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业报告:全国共3293家种业公司上市55家外资28家(附名单)界面·财经号

(2)上一轮种业竞争中,多数种企依靠棉花,大豆,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赚取自己第一桶金,2014年农业部把马铃薯定位为主粮作物,它真能为后起之秀赚取第一桶金吗?

(3)现存的外资种企,上市种企,亿元资质种企业,三千万资质种企,玉米种企有多少家呢,你在行业中地位如何呢?

(4)种企的本质是什么呢(请用第一性原理思考)

当时四大作用:有利于农业技术持续创新、有利于创新、资源的有效配置、促进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

推动国际种业交流与合作2011年在国务院的政策引导下,种业进行一系列改革,2016年《新种子法》颁布并实施,2017年《同一生态区的引种备案制度》,绿色通道,联合体等制度实施,全球农资市场低迷,主粮作物品种数量井喷,某些人还在欢呼雀跃,其实种业已经到生死存亡的边缘。

从图中种企数量来看,蔬菜>小麦>大豆>玉米>水稻>棉花>马铃薯,蔬菜种企最多的原因:门槛低,成本低,便于加工,利润可观,部分蔬菜企业抓住国内低成本人口红利,已撬开国外的门或资本市场的门。

小麦种企多的原因:虽然门槛高,但科技含量低,统一供种,补贴红利,大多数种企都是原来县级种子公司或良种场乔装打扮而成的。

大豆种企虽然有1000家,多数是经营性的种企,真正研发能力企业不多。

种业人最痛苦的是,这2000个品种怎么选择都是错的,当时估计玉米种企数量在1500家左右,玉米种企潸然泪下离开表面原因:粮价格低迷,库存压力大。

水稻种企,就如诸多位业内人士预测的一样,水稻种企越来越集中,现已经形成3-4家的龙头种企。马铃薯种企异军突起的原因,源于现在政策和环境的影响,部分企业进入马铃薯行业还会出现前几年的红利?

1996年泰国正大集团在湖北襄樊投资建设襄樊正大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这是公开报道的第一家外资控股建设的种业公司,随后太平洋,孟山都,杜邦先锋,先正达等纷涌而来。

根据ISF数据,2011年中国种子进口额为23700万美元,贸易逆差高达4200万美元。从中国种子进出口额可以看出,中国种业在国际市场竞争力不足,而国内市场份额又被跨国种业巨头所蚕食。目前中国外资种业公司已有76家,分别是26家独资公司、42家合资公司、8家中外合作经营公司。

2017年5月26日北京市农业局副局长郑渝在“2017年度种业科技创新峰会”表示,全国共有24家外资种子企业,销售额仅占全国种子销售收入的3.2%。其中,北京市有7家。外资企业主要经营作物均为蔬菜。

从图中可以看出,国外的农化企业都已在中国扎下根基,外资企业不光经营的是蔬菜作物,早已在主要粮食作物布局。

从图中看出,蔬菜企业多为韩国,日本,东南亚,美国孟山都等种业公司,从农业技术发展角度来看,多数外企的农业技术远远高于我国的农业技术。

当我们还在为生态农业,农业生物技术,有机农业,智慧农业争论不休的时候,他们早已布局下一代的农业技术。

2009年,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综合发展研究所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称,全球种业10强公司占全球种业市场份额的35%,而国内种业10强公司占全球市场份额的比例仅为可怜的0.8%。

2011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根据推进意见的指示精神,种业的门槛提高,侧重点培育繁推一体化的企业。

截止2017年6月15日为止,目前全国育繁推一体化的企业为141家。后来政策演变成权力寻租的工具,培育起来的大多育繁推一体化的企业大而不强,简单重复扩大规模,仍然没有各自的核心竞争力。

1997年4月22日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中国种业上市公司的第一股。截止目前种业上市公司为55家,其中A股上市企业为8家,海外上市企业为1家(奥瑞金)。其余种业公司主要在新三板上市。

从图中的种业公司的总数来看,虽然2009年黑龙江省的种业产值超过人口第一大省河南,但公司数量仍然没有超过。从区域来看主要集中东北、黄淮海、西南,西北等地区。数量最多前五省份分别是:河南,黑龙江,山东,新疆,广西。

从图中的亿元资质公司的总数来看,基本上每个省份都有亿元资质的种业企业,但是唯独六朝古都的陕西省没有。数量最多前六省份:北京,新疆兵团,山东,吉林,河南,四川。

从图中的三千万资质公司的总数来看,主要集中黑,吉,辽,内,冀,鲁,豫等省份。主要因为他们是祖国重要的粮仓。

从图中的玉米种业公司的总数来看,除了宁夏没有玉米种业公司,其他省份都有玉米种业公司。数量最多前五省份分别是:河南,黑龙江,甘肃,吉林,湖北。

未来种业,单靠农作物产品提升农民的效益的日子已经渐行渐远,种业的存在本质是否该思考下?

