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涉农电子商务发展现状2010年以来,涉农电子商务发展很快,不仅是国内电子商务发展的亮点而且成为国内电子商务应用持续高速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
二、涉农电子商务发展动力及对农业产业化的影响
1.涉农电子商务发展的动力涉农电子商务快速发展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电子商务平台的大力推动。二是,农产品种植、加工和流通的涉农主体积极开展电子商务应用。三是,部分社会资源通过电子商务介入农产品产业化。
2.涉农电子商务对农业产业化的影响涉农电子商务在产销对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和数字鸿沟等各方面有积极的作用。但从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上看,其更重要的作用仍是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影响。
三、新疆涉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的优势及存在问题
基于新疆特殊的光热资源和绿色的生态环境,新疆农产品品质优良,特色显著,不仅适合网上销售,而且在网上销售有竞争优势。新疆涉农电子商务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农产品提供企业不重视电子商务应用。其表现在:首先绝大部分企业没有开展电子商务应用;其次在网上开展农产品销售的企业所的大部分工作只是简单的将现有产品在网上,不重视针对网购消费者需求的新产品研发。二是,农户不重视电子商务应用。农户是农产品的种植者,在通过电子商务减少流通环节、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等方面有重要作用,但绝大部分农户缺乏使用网络的意识和能力,在电子商务应用上的动力不足。三是,新疆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一些“硬伤”。如新疆远离内地消费市场、物流成本高、专业人才匮乏等。在重视和解决以上问题的同时,也要认识到这些问题背后的机遇,如涉农企业和农户不重视电子商务应用蕴含的先发优势,电子商务“硬伤”的存在使新疆涉农电子商务应用的比较优势更加显著。
四、“淘宝县”模式快速推进新疆农业产业化的分析与对策
2.加大涉农电子商务知识和技能培训涉农电子商务培训首先应分层次,针对不同的群体和需求展开。其次要设计实用性的内容。在培训的实施上,优先选择专业第三方承接,尤其是能够提供实施指导和有运营能力的第三方专业机构,这样有利于双方在实际操作上的对接。同时,也可以邀请国内涉农电子商务平台参与培训,培训的过程中就可以在涉农电子商务平台开展农产品的电子商务应用,将专业培训和实际操作更好的结合起来。
3.依托“淘宝新疆馆”、“阿里巴巴新疆馆”推动“淘宝县”建设和运营“淘宝新疆馆”、“阿里巴巴新疆馆”是在新疆政府大力推动下运营的涉农电子商务平台,前者偏向直接消费者的零售,后者偏重企业和个人的批量采购。经过一年多的运营,“淘宝新疆馆”、“阿里巴巴新疆馆”已积累了一定的运营经验和流量。依托于这两个新疆馆,一可以加快“淘宝县”模式运行进度,尽快体现“淘宝县”模式的运行效果;二是通过各地“淘宝县”聚集流量和影响力,与两个新疆馆形成良性驱动机制,为新疆涉农电子商务和农业产业化提供一个更大、更有影响力的平台
关键词:农业;供应链;电子商务;发展
1农业供应链的发展态势
11农产品线上交易规模明显扩大
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规模逐渐扩大,并超额完成目标,就淘宝网而言,每年农产品交易量都会大幅度增长,在所有类型增长速度中占据首位,以此形成了农产品网络交易良好局面。
12供应链明显缩减
13生产经营模式更加有效
网络平台经济的关键性特点就是基于平台集中供应链的所有节点,实现信息在线实时共享。农产品电子商务既可以快速把产品信息传输给客户,又可以将客户所需信息及时传输给上游节点企业。网络商业模式在农业电子商务中得到有效应用,即C2B,农产品供应商基于网络平台推出产品,消费者融资确定购买需求,销售者根据需求进行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
14农产品物流行业发展迅速
2农业电子商务存在的问题
21信息化水平低
