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60岁的农村大姐郭晋平成了“带货”主播,带“活”了一个贫困村——郭姐“触”网记

图②:魏宝玉(右)在收谷子。王晓方摄

图③:武乡县连片种植的谷子。高扬摄

手机成为新农具,直播成为新农活,流量成为新农资。当农产品销售搭上电商快车,“卖难”问题增加了新的解决渠道。帮助群众脱贫,助推乡村振兴,电商会给一个个村庄带来怎样的变化?农民如何“接得住”电商这项新技能?“网上”连“田间”,会让农业产业链发生怎样的变革?请看乡村主播郭姐和村民们的“触”网故事。

起步

智能手机换下“老人机”,培训想打退堂鼓又心疼买手机的钱,挣了1500元的“第一单”让她铆足劲上满4期培训班

想不到,武乡县知名的乡村主播“郭姐”,不是“80后”“90后”,竟是一位快60岁的农村大姐。

郭晋平也想不到,在农村生活了大半辈子,“老了老了,还赶了一回时髦。”

太行山麓,晨光熹微,山西省武乡县上司乡岭头村田埂上,郭晋平早早支起三脚架,架上手机,打开直播软件,一边松土、除草,一边跟网友互动,“各位朋友,今天又见面了。”“你们看,这儿空气多好,庄稼苗多绿,长出来的小米能不健康吗?!”

郭晋平文化不高,说起过去,不是围着灶台转,就是拾掇几亩地,几十年如一日。但一部手机,让她的人生轨迹有了“大变化”——成了网友熟悉的“郭姐”。

“网上能挣钱,以前哪想得到!”郭姐说,“现在村里大多是老人妇女,我都算年轻的了。”守着七八亩地,种点杂粮,收成好时一年挣个千把块,年景不好,一年就白瞎了,这日子咋才能过好?

如何让百姓过上好日子,也是武乡县面临的课题。山峁相连,乡村大多“长”在圪梁梁上,和不少农村一样,当地年轻人大多出去打工了,村子多成了“老人村”。2014年底,全县贫困人口50298人,贫困发生率高达23.9%。

可山旮旯里藏着“宝贝”。武乡地处小米黄金生长带,昼夜温差大,武乡小米素有“金珠不换沁州黄”美誉。“外面商贩两三元就把小米收走,贴上商标能卖十几甚至几十元。”县电商办副主任郝旭东说,“怎么才能让咱乡亲们把利润的大头挣上?”

电商带来了转机。2015年,武乡县成为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电商是新玩意,咱能行吗?”郝旭东一趟趟进村,一家一户动员。岭头村的第一期培训班,让他的心悬了起来——就来了7个村民。

第一个订单让郭姐改变了想法。侄子帮她转发了一条销售信息,深圳的网友买了100多斤核桃。一下子拿到手1500元,郭姐来了劲头,铆足了劲儿上满4期培训班,咋开微店、咋直播、咋弄短视频,她干得越来越溜。

郭姐算了笔账:现在小米价格翻了几番,一斤卖到10元,刨去种地成本和运费,净挣七八元。去年她卖了1000多单,收入近10万元。

“留守村民年龄大、文化水平低,刚开始发展电商,真难!”岭头村党支部书记张玉堂感叹,“可再难也要迈出第一步,县里的培训班开了一期又一期,先学会的带动没学会的。”

“在手机上卖东西,能行吗?”刚开始,村民魏宝玉压根不相信。近50岁的他常年在外务工,一次重病让他干不了重活。

郭姐挣了钱,给魏宝玉带来了信心。

见到真金白银,村里开微店的越来越多了。“50后”王成胜微店年收入过万元,残疾人微商张绍东销售收入6000多元……如今走进岭头村,墙上刷着“把小米卖向全世界”,村里主干道改名为“微商路”,家家门口贴着二维码。郝旭东说,村里有100多户农民发展电商,其中大部分是50岁以上的村民,“留守村民也能当‘网红’,电商让这个‘老人村’焕发了青春。”

