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10年农业怎么干6大趋势给你启发

土地流转加速,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程度进一步提高。随着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的全面落实,未来的农村土地流转也将有序推进。有专家估计将来典型农场(基地)规模将在50200亩左右,东北地区会更大一些,规模将达到10002000亩。

毫无疑问,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将有利于农业的标准化、机械化、现代化、产业化发展。但目前高企的土地流转价格,影响了整体流转进程和效果。如何在土地流转过程中,有效平衡各方利益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决定未来10年流转进度的关键。

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将不断提升。目前,农业领域已经涌现出了不少社会化服务组织,如金正大推出的金丰公社、中化集团提出的MAP(现代农业平台)、河南的甲加由、刘石创立的土地托管组织美来众联,以及各地的中小型机构等。

做农业社会化服务,是农业实现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但前提是,社会化服务组织不能挂羊头卖狗肉,以“社会化服务”之名,行“卖农资赚差价”之实,一定要帮农业生产者补短板,切实解决他们的需求和痛点。社会化服务,模式大同小异,关键是看你怎么做,怎么一步一个脚印去落实。

二、生产经营主体将发生重大变化

占绝对数量多数的仍然是农民,未来的农民内涵将发生重大变化,他们会更加专业化、职业化、年轻化、高学历、懂农机,容易接受新生事物。

与此同时,专业大户、合作社、公司将会越来越多,并发挥更加重要和实际作用。在北方地区,尤其是东北地区,生产经营主体将以专业大户为主。而合作社将变得更加规范化、实心化,向日本农协看齐。公司(工商资本)的下乡,将不再急功近利化(急功近利也得不到好的结果)。

三、农业科技将成为真正的“第一生产力”

随着我国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以及资源环境约束压力下的粗放式发展难以为继,农业科技将成为农业领域发展的主动力、主引擎。

基因工程技术在未来将会大规模应用,开放只是时日问题。使用了基因工程技术的产品,在抗病、抗虫、抗旱、抗逆性等方面都比传统作物要优秀。使用基因工程技术,既可以大幅提高作物产量,也能提高产品品质。如果我国大众能更科学、理性地看待这项技术,则政府放开转基因作物种植的步伐将会更快。

无人机在未来10年的普及程度将至少达到30%,乐观估计甚至是100%。艾格农业在2018年七八月份调研了内蒙、河北、湖南、山东等地,赫然发现无人机植保在农村已成星火燎原之势,尤其是在湖南,因为属于丘陵地区,且田块分散,过去农民靠背负式喷雾器打药费时费力还危险,如今有了无人机植保技术,真是助莫大焉。

虽然无人机植保目前仍存在药剂漂移、大风改变作业轨迹、电池续航差等问题,但我们有理由期待,在未来的农业植保领域,无人机将发挥主要作用。有专家甚至乐观估计10年内可实现100%无人机植保。

粮食、农产品仓储设施及技术将得到发展。据京东农业云总经理王涛介绍,未来会有更多的平台公司、技术公司对仓储物流设施进行升级改造,如京东的云仓、联合仓模式。

喷灌、滴灌等节水技术会得到大力应用。政府提倡节水、节肥技术,日后设施农业大力发展后,节水技术会得到更多应用,如水肥一体化等。节水技术在未来的应用,主要跟地区、作物有关,东北地区会应用多一些。

数字农业(精准农业、智慧农业、农业大数据)将成为未来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首先需要说明,数字农业是个集合范畴,它包含了精准农业、精确农业、智慧农业、农业大数据、物联网等概念。

美来众联董事长、前先锋种业中国区总裁刘石认为,数字农业将是未来10年重要的风口,并成为整个行业的最终解决方案。数字农业解决方案,可结合种植模型、数据模型,加上传统经验的固化、提炼,从而使整个过程更高效、精准。

艾格农业认为,手机等终端设备将成为未来重要的农具,大数据将成为未来最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数字农业解决方案也将成为最重要的生产力,而能孕育、促进数字农业发展的生产关系,才是先进的农业生产关系!

春江水暖鸭先知,国外已有农化巨头孟山都在做数字农业转型。孟山都先后于2012、2013年收购了精准播种、气候公司,通过Fieldview平台为美国、巴西、欧洲等地区的种植者提供播种规划、施肥建议等服务。截止到2017年,Fieldview平台已服务土地面积7.2亿亩,收费服务面积覆盖2亿亩。

四、农资农机体系将重构和优化

农资流通体系将扁平化,但农资电商作用有限。农业生产方式、经营主体的变化,也在倒逼农资流通体系不断进化和升级,传统的农资厂商、经销商也在谋求转型,由单一的交易商向服务商转变。如:金正大先后推出了农商一号、金丰公社。诺普信也推出了田田圈,并通过农发贷、农泰金融向农资经销商提供金融服务。

农资流通体系,减少层级是必然,但究竟是向省级代理(或厂商)还是镇(村)级经销商集中则因地而异,因品种而异,因代理商(经销商)综合实力而异。随着经营者的规模不断提高,镇(村)级经销商完全可以绕开中间环节,直接对接省级代理甚至厂商,且镇(村)级代理商服务于种植一线,深谙种植户需求,提供的服务方案也更切中要害、更有落地性。

但对一些标准化程度相对较高的农资(如化肥),随着经营者规模的壮大,经营者完全可以直接向省级代理乃至厂商要货,镇(村)经销商的作用就会被弱化。

至于农资电商,这种流通形态会成为有效的补充,但不可能取代线下渠道。电商模式是交易模式,不能或难以提供精准、系统的农资服务解决方案,并且农资电商的平台撮合模式,解决不了供需双方的信任关系问题。农资不同于日用消费品,决定成交的关键还是:信任、服务!