农村信息化水平较低,信息化建设中依旧存在许多问题,即农民的信息意识较弱,资源状况差,服务水平不高。大多数农村留守农民对网络缺乏充分了解,对电子商务的认知与了解更是浅显,这就直接阻碍了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
22交易平台商业模式同质现象严重
24物流运输配送严重受限
因为农产品利润太小,又具有鲜明的季节性,很容易腐烂,所以相当部分农产品需要冷链物流配送,物流投资成本大,从而导致农业电子商务的竞争力大大降低[5,7]。
3以农业供应链为基础的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策略
31构建独具特色的供应链
农业电子商务平台构建需要以完善的产业链作为基础条件,其中主要包括农资供应、农业生产、产品加工、农产品销售等,并充分吸收直销模式的成功经验,构建具有本土特色的农业供应链模式,真正意义上实现集成化合作,信息与销售的扁平化发展,以提高农业的组织化水平,从而为电子商务信息服务平台设计奠定理论基础。有机融合农业直销经营模式与现代化农业供应链模式,构建具有本土特色的农业供应链模式,以此实现模式创新。此农业供应链模式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其一,可以科学有效管理并共享信息,并利于构建农产品物联网跟踪与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其二,可以有效延长农业产业链;其三,可以实现订单农业;其四,可以实现农产品直销模式;其五,可以实现农产品与农资的双向互动流通,可以同时为多方提供数据库的营销与协同电子商务服务[6]。
32加强电子商务人才培训
基于电子商务企业构建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以此促进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实施小规模网商发展,培养企业、农户、基地、网店一体化的电子商务,以典型电子商务企业充分发挥示范作用,强化农民的电子商务意识。同时,邀请科研机构与高校为农村提供电子商务培训服务。
33完善现代物流配送机制
[关键词]农村;电子商务;农民;信息素养;农村经济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5.21.080
1电子商务对中国农村经济的影响
广义的农村电子商务是指利用互联网、计算机、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为从事涉农领域的生产经营主体提供在网上完成产品或服务的销售、购买和电子支付等业务交易的过程;狭义的农村电子商务则仅指从事涉农领域的生产经营主体在网上销售产品或服务的过程[1]。
随着农村信息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生产经营方式和农民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村电子商务市场快速增长,成为电子商务的重要增长点。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是新常态下加快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的有效途径,也是新形势下落实中央精神,推动农村新一轮改革发展的战略机遇和重要举措;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在带动农民收入提高的同时,通过打破信息不对称,倒逼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进而减少城乡差距,解决“三农”问题,增进社会稳定和谐意义重大[2]。
2电子商务环境对农民信息素养的新要求
农民信息素养由信息素养的概念引申而来,指农民能够根据自己的信息需求,利用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等媒介和设备检索信息源,通过对信息的查找、判断和筛选,将有利信息与已有知识体系相结合,并运用到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中去的能力和素质[3]。
农村电子商务虽是近几年才兴起,却呈现出井喷式的发展趋势。尽管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成效明显,各地出现了一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典型案例,但是也应该看到缺乏电子商务应用能力是导致大量电子商务应用失败的根本原因;农民电子商务应用能力不高,直接制约了电子商务在农村地区的发展。为了适应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农民的信息素养也要随之而发展。