电商也为武乡县脱贫攻坚注入了新动能。县里共培训了7075人,其中贫困户4137人次,七成以上为留守村民。全县注册微店5500个,电商直接带动2318户贫困户增收347.7万元。

过坎

和买家交流,说方言不成,打拼音不会,发错货搭进邮费,下笨功夫学“a、o、e”、学拍照录视频

从扛锄头种地到扛三脚架触网,沟沟坎坎真不少。

开微商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哈哈哈哈,学拼音。”伴着爽快的笑声,郭姐给记者解释,“用上新手机,不会说话了。说方言,网友听不懂;可咱又不会拼音,看着留言不敢回,只能干着急!”

先过拼音关。“拼音挂图贴在墙上,没事瞅两眼,路上遇到娃娃放学,就跑过去跟他们学。”郭姐入了迷,还惹来家庭矛盾。老伴下地回来,看着她在本子上划拉,嘴里念念有词,锅里却空空的,气得直拍桌子。

“打字、拍照、录视频、和网友交流……咱以前都没接触过,要补的太多了。”郭姐说,刚开始,因为操作不熟练,好几次发错货,不仅没赚到钱,还把邮费搭了进去。

再过技术关。“如何让互联网更好地‘+’上农民,政府部门也要闯关。”郝旭东说,最初农民在电商平台上开网店,买电脑、学美工、办各种手续,培训费花了上百万元,可不见成效。“经过考察,我们选择了技术门槛较低的微店、短视频、直播等电商模式。”县里拨出资金,请专家开培训班,带着村民外出交流,提供“保姆式”帮扶。

从一张白纸变成了电商高手,郭姐客串起夜校老师。“不要直接说快下单”“拍照要先选一块空地”“直播内容要和农村生活有关系”……说起成功秘笈,郭姐笑了笑,“下笨功夫,错了就赶紧问,一定能学会。”

换手机、开微店,成了村里新潮流。“我已经换了三台手机了。”魏宝玉细数,要下载的软件太多,手机内存从8G到32G再到64G,“听说5G手机出来了,我寻思着再买一个,吃饭的家伙可不能差了。”

“随之而来的是,农民对网速要求高了,一些农村信号差的问题凸显出来。”每次下乡培训,郝旭东总会被问到“啥时候手机信号能变好?”

魏宝玉深有感触,“刚开始,信号断断续续,网页半天打不开。没有WiFi,用手机流量直播,一场下来话费扣了上百元,相当于赔十几包小米。”

“补上农村信息基础设施短板。”武乡县副县长郑丹说,“县里在村上增设2座信号塔,建了300米WiFi覆盖区,村民上网更方便了。”目前武乡乡村基本实现了无线网络全覆盖。

“为了疏通物流‘最后一公里’,县里想了很多办法。”郑丹介绍,提供资金支持,村民每单享受2元补贴,解决物流成本高的问题。目前全县物流补贴60万元左右。“去年我有700多单快递享受了补贴,省了1400多元。”郭姐说。

撬动社会资本,补上物流“断点”。走进蚂蚁到村公司,快递如同一座座小山,员工们正按乡镇弯腰分拣。“我们就像是一只只蚂蚁走家串户,帮村民代收代发快递。”蚂蚁到村负责人王旭东介绍,“在政府部门的支持下,我们专人上门,费用不变,让村民寄送快递更便捷。”

一张连接城乡的物流网络逐渐形成。截至目前,武乡县328个行政村建设乡村电商服务站233个,覆盖率达71%;农村物流配送点覆盖260个村,覆盖率达79%。

提升

用真空包装换下白布袋子,申请绿色产品标识,一斤小米能卖到16元

“过去卖小米,都用自家缝的白布袋子装。”如今,郭姐家的小米穿上“新衣”。绿色包装袋上面写着“武乡小米”,下面是艺术字“郭姐”。“县里免费提供真空包装机,找专家设计包装。申请绿色产品标识,一斤能卖到16元。”郭姐说。