注:1.参考中国种子协会2.《中国种业发展报告》3.《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科技发展研究》4.错误在所难免,仅供参考。本文作者智种网novoseed

THE END
1.中华棉花集团有限公司咸阳市供销社系统积极创新农资经营网络运营模式,通过加强产权资本项目联结、创新开展集采集配、建立农资保供联盟等举措,全面提升农资网络效能。三原县供销社支持下属企业成立陕西供销秦农公司,实现农资全产业链贯通,年供化肥2.8万吨,辐射多个地区。永寿县供销社通过旺农公司设立20个服务网点,直采直销降低成本,供应化肥2.4万http://www.coopcc.com/news.html?aid=1825277
2.中国农资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农资集团有限公司肥业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客户需求为中心,本着“和谐、创新、共赢、发展”的营销理念,不仅为经销商创造了丰厚的利润空间,同时也给广大农户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公司通过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现拥有各类新技术、新产品几十个,已形成年生产各种复合肥、掺混肥、控释肥、微量元素功能肥等。 http://www.zgnzfy.cn/
3.四川供销农业发展集团官网2、是。中农集团控股四川农资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中国供销集团成员,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是一家以从事批发业为主的企业。中农集团控股四川农资有限公司的性质是国有企业,属中央在蓉企业,是中农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3、中农集团控股四川农资有限公司是2012-08-08在四川省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http://www.guabaoshu.cn/post/187922.html
4.发挥农资流通“主渠道”作用近年来,湖南郴州市供销合作社紧紧围绕“三农”工作大局,高举为农服务旗帜,建立“一个龙头企业、一张网络、一个渠道、一个价格、一个标准”的“五个一”农资供应网络,扛稳农资流通“主渠道”职责。 (一)建强一个龙头企业,成立郴州新三湘农资公司。联合省供销社农资公司省新三湘公司组建市新三湘公司,指导11个县市区https://www.chncc.com/news.html?aid=1824901
5.李志起李志起 李志起是我国著名的战略研究专家,曾获评“2017中国商业创新十大领袖人物”、“2016中国最具社会责任企业家”,先后助推150余家上市公司实现战略转型,产业升级,扭亏为盈,被誉为“中国品牌成长专家” 。[1][2]著有《战略新品》、《大农业模式》、《营销界的奥斯卡》、《企业的道德血液》等经典著作,他提出的一https://baike.sogou.com/v101684720.htm
6.影响3月30日上市公司股价重大消息一览经济台广州药业(600332)时隔4个月携重组公告强势复牌,成为国内首家跨沪深港三地交易所进行资产整合的上市公司。该股昨日高开后快速拉升至涨停,全天封住涨停,成交量创出一年来天量。 中信银行(601998)向中信集团授信50亿 中信银行(601998)今日公告,该银行董事会批准给予中国中信集团50亿元授信额度,授信品种为主承销及投资超短期http://jingji.cntv.cn/20120329/115962.shtml
7.企业中高层时事解读课2020第10期(总期10期)在线培训课程充分运用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等,建立健全企业和相关人员信用记录。同时,强化"信用中国"网站和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的公开功能,逐步实现行政许可、行政处罚、产品抽检结果、缺陷产品召回等不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信息依法向全社会公开,为公众提供信用信息一站式查询和消费预警提示https://www.zzqyj.net/?list_89/1214.html
8.我赶上中国最好的时期”——云南祥丰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10月24日,全国工商联发布由中央统战部、全国工商联共同推荐的“改革开放40年百名杰出民营企业家”名单,云南祥丰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宗祥是云南唯一入选的民营企业家。而当时杨宗祥并不知情,他正在山东省蓬莱市忙于处理一位客户反映买不到货的问题,奔波几天,终于让客户满意。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他感慨地说:“没https://news.cctv.com/2018/11/03/ARTI7p6ONiH8WIzKhgj48bnj181103.shtml
9.A股再添一家化肥上市公司!A股再添一家化肥上市公司 ! 导读:11月26日,隶属于中国盐业集团的中盐安徽红四方肥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红四方”,603395.SH)正式登陆上交所主板,开启了中盐集团农肥板块在资本市场发展新征程。这是继“中盐化工”之后中盐集团第二家上市企业。 11月26日,隶属于中国盐业集团的中盐安徽红四方肥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http://www.jiayan.cn/news/4783.cshtml
10.中国种业的主要矛盾与振兴之道推荐阅读资讯20年过去,国内大多数种业公司依然是小舢板的状况,产业基础、研发投入、盈利能力、人才可持续性、增长稳健性等仍与国外航空母舰级的现代种企存在巨大差距。虽然中国中化并购先正达,中信集团加持隆平高科,填补了中国企业进入世界种业十强的空白,但2018年隆平高科营收不及孟山都1/20,提升之路依然任重道远。2020年世界排名前https://www.chinaseed114.com/news/25/news_1208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