2.1农民电子商务意识需要培养和提升
目前我国的农村网民在网络的应用方面主要还是用于娱乐,商务应用很少,这和农村网民的意识习惯有关。很多农村网民不了解互联网的真正作用,不相信在互联网上能有增收致富的机会。因为不了解所以不敢使用。只有从意识层面上真正理解了网络对生活的影响,农村网民的网络应用结构才有可能得到根本的改变,才会自觉想到利用电子商务改变自己的生活、生产状况。
2.2农民电子商务知识需要培养和提升
2.3农民电子商务应用能力需要培养和提升
广大农民在实际生产、生活中应用电子商务的成效并不理想,根本原因还是农民信息素养不高,导致电子商务应用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提高农民电子商务应用能力已经成为推进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的迫切要求。
3提升农民信息素养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策略
电子商务环境下可以通过“想用、能用、会用、用好”策略提升农民信息素养。“想用”,即让农民愿意用、主动用电子商务。“能用”,即让农民用得了、用得起电子商务。“会用”,即让农民会使用电子商务。“用好”,即让农民用好电子商务。
3.1“想用”――农村电子商务应用意识培养和提升策略
3.2“能用”――农村电子商务应用环境建设策略
3.3“会用”――农村电子商务应用知识培养和提升策略
3.4“用好”――农民通过电子商务应用从而便利生活、增收致富策略
一方面当前农村网商大多是以家庭或个人为主的形态,店铺等级偏低,经营管理能力不足,学习条件严重缺乏,另一方面农民了解、熟悉、运用电子商务的过程有着许多不确定因素。因此,农民电子商务培训除了教授电子商务知识,还要“以应用为中心”,从政策支持、网购、网络销售、电子支付等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指导,甚至手把手的帮扶,逐步提升农民电子商务应用能力,让农民利用电子商务增加自己收入,从而提升物质生活质量。
4结语
农民电子商务应用能力不高直接制约了电子商务在农村地区的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的更新换代,农民信息素养的内涵也在不断发展变化。应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结合农民电子商务应用需求的特点,培养和提升农民信息素养。只有这样才能稳步提高农民的信息素养,促进电子商务在农村地区的发展,加速我国的农业农村信息化、现代化进程。
主要参考文献
[1]邵占鹏.农村电子商务的兴起与新型城镇化的破局[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2(1):20-25.
[2]汪向东,梁春晓.“新三农”与电子商务[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
[3]吉万年,陆彩兰.信息时代培育农民信息素养的影响因素及策略[J].中国农业教育,2008(5):59-61.
[4]葛俊,严奉宪,杨承霖,等.国外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模式对中国的启示[J].世界农业,2013(5).
关键词:农民;信息素养;农业电子商务;发展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大。而且不同于发达国家,我国的农业人口居住比较分散,而且多是以小家庭为单位,生产规模并不大。在经济发展水平上看,农村的购买力比城市差距很大。但是从另一个方面看,农村物品的供应不如城市充足,相对来说,对于电子商务的发展,农村潜在的市场还是广阔的。但是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制约因素,比如农村人口的流动,农民购买力的问题以及农民信息素养的问题,其中农民信息素养问题是主要问题之一。
一、电子商务的含义及农业电子商务的主要内容
1.电子商务的含义
