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110届全国糖酒会上,不少客商对石河子开发区神内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胡萝卜汁赞不绝口(资料图片)。为促进特色农产品转化增值,兵团积极组织绿色食品企业、合作社参加各类大型展销活动,有效提升企业、合作社绿色食品的知名度,进一步激发兵团农产品加工企业申报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标志的积极性。付贵利摄
兵团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工作人员在有机产品获证单位开展水稻监督抽检工作(资料图片)。近年来,兵团围绕“质量兴农、绿色助农、品牌强农”战略部署,积极组织开展绿色食品申报审核工作,着力提升各师市对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标志的认知度,推动兵团绿色食品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张斌摄
兵团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工作人员在一家合作社开展绿色食品认证工作(资料图片)。李静摄
●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王素凡
前不久,在第110届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上,神内胡萝卜汁、花园乳品等兵团绿色食品品牌“圈粉无数”。“我们公司生产的胡萝卜汁、蟠桃汁、番茄汁3款产品已经连续20多年被认定为绿色食品,市场认可度很高。”石河子开发区神内食品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付贵利说。
绿色食品产业一头连着田间地头,一头连着市场餐桌。近年来,兵团围绕“质量兴农、绿色助农、品牌强农”战略部署,积极组织开展绿色食品申报审核工作,着力提升各师市对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标志的认知度,推动兵团绿色食品(绿色优质农产品)从无到有、从有到优。截至目前,兵团共有绿色食品128个、地理标志农产品38个。兵团生产的鲜食水果、番茄等绿色食品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认可。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坚持产业兴农、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兵团“土特产”如何打好“绿色牌”,推动绿色食品产业向标准化、市场化、品牌化转变?近日,本报全媒体记者深入各师市,探访从田间到市场的全产业链,从中观察兵团绿色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
抓好质量监管
为优质农产品贴上绿色标签
日前,石河子开发区神内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胡萝卜汁顺利通过绿色食品续展审核评价,公司生产的新产品神内枸杞汁复合果蔬汁、神内紫胡萝卜汁、杞画枸杞复合果蔬汁也已通过绿色食品申报初审。
为确保基地和企业完全按照绿色食品标准生产和加工,保障绿色食品质量安全,2023年,兵团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对26家绿色食品生产单位生产的47个产品开展不定期监督检查,抽检覆盖率达36.7%,合格率达100%。
“有机农产品认证比绿色食品认证要求更加严格。”兵团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张斌表示,有机农产品不使用化肥农药,只施用有机肥,这对职工群众的种植技术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这两年,兵团从事绿色有机农产品种植和加工的企业、合作社数量不断增加。”张斌说,2023年,兵团环科所认证单位12家,颁发绿色有机产品认证证书17张,较上年增加88.89%。
据了解,为抓好质量监管,兵团环科所按照全程质量控制技术路线,从产地环境、生产过程、产品质量、包装储运等关键环节实施全程质量控制,遵循从“土地到餐桌”全程质量控制模式,建立“两端监测、过程控制、标志许可、证后监管”等管理制度,坚持质量审核与证明商标管理相结合,确保认证质量。
“针对证后监管,我们根据获证产品种类和风险、生产企业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当地质量安全诚信水平总体情况等,采取企业风险分析评估机制、产品质量抽检、质量安全预警等措施,不断强化对有机食品的管理、监督力度。”张斌介绍。
创建生产基地
以标准化生产引领绿色转型
当前,随着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如何满足消费者对绿色优质农产品的需求,已然成为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议题。
2023年,为深入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落实农业农村部统筹推动农业生产和农产品两个“三品一标”的部署要求,兵团制定《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实施方案》,大力开展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近年来,兵团6个团场先后入选全国种植业“三品一标”基地名单。
“我们正积极引导职工群众开展绿色化标准化种植,严格按照绿色食品技术规程进行种植,严控化肥、农药使用。”4月13日,在田间地头记录小麦生长情况的九师一六六团农业发展服务中心科技特派员贾素艳告诉记者,去年,团场积极申报全国绿色食品原料(小麦)标准化生产基地,并获得创建资格。今年,团场将严格按照创建标准,积极落实各项工作,将基地创建作为团场农业转型的突破口。
4月的南疆,春风渐暖,广袤田野迎来新一季的耕耘。在一师十三团,七连职工徐天义正在枣园内忙着清园、施肥。
“过去红枣品质不高,价格还低,一公斤几块钱,咬牙也得卖。”有着10余年红枣种植经验的徐天义,曾被“卖难”困住。
“凭好果子闯大市场。”一师阿拉尔市农业农村局在考察该团灰枣产业发展时支招,“开展标准化种植,全面推广增施有机肥,走绿色有机的发展道路。”
“科学种植红枣,巧施农家肥、疏密提干、控产提质,这样种出来的红枣市场价格比过去高,口感也更好了。”从普通红枣到绿色红枣,徐天义尝到了甜头。
作为全国种植业“三品一标”灰枣基地,近年来,一师十三团持续在红枣产业提质增效上下功夫,坚持产学研结合,定期邀请专家进行科技指导。同时,积极推广红枣疏密扩冠提干、智能化精量滴水滴肥灌溉等先进种植技术,大力推广生物防治、生态控制、物理防治、高效低风险农药等绿色防治技术,推行专业化统防统治,推进化学农药减量化。
“我们在红枣种植、收获、加工等环节严格遵照国家绿色食品生产标准,建成5万亩‘龙头企业+合作社+枣农’质量可追溯体系,实现品质有保障,质量可追溯。”一师十三团农业发展服务中心专业技术员王英慧说,通过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灰枣种植规模稳定、品质优良,职工群众实现持续稳定增收。
新形势下,兵团各师市紧紧围绕做大做强绿色食品产业的目标,坚持数量、质量与效益并重,稳步推进标准化、减量化生产,着力促进农业转型升级。2023年,兵团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治理,主要农作物化肥、农药利用率均达到45%以上。
打造特色品牌
让绿色农产品“叫得响”“卖得好”
4月15日,在石河子开发区神内食品有限公司灌装车间,自动液体灌装机轰隆作响,工人们身着工作服在流水线上忙碌,通过打包包装、搬运装车等环节,一瓶瓶胡萝卜汁被送进各大商超,成为人们舌尖上的美味。
石河子开发区神内食品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行政总监陈天廷说:“作为一个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的企业,我们正积极将产品推广到内地各大市场,努力把兵团品牌做大、做强、做优。”
近年来,兵团坚持做大特色品牌、做强龙头企业、做优特色产业,加快发展绿色食品产业,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农业产业链从农产品生产向加工、冷藏、烘干等延伸,涌现出石河子开发区神内食品有限公司、新疆小白杨酒业有限公司等一批区域范围内示范带动能力强的国家级龙头企业;依托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构建起具有鲜明特色的农产品品牌体系。
在各地举办的农产品交易会、博览会和展销会上,兵团绿色食品品牌纷纷“登台亮相”,深受经销商和消费者的青睐,展示出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市场前景。
“去年11月,我们合作社参加了第20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地标专展,展出的括旱麦石磨全麦粉、有机石磨黑麦粉、有机藜麦米、有机石磨荞麦粉等有机产品受到了不少客商的青睐,为我们打开内地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奇台农场硕之辰农业产业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周生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