农业机械现代化不断提高,高端农机装备应用越来越广。随着农村老龄化加剧、劳动力转移,未来需要农业机械来提高生产率,降低人工投入,如果不用机械化,根本找不到足够人手从事农业。

2016年,我国农机耕种收综合化率已达65.2%,预计2020年将超过70%。单从这个数字来看,我国农业机械化程度尚可,但高端农机装备的应用仍然不足,如农业机器人在果园、茶园的应用等。

五、农产品品质提升,品牌化程度提高

由追求量变转向追求质变。国家已经做出了重要论断,当前农产品是阶段性供不应求和供给过剩并存,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优质农产品需求乃当务之急。

未来农业生产(特别是经济作物、特色农产品之类),将以适销对路为原则,以安全、健康、营养、优质为追求,以订单农业为重要载体,向大众消费者、城镇居民提供品种丰富、品质可靠、品牌可信任的农副产品。

农产品品牌升级。未来,将会出现更多的区域公用品牌,以及企业农产品品牌。随着农业细分产业的不断集聚,打造区域品牌,获得规模效益变得更加可能和容易,而企业也将更加注重通过品牌培育来实现产品溢价。

农产品流通体系将更加智慧化,新零售风头正劲,阿里、腾讯、京东三大巨头合纵连横,通过自建、合作、投资并购等方式,擘画新零售版图,农副产品、生鲜品类就是其中的重要棋子。

无论是渐行渐远的“O2O”,还是更换门庭的“OMO”(线上线下融合),农产品流通绕不开线上和线下。至于线下渠道、线上流量如何有效结合,发挥最大的协同效应,则唯有靠实践来验证。

六、农业金融体系将逐步完善

由于农业比较效益低下,自然风险、市场风险比较高,使得传统金融机构服务于农业领域的动力不足。我国第一产业增加值约占GDP的9%,但农业贷款余额仅占各项贷款余额的4%左右。

未来10年,农业金融体系将逐步完善,农民的贷款可获得性将得到提高。目前,财政部已发起成立国家农业信贷担保联盟,并推动省、市、县各级信贷担保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而“信贷+保险”“保险+期货”等模式也在各地开展试点,蚂蚁金服、中和农信、京东数科等新型互联网机构,也在为农业金融发展添砖加瓦。

