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沙漠还是沙漠的以色列,农业却为何世界领先?

不经意间,中国农化行业与以色列的合作越来越多了。

参股,收购,技术层面的合作,引进水肥一体化技术,现代农业示范园等等,无不展示着企业国际化进程的脚步加快。

是什么吸引了大家的目光?以色列哪些方面值得我们学习?

对传说的认知和实地的考察又会有哪些不同?当我们走进以色列,又会有哪些发现?对设施农业的崇拜以及传递行业价值的目标,促使我们出发、探寻。

我们带领以色列现代农业考察团赶赴以色列。走近以色列,探寻设施农业、水肥一体化、技术创新、解决方案、农业物联网的现代农业之美。

水肥一体化探寻

设施农业托起了以色列的绿洲

国土面积2.2万平方公里,沙漠面积达到67%;

可耕地<20%,可耕地的50%必须灌溉才能生长作物;

人均水资源270立方米,不足世界人均的3%;

年均降水量约200mm,年蒸发量却高达2500mm。

这些无一不表明以色列是一个自然资源极其贫瘠的国家,尤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水资源。

仅看地图,谁能想到拥有这样自然环境的国家竟然西红柿每公顷最高年产500吨;沙漠地区柑桔每公顷最高年产80吨;温室大棚每公顷每季度生产玫瑰300万枝?谁能想得到这个沙漠与戈壁构成的国家竟然绿树环绕,鲜花怒放?

然而,这些绿植和庄稼能够在沙漠和戈壁上生长,都得益于以色列闻名与世界的滴灌技术和喷灌技术。或许也正是因为极度的干旱与不可思议的丰收这样的激烈冲突,才引得无数的中国农业团队前来汲取经验吧。

那么,以色列的设施农业究竟是什么样子?

根植于以色列的设施农业

在以色列的大街小巷、农田园林,滴灌、喷灌设施无处不在。在以色列的街道,用于滴灌的橡皮管四处延伸。对于这么大面积的投入,作为记者一行还是很新鲜的。初见时,都会兴奋地追问:为什么每一株花卉,每一棵绿化树木都有一跟细细的专属支管及滴灌喷头?这些费用谁来承担,等等。到后来,再见到无所不在的滴灌、喷灌的时候已经觉得理所应当。

小花坛里的滴灌设施

精细化,是记者的第一感受。每一株植物的根部都会有一个支管,这种滴灌作业完全由计算机控制,能自动测试植物的生长环境、水分、养料等,自动向植物根部输送水和养料。四通八达的滴管在计算机的控制下,准确地、极度节省地把水分、养料输送给植物,把这片戈壁、沙漠变成了绿洲。

大棚控制中心

而草坪、大面积的庄稼则是采用喷灌方式。

大田的喷灌设施

以色列大多高附加值产品,虽然和土地面积小有关,但是其精细化的管理促就的高产量和高品质弥补了面积的不足。这样的农业设施,保障了农业水肥以及精细化管理的需求,也使以色列在全世界环境保护以及粮食安全问题上大放异彩。

滴灌源于对环境的不屈服

耐特菲姆cmt系统全球销售经理也向记者介绍,因为以色列太缺水了,南部沙漠条件非常恶劣。源于对环境的不屈服,以色列人发明了滴灌。实验证明滴灌对地形、土壤、环境的适应性强,不受风力和气候影响,肥料和农药可同时随灌溉水施入根际,并可防止产生次生盐渍化,消除根区有害盐分作用。

滴灌全套系统包括电脑(控制系统),肥料,滤化器,管道,对滴灌管的壁厚、滴头间距、滴头流量在不同环境针对不同作物都用一整套的标准,保证每一滴水、每一滴肥都能物尽其用。该工程师特别说明,滴灌作用于植物根茎部的2~30厘米,有效减少水和肥料的使用量,提高利用率。

管理人员在调节仪器

控制、检测、管理、灌溉,耐特菲姆坚持用先进的滴灌方式和微灌解决方案创造可持续发展的未来。据介绍,目前,以色列90%以上的农田、100%的果园、绿化区和蔬菜种植均采用滴灌技术进行灌溉。

滴灌用水从哪里来?