魏宝玉也给自己定下目标。18.8元!把一斤小米卖出好价钱。“咱小米就值这个价。”

信心来自哪?“开微店,不仅让我把农产品卖出去了,还让我的思路更宽了。以前咱就是面朝黄土种地,现在能和市场直接对话了。”魏宝玉说。

对话的结果是,他发现消费者愿意为好品质埋单,“有一位刚当了妈妈的顾客,问我有没有不用化肥的小米,多少钱都愿意买。”

这让魏宝玉来了灵感:种植羊肥小米,采用预售方式。产品刚上架,网友抢购一空。“用羊粪蛋当肥料,土办法产出有机绿色小米。电商让我意识到,按老办法种地不行了。”

一根网线连接城乡,重塑农民生产方式和观念,撬动了农业产业的深层次变革。

“农村电商,拼流量更要拼质量,想要一直火,离不开产业基础这把‘柴’。”郑丹说,发展“互联网+农业”,更应注重“加”的内容。武乡县以电商为契机,“网上”“田间”一起耕耘,促进小米全产业链升级,实现农业提质增效。

标准化种植,解决“怎么种”。“公司给我们讲了,种小米要选择向阳坡地、弱碱性红铁土地块,还得轮茬耕作,这样产出的小米颗粒饱满,米饭黏糊性强、绵甜喷香。”郭姐说。目前晋黄羊肥小米公司建立从田头到仓库的全程监控体系,发展标准化种植,带动小米种植1.5万亩。

“推进标准化种植,需要龙头企业带动。”郝旭东说,一方面农民与企业签订购销合同,按标准种植。另一方面,一些有能力的合作社可以学习借鉴先进模式。

打造品牌,解决“怎么卖”。魏宝玉的品牌意识足足的。“我找村委会开了证明,还办了营业执照,很快我自己的品牌也能申请下来了。”

武乡县建立了全产业链标准体系,获得了小米地理标志认证和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创建了“武乡小米”区域公共品牌,提升品牌影响力,让好产品卖上好身价。

谈及未来发展,村民们还有不少期待。

5月16日,一场公益直播带货,让大家见识到“流量”的力量。短短6分钟售出3万多单小米,销售额突破100万元。

“当前,推广主要靠农民一家一户,多采用熟人转发的方式,缺乏可持续性。”郝旭东分析,接下来县里将进一步引进市场力量,拓展渠道,用专业的推广服务提升电商发展后劲。比如,与直播公司合作,举办专场活动;与大型平台对接,建立固定合作关系。县里与微店助农平台对接,已经销售了近2万斤小米。

产业链条仍有待延伸。一场武乡小米开镰节,吸引了上千名游客,大家边走边拍,当天成交上万元。“这样的节日越多越好,能为村里带来不少客人。”郭姐说。

“接下来,准备在小米初加工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米制品等精深加工,丰富产品品种。与此同时,充分利用武乡丰厚的红色文化、乡村风光等旅游资源,发展文旅产业,实现一二三产融合。”郑丹说。

对于未来,郭姐信心满满:“市里要办抖音培训班,我想再带几位邻居参加,一起做大微店,让咱村的生活更有奔头!”

一根网线,改变的不只是岭头村,在武乡,在山西,在全国,它正给一个个乡村注入蓬勃新动力!

畅通两个“一公里”(专家连线)

地头直播、大棚带货,今年以来,不少地方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利用“直播+电商”“短视频+电商”等新模式缓解农产品卖难。数据显示,年初以来快手平台通过“携手助农”活动累计销售农产品超过1.8亿元;今年一季度,农村网店在拼多多平台上卖出的农产品订单数超过10亿笔,同比增长184%。淘宝日前发布村播计划2.0,计划今年孵化20万新农人,通过直播带货销售农产品达150亿元。快手副总裁宋婷婷表示,“电商推动田间直达餐桌,成为扩大农产品销量、促进农民增收的新利器。”

