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农资监管农民安心生产

备耕备种,农资先行。包括种子、农药、化肥、农机等在内的农资安全,一头连着田间地头的来年收成,关乎广大农民福祉;一头连着全国人民的菜篮饭碗,关乎粮食安全。

近年来,有关部门从严查处假冒伪劣农资,护航农业安全生产。然而,农资制假售假、虚假宣传、货不对板等问题依然存在。

伪劣农资产品套路多,给农户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

去年2月,山东昌邑市的姜先生经当地农资经销商推荐,购买了约6400斤名为“坤元9号”的马铃薯新品种,并种植了约40亩地。没想到3个月后,种子出苗后出现大面积死棵现象,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姜先生另外种植的约60亩地其他马铃薯品种却长势良好。后经有关部门鉴定,姜先生购买的种子为“套牌”,没有经过脱毒处理,发病率超过90%。姜先生因此损失了10余万元。

像姜先生这样受到假冒伪劣农资产品坑害的农户并非个例。“套牌”是市面上常见的作假手段,以种子市场为例,有的经销商以次充好,以普通或者劣质种子“套牌”畅销种子售卖。还有的育种企业利用他人研究出的亲本种子,私自杂交、繁育推出所谓的“新品种”,却无法保证种子品质。

近年来,线上销售蓬勃兴起,网售也成为农资的重要销售渠道。但由于电商平台的资质审核把关不严,一些不法分子以虚假的农资经营许可证,注册网店并销售假冒伪劣农资。去年底,湖北枝江市警方破获一起特大生产、销售伪劣兽药案,涉案价值达3000余万元。犯罪嫌疑人通过上传虚假的兽药经营许可证,在多个电商平台注册网店,其销售的“三无”伪劣兽药涉及9省份19家上游生产厂家。抽样检验发现,伪劣兽药中约98.5%无任何疗效。

“网络制假售假产业链条长,且制假、仓储、销售、运输等环节,通常分布在不同地区,增加了监管和执法难度。制假者和售假者之间往往通过网络沟通交易,从未谋面,这使得售假者无法提供制假者的准确信息,给执法机关从源头上打击制假售假农资行为造成困难。”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副教授万志前说。

实际上,有关部门一直在大力打击制售假劣农资的违法犯罪活动。今年9月,公安部公布6起危害粮食安全犯罪典型案例——公安机关联合自然资源、农业农村、市场监管等部门,严厉打击种子私繁滥制、“套牌”侵权和农药非法添加隐性成分、化肥营养成分不足等违法犯罪行为,成功侦破黑龙江绥化市刘某某等人制售伪劣水稻种子案等一批重大案件。

那么,为何农资市场制假售假行为长期存在且屡禁不止?对此,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任大鹏认为:“一方面,多窝点碎片化的假劣农资生产方式加大了执法难度。农民购买农资的小规模分散化特点,给执法机关打击假劣农资取证带来一定难度。另一方面,处罚力度小,违法成本低,也是制假售假现象长期存在的重要原因。”

“农民消费者对于假劣农资的辨别能力较低,极易被误导或被欺骗。另外,使用假劣农资的后果具有滞后性,发现时已晚,难以补救,不仅‘坑农’,给农户带来严重损失,更会影响‘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的供应。”万志前说。

“忽悠团”以“订单农业”为名的新型坑农骗局值得警惕

更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出现了一些坑骗农民购买伪劣农资的新花样,给打击假劣农资销售违法行为带来了新挑战。

“开讲座、送折扣、专家指导、订单农业等手法,以神乎其神的功效承诺、‘花里胡哨’的优惠活动、天花乱坠的营销话术,给农资销售设下了层层陷阱,令人防不胜防。面对这些骗局,一般人都很难辨别清楚,需要有关部门加大打击力度。”任大鹏说。

有关部门也注意到了这些新情况,作出了相应部署。比如,今年4月,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司发布关于春耕备耕期间鼓励反映疑似化肥“忽悠团”线索的公告,鼓励群众对组织农民群众聚集、聚餐、培训,以优惠打折、赠送礼品等名义兜售疑似假劣化肥的;采取走村串户、流窜推销等方式兜售疑似假劣化肥的;存在其他夸大宣传、以次充好等兜售情形的问题进行监督举报,并视情况予以奖励。

湖南永州市果农卢女士在一家农资店购买了农药和化肥,用于自家柑橘园杀虫和施肥。不料到了结果季节,橘树出现大面积叶子发黄现象,所结果子也偏小。卢女士认为所购农资有质量问题,不愿给农资店付款。经当地法院介入,发现其所购农药和化肥均为正规厂家生产,是使用不当,才导致了部分柑橘个头偏小。

“农业生产是一个复杂的生产过程,气候因素、农资质量和使用方法都会影响产量。我国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现象严重,尤其老年农民学习和掌握农资科学使用技巧的能力较弱。农资销售商家应做好使用与技术指导、定期回访产品使用情况、保护农民信息安全、提供退换货方案等售后服务。”任大鹏说。