提到这个就不得不说说以色列领先的水技术、再生能源技术。以色列在水技术和水管理方面的成就和经验,对全世界都有借鉴意义。

据以色列化工合作农场工程师介绍,以色列全境约2/3的土地为沙漠,水资源非常匮乏。然而,正是这种残酷的生存环境,令以色列自1948年建国之日起就将水资源的管理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上,通过一系列法规明确规定了各部门用水的定额:每年居民用水占20%,农田环保用水占40%,工业用水占40%,任何部门不得超额使用。

为了解决工业、农业用水,以色列将污水回收率一提再提,直至目前的75%,成为世界水资源回收利用率最高的国家。

回到最开始的问题,灌溉用水从哪里来。以色列滴灌使用的是三合水即:雨水、地下水、中水。生活污水被处理后与收集的雨水和地下水按照科学的比例混合起来,成为滴灌用水。

“中水”(中水也叫再生水是指污水经适当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水质指标,满足某种使用要求,可以进行有益使用的水)。例如,里雄莱锡安的丹地区污水处理厂负责处理特拉维夫地区约200万居民生活污水。处理后的生活废水———中水,除极少量作为补充水,被注入到地下水层外,大多数中水都被并入农业灌溉系统。泵站控制中心,根据各地农业用水需求情况,以及各水库中水的存量,及时调配各水库的出水量。

以色列的水资源开发和利用高度集中,由国家水厂供给。以色列已经建成了世界最为发达的供水(包括市政用水和农业灌溉用水)管道和控制系统。管线不仅有饮用水供水管和排污管,而且供农业灌溉使用的第三类管道也非常发达。全国输水管线总长度超过了10500公里。

农场的水肥一体化设施

投入更少收获更多

“morewithless”投入更少收获更多,这是在访问以色列企业中都能听到的一句话。那么以色列这些企业是如何实现这句话的?

以色列之所以能够再这样恶劣的环境下创建世界一流的农业体系,并实现巨大经济效益,依靠的不仅仅是某一个公司,而是一整个链条上的合作。譬如耐特菲姆(滴灌设施企业)就和以色列化工(肥料企业)、海泽拉(种子企业)、BIOYOME(作物解决方案企业)以及科研机构等方面合作。

在水肥一体化方面,以色列不仅拥有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和设备,其水溶肥研发体系也至关重要。以以色列化工为例,他们同时具有先进完善的产品规划与设计、科研、实验、设备研制、田间测试、产品营销等一系列的产业链条运行模式。以色列化工研发中心的一位工程师告诉记者,他们现在主要将产品导向特种肥,提倡高效、环保、节约型产品,目的就是为了提高营养吸收,不堵塞,提高管子的使用寿命。

以色列化工合作农场在做石榴施肥方案研究实验

滴灌技术不但节水,而且为发展高效农业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据介绍,用滴灌方法生产的西红柿每公顷产量达110吨,辣椒、葡萄各40吨,茄子70吨。这也是为什么不缺水的国家也在推广滴灌技术的原因。当然,高产的原因也与以色列的精准农业有关,从测土到施肥方案的确立,从滴灌设备到精准施肥的管理,从不堵塞的产品到“中水”的应用,从土壤挖潜到耕地的休耕。都体现着以色列人对农业的关怀。

思考

有人说,这些滴灌设备在以色列这样的缺水环境中有用,在中国除了新疆地区就没什么用。果然没用吗?大田推广滴灌不现实,喷灌呢?中国南方虽然不缺水,但是需要解决施肥难的问题。并且,相较于这样的精准施肥灌溉,大水漫灌的确太浪费了些。

“更少的投入,更多的收获。”若在中国的果蔬上都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提高产量,提高产品利用率,减少水和肥料的使用量,对“零增长”不是一个促进吗?对农户,不是一个丰收的途径吗?究竟制约中国水肥一体化进程的是什么?是体制?是观念还是什么?

以色列的农资经营是什么样的?

