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机械企业干农业机械,早不是什么新鲜事,也不是什么新话题。上月的中国国际农机展之后,又看到好几篇,惜大多蜻蜓点水、少有干货或失之片面。笔者不才,此处也费点工夫一吐为快,也进一步抛砖引玉。
纵观全球,全球农机老大约翰迪尔同样从农机业务起家,在上世纪中叶进入工程机械(老外叫建筑机械)领域,并在2017年12月收购维特根集团之后进一步夯实了其全球领先的全球工程机械品牌地位。约翰迪尔工程机械业务在2023财年以149.90亿美元的销售额高居全球第三位,在全球农业机械和工程机械领域都居全球前列,让人不得不佩服。另外,全球前几家农机大佬久保田、洋马、凯斯纽荷兰等旗下也有工程机械业务,久保田的小型工程机械也是响当当的品牌。目前看,农机领域的全球前五只有靠并购起家的爱科和德国克拉斯是基本专营农业机械业务的企业。
工程机械企业进入农机是值得欢迎的好事。
对于工程机械企业进入农机业务,这一点,在下一向持欢迎的态度。这大概也跟我们不身在企业其中有关系。对于行业内的企业,没有这家企业进来,也会有其他企业进来。我们有些企业对竞争对手喜欢抱以敌意,实际上,最终打垮自己的不是别人,恰恰在于自身。看看东北市场的大型玉米机领域“城头变幻大王旗、各领风骚两三年”就知道了。前些年,很多行业流行干倒当前企业的不是同行、而是跨界者的观点,确实也有不少这种现象,譬如华为不干汽车,却赋能赛力斯这一几乎毫无名气的企业成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新势力,大大增强其竞争力、股价也上升到一个不可思议的水平,在市场规模有限的情况下,自然就夺走了其他新能源汽车的市场。
从商业史和我们行业自身的情况我们不能发现,很多企业失败了,并不是对手把自己打败,绝大多数是自己不行,有的是团队或股东不和,有的是企业自己决策失误,有的是股东没有决心与恒心,有的是技术路线选择错误。真正让对手打败自己的很少。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麦当劳与肯德基,贴身肉搏式竞争了上百年,也都很好地活着。国内乳业领域的伊利与蒙牛同在内蒙古,都成为响当当的乳制品品牌,在经历了多年恶斗之后,在蒙牛成为央企旗下企业之后似乎缓和了许多。工程机械领域的三一重工和中联重科,过去也斗了多年,两家的体量还不断扩大。拿我们农机行业的雷沃和一拖的拖拉机、雷沃和沃得的水稻机来说,打来打去,他们三家分别在拖拉机市场和水稻机市场的份额还不断扩大,把很多三四线品牌的市场直接吃掉了。
工程机械企业干农机总体表现可期。
这次中国国际农机展,中联农机挟本土主场和湖南第一农机企业之势,以整个农机展场最大的单一企业展台面积(3000平)和37款产品的强大的气场,展示出背靠工程机械的非同一般的实力。这次展会期间,中联展出了采用柴电混动系统的全新设计、绿色智能的380马力DV3804拖拉机,还有300马力的PZ3004大马力轮式拖拉机、PG2004动力换挡拖拉机等大型拖拉机产品;在收获机械方面则展出了TE100-DH混合动力纵轴流小麦收割机和当前国内最大、每秒喂入量达22公斤的TF220高端大喂入量谷物联合收割机。从现场展出的一系列创新产品的看,彰显出中联重科农机板块的强大创新力,也看到了中联农机有沉寂了四五年之后的厚积薄发,让人对这家如今已属资深农机企业的发展后劲高度期待。
从目前的形势看,几家新进入农机业务的农机企业也给人以良好预期。徐工进入以来稳打稳扎,进入了拖拉机、水稻机和玉米机这几类主流农机产品领域,目前在市场上的口碑较好,虽发展似乎较慢,但这体现出了企业的发展耐心。据公司消息,徐工农机从创立之初就定下“为全球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全价值链最优解决方案”的发展愿景。4年来,徐工在农机技术领域持续深耕,坚持自主研发,累计攻破90余项关键核心技术并实现成果转化和应用,国产化率达到80%以上。上市产品质量得到充分验证,品质可靠。今年的中国国际农机展,徐工农机首次携旗下水稻机玉米机拖拉机参展,公司展出了200马力、160马力、80马力拖拉机、4行玉米收获机和履带收割机各1台。出于对徐工的好奇与目前积累的口碑,徐工展台上吸引了不少人。
临工农机在中国国际农机展期间的表现,由于其在展会前提前举办的新品发布会,在展会前后已经有各路媒体进行了铺天盖地的报道,此处不再重复了。毫无疑问,临工农机团队非常懂农机行业,产品方面一上来就切入了拖拉机或收割机业务,创造了国内多个“第一”或“最大”,技术方面上来也是混动、CVT、动力换挡等领先技术。不过笔者给他们的建议是,无论是技术还是产品本身,还是要多生产市场容量大、用户最为认可、与当下的用户购买力或公司目标客户的购买力最为匹配的产品。产品高大上是好事,但是好产品是需要花钱(成本)的,对于临工农机,需要一上来就在市场上找到感觉、找到突破口。不仅之于临工农机,一个其他同样适用的道理——如果投资人、企业最高领导决策者迟迟见不到效益,可能在投入决心方面会渐次变弱。此前就有干农机业务的企业呈现出这方面的表征。
比较遗憾的是柳工机械。2024年的中国国际农机展,已经没见到柳工农机的身影,成为展会上一个“不参展却带来新闻”的企业。或许该公司正在遭受调整的阵痛,尚在寻找干农机的感觉,年初亦有一位杨姓高管离职。近一年来,行业内也几乎没有柳工农机的消息。对于柳工农机来说,或需要进一步审视自己的资源禀赋、地区特色与短板,进一步梳理自身的核心业务,扬长避短,先做好一两个主导产品,步步为营做大做强。
在工程机械企业干农机的决心上,我希望这些企业能够学习一下当前玉米机领域的头部企业九方泰禾(迪马)。自进入农机领域之后,该公司一直到第10个年头才扭亏为赢,并在此后步入发展快车道。如果不是公司主要投资方青岛瑞源集团有强大的资金实力和瑞源集团董事长于瑞升有坚定的决心、坚强的信心和对农业的深度情结,毫无疑问,九方泰禾很可能早就进入了历史。
总体上看,从2024年的长沙中国国际农机展的表现观之,工程机械企业旗下的农机子公司表现可圈可点,让行业人士充满期待。
(未完待续,下篇谈工程机械企业干农机的优劣势和干好农机业务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