“电商在帮助农产品上行方面发挥了不小的作用,今年应对疫情冲击,这种作用更加凸显。”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叶兴庆说。

“农产品电商不是简单把农产品搬上网,而是倒逼农业全链条变革。”叶兴庆说,互联网的加入,让消费者通过溯源看到农产品生产全过程,看到采用哪种种植方式、肥药如何使用等,这样一来,消费者可以选择有品质的商品。同时,生产者也更能了解市场需求,通过新的组织方式,适用的新技术、新品种,推动标准化生产,提升农产品质量。

“做好农产品全链条改造,关键要畅通两个‘一公里’。”叶兴庆说,解决“最先一公里”问题,将供应链前置到离产地最近的地方,实现农产品分拣、包装等作业;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启动农产品仓储、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工程,让农产品运得出、供得上,实现优质优价。

“应该看到,不是所有农产品都适合电商销售。”叶兴庆认为,地域特色鲜明、原先市场半径较小、价格受抑制的农产品更适合电商销售。对大宗农产品而言,目前传统批发零售方式仍然具有成本和效率优势,“解决农产品整体性、系统性卖难问题,还是要线上、线下形成合力。”叶兴庆认为,让农产品电商发挥更大的作用,要“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一起发力,一方面,要扩大消费、扩大市场,以更大的市场容量来让更多的农民通过农产品电商获益。另一方面,有关部门要努力夯实基础支撑,进一步改善和加强农村交通、物流、通信等基础设施条件,强化电商服务、人才培养等体系建设,促进农产品电商持续健康发展。