以色列的农资市场并不庞大,因为农业面积不多。加上三种农业体制并存的形式,所以,其农资销售有其自身特点。

农业面积以色列只有中北部约20%的土地适宜耕种,其中水浇地占48%。以色列分为10个农业区。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棉花、柑桔、葡萄、蔬菜、和花卉,产量最多的是柑桔。

尽管以色列的自然环境差,水源匮乏,可耕地面积有限,但以色列人通过将不毛之地改造成肥田沃土的方法,使可灌溉土地增长了8倍,占可耕地面积的49.5%,农业种植区已由400个增加到750个。

三种农业体制并存

以色列的农业组织至今有并驾齐驱的三种形式:公有制集体农庄——基布兹、合作社——莫沙夫、个体农户——莫沙瓦。

以色列2012年全国有270个基布兹组织,成员总体有12万人,平均每个基布兹有450名成员,拥有7500亩土地,人均16.7亩(以农业从业人口计约60亩)。“Kibbutz”在希伯来语中意为“聚集”“集体定居点”,是一种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集体农庄。基布兹的成员不拥有房产、汽车等任何私人财产,所有生产资料、劳动产品乃至个人收入,均归集体所有。

莫沙夫现有400多个。每个莫沙夫有60至100农户,各个家庭农场是独立的,房屋、田地、收入归农户所有,平时各农场相互协作,相互提供经济和社会服务,农忙时雇短工,集体合作社负责供销、教育、医疗、文化等。新建村落由农业安置规划中心和犹太人服务社共同规划,政府向他们出租土地。

莫沙瓦是个体农民组成的团体,他们就地组织自己的产品市场,进行农资交易。

市场竞争促使传统农业向农业产业体系转化。农户们根据规划核算成本,预测市场,签订产销合同,他们只管精心种植。种植之外的加工、采购、财政、购销等繁琐的农业服务由区域合作组织承担。农产品销售依靠专业内销、外销组织,它们是独立核算的企业。全国农产品内销组织“努瓦”有职工7000多人,负责70%以上的农产品收购、加工和批发。它在国外设办事处,推销产品,反馈市场信息。

这样的体制下,以色列的农资经营自然也和其他地方不同。

由于都有团体化组织,所以以色列的农资销售基本上是直接面对客户,企业服务人员根据农业区划片区,定期去回访农场主,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那么,在国内我们在经营农资,服务农民的时候,以色列的企业在做些什么呢?跟着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作物解决方案,贯穿整个作物的过程,以色列同样有这样的企业存在。

其实,无论哪个国家,农民大致都需要从土壤取样,作物保护,作物病虫害防治、治疗,农用机械(播种、施肥、收割),农作物保险,仓储,运输,农场员工的培训,环境检测,甚至金融支持等服务,只是看哪些地方能提供这样的服务,以及如何提供这样的服务。

对于一个农场主来说,能否跳过上述环节中的一个两个或者多个呢?答案当然是不能。对于农户而言,面积大小不重要,大小农场面对的问题是一样的,这些规则作用于每一块土地。确保高效和盈利,是每一个农场的目的。无论哪里的市场都需要这样提供一站式农化服务的企业。

作为以色列较大的化工企业——以色列化工,其旗下做作物解决方案的团队,也在不停歇地根据市场需求进行挖潜的研究——改变口感,迎合需求,扩大市场。

在这里,记者再一次见识了以色列人的坚持与精益求精。

在以色列化工合作农场,也是以色列农业部直属农场,记者一行看到空旷的土地上放置60个桶装装置,里面种植的是石榴树。仅仅这60颗石榴树,他们就做了14套不同方案。用不同的肥料做对比,通过肥料、水来观察,查看吸收状况,通过数据得出哪种更合适。当记者问及为什么要用这么多方案做实验,负责人回答,肥料公司需要改良配方适应作物。大棚种植每天都要调整、分析水的品质。我们通过不同方案的数据反馈可知肥料的配比及吸收。通过取样,分析,检测,知道该增减些什么。

有了科技人员的探索,将技术和产品推向市场就变得简单。

BIOYOME公司工程师DAVIDSARID介绍说,他们先后与三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建立合作关系,为企业做科研、创新。

在BIOYOME公司服务的柑橘园里,我们看到柑橘园的主人也颠覆了我们平时对农民的认知。认知中的农民就是“面朝黄土背朝天,朴实,忙碌,收入一般”,但是这些种植园主却是写意的,开着轿车,水肥的灌溉也只用动动指头而已。而一些技术问题,大多都委托给BIOYOME公司。柑橘园主其实只需要做个管理者,统筹者即可,很多事情不必躬亲。

解决方案不止在中国,在世界更有其生命力,不只是提供单项的产品,还涵盖一系列的技术指导。购买服务也是国外农民投入的一大特色。由于企业和种植主之间没有环节,直接从企业到农户,这也使得服务商能够直接服务农户。