加大监督力度,完善跨区域执法协同机制,保障农资安全

农资是农业生产的基础,事关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事关农村社会稳定和农民切身利益。一直以来,我国高度重视农资质量安全工作,持续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保障农业生产安全。

今年4月,农业农村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等多部门联合印发《2024年全国农资打假和监管工作要点》,加强农资生产、流通环节监管,严格整治不合格产品,严厉打击假冒伪劣行为,净化农资市场,维护农民权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各地也在持续加大对假冒伪劣农资的打击力度。比如,安徽省农业农村厅、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集中组织开展“忽悠团”进村兜售化肥和网络违法销售种子专项治理行动,严厉打击依托电商网络平台从事品种虚假宣传、违法售种等行为;辽宁省市场监管系统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以化肥、农膜、农用管材管件、农用泵等农资产品为重点,全面加强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有读者建议,强化农资监督抽查。江苏连云港市读者秦继真来信说:“有关部门应当在生产、流通各领域开展种子、农药、肥料、兽药、地膜、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等农资产品监督抽查,将抽查重点和工作重心下移,强化对县、乡批发市场、专业市场农资产品的抽查,提高抽查效率,对群众投诉举报多、问题隐患多的农资产品和企业,列为重点监管对象。”

许多读者建议,有关部门在打击假冒伪劣农资产品的同时,也应重视帮助农民正确用好农资产品,促进农业增产增收,维护农民权益和粮食安全。

THE END
1.温家宝首次就政府工作报告深入农家进行座谈侧记8时50分刚过,温家宝就走进了会议室,与基层群众代表们一一握手,然后讲了六分钟的开场白。温总理之所以早到,是考虑到这些群众代表远道而来,不想占用他们宝贵的发言时间。当第一位代表发言时,时针正好指到9时,这是预定的开会时间。 温家宝主持召开座谈会 https://www.gov.cn/ldhd/2010-02/02/content_1525966.htm
2.农资店货源秘籍:想开个农资店,这些进货渠道你必须知道四、想开个农资店从哪里进货?参加农资展会和交流会 农资展会和交流会是农资行业的重要盛会,汇聚了众多农资生产商、供应商和经销商。通过参加展会和交流会,你可以了解最新的农资产品和市场动态,结识更多的合作伙伴和潜在客户。在展会现场,你可以与供应商面对面交流,了解产品的性能和价格,从而选择出最适合自己店铺的货源https://blog.csdn.net/JiYan_red/article/details/138647540
3.农资销售感想(精选6篇)唯有“正本”才能“清源”。在农资市场销售活动中,保障各个环节、道道工序能够照章行事,让农资经营“唱正本”、“走正道”,从而确保农资经销商“进正货”,买卖做“正经生意”。如此经销流程之下,才能够确保送达农户手里的农资商品不会产生“假冒伪劣”等问题。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n002lwz2.html
4.农资企业选干部开起“答辩会”农资企业选干部开起“答辩会” 说起“答辩”,一般指毕业答辩、法庭答辩等。9月25日,青岛德地得农化科技服务有限公司的会议室内,不时传来阵阵讨论声,一场农业技术晋升答辩会,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右图)。 参加答辩的是该公司13名业务经理,评委团由多位农药肥料企业的作物经理及常年工作在一线的农业技术专家们组成https://paper.dzwww.com/ncdz/content/20191008/Articel05003MT.htm
5.玉米苗枯病症状图片病虫草图191农资人7. 会议顺序:组织者开场白,授课老师讲课,厂家推介,与农民互动 8. 农民互动环节(关键),礼品的发放(刺激农民朋友的积极性)一定要控制局面。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有奖提问的方式。礼品不可能人人都有,挑选前十名正确回答问题的农民赠送礼品。回答正确的农民发一张有自己签字的票据,凭票领取礼品,没有票的农户坚决不发,https://www.191.cn/m/index.php?c=read&tid=249714
6.于集乡对接复合肥生产企业助力春耕生产放心农资送到农户家门口这不仅解决了当前农资紧缺的难题,还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群众因外出购置农资带来的疫情隐患。目前,该批复合肥正通过各村为农服务站陆续发放给农户。在此基础上,该乡党委积极与市、区等相关单位农业技术人员对接,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对农田春季管理进行指导,保障农业生产正常进行。https://m.dezhoudaily.com/p/1493663.html
7.一场农民会订货800吨!丹王肥料受新疆农户追捧近日,武汉中农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简称“武汉中农”)和新疆绿丰农资(简称“绿丰农资”)在阿勒泰地区富蕴县共同举办了一场春季市场新品启动会。 会上,武汉中农推出了丹王增效型黄腐酸高浓度复合肥、丹王白根生微生物菌剂、丹王大量元素水溶肥等产品,受到参会农户的热烈追捧。据了解,此次会议吸引了50多名食葵种植大户参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1804/11/c10914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