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光宇说,我国目前食用油市场的容量和前景令人眩目,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食用油年消费量不到600万吨,现在销量达几千万吨。特别是老百姓生活品质提高了都喜欢吃花生油。但是有一个奇怪的现象:花生原料的增长幅度是有限的,但市场对花生油的需求及花生油的销量一直在增长,油原料和油成品增长之间的差距非常大。原料不足油产量怎么会一直在增长呢?
不用花生就能产出花生油。
胡光宇曾在淄博做生意,主要经营粮油,近日他向中国质量万里行披露了棉籽油、大豆油、花生油香精勾兑,冒充花生油的内幕。
胡光宇说。他以前经营的所谓纯正花生油大都是用精炼棉籽油和大豆色拉油勾兑的。
一般勾兑花生油大都是用大豆色拉油和精炼棉籽油,这样勾兑出来的花生油很香,而一般人买花生油只看颜色、闻香味,特别是添加花生油香精之后,勾兑的花生油从外观、香味上根本辨别不出真假。
记者乔装代理商与厂家接头
3月6日,记者在当地的一家招商网上,看到了著名笑星李金斗代言的花生油产品,有鲁大、六福、沂蒙花、金秋庄园等系列。
公司网站上显示的是,淄博胜福有限公司,地址栏显示:淄博市张店经济开发区,联系人,李艳峰。
该公司网站显示,这是一家以生产销售花生油、大豆油、玉米油、调和油、冷榨原生花生油为主的多种食品的综合高新技术企业。公司还声称在沂蒙山区拥有固定的万亩优质无公害花生原料基地和油脂生产压榨基地。
按照胜福公司标注的联系方式,记者以食用油代理商的身份联系上了李艳峰。听到代理胜福公司的产品,李颇感兴趣。
双方约定当日下午在淄博市人民东路一加油站处见面。
随后,记者见到了开着一辆小型厢货卡车的李艳峰。
经介绍,李艳峰主要负责山东市场的销售,同时也分管外省的代理商。
记者表示,要在一个省份代理胜福的产品。李艳峰主动邀请记者到厂里参观。
胜福食品公司的生产车间。(非正常拍摄)
工厂建在开发区的隐蔽胡同里
3月13日,中国质量万里行记者随李艳峰来到淄博胜福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胜福)。
胜福的工厂在淄博市张店经济开发区一个比较隐蔽的胡同里,工厂的大门没有任何标识,从外面看不出来是生产食用油的厂家。
一进工厂大门,记者看到院子里摆放着一堆沾满了油渍的白色塑料桶,表面凹凸不平,显然已反复使用过多次。有的塑料桶没有盖子,里面落满了灰尘,散落在生产车间旁边,在车间门外几个没有穿任何工作服的工人正在把小包装油桶里的油倒进一个大的油桶里。
李艳峰指了指院子里的几个大罐子告诉记者,这些罐子都是用来装油的。记者看到,罐子的阀门上粘满油脂和灰尘,大罐子旁边的塑料桶已脏得看不出原貌。
为了吸引记者代理胜福的花生油,李艳峰随即表明了公司的优惠政策——为代理客户无条件退货,最大限度地减小代理客户的风险,没有库存压力。
中国质量万里行记者表示,只能在网站看到,胜福公司于2002年成立注册,固定资产1000万元,还要看一下生产线,才能真正了解胜福的实力。
李艳峰介绍,一共有两条灌装线,其中一条每小时能灌装160多桶油,另一条也能装100桶左右,因此不管客户有多少需求量,公司都能够满足。
灌装线的出口处,散落着一地的标签,有些标签纸已经被踩得变形,还可以看出鲁大、沂蒙花、六福等字样。
正在搬着一箱油的一个工人说,堆积的这一点货,到卖油旺季的时候,一天就没有了。
图片1
年销5000多吨一部分销往大型超市
他说,如果记者代理胜福公司5升装的压榨一级花生油,每桶44元,而鲁大、沂蒙花、六福、金秋庄园几个品牌,如果卖到公司规定的数量,还有1%的返点。
李艳峰表示,2009年的效益不是很好,也就销售了5000多吨。主要是在山东市场,而山西、河北、江苏也都有胜福公司的产品。
记者临走时又向李艳峰要了数张印着李金斗照片的宣传页。据李艳峰告诉记者,李金斗是胜福公司形象代言人,每年的代言费7万元。
胡光宇告诉记者,1斤花生只能榨出4两油。花生的价钱每斤3.8元左右,2斤花生还不能榨出1斤油,榨出来1斤油的成本价也就是7.6元,减去油饼渣每斤1元的价钱,每斤油的成本也就是7.5元左右,5升装的压榨一级花生油每桶卖到75元钱还保不住本钱。
胡光宇进一步指出,这是单算花生的榨油关系,其他的都没有算进去。生产需要设备,运输需要车辆,车辆要烧油,加上人工、工商、税务。所有的费用都算进去,每桶油都要赔10块钱以上。