电子商务是伴随着信息化时代到来的,它是信息快速发展的衍生品。电子商务给商业的发展带了新的变革,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商业交易的地域限制,甚至商品交易可以扩大到国际领域,使商品的销售市场更加广阔。同时,电子商务还减少了销售的环节,有利于降低商品的成本以及销售的价格。电子商务的推广不仅适应了信息时代经济发展的形势,而且满足了广大消费者更高的要求,在未来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2.农业电子商务的主要内容
在许多发达国家农业电子商务已经发展较为成熟,在农业领域所使用的也比较广泛而在我国农业电子商务尚处在起步阶段,在农村应用并不广泛,使我国农业失去了很多发展的机遇。因此,现阶段认识到农业电子商务的重要意义,促进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是农村发展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重要意义
现阶段,我国农业的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也面临了很大的挑战。一方面,政府给予农业发展也多优惠条件,有利于农业发展形势的好转。但另一方面,我们应该看到在农业发展中也有许多消极的方面,比如,由于城镇化速度的加快,农业用地很多被侵占。农业信息不畅通,农产品很难向外倾销,出现农产品价格过低的现象,还有农村劳动力的大量缺失问题。这些问题都是需要我们思考和亟需改变的。农业电子商务的扩大化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改变这些问题。
1.农业电子商务的施行有利于扩大农产品的销售渠道
在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农产品的销售一般依靠的是农民的直接销售,销售商的直接收购或者利用一定的实体媒介,比如农贸市场的销售等。但是,在这种传统的农产品倾销过程中,信息是闭塞的,尤其是对于农民本人,在农产品成熟或者在当地过剩的情况下通过传统的销售方式根本无法卖出农产品,这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农业的发展。在农业电子商务普及后,农民就能利用快捷、便利的网络及时了解全国各地甚至国际上的市场行情以及供求关系,能快速的为自己的农产品找到销售的渠道,而且可以实现成批量、大规模的销售,这对于农产品的向外倾销是非常有利的。
2.农业电子商务促进信息的畅通,降低销售成本
3.有利于促进农产品的产业化和农业的集约化
在以往的农产品销售中,农民的销售都是分散的、零散的,这不利于农业的大规模、集约化发展。在利用电子商务后,农民获得更多的信息,从而增加了农业收入,可以利用更多的资金投资农业,为农业的规模化和产业化提供了条件。而且利用这种方式,农民对农产品的倾销也实现了批量化和规模化,这些都为农产品产业化的实现准备了条件。
三、农民信息素养对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的影响
农业电子商务是以成熟的网络技术为支撑的,它的发展前景和发展势头都非常好,但是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必须要依靠农民的信息素养的支持,必须发挥出农民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当前农民的信息素养问题是信息化时代到来的需求,是农民实现自身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信息素养作为信息时代公民必备素质,是这个时代人的基本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不论从事何种职业的公民都应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2]
农民信息技术的掌握是农业电子商务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但是最重要的还是农民信息素养的培养。很多农民只是对电子商务有一些粗浅的认识,保持了一些兴趣但是并不敢尝试。这就需要有信息素养的支持,同时政府也要在这方面给与农民一定的信心和支持,鼓励他们进行农业电子商务电子的尝试,并且定期进行电子商务技术的培训。只有农民拥有信息素养,才能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找到农业电子发展的支撑。
四、提高农民信息素养的策略
1.政府应该加强扶持、宣传,培养农民的信息素养
在培养、锻炼农民信息素养的过程中,政府应该发挥主导作用。定期进行宣传电子商务方面的支持,同时发挥干部的带头作用。关键性的一点是要建立电子商务技术训练班,让农民真正了解电子商务知识,而不是粗浅的认识。