谈及投入,种植园主告诉记者,除了滴灌一次性投入外,柑橘园每年投入施肥、浇水、除虫、打药、采摘等大概3500人民币的样子。由于不是浇水的时候,他们只是给大家介绍了大致的水肥一体化操作流程,就是通过利用一系列口径不同的塑料管道,将水和溶于水中的肥料通过压力管道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水、肥均按需由电脑控制定时、定量供给。

农资经营大多时候是无招胜有招。

农资经营手段似乎大多都一样,只是国外更侧重于服务。像国际知名的就有美国的CPS和加拿大的公司,都是提供给农户一整套的解决方案,提供增值的有偿的服务。中国目前也有不少类似的企业和经销商,只是目前提供的大多是阶段性的服务或者无偿的服务。

服务不但指产品的服务,技术的服务,还有农机方面的服务。农业机械化已经是大家共识,就以色列柑橘园的农业设施而言,其实并没有多高大上的设施和技术,为什么在国内推广就这么难。受制于理念还是技术推广?若国内的理念也像以色列这样,会不会农民更写意?农资市场会不会更简单?

创新关键

创新是生命之源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在以色列得到了最大的证实。

以色列人均拥有创新企业数目居世界第一;以色列人均拥有高科技公司位居世界第一;以色列人均拥有图书馆和图书量均居世界第一;以色列人均读书比例居世界第一;以色列为世界贡献了20.2%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以色列劳动力中25%是科技专业人员;以色列每万人中就有近150名科学家和工程师,是世界上比例最高的;以色列从事研发的全职人员占总人口的比例为9.1%,在世界上名列前茅;以色列高科技产业的产值已占工业总产值的50%以上。

有人说,以色列没有资源,没有市场,惟有创新,才可以生存。

记者一行在以色列考察深有感触:以色列的创新在每一个地方。

强调可持续发展

ADAMA公司是全球第七大农药生产和经销商,他们的目标就是生产最高质量的产品,用于创新。

据介绍,ADAMA公司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差异化:研发、试点设施,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强大的生产支柱,与全球参与者合作生产。所有生产设施均得到维护、仓库、实验室支持。

他们不但生产最高质量的产品,还斥巨资做环保。主要环境投资有:废水的生物处理,不同气体出口的热氧化,高压湿式氧化,水循环利用装置,为了使用天然气而调整蒸汽锅炉和其他装置。在ADAMA公司很少有刺鼻的味道,其负责人介绍,为了让味道变得“芬芳”,他们在排出来的尾气中添加了一种成分,使气味变得有点像柠檬的味道。

因为以色列土地贫瘠,资源匮乏,因此极为重视保护自然资源。以色列非常重视可持续性发展。【以色列环境部两年前开始制订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制定了一系列保护资源与环境的法规,建立资源“红线”。首先对主要水源加利利湖和地下水建立“红线”制度,严格控制水质和采水量。现正陆续对土地、空气等重要生态系统等建立“红线”制度。以色列注重用经济手段和市场机制保护资源、环境,实行用水许可证、配额制及鼓励节水的有偿用水制,推广节水技术。农业用水执行配额奖惩。以色列污水利用率达90%。目前,以色列正在建立国家绿色核算体系,污染税、环境许可证、绿色标志等环保制度都是为了引导、鼓励绿色消费。】

以色列化工磷肥厂同样重视环保,在沙漠里修了不渗透的湖用来蒸发废水,其尾矿也会综合利用处理,中低品位的尾矿,做复合肥肥料的添加剂;高品味的用来做高档肥料、高纯度的肥料,形成“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发展模式。

科研是重中之重

研发人员多,研发投入高。是以色列企业的特征。

海泽拉优质种子公司,以色列最大的专业种子公司,主要从事育种生产和销售蔬菜,大田作物杂交种子的世界领先企业,其种子产品销往全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员工分布大致是,销售人员占31%;研发人员占28%;物流占10%。

以色列企业研发人员占比高,这和国内少有差别,国内企业特别复合肥企业因为销售需求较大,所以企业中最庞大的队伍是销售队伍。而以色列却是研发和物流占比更高。

海泽拉对研发特别重视,每年收益的15%—17%会投入研发。

以色列化工磷肥厂全球最大生产制造商,研发部门同样深入企业的每一个环节。高效、环保、节约,他们介绍他们研发的方向是提高作物营养吸收,纯度高不堵塞,提高管子的使用寿命的产品。