THE END
1.对话电商赋能三农,不能只盯着“买多少,卖多少”去年开始我就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多年以来农产品电商的发展,更多地体现在2C的零售电商业态上,靠农民去卖3斤花生、5斤小米的这种模式,即使订单多,规模还是有限的。像淘宝村,一户学一户,在我看来这是电子商务的一种增量创新,也就是模式复制的“开阔地”。而2B面对的销售端是大渠道供货商、大公司,这中间要解决三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723086963158532830&wfr=spider&for=pc
2.直切痛点!领航新零售时代下西瓜产业种销两端的升级与变革!11月7日,由杭州良益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重磅举办的“第二届西瓜产业论坛”的召开,于行业对产业都不失是一场高质量,高价值的凝聚和传播。直切痛点,爆破新零售时代下西瓜种、销两端产业升级与变革壁垒,给困顿中的西瓜产业主体带来新的思路和力量,对提振整个西瓜行业信心和品牌打造都起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和意义。https://dy.163.com/article/D2QSUVK10514DFFS.html
3.东川建立农村化肥连锁营销网络化肥如何开好农民会成都户口网如何向农村零售店推销农药化肥?我本人作为农资从业人员,谈4点个人实际推广中的经验。做好这4点,对你开辟新客户一定有所帮助的。 1、吃透自己所要推销的农资产品 首先只有自己吃透所要推销的农资产品的特点,你才能够总结出产品有哪些亮点,告诉农资店老板,销售你的产品最能解决农作物生长过程中的痛点,当前农药化肥趋于https://www.028honghai.com/328654.html
4.拿到2亿元B轮融资后,大丰收闫子铜却说苦熬3年只是开始闫子铜认为农资流通环节痛点明显,一袋化肥需要经过农资厂商、县级经销商、农村经销商多级流通才能到农户,导致传统农资流通产业链冗长。并且这中间经销商大概有10万家,零售商有150万家,由于渠道分散,竞争激烈,与终端用户脱节,导致县级经销商要加价15%,村镇经销商加价40%,最终农户以加价160%左右拿到商品。 https://www.iyiou.com/news/2017081252462
5.农资供应的痛点与农户的期盼农资供应的痛点与农户的期盼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大兴调查研究,不断用党的创新理念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主粮和主要农产品稳定供给”“完善农资保供稳价应对机制,稳定农民预期、降低生产风险”要求,结合供销社职能和实际,以农资保供稳价为课题,深入各县级https://www.chinacoop.gov.cn/news.html?aid=1804812
6.宝乡通的微博《农资店营销秘籍(一):传统零售升级怎么落地?》 ?收藏 转发 评论 ?1 c +关注 宝乡通 7月4日 14:19 来自微博网页版 如果你想在农资这个锅里分一杯羹,不妨看看以下这些招数和心得,希望对你有所帮助:一、认清对手是谁真正的竞争对手在哪,如何做差异化打法二、分析b端和c端的痛点以痛点为导https://weibo.com/gnsl
7.区域格局20252031年中国防伪行业运行态势评估报告目前产品防伪溯源广泛服务于农产品、食品、医药用品、农资、婴幼儿用品、化妆品、皮革制品、服装、汽车零配件、建材家居、艺术品、文教体育用品、电子电器、日用化学品等30余个行业,数十万个品牌,有效保障品牌企业利益,增进消费者信任。经过多年发展,我国防伪行业目前已形成覆盖多领域的完整产业链。防伪技术产品市场的广https://www.gelonghui.com/p/1407455
8.农村电商现状调查报告6篇(全文)(5)建立农村普惠金融服务体系 1.3 中国农资电商市场深度分析 1.3.1 传统农资市场发展痛点(1)传统农资流通环节分析(2)主流农资销售模式分析(3)农资行业核心痛点分析 1)销售网点乱 2)产品名目乱 3)销售价格乱 4)市场监管乱 5)营销广告乱 1.3.2 农资电商核心竞争力(1)核心竞争力之——低价 1)传统农资产品价格畸https://www.99xueshu.com/w/filepttnw0ha.html
9.必看!移动互联网未来的53个趋势物联网市场蕴藏着巨大商机:Gartner预测,物联网将使全球经济增长1.9万亿美元,到2020年,物联网公司的直接营收将达到3090亿美元。 21、到2020年 国产机器人占到45%左右市场份额 到2020年,培育3至5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8至10个配套产业集群,高端机器人方面国产机器人占到45%左右市场份额。 https://www.jianshu.com/p/48e6d23d9683
10.盘点:电商发展的6大痛点行业聚焦191农资人盘点:电商发展的6大痛点 坐在家里,鼠标轻轻一点,足不出户,需要的东西就能从全国各地“飞”到消费者手中……如今,更有跨境电商,直接将国外商品送到消费者“手中”,万能的电商早已经攻占了每个人的消费圈。 从电商的发展路径看,传统电商到O2O电商,再到跨境电商,一定程度上来说,电子商务对实体零售的革命,是一https://www.191.cn/m/index.php?c=read&tid=461852
11.聚焦2023年两会知识产权相关提案议案他认为,不同于普通产品,重大技术装备由于其结构复杂、作业环境对外封闭,现场取证固证难度大,侵权易、维权难成了行业痛点。“知识产权维权对技术和法律专业性要求较高,权利人经常面临取证不规范导致证据无效、维权失败,从而造成重大损失。” “现有知识产权取证固证方式存在效率低且不及时的问题。权利人发现被侵权时,自https://www.capitalip.org/news/shownews.php?id=11216
12.产品分析报告(精选5篇)2017年/2020年中国无人机市场结构 数据来源:赛迪顾问 2017.12 近年来消费级无人机越发的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未来几年,硬件成本的降低、续航能力提升、产品价格下降、产品功能增加等趋势,都将有望进一步提升消费级无人机的市场空间,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在无人机领域应用的越发深入,也将推动无人机市场规模进一步增https://www.1mishu.com/haowen/55964.html
13.毛学峰张在一:“互联网+”重塑中国农业的表征机制与本质2016年,农业部办公厅印发《农业电子商务试点方案》,提出要支持与鼓励农资产业进行电商化发展,不断解决农业产业链条中的发展痛点。发展农资电商需要整合农资企业、经销商、农服公司、农户、金融公司等农资产业链上的参与者,从而发挥农资电商的核心价值,为农资企业寻找到新的盈利模式。目前农资电商主要有三种组织形式:一是https://www.chinathinktanks.org.cn/content/detail/id/hjrqo424
14.互联网金融让农资行业告别赊销农资赊销一直是农资行业的一个痛点,大量农资零售店存在不同程度的赊销问题,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则普遍面临贷款难,业内一直在探寻解决之道,近年来,互联网金融的兴起有望破解这一难题。 展会开幕当日,农泰金融的展位前人头攒动。 在“互联网+”野蛮生长的时代,农泰金融作为“互联网金融+农业”的新军,这次http://www.chuhe.com/e/wap/show.php?classid=6&id=48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