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资流通协会发展历程(1992——2023)
1、1992年10月,中国农资流通协会正式成立,在陕西西安召开了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
2、1997年3月,协会在广东潮州召开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
3、1999年1月,协会在浙江萧山召开了第二届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对理事会进行了改选。
4、2004年,国家化肥淡季商业储备制度建立,协会积极推荐优秀会员企业投标承担储备任务。
5、2005年12月,协会在安徽合肥召开了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与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首次联合主办“国产高浓度磷复肥产销会”。
6、2006年,协会官网“中国农资流通网”创建,开始编发内刊《中国农资流通信息》。
7、2007年,首届协会会长会议在浙江杭州召开。首次组织“中国农资企业赴美农化考察团”。
8、2008年,协会成为国家第二批行业信用评价试点协会,首批农资行业信用等级评价工作启动。
9、2009年,《全国农资市场监测信息系统》投入运行。
10、2010年,协会掺混肥分会成立。首个供销行业标准—《农业生产资料连锁经营网络规范》发布。
11、2011年,在云南腾冲召开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首次发布《中国农资流通行业年度发展报告》,发布首个中国尿素批发价格指数(CNPI),
12、2012年,协会成立20周年暨2012年度中国农资经销商年会在北京隆重举行。
14、2014年,协会有机肥分会成立。在上海浦东干部学院首次举办“中国农资流通行业领航者培训班”。
15、2015年,促成“对库存化肥缴纳增值税给予10个月过渡期、过渡期内增值税税率由原定的13%降低为3%”的政策出台,为行业减轻了数十亿的巨额缴税负担。
16、2016年,在北京召开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为三家会员企业进口化肥挽回5000多万元进口化肥增值税损失。
17、2017年,获选为国家推进行业协会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单位。“2017中国智慧农资高峰会议暨中国农资质量安全追溯平台上线仪式”在江苏南京举行。
18、2018年,组建成立“中国智慧农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20、2021年10月,在江西南昌召开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协会开发上线“国家化肥商业储备数据管理平台”。
21、2022年,恰逢协会成立30周年,组织开展了“四个一”活动,即:拍摄一部专题片、出版一本画册、完成全国寻访征集活动、筹备一个大会。
22、2023年,协会成立30周年暨2022年度中国农资经销商年会在北京隆重召开;联合三家协、商会发起组建“全国农资保供平台”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