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4日,中国农用塑料应用技术学会农用塑料制品分会(下称农塑制品分会)2024年年会在浙江湖州圆满召开。会议旨在促进农膜行业技术进步,培育发展新格局,解决困扰企业生产和研发中遇到的一些共性问题,交流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信息。与会代表纷纷表示,本次年会为农膜行业赋能,为各生产企业提振士气,为产业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将积极推进农膜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在此,小编梳理几个关键词,带你速看农膜行业正在发生的变化。
中国农用塑料应用技术学会会长高祥照
“农用塑料作为重要投入品,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功不可没。”中国农用塑料应用技术学会会长高祥照表示,粮食的增产增收离不开农用塑料的广泛应用。据测算,近年来,我国粮食增产70%来自旱区,其中主要得益于地膜覆盖和水肥一体化。当前,我国地膜覆盖面积超过3亿亩,已成为我国干旱、半干旱、低洼、盐碱和寒冷等地区,农作物增产、节水、保温和控草的重要措施。
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副理事长田岩
山东农业大学教授米庆华
山东农业大学教授米庆华也表示,农膜是第四大农业投入品和最主要的农用覆盖材料。“十三五”期间,农膜取得了重要的创新成果:棚膜方面,研发出五层共挤内添加高接枝型和一步法涂覆型功能性专用棚膜;探明了番茄、甜椒、黄瓜、芹菜等主要设施蔬菜的光质需求特性,为作物专用调光棚膜研制提供依据;创制出与光质需求适应的蔬菜专用功能性调光棚膜。地膜方面,创新超薄生物降解地膜加工工艺与装备;研制增强增韧超薄全生物降解地膜;开展可控生物降解地膜功能研究。
抗硫、氯实验:
三期农田实验正在进行
抗硫、氯三期实验主要是针对硫黄胶悬剂对棚膜的耐候性破坏作用而进行的农田应用实验,旨在筛选抗硫、氯性能更强的受阻胺光稳定剂品种,确定合理的光稳定剂添加量。
农塑制品分会会长张洪超
农塑制品分会秘书长秦立洁
农塑制品分会秘书长秦立洁介绍,有人推断硫黄胶悬剂是代替石硫合剂的新型剂。其有效成分硫黄占比为45%~50%(石硫合剂仅15%~20%),黏性好,可在植物上长期留存,抗雨水冲刷,因此成为农药界的新宠。国产几家农药厂公开的成分是硫黄粉+表面活性剂+膨润土。硫黄胶悬剂的反应产物与石硫合剂派生物如出一辙。因此,用硫黄胶悬剂进行喷酒、灌根等操作的棚内农作物本身受益,但对棚膜的损害却远远超过石硫合剂。由此,分会秘书处选择花卉“满天星”进行抗硫、氯三期实验,既是为适应农药新品种发展所带来的棚膜需求研发、规避提前破损而采取的未雨绸缪举动,又是一件考虑工、农双方利益的公益措施。
棚膜背板效应:
近年来,农用棚膜背板效应问题日益严重。秦立洁介绍,棚膜背板效应主要是由于夏季高温、冬季背板处摩擦破损、高温与农药和压膜槽叠加产生的背板破损现象。
转光膜:
团标征求意见稿完成
2024年10月,农塑制品分会完成了转光膜团标征求意见稿。
转光膜虽然在我国已有30年以上的研发历史,参与研发、生产、使用的单位亦有30多个,在棚膜中的应用面积已达10万亩左右,但因其基础原料选用稀土原料的神秘性,表征性能的手段、仪器农膜企业缺失,使其在制标过程中存在不少需要研讨、论证、达成共识的问题,也使整个制标过程充满了挑战和艰难。
秦立洁表示,今后国内会有更多家企业进入这一领域,期望大家对标准提出修改意见并不断进行完善。
企业创新成果斐然
此外,针对行业内一些会员单位对棚膜光学性能与植物的光合作用机理之间的关联性认识模糊,本次会议特邀北京化工大学教授林承友讲解农膜的光学性能与表征方法。另有来自企业的14位代表分别就各自专长领域进行了主题发言。
中国农用塑料应用技术学会秘书长孙忠富
农塑制品分会原会长陈明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