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秋时期病害频发,请从业者严阵以待
作者:武汉正大水产有限公司郭志文
立秋后天气虽然一时暑气难消,还有“秋老虎”的余威,但总的趋势是气温的日较差逐渐明显,往往是白天很热,而夜晚却比较凉爽。秋季是水产养殖生产管理的关键季节,稍有不慎,就会造成重大损失甚至前功尽弃。这阶段是水产养殖生产的关键“冲刺”阶段,是加快养殖动物生长、催肥长膘的旺季,同时也是浮头、疾病的多发时期。
1
精细投喂,培肥促壮
秋季水产养殖对象摄入食物,主要满足肌体能量储存。此时,适时增加精饲料的投喂能满足养殖对象的生长需求,增加产量,有效提高水产品的出塘规格与养殖效益。实行“定时、定点、定质、定量”的“四定”投饵原则,投饵量根据天气、水质和水产养殖动物摄食情况灵活掌握,饵料要求营养全面,适口性好,新鲜不变质,保证养殖动物吃饱吃好而又不浪费,尽可能减少水质污染。
根据不同水产养殖动物的食性及营养需求合理投喂饵料:
2
控制水质,避免泛池
入秋后早晚温差较大,随着水产养殖动物的生长,存塘量相对密度增大,水体残饵排泄物增多以及水草腐烂等会消耗水体溶解氧,进一步发展会引发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氨氮浓度累积增加,pH值下降等不良现象的发生,容易造成养殖动物缺氧浮头,甚至发生“泛塘”现象。
所以,秋季应加强水质管理,调控水质达到“肥”、“活”、“嫩”、“爽”,透明度控制在30~40cm,溶氧保持在4mg/L以上,pH值7.5~8.5,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毒有害物质浓度指标控制在适宜范围内。养殖密度偏大、水质不理想的养殖池塘应适当加高水位,保持在2m左右,以提高水体载鱼量和缓冲能力;适时开动增氧机,一般可于晴天中午、阴天清晨、雨天半夜时开机,保持池塘溶解氧含量充足;晚上加强巡塘,尤其是刮北风的天气,极易造成养殖动物缺氧浮头。
强化养殖池塘水质和底质改良,每7~10天全池泼洒“枯草芽孢杆菌”、“光合细菌”、“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乳酸菌”、“粪链球菌”、“EM菌”等微生物制剂调控水质,抑制有害藻类繁殖,促进有益藻类生长,以降低亚硝酸盐、氨氮、硫化氢等浓度过高对水体造成的危害;每10~15天全池泼洒“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高铁酸钾”、“二氧化氯片”等氧化底泥,防止其变黑、发臭,抑制池底致病菌生长,修复和改善养殖池塘底部生态环境。
培育优良水质,保持“肥、活、嫩、爽”
严格控制好外源水质,杜绝已老化或遭受工业、农业、生活污染的水体进入养殖池塘,给水产养殖造成损失。有条件的地方,可修建蓄水池对外源水进行过滤、沉淀和消毒处理。
3
病害防控,重在预防
“白露头,鱼死不断头”。从池塘养鱼的历史经验和实践来看,立秋之后既是鱼类生长的关键季节,也是疾病的高发时期,由于气候变化引起池塘环境因子发生变化,前期大量投喂和施肥引起的水体氨氮、亚硝酸盐等有毒有害物质浓度的升高,造成水质变坏和底质恶化,致使病原菌大量繁殖,从而导致水产养殖动物多发体外寄生虫和细菌性疾病,给养殖生产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因此,病害防控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养殖生产从业者必须树立“无病先防、有病早治”的理念,严格控制鱼病的发生和蔓延,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防治效果。
病害防控,防重于治
秋季易发的主要鱼病有:肠炎病、烂鳃病、车轮虫病、斜管虫病、固着类纤毛虫病等。在上述疾病防控中,应选用国家允许的高效、低残留的药物进行预防和治疗,按照药品使用说明书的要求,科学确定药物使用剂量,避免用药过量导致中毒事故的发生。生产一线过程中笔者建议养殖户采取“外消”与“内服”相结合的方法,预防病害的发生。
养殖生产中最好于白露前后施用一次“阿维菌素”、“伊维菌素”等广谱杀虫药和“苯扎溴氨溶液”、“戊二醛溶液”等杀菌药,同时结合内服“免疫多糖”、“复合水产多维”、“大蒜素”、“中草药”等预防鱼病;虾蟹养殖池塘要合理控制水草密度和分布,多余的和易死亡的水产要及早捞出,减少水草腐烂引发的病害及耗氧问题;冷空气来临,气温下降,南美白对虾、罗氏沼虾等热带养殖动物会受冷空气侵袭,需做好上市准备和防寒措施。
水体缺氧导致养殖长吻鮠发生“泛塘”现象
4
日常巡塘,强化管理
9月后要坚持每天早晨、傍晚和夜间各巡塘1次,查看鱼虾蟹等水产养殖动物活动情况,定期检测养殖池塘水温、pH值、溶解氧、氨氮、亚硝酸盐、总碱度和透明度等水质指标情况,若发现水质变坏,应及时查明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改良措施,保持池塘水质的“肥、活、嫩、爽、稳”。及时清除食场内残饵及其他漂浮物,捞除池中杂草污物,保持养殖环境的清洁卫生,防止水质变坏,抑制细菌滋生。
