”的号召,近期,中信建投期货在贵州省铜仁市顺利开展了生猪“保险+期货”项目。该项目为期1个月,投保生猪6850头,提供了1567.28万元风险保障,最终实现赔付1.1万元。 近年来,铜仁市重点发展生猪产业,将生猪养殖作为全市大力发展的涉农产业。贵州省农业农村厅发文大力支持http://www.qhrb.com.cn/articles/331263
3.郑商所白糖“保险+期货”县域全覆盖试点为普洱6万蔗农带来保障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陈雨康记者宋薇萍)10月18日,在郑州商品交易所支持下,孟连、景谷县白糖“保险+期货”县域全覆盖试点项目签约仪式在云南省普洱市举行。该项目由中国太平洋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安信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大地期货、东证期货、金瑞期货共同承办。项目在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开展,运行https://m.mysteel.com/19/1021/08/6FA920B17B51576A_abc.html
4.探索“金融+公益”创新模式,券业在行动自2022年6月至今,中金公司与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及中国大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累计完成了五个“保险+期货”项目,为云南、青海、贵州以及甘肃多地累计约2900家农户及农业企业定制化设计保障农户收益的亚式增强交易结构,切实助力保障了农户产业收益。 https://wallstreetcn.com/articles/3726293
5.对大同开展生猪价格“保险+期货”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的调研项目结束时,玉米价格跌到1918元/吨,农民获赔24万元,而保险公司通过向期货子公司购买场外期权,成功转移赔付风险,取得了较好效果,很快就获得参与方、相关监管机构乃至中央政府等多方认可,这是我国在农产品的价格保险首批采用“保险+期货”模式运行,是农业保险的创新,也是资本市场支农的一个重要创新。http://cxxs.hzlib.net/DRCNet.Mirror.Documents.Web/docview.aspx?leafid=2478&docid=7678615
6.方正证券该规则为“保险+期货”业务领域的首份行业自律规范性文件,明确期货公司“保险+期货”业务的基本原则、定义、目标和要求,并从业务承揽、期货服务、自律管理等方面提出规范性要求,旨在引导推动“保险+期货”业务良性有序开展,更好助力农业强国建设。 “保险+期货”为农业风险管理的一种新型工具,在近几年迎来爆发式增长http://down.hibor.org/data/17208df64a272920bbe754f04b651cf6.html
7.贵州证券业协会举办“DCE·产业行”期货服务实体经济专题培训会贵州证监局、省农业农村厅、省地方金融监管局、贵州银保监局、各市(州)农业农村局、各市(州)金融办,贵州证监局对口帮扶县从江县、贵州省保险行业协会、上市公司、产业龙头企业、保险机构、期货机构等相关负责人100余人参加培训。 贵州证监局机构处高洁处长在致辞中表示,2020年,在大商所的支持下,贵州首单“保险+https://www.gzstv.com/a/328d88c8d1c046a7a2b5171e159e769c
8.对大同开展生猪价格“保险+期货”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的调研黄芪两大特色产业),深度挖掘比较优势,大力支持“北肉”平台建设,做优做强高寒冷凉地区特色农业,通过联合市农业局、太平洋保险公司大同中支和期货公司专家组成考察调研组赴大连商品交易所调研学习“保险+期货”业务,结合太平洋财险连续两年多在大同的试点经验,深入县区有关乡镇及养殖户走访了解,对农业保险进行了专题调研https://guoyanwang.clcn.net.cn/DRCNet.Mirror.Documents.Web/DocSummary.aspx?DocID=7678615&leafID=2478
9.阳光财险“保险+期货”助力农户熨平“猪周期”2023年全年,累计在河北、黑龙江、湖北、吉林、辽宁、内蒙古、陕西、新疆、贵州、大连等多个省市开展“保险+期货”价格保险业务共112笔,涵盖育肥猪、鸡蛋、棉花、大豆、玉米、饲料等多个品种,共提供风险保障近16.7亿元。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未来,阳光财险将继续发挥好农业保险在分散农业生产经营风险、保障农民收入方面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6125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