2.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在培养农民信息素养的同时,更需要进行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比如道路和农村网络的建设,这些都为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准备了重要的外在条件。
3.对农民进行实践性的培训和指导
五、结语
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平台,在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过程中,为农民提供了畅通的信息和农产品的销售平台。但是,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离不开农民信息素养的支撑,这是我们所必须重视的。
参考文献:
根据2014年阿里研究院的《中国淘宝村研究报告(2014)》显示,截止到2014年12月,全国已发现淘宝村数量增至211个,同时全国涌现了19个淘宝镇,以淘宝村为代表的农村电子商务正在深刻改变中国农村的面貌。阿里研究院认为,“淘宝村”[1]是指经营场所在农村地区,以行政村为单元,电子商务年交易额达到1000万元以上,本村活跃网店达到100家以上或活跃网店数量达到当地家庭户数的10%以上的农村网络集中区域。如果一个镇或街道拥有3家以上的淘宝村,则被称为“淘宝镇”。2009年中国仅有3个淘宝村,集中在江浙地区;2013年全国发现20个淘宝村,分布在7个省份,网店达到1.5万家,直接就业6万人;2014年全国淘宝村出现爆况,全国共发现211个淘宝村和19个淘宝镇,分布在10个省份,网店达7万家以上,直接就业超过28万,其中首次出现了中西部的身影。
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宝丰镇位于鄂渝陕三省交汇地,是十堰市通往大西北和三陕地区的西大门,谷竹高速公路、346国道穿境而过,地理环境优越,交通条件便利,矿产资源丰富[2]。宝丰镇拥有优质的环境资源,至少能够发掘出30个特色农副产品,包括肖家垭生态有机茶、圣水绿茶、圣水毛尖、圣水红茶、黄栗贡米、郧阳大鸡、清脚麻鸡、土鸡蛋、柳林腊肉、绿松石雕刻件、绿松石原石、黑山羊、仿生态大鲵、苞谷酒、纯天然芝麻油、花生油、菜籽油、原生态天麻等。为适应现代化经济飞速发展的需要,宝丰镇政府高度重视电子商务发展对社会经济所产生的影响,积极思考如何利用电子商务来促进当地特色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全面推进宝丰镇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宝丰镇电子商务建设的构架
宝丰镇应该紧紧抓住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大趋势,重点开展本地名特优农产品电商服务,促进本地农产品销售和农业产业化发展。
(一)确定建设目标
依托宝丰镇的实际情况,建成服务农村生活、农业生产的电子商务系统,主要包括1个电子商务服务网店(“特色宝丰”淘宝旗舰店)和1个电子商务孵化基地,到2018年实现服务覆盖宝丰镇全部行政村,直接受益人群10000以上。
(二)主要建设内容
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建设内容:电子商务线上服务网店建设和电子商务孵化基地建设,其中电子商务孵化基地包括特色产品展示厅和创业培训中心。
1.宝丰镇电子商务线上服务网店――“特色宝丰”淘宝旗舰店建设
依托淘宝网建设宝丰电子商务服务平台――“特色宝丰”淘宝旗舰店,利用“特色宝丰”各种信息资源,包括宝丰特产、生态环境和旅游信息等,实现一站式购物服务。“特色宝丰”主要包括宝丰生态、有机农业、天赐绿松石、人文传说、特色旅游等模块。主要各类产品信息、生态环境介绍和旅游信息等。“特色宝丰”具体技术建设依托淘宝网,但可根据宝丰镇自身具体情况,打造个性化版块。此外,还将开辟1号店、拍拍和京东等网站的网店,作为宝丰镇开展电子商务的辅助网店。
2.宝丰镇电子商务孵化基地建设
与当地企业和高校共同建设宝丰镇电子商务孵化基地,为创业大学生和农民提供创业场所、设备和技术指导,同时有了特色产品展示厅的保障,使得大学生和农民放心的进行电子商务活动,到2015年底建设1个特色产品展示厅和1个创业培训中心。
(1)宝丰镇电子商务孵化基地功能设计
宝丰镇电子商务孵化基地分为特色产品展示厅和创业培训中心两部分。特色产品展示厅面积较大,功能较全,定位于“专柜展示和经营”,主要根据资源情况,基于消费需求研究产品和品牌策略,为创业培训中心提供各种支撑服务。展示商品同时吸引中高端客户,同时为创业中心提供支撑。主要服务及产品包括:农产品、土特产、绿松石和绿茶。