耐特菲姆同样在不停地研发,使其产品更经济,更可靠,更简洁。不少中国团队来参观学习,但是都以造价高而不得已放弃滴灌,耐特菲姆已经研制出更经济的产品,相信也会成为中国农户的福音。

无论是源于国家安全发展需求的强劲创新动力,还是培养主动创新能力的教育方式,还是优化创新的人力资源配置——研究所、院校和企业的合作:以色列都在竭尽所能地去创新,去研发。

不但政府科研部门、大学科研团队与企业开发部门紧密合作、优势互补,色列大型企业和基布兹所属企业一般也都设有研究开发机构,在以色列的科技创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色列已经行成从上到下的整体创新机制。

全民创新,全方位创新,无论高科技前沿,还是传统行业的痛点产品,都有创新。或许,这就是王育琨老师说的,以色列的创新是一条活泼的河流吧。

创新是以色列的一大特点,槽刻在每一企业,每一个人的心智。竭尽所能地去创新,去研发。

以色列对研发的重视及投入之庞大令人叹为观止。中国哪一个公司会有那么庞大的研发队伍?哪一个企业的研发部门会那么得被重视?因为缺少紧密合作、优势互补。科研单位还有很多成果高高挂起,无从落地;企业随波逐流,找不到项目只好亦步亦趋。

好在,产学研合作的通道已经开启,大型企业也开始建造自己的国家级研发中心。很多人断定,中国会是最具潜力的创新国度。

编后语:我们离以色列有多远

以色列之行,笔者发现只有近距离观察,才能了解。以色列离我们不仅仅是一万多公里的地理距离,还有其他。

研发部门在企业的地位较高,企业销售与研发人员比例基本持平,企业每年能拿出15%左右的销售费用用于创新。这些和中国肥料企业不同,中国企业营销队伍庞大。大概也和中国的销售环境有关,由于户均面积较小,中国企业不可能直接面向用户。再加上中国农村版图辽阔,企业-经销商-零售商-农户的销售层级,所以,销售人员在中国农化企业中占绝对比重。

精细化农业,与很多地方粗放型农业不同,以色列的更精准。精准施肥带来的是作物品质的提高以及肥料利用率提高。无论保护地里的甜椒、西红柿、黄瓜、花卉还是田地里面的果树,他们的施肥用水都比较精准。也有人谈到以色列的这一套拿到中国未必合适,照搬有效有否暂不论,只是相较而言,大水漫灌的浇水方式太落后和浪费了。

人与自然共生,以色列企业给员工创造出来的办公环境和家一般的感受,更令人动容。和国内大多农化企业不同,以色列这几个大型的农化企业均有很美好的办公环境和厂区环境。当人关心环境时,环境就成了重中之重,保护环境就成了重中之重。这也可能也是死海虽然是钾盐的开采区,却仍然是旅游胜地的原因吧。

以色列的文化是其强大的原因,以色列文化就是犹太文化为背景,并且包容共生。中东专家殷罡认为,软实力是最大实力,信仰的力量是最大力量。或者也正是犹太人的信仰才使他们团结、敢于挑战、坚持、创新。以色列国民整体受教育程度高,还特别注重家庭与生活。记者一行受邀去犹太人家庭过安息日的时候发现,犹太人在安息日会关掉一切电子设备,和家人、朋友一起,信息互动,享受生活放空自己,然后再投入新的创新中去。

除了这些,其实身为中国人在以色列也蛮自豪的,以色列中国的元素也很多。乘坐的大巴车多是“宇通”,以色列ADAMA公司已经贴上了中化的标签,以色列化工和云天化深度合作磷肥产业链,金正大和利夫纳特、瑞沃达斯公司合作投资合资企业……对于耐特菲姆和以色列列化工以及HAZERA,甚至更多的面向世界的以色列企业而言,中国都是不可忽视的潜力市场。

中国在国际化的道路上越走越好,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和领域建厂,合作,收购,参股,未来将会走得更远。我们需要不断汲取其他企业的精华,并不断丰富改进,国际化的路径就会更加通畅。

