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南京零距离》的编创者所说,他们现在做的新闻用传统新闻概念来说不太合乎规范,但用一种全新眼光看就有新闻价值。能为老百姓排忧解难,这样的新闻不仅是传播,而且带有很多服务功能在里面。民生新闻将新闻告知功能、舆论监督功能与社会服务功能揉为一体,这本身就是一种媒体角色的转换,就是一种创新。
“民生新闻”栏目的形态特点
选材以百姓身边的新闻故事为主
政府活动、会议新闻经常被压缩在屏幕下方以滚动字幕的形式出现,比如,在《南京零距离》今年1月20日至26日的170条新闻中,党政新闻只有5条,而负面和批评新闻多达93条。《南京零距离》创办人景志刚表示,“我们更多是考虑老百姓,我们在做的是百姓生活中的愿望,生活中的困难等等,从题材上看是灾难报道和投诉,但实际上是老百姓的生活状态,是他们的一种心灵的状态,正是这些东西在支撑我们的收视率。”
“云南姑娘被拐卖,肥东警方巧施救”、“倒树压住夏利,众人急施救”、“墙顶掉砖头,砸伤熟睡小姑娘”、“包河公园:一夜多了五六十袋建筑垃圾”、“肥东县发生重大车祸”、“买药不成毁了门”、“安徽首位换心人今日出院”、“出了车祸不救人,双方争说没责任”、“巢湖禽流感得到控制”……
新闻信息量大
“最快”的报道速度
平民视角的编排
这种编排方式带给观众有一种不可预知性和期待性,营造新的收视刺激点和亮点,力求从整体收视上留住观众。
成就“民生新闻”报道的背后机制
物质保障
转变工作作风
彻底放下省台的架子,放弃原有的工作模式,改变工作作风。一头扎进合肥的大街小巷,号召大家做“街道记者”、“社区记者”。采访组按照合肥市四区三县的行政区划进行分工,虽然在后期运行中界限逐渐模糊,但在初期起到了扭转观念的作用。
百姓参与
整合营销推广栏目
创新模式面临的问题
李响,男,32岁,现任江苏广播电视总台城市频道总监。1994年7月大学毕业后进入江苏电视台,在经济台编辑部(江苏二套)《市场与法》栏目从事采访、编辑、出镜等工作。
1996年起在江苏电视台二台编辑部《21点纪实》担任编辑,《大都市》栏目任责任编辑;有多部纪录片获得国家及省级奖项。期间,《大都市》栏目荣获中国广电学会颁发的“电视栏目类”二等奖,担任编辑、撰稿的人物类专题片《薛元龙》获得江苏省电视社教类专题一等奖。
1997年11月起担任大型谈话类栏目《走进直播室》制片人;该栏目被评为江苏省“十大优秀专栏”,期间作为主创人员制作的《江湖骗术大揭密》,在播出后引起强烈反响,同时得到了领导表扬,该片获得省电视社教类专题一等奖。
2000年4月起担任城市频道总监助理,分管时尚生活类节目《都市在线》(后改为《亮点21》,成为华东地区最有影响力的时尚类专栏)及引进类节目。
2000年7月起担任城市频道编辑部副总监,分管新闻类栏目《城市点击》。
2001年11月作为主创人员开办大型新闻资讯直播类专栏《南京零距离》。并任该栏目总制片人,此后分管该栏目至今;2002年该栏目被评为“江苏省十大优秀专栏”;2003年获得“年度公益组织大奖”(授奖单位:《南风窗》);同时被评为“2003最亲民的新闻直播节目”(授奖单位:《新周刊》);2003年,本人在由中国广播电视学会电视制片委员会开展的“第6届全国十佳制片人”评选中当选十佳制片人。
专注于全球最新科技的信息平台,致力于连接人与信息,让优质丰富的信息得到高效精准的分发,促使信息创造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