创业培训中心包括创业中心和培训中心两大功能区域。创业中心定位于“个人创业”,主要以个人创业的方式经营。以宝丰镇农特产资源为主进行网上推广和创业。由特色产品展示厅提供支撑,鼓励大学生和农民进行网上创业,为创业大学生和农民提供设备,鼓励他们进行网上创业和销售;培训中心重点是对创业大学生和农民进行电子商务产业技术培训,定位于“培训学习”,开展信息应用服务普及、农村互联网应用普及以及电子商务技能培训组织。主要包括:电脑基础及应用培训教育(注:乡村以电脑基础培训为主,镇以开展专业应用软件班为主)、互联网应用普及、电子商务技能普及、淘宝网上创业培训。通过宝丰镇电子商务孵化基地的培训中心,实现网上创业技能培训,形成新型信息化服务窗口。
(2)宝丰镇电子商务孵化基地建设内容
宝丰镇电子商务孵化基地建设主要包括硬件系统、软件系统和支持系统的建设。
硬件系统包括网络系统和基本设施等,网络系统包括个人电脑以及由此组成的局域网络、互联网和服务器。软件系统包括电子商务及物流管理平台和管理体制等几个方面。电子商务及物流管理平台是主要依托淘宝网。管理体制包括制度建设、组织、培训准备、培训、信息访问与等。制度建立是管理的基础,完善的管理制度可以使电子商务孵化基地运作有条不紊,功能得到最有效的发挥,要做到每一个项目都有专人负责。
人员系统的配置购成了支持系统。特色展示厅需要配置解说和销售专员,这些专员可以提品资料和产品特色,并支持创业中心开展相应的电子商务活动。创业培训中心是保证网上创业和电子商务培训的重要保证,因此在一定范围内,创业中心需要有充分的技术人员。针对网上如何创业、如何做淘宝,技术人员可以为创业大学生和农民提供培训,技术人员可以聘请有经验的人士兼任,也可以通过一定的技术和业务培训,建立宝丰镇自己的培训人员。
(3)宝丰镇电子商务孵化基地主要服务内容
服务内容主要包括农业信息和电子商务信息服务、信息技术、网上创业、电子商务技能培训、乡村企业服务和现场服务几方面的内容。
农产品价格和供求信息和交易服务主要是对当地的一些农产品价格信息和全局的供求趋势分析,让农民们及时了解和掌握这些信息,以调整和改进农业生产。另外,“特色宝丰”还是农民们进行网上贸易、买卖农产品的平台。
孵化基地长期邀请电子商务技术人员针对农民开展技术讲解,为农民减轻远走他乡学习的费用。网上创业和电子商务技能培训根据当地企业需要和农民实际情况,培养相应的电子商务技能,提高其网上贸易和网上创业能力。同时,选择与高等学校合作,作为其长期远程教育终端,开展多种层次的教育。宝丰镇电子商务孵化基地还是开展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的一个阵地。孵化基地为乡村企业培训员工,降低了成本,促进企业发展。同时,企业也可以通过“特色宝丰”来获得和一些产品信息,扩大供需面。
三、对宝丰镇电子商务发展的几点建议
通过淘宝村电子商务发展的研究,我们发现每个行政单元村都有集中统一的产业链,通过返乡人员或大学生带动村里的电子商务产业,当地乡镇政府积极开展各种电子商务培训并提供各种组织保障政策,由于电子商务产业链的集中发展吸引了物流快递公司入驻行政村。
(一)乡镇政府高度重视、统筹规划
(二)重视返乡人员和大学生,给予电子商务政策支持
电子商务的创业先锋往往都是返乡人员和大学生,因此乡镇政府要重视他们的创业需求,给予电子商务扶持政策,激励他们的创业积极性,对创业人员提供优质保障和服务。
(三)整合行业、抱团创业
目前电子商务的发展已经成熟化,竞争达到白热化阶段,个人或单独创业已经困难重重,因为整合一个区域的行业、抱团共同创业才是有效途径。
(四)重视并解决物流问题
乡镇区域交通不便是历史遗留问题,好在目前高速公路的建设日趋完善,各大快递物流公司都已经在镇上设立投递点,另外快递物流公司针对电子商务公司都有一定的优惠政策,如果电子商务创业人员整合行业、抱团创业,更可以吸引快递物流公司进驻到电子商务密集的区域,对电子商务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总之,农村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已经是必然趋势,如果不能迎面而上,借此良机解决行业、产业、人员和物流的整合问题,则必将被其他区域远远甩在后面,区域增长、农民致富都将受到严重挑战。因此乡镇政府需要高度重视电子商务发展对社会经济所产生的影响,积极思考如何利用电子商务来促进当地特色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全面推进乡镇经济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