一群人,一个梦,一同行。通过对以色列的参访,我们开拓了眼界,扩宽了视野,加强了与以色列的合作。除此之外,以色列之行也浇灌出了参访团成员之间的友谊、合作、交流的绿洲。一起参访以色列只是开始,以后还将收获更多的合作的可能性。

只要心没有距离,一切就每没有那么遥远,出行的风景线上,最美的永远是人。而作为农资人的我们,永远在路上。

THE END
1.“产得出”更要“卖得好”以大农业观重新审视农业生产,从产业链来看,发展农业不仅需要产前、产中环节做好良种繁育、农资供应等,产后的储藏、流通、营销等同样重要。农产品季节性强,如果不提前规划,到收获时再找销路,容易卖不上价。所以,让优势产业成为富民产业,销售是关键环节。从功能性来看,农业具有保障重要农产品供给的功能,也具有稳定农民https://gr.cri.cn/20241209/b5a866e8-9030-38da-acb0-f225f8c47de6.html
2.解决肥料传统行业痛点农资电商站在风口上记者:易肥网在未来几年有哪些规划? 苏志刚:农资产品的需求分散而巨大,而具体在肥料细分行业存在市场的供过于求,且传统流通体系存在诸多痛点,这就为用互联网工具对传统行业进行改造提供了契机。作为肥料垂直电商平台,易肥网只专注于肥料领域,未来通过平台交易产生大数据产生的增值服务,例如通过数据挖掘分析与整理,可以据https://china.huanqiu.com/article/9CaKrnJYVaN
3.颠覆传统(精选十篇)传统农资销售何必被颠覆 篇7 听了老爸的介绍, 不禁感慨, 虽然近来听到很多新兴农资的营销方式, 比如连锁经营、新媒体营销、电子商务等等, 但传统的农资店渠道依然是当前农资销售的主要模式。就比如附送赠品, 只要农资质量没问题, 这样简单的手段就能带来可观的销量。特别是农村特有的“赊销”现象, 确保了传统农资销售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n0h92y9.html
4.农资供应的痛点与农户的期盼农资供应的痛点与农户的期盼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大兴调查研究,不断用党的创新理念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主粮和主要农产品稳定供给”“完善农资保供稳价应对机制,稳定农民预期、降低生产风险”要求,结合供销社职能和实际,以农资保供稳价为课题,深入各县级https://www.chinacoop.gov.cn/news.html?aid=1804812
5.中国卫浴行业发展史及市场现状分析8篇(全文)1.2.2 中国邮政农村电商战略规划(1)建立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体系(2)建立农村网络消费服务体系(3)建立农产品网络销售体系(4)建立共同配送体系 (5)建立农村普惠金融服务体系 1.3 中国农资电商市场深度分析 1.3.1 传统农资市场发展痛点(1)传统农资流通环节分析(2)主流农资销售模式分析(3)农资行业核心痛点分析 1)销售网点https://www.99xueshu.com/w/fileqgyajeyf.html
6.盘点:电商发展的6大痛点行业聚焦191农资人盘点:电商发展的6大痛点 坐在家里,鼠标轻轻一点,足不出户,需要的东西就能从全国各地“飞”到消费者手中……如今,更有跨境电商,直接将国外商品送到消费者“手中”,万能的电商早已经攻占了每个人的消费圈。 从电商的发展路径看,传统电商到O2O电商,再到跨境电商,一定程度上来说,电子商务对实体零售的革命,是一https://www.191.cn/m/index.php?c=read&tid=461852
7.农资电商平台农资电商平台怎么样农资电商平台有哪些→MAIGOO【农资电商平台】农资电商平台怎么样 农资电商平台有哪些 农资电商平台怎么样 农资销售现状,传统模式至少包括“厂家→县级经销商→村镇零售店”三个层级,每两个层级之间都是“多对多”关系。主要痛点在于:厂家产能过剩渠道资源紧张、经销商的代理品牌有限、流通层级多成本高、渠道商赊销严重、价格和产品信息不透明购买成https://www.maigoo.com/goomai/197506.html
8.农业生产资料构建农资行业产业互联网平台,服务于三农行业转型升级。 行业介绍 深耕农村市场,致力于数字技术升级传统农资行业“生态”,构建农资行业产业互联网平台,服务于三农行业转型升级。 14+ 经营覆盖分部 12+ 覆盖全国省份 150亿+ 年销售规模 传统农资行业-痛点 多种因素,极大制约了农资行业市场的发展 http://www.htd.cn/businessServices/agricultural.html
