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2-0614:37浏览量:【字体:大中小】双峰县是我国著名的“小农机之乡”,荣获“湖南省农机产业基地”称号,农机产业的发展源于1952年,当时的县农械厂、县农机修造厂、县火光机械三家国营农机具厂的建立和发展,为双峰农机产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双峰县委、县政府历届领导的大力支持、扶植下,双峰农机产业的发展已如火如荼,到2013年年底,农机产业厂家达到73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8家,年产值达到了73.6亿元,直接从事农机生产的工人达1万余人。一、农机产业的现状
(一)农机产业久负盛名
农机产业是双峰的一个支柱产业,已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家用碾米机、耕地机、收割机、机动喷雾器、畜牧机械、潜水泵、电机、三轮车等60多个品种、300多种型号,农机产品备受市场的欢迎,远销全国各地,出口到越南、老挝、泰国、缅甸等周边国家。农友、五丰、劲松等知名企业的建立,声名远播,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
(二)农机产业园初具规模
双峰县农机产业园位于县经济开发区,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鼓励、支持农机产业进入园区,并在土地、税收、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上出台优惠政策,目前,农机产业园业已形成一定规模,农友、金峰、丰彩、韶峰、湘源等厂家相继安家落户,厂房机声隆隆、车水马龙,产销两旺。
(三)湘中农机机电大市场已成销售平台
1997年建成的湘中农机机电大市场,建筑面积达5万平方米,入驻的经销商达250余家,销售额达15亿元以上,全国各地的商户、产品都有,是湖南省有名的农机专业市场和中南地区的农机产品集散中心,它不仅为双峰的农机市场带来了科技含量高的产品,而且在双峰的农机产品向外销售起到了一个很好的宣传作用。
(四)行业整合和集团的组建为农机产业的发展起到了一个龙头的作用
行业的整合,增加了企业的合力,资源得到了更好的利用,同时也增强了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2007年,由五丰、金三角、五金、正兴等运输机械企业组建成的五丰机械厂,2008年11月,由农友、向碧、永旺、远达、恒兴、兴鑫、良华等组建的湖南省农友机械集团,以及陆续组建的兴华、南方、劲松、金峰等有限公司,目前,这些公司的发展势头好,真正体现了县委、县政府“品牌组合、资产整合、产业整合”的发展思路的正确性,极大地激发了企业的活力。
二、农机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终端生产的企业仍然多而小
在调查、走访的过程中,我们感觉双峰的农机产业虽然有发展,如有农友、五丰等龙头企业,但仍不乏一批分散、规模小的工厂,这些企业以家庭作坊式的管理为主,管理水平低下,产品质量也参差不齐,原材料浪费严重,导致生产成本偏高的现象普遍存在,难以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觅得一席之地。特别是在目前经济开形势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农机产业也同样受到影响,个别企业业绩降幅达40%。
(二)科技含量低,新产品开发少
双峰的农机产品和品种型号多,但是真正称得上国字牌的却不多,究其原因是由于企业管理层热衷于追求原有产品的生产,而不重视对新产品的研发投入,在我们调查的企业中,只有农友、五丰、劲松聘请了农机生产的专家进行指导,大部分企业还处在仿制的过程中,这样一来,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产品的更新得不到升级、改造的话,就难以在严酷的市场销售中分得一杯羹。
(三)企业之间“价格战”的产生导致利润降低
农机生产厂家达到70余家,企业之间相互的竞争本来就难以避免,但是双峰县的农机厂家不是在如何开发新产品,降低管理费用、降低生产成本上想办法,而是在销售过程中,采取降价的手段来占有市场,这种缺乏长远战略利益、杀鸡取卵的恶性竞争,直接导致了企业的利润大幅度下降,迫使有些企业不得不以减少产量来求得自保。
(四)人口红利减少的影响凸显
由于农村、城镇劳动力的逐渐减少,直接影响到仍然以靠人工操作为主的农机产业的发展。招工难、工资高是近年来企业面临的难题,与外地的同一产品相比利润来得更低,沉重地恶化了企业的生存困境。
(五)企业融资难
双峰县的农机生产厂房有一部分是租用的,虽然经过多年的发展,有了一定的资金积累,但资金的回笼速度慢,流动资金是捉襟见肘,加上金融部门贷款的程序多而繁琐,直接向社会借款的利息又过高,致使企业难以承受。
(六)农机补贴门槛提高
农机补贴是国家对农民个人、农场职工、农机专业户和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机作业服务组织购置和更新大型农机具给予的部分补贴。双峰县2013年纳入国家、省购机补贴的企业有29家,机具品目59种,机具型号90种,2014年纳入国家、省购机补贴的企业有18家,品目有50种,机具型号有76种,两年比较,数量和品目、型号都有减少,再加上销售到外省去的产品由于申请补贴的程序复杂等原因,没有去申请补贴,影响到产品的销售。
三、发展思路
(一)加大政策扶持
近年来,双峰县委、县政府对农机产业的做大做强,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和好的发展思路,促进了农机产业的进一步发展,真正为企业起到了一个排忧解难的作用,但在园区的建设、资金的投入等上仍有潜力可挖。
(二)大力开发科技含量高的农机产品
要对农机产品的研发,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奖励措施,鼓励企业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积极为企业引进懂技术的专业人才,鼓励企业走高校联合之路,及时掌握全国及至全世界的农机科技信息,同时,加大对农机产业工人的培训,帮助他们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他们的科技创新能力。
(三)继续进行农机企业的组合
完善和借鉴农友、五丰等集团公司的经验,宣传、推介、协助散而小的农机企业进行整合,帮助他们做大做强。
(四)打造一个完善的销售平台
在现有的湘中农机机电大市场的基础上,努力打造一个统一的双峰农机销售网络平台,培养一批业务素质高的销售大军。同时,举办多批次的农机博览会,吸引四面八方的宾客来双峰参观、了解双峰的农机发展状况,并聘请专家对双峰农机产业的发展提出宝贵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