3月25日,中国粮油信息网显示,全国的花生价格最低是每斤3.4元,最高每斤4.1元。山东省富产花生的泰安、临沂、潍坊等地区的花生价格徘徊在3.8元左右。
淄博地区的花生油报价,一级浓香花生油厂家报价在14600元/吨,一级压榨花生油批发报价在17000元/吨。按照批发价来计算,淄博市的花生油每斤是8.5元,也就是说,胜福公司每出手一桶压榨一级花生油,就要赔14元钱。
勾兑花生油的香精,主要来自广东地区。在深圳从事香料买卖的张老板称,最近几年他的生意一直很好,开春后的几个月,香精是供不应求。
在暗访中,记者发现,勾兑油已经成为行业里的一个潜规则。这是因为做真正的花生油生意,利润很低。胡光宇说,在他刚开始做花生油生意的时候,也做真的。可是别人做假的,跟他卖同样的价钱,甚至比他的价钱卖的还高,愣是比他的销路好。
他的说法在胜福公司负责销售的经理李艳峰这里也得到了验证。
胡光宇称,在邮政物流,每年上级都会往下一级指派一定的任务,所以只要疏通好关系,就没有卖不出去的花生油。
3月23日,记者以某服装厂采购职工福利为名来到山东潍坊中邮昌邑物流中心。
记者以让单位领导看样品为由,购买了5升装鲁大花生油一桶,71元。随后,中邮物流中心一位姓林的工作人员开具了收款收据。
在2009年9月份的山东红盾网上,有一篇名为《发挥工商职能促进邮政企业进农村发展》的文件。
其中的措施中就有,对不符合连锁经营条件的坚决不予登记;对发现有违章违法行为的连锁店,除依法查处外,责令其退出连锁经营。
在老百姓的心目当中,邮政是国有大型企业,又是几十年的老牌子,销路畅通是自然而然的。
邮政物流是监管的真空地带
邮政物流配送粮油产品,工商部门是如何进行监管的?
3月20日,中国质量万里行记者采访了工商部门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者。
从2000年开始,中国邮政正式启动物流配送工程。
2003年,中邮物流有限责任公司和山东省邮政局投资设立山东中邮物流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经营范围包括食品、日用品等的销售。
识别伪冒油技术落后
3月22日,中国质量万里行记者前往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寻找鉴别勾兑油的科学依据。刘玉兰是油脂工程系的教授,从事油脂研究工作多年。
举例说明,一种调和油里添加了99%的花生油叫花生调和油,加了1%的花生油也可以叫花生调和油。
如今,市民每天烹调要用的食用油包括很多品种的调和油。除了传统的谷物调和油外,还有诸如花生、葵花籽、玉米、橄榄、山茶、坚果等多种。
在北京的一家超市内,记者仔细观察了部分调和油的外包装标签,发现上面详细标注了含有的成分,却没有注明具体的配比含量。这些调和油的成分少则由两种油料组成,多的达到近10种。
国内某知名品牌的一款食用调和油,由大豆油、花生油、菜籽油、玉米油、葵花籽油、芝麻油、亚麻籽油、红花籽油等组成,但基础油是哪种就不得而知了。另一种品牌的橄榄葵花油,其中橄榄油成分多还是葵花油成分多,也无从辨别。
一款5升装纯花生油的价格在130元,但另一款5升装花生调和油的价格却只有70元左右。这样较低的花生油比例就给调和油企业制造了巨大的利润空间。
大部分的调和油以单品种油品命名的调和油居多,如花生调和油,其中的成分也有六七种之多。
超市的食用油货架旁边,一位家庭主妇先后对照了一桶纯花生油和一桶花生调和油,之后便随手拎起一桶花生调和油放进了购物车。她认为,看外包装标注的花生调和油,应该是花生油的比例和分量占大部分吧。
《食用植物调和油》标准从2005年开始制定,2009年2月开始征集意见。在草案中首次提出,当以某种或某类原料成品油对产品进行冠名时,应注明该种或该类原料成品油的实际含量,且文字和数字的高度不得小于1.8mm。
当以某种功能性因子(成分)对产品进行冠名时,应注明该功能性因子(物质)的学名和实际含量,且文字和数字的高度不得小于1.8mm。另外还应标注所添加的香精、香料。届时,消费者选择调和油将可通过标签来了解其具体成分含量,进而更加明明白白地消费食用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