9.短剧爆火,农资人该如何“拿捏”这个风口?——顶端新闻营销人自然也没有错过这股东风,短剧成为不少品牌投放广告的选择。而在农资行业,也有不少企业尝试自制短剧来替代传统的视频广告进行推广宣传。那么,短剧这一新兴模式在营销上与传统模式相比有哪些不同?又是否适配农资行业呢? 内容驱动,短剧脱颖而出 经过多次迭代,如今的营销都已经进入了内容时代。内容营销能够脱颖而出https://www.dingxinwen.cn/detail/1C5182B148B94D77BE679A31939452
10.跨境电商创业策划范文这有利于把握市场整体的交易信息,充分发挥调节供求的功能。 1.2湖南农资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近年来湖南省搭建了“互联网+县域”模式,农资电商平台作为一站式新型农资流通渠道(厂家—网店—农户的一级渠道)快速发展,配备了权威的农业专家服务团队,为农业种植提供从种子到施肥、除虫害、农产品销售等全方位的服务。一方面结合https://www.gwyoo.com/haowen/232689.html
11.浙江小伙在抖音教农民种地,一个视频3000万人围观,究竟有啥“好看然而创业维艰,传统农资行业已经饱和,从厂家到省、市、县、乡镇代理,再到农资店,已经形成完善的供应链,竞争激烈,产品和价格内卷也厉害。他感到业务受制于人,难以施展,必须寻找新的突破口。 找到农民痛点,真正帮到农民 创业到第五年时,周昌南已合作了4、500家农资店,但效果并不理想。 https://m.youth.cn/qwtx/xxl/202206/t20220618_13782548.htm
12.农资最新全球市场规模行行查行行查为用户提供海量行业研究数据和报告:农资最新全球市场规模 ,包含 市场容量传统产业,农资 等相关数据,本数据编号为 1289622,搜索行业数据和行业报告就来行行查(www.hanghangcha.com)。https://www.hanghangcha.com/hhcQuestion/detail/1289622.html
13.中国互联网+农资连锁行业商业模式创新与投资机会深度研究报告◆报告思路:第一章先从邮政、生产企业、经销企业和供销社系统等不同经营主体,再从直营、加盟、自由连锁不同业态来分析农资连锁发展模式,再结合锦绣千村、苏农连锁、中诚国联等典型的农资连锁商业模式案例深度解析。第二章从传统农资分销模式的痛点入手,深度分析互联网+对传统农业的改造过程,提出互联网思维下如何创新农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21377800.html
14.如何用“互联网思维”重构农业生产和消费形态?这里有答案那么,农业产业链主要的数据有哪些?概括起来有:气象地理、农资农具、耕作记录、生产加工、仓储物流、价格信息、产品溯源和食品安全等。按照数据价值分类,可以分为:种什么、怎么种、怎么卖、怎么买的数据价值。 作为农业大数据领域最早的创业公司,怎么采集数据、采集的条件和成本,以及数据的时效性和真实性,都是大气候集团https://daqihou.cn/news/212?index=15
15.互联网农业的故事开讲了“痛点”变成“亮点” 在走访企业过程中,上证报记者了解到,在诸多农业服务领域中,企业最感兴趣、农业企业互联网布局中最不可或缺的一环是金融服务。 “土地流转后我们发现有比农资服务更急迫的需求,就是资金缺口。目前种植户贷款很难贷到,因为农村的征信过程很困难,银行很少放贷。这是农业的痛点。”史丹利副总裁张https://finance.eastmoney.com/a/20150521508672942.html
16.数字经济系列深度之:数字农业,以数据为核心的精准生产目前,这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了我国 40%以上的耕地,已经达到规模化生产的阶段,传统农业的生产关系已经出现转变,农业的数字化改革已近在眼前。 2. 如何用数字化对传统农业赋能? . 传统农业的发展痛点有哪些? . 外部环境—农产品需求逐年上升而耕地面积较少 消费升级,食物消耗量上升。随着收入增加,消费者将从满足https://doc.mbalib.com/view/00d2e05e7fdb62f8ca64930e67f851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