早晨和傍晚应密切观察池塘水产养殖动物活动、摄食以及生长情况,以便对投饲量作出相应调整;夜间巡塘要提高警惕,加强防逃、防盗巡视。应着重检查池塘水质是否缺氧,若有浮头迹象出现,应及时打开增氧机,平时养殖过程中保证增氧机晴天中午开,傍晚不开,阴天清晨开,白天不开,浮头以前开,连绵阴雨天半夜开的原则,避免浮头或泛塘。对河蟹、甲鱼等易逃养殖品种注意查看防逃设置和池埂有无漏洞。
日常管理工作中还应认真填写养殖记录,将天气、水质、投饵、调水、防病施药等情况详细记录在案,以便检查对照和总结提高,为下一轮的养殖规划与生产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5
适时捕捞,上市销售
进入秋季,大部分存塘水产养殖动物已达商品规格,养殖池塘承载量较大,若遇高温低压、连绵阴雨、台风暴雨等天气,养殖动物极易产生应激反应,造成浮头或“泛塘”现象,给养殖生产造成损失。
因此,养殖从业者应根据市场需求与周边地区水产品上市情况,合理安排养殖动物上市销售,一来降低池塘载鱼量,减轻池塘压力,促进小规格鱼类加快生长,确保养殖的稳产高产;二来利用秋季成鱼上市量偏少的有利鱼情,力争卖个好价,增加养殖经济效益。
水产养殖动物达到规格,拉网捕捞上市
对于上述话题,你也有话要说
点击右下角“写留言”,发表你的真知灼见吧!
点击“大拇指”,让我感受你对我的爱!
作者:武汉正大水产有限公司郭志文。
本期编辑:Young-fight
往期精彩回顾
想了解更多小龙虾养殖秘籍
欢迎来这里
▼
中国虾王大会
暨2018小龙虾产业链高端品牌论坛
小龙虾无疑是近年全国最火爆的水产养殖品种。为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加快行业发展步伐,《农财宝典》将于10月23-24日在湖北荆州举办中国虾王大会暨2018小龙虾产业链高端品牌论坛。
本届虾王大会我们聚焦小龙虾技术环节,搜寻小龙虾养殖精英,大型养殖户和经销商,旨在为困境中的中国小龙虾养殖业摸索新模式,对防治虾病的技术手段进行交流和碰撞。同期将举办小龙虾产业链展览会,寻找优质动保、饲料、流通加工企业,从种苗、病害、养殖技术、饲料、流通等环节打造全方位、立体化的产业沟通交流平台,加强行业技术交流与合作,探索梳理小龙虾优秀养殖模式,并促进小龙虾的产销对接,帮大型养殖户培养品牌理念,指导小龙虾生产,为行业发展贡献智囊力量。
—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
承办单位:
南方农村报农财宝典新渔网小龙虾通
指导单位:
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小龙虾产业分会
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
荆州市饲料工业协会
金牌协办单位:
汇海集团
张家界市新瑞生物饲料有限公司
广州市诚一水产科技有限公司
荆州市天佳饲料有限公司
战略合作单位:
湖南渔美康生物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
海大集团
江苏好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厦门市科环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荆门市五龙饲料有限公司
湖北蒲阳饲料有限公司
支持单位:
天门粤海饲料有限公司
大北农神爽水产科技集团
武汉天龙饲料有限公司
荆州市益农饲料有限公司
张家界新瑞星饲料有限公司
鸣谢单位:
荆门市沙洋宏兴饲料有限公司
北京渔经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青岛根源生物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武汉授渔水产科技有限公司
湖北渴望牧业有限责任公司
支持媒体:
网络支持:
新浪网、腾讯网、搜狐网、凤凰网、新牧网、农财网、新渔网等
新闻客户端:
网易新闻、今日头条、南方+、南方财经
直播平台:
南方+客户端
10月23-24日,湖北荆州绿地铂骊酒店
参会人员:
大型小龙虾养殖户(养殖面积500亩以上)、投入品经销商、流通商、饲料企业、种苗企业、渔药动保企业等,会议规模500人。
—会议亮点—
会议议程(拟):
一、中国小龙虾投入品与农资经销商对接私享会
参会人员:百名农资经销商、投入品企业
二、2018中国龙虾王大会
参会人员:核心养殖户为主体
会议议题(拟):
1、中国核心产区小龙虾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2、十大小龙虾养殖常见病害解析
3、三大小龙虾优秀盈利养殖模式总结
4、小龙虾饲料营养需要与应用最新进展
5、小龙虾产业的最大危机——如何实现种质复壮难题
6、虾王论道——突破大型养殖场(500亩以上)管理难点
同期活动:
1、2018中国小龙虾产业链展示
2、中国小龙虾千亩养殖基地联盟成立仪式
3、“2018中国虾王(小龙虾)”授牌典礼
4、中国小龙虾饲料领军企业授牌典礼
5、2018中国小龙虾技术服务先锋企业授牌典礼
—参会方法—
有意向参会的单位和个人
可通过扫描二维码进行网上报名
本次会议收注册费。
现场注册费标准:1200元/人,提前网上报名注册可享受1000元/人优惠价。费用包含会务费、资料费、餐费(2午餐、1晚餐)。住宿可由组委会代预订,费用自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