THE END
1.农村生意机遇开设农资店的智慧之路一、农村生意机遇:开设农资店的智慧之路 在农村开设农资店,不仅是对农业生产的服务,更是对当地经济发展的一次重要投资。然而,面临的挑战也很多,从选址到设备采购,再到市场营销,每一步都需要精心考虑和周密规划。 二、土地选择与房产成本 首先,在选址上,必须选择交通便利、人流集中的地点,以便于顾客来访。同时,土地价https://www.l0dm1h3tk.cn/cha-ye-zi-xun/461364.html
2.在农村开个农资店要多少投资在农村开个农资店要多少投资,通常是一个涉及到多方面因素的综合性问题。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农资店的种类和规模会直接影响到总投资额。在这个背景下,我们将以种子、化肥、农药等为主的农业生产资料为例,来探讨具体的投资要求。 选址与租赁 在选择地点时,要考虑交通便利性以及周边市场需求。有的地区可能需要支付https://www.qtleqzhor.cn/xue-shu-huo-dong/373232.html
3.农资店创业初期投入预算与风险评估在农村开设一家农资(农业机械、化肥、种子等农业生产资料)店,既是对当地农业发展的支持,也是一个具有较高潜力的商业机会。然而,任何一个新项目都需要慎重考虑和精心规划,尤其是在资金投入方面。那么,在农村开个农资店要多少投资呢?下面我们将从多个角度探讨这一问题。 https://www.cojznovtpy.cn/xue-shu-huo-dong/345205.html
4.农村开农资店投资需知种植品经营策略与成本预算在农村开设一个农资店,这个决定需要仔细考虑的因素很多。首先,选择合适的位置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直接关系到顾客流动性和产品销售情况。 选址规划 在农村开个农资店要多少投资?首先得看选址是否合理。这不仅影响到了初期投入,还关系到后续经营效益。一般来说,位于交通便利、人口密集的地方会有更好的市场前景。但同时也https://www.lboclvlct.cn/ke-yan-jin-zhan/446496.html
5.2025年开农资店,5个越做越好的秘密,你必须要知道!所以大家在开农资店后,千万不要自己一个人在家琢磨,要走出去,多找做的好的零售商,多跟他们接触多跟他们交流,看他们是怎么做的,慢慢地你的农资也会越做越好的。 以上就是5个农资越做越好的秘密,如果你还有其他经营问题,可以在下方留言区写成你的问题!http://www.pesticidenews.cn/zgny/yxcl/content/948151f5-44bf-4346-8c84-00b34e3e3c36.html
6.如何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7大措施缔造经销商“农资+”服务模式随着农资行业竞争不断加剧,如何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建议经销商以农资供应服务为主线,通过以下7大措施缔造“农资+”服务模式。 构建综合服务平台 线上平台:开发农业服务平台,集农资销售、农技咨询、市场信息于一体,方便新时代的种植业主“一站式”获取所需资源。 http://www.pesticide.vip/zgny/yxcl/content/353c6e40-9958-4ab1-a8c3-c667cf76277d.html
7.农村开设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店投资分析农资商店创业成本估算在农村开个农资店要多少投资? 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与城市相比有着显著差异,然而随着现代化农业技术的普及和市场需求的增长,许多人开始关注在农村开设一家专门销售农业生产资料的商店。那么,这样的商店需要投入多少资金呢? 选址是第一步:选择合适的地理位置 在进行详细https://www.382hl43py.cn/yao-cai-zhong-zhi/434156.html
8.农资店起步秘籍:零基础也能轻松上手开农资店怎样起步总结:开农资店怎样起步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从市场调研与定位、选址与装修、货品采购与管理、营销与推广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和规划。只有做好这些基础工作,才能确保农资店的顺利起步和稳健发展。同时,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和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变化,农资店还需要不断学习和创新,以适应市场的发展和变化。https://blog.csdn.net/Happy_Jiyanyan/article/details/138649287
9.假如我要开个农资店(一)管理·营销191农资人最近闲来无事,想着怎么能把一个农资店做起来,倒不是真想做,而是通过自己做农资的经验,把这个事情重新梳理一遍,理出一个头绪,一是想开个头让大家帮忙共同把这个虚拟的农资店打造成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嘛),一是想着把这个大家共同努力的成果,对想开店的人一些小小的启发,最后满足自己学习的欲望(比较自私的https://www.191.cn/m/index.php?c=read&tid=238852
10.2024在起步阶段,农资连锁经营主要以小型农资店为主,这些店铺经营品种相对单一,服务范围也较为有限。这一时期的农资店多数为家庭作坊式经营,缺乏统一的管理标准和品牌意识,市场竞争力较弱。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快速推进和农民对农资产品需求的日益增长,农资连锁超市逐渐兴起,并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的农资连锁超市以规模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1116/8121126021007000.shtm
11.加油站非油销售(精选10篇)桃溪加油站位于遵义市市区,车来车往,人流量大,进站率高但是进便利店却一般,站长王小静灵光一闪,想出“提篮销售”,既然顾客不进店,那就让员工提着篮子走出门店,挎着各种小商品到顾客车窗前推销,用实际行动引导员工开口主动推销非油商品,为加油师傅介绍和推销便利店的香烟和冰冻饮料。根据数据显示,提篮销售效果明显,每https://www.360wenmi.com/f/file308ge8o4.html
12.农村养殖创业好项目有哪些16篇(全文)如今的儿童用品使用期大都比较短,不买吧,孩子吵着要;买吧,孩子长得快,不久就闲置了。县城做什么生意好?你可以开家儿童用品租赁店,大的如电子游戏机、电动车等,小的如儿童自行车、儿童书桌、专用床、各种玩具等,定会生意兴隆。但必须注意的是,所有租赁品必须要经过严格消毒,并且租金合理,诚信守诺。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tp1g549a.html
13.莱阳市政府门户网站就业岗位信息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烟台美化农资莱阳分公司1、司机:1名,3200元/月,负责接送客户,偶尔送货2、会计:1名,3200元/月,交保险3、业务员:10名,底薪3500+提成+奖金+五险+带薪培训,综合工资8000元以上,上不封顶,男女不限,学历、年龄不限4、促单员:5名,底薪3200元/月+提成,交保险,负责接待客户、统计订单、上班轻松、无压力,要求形象好https://www.laiyang.gov.cn/art/2024/3/22/art_111046_29700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