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农产品电商市场分析和发展建议

商务部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到5750亿元,同比增长37.9%;2021年上半年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2088.2亿元,农产品上行持续恢复。电商节日经济对市场销售走势的影响不容忽视,果蔬类产品销量波动较大,新产区的特色农产品电商也逐渐兴起。具体特点表现如下:

节庆消费带动线上销量短期激增,引发农产品电商市场震荡运行。受“618”“双十一”大型电商促销活动消费提振影响,第二季度、第四季度为线上销售高峰期。每年进入5月,各主流电商平台纷纷提前预热电商节日“618”,6月受平台流量加持和消费需求聚集,特色农产品销量大幅提升。2020年第二季度,冬虫夏草、马铃薯、枸杞、核桃等各优势产品陆续进入集中上新期,线上线下市场呈现供需两旺的销售局面,电商销售量环比分别上升85.29%、7.20%、38.34%、38.32%。处于消费淡季的特色牛肉销量小幅提升,环比上升1.85%。2020年第四季度,特色牛羊肉和养生类农特产品线上销量再创新高。牛肉、羊肉、枸杞销售额环比分别上升63.09%、107.97%、83.7%。第四季度为冬虫夏草传统销售淡季,但受“双十一”电商大促影响,“三区三州”地区冬虫夏草电商销售量季度环比增长48.93%。

优势区域特色品牌占据较大市场份额,新产区的特色农产品电商也逐渐兴起。原产地效应作用机制影响下,优势区域特色品牌占据较大市场份额。产品原产地影响消费者对产品的评价,进而影响消费者购买倾向,其中优势区域公用品牌形象和地理生态形象对特色农产品评价影响显著。随着城乡居民消费升级和高品质农产品消费需求增长,无公害、绿色农产品更受消费者青睐,如内蒙古出产的“蒙羊”、宁夏生产的枸杞市场认可度、市场占有率、品牌知名度最高,2021年第三季度,内蒙古特色羊肉电商销售额为4302.62万元,占该品类总销售额比重25.35%;宁夏枸杞位居该品类电商销售额榜首,销售额为8836.4万元,占比49.23%。从监测的特色农产品电商销售情况看,在优势产区的农产品电商蓬勃发展的同时,一些新产区的特色农产品电商也逐渐兴起,如2021年第三季度,特色羊肉电商销售额为16971.23万元、销售量为130.86万件;其中,优势区销售额占比58.00%、销售量占比53.95%;非优势区销售额占比42.00%、销售量占比46.05%。而浙江以7157.85万元的特色核桃电商销售额位居首位,超过了核桃优势产区中拥有较高知名度的新疆。

特色农产品电商面临的主要问题

当前,我国特色农产品电商发展进入快车道,品牌强农、产业强农、人才强农等理念深入人心。然而在发展过程中,品牌、供应链体系、人员队伍等方面的发展短板日益显现。具体面临的问题如下:

农产品电商品牌虽“量大齐全”,但同质化严重、欠缺特色。当前,我国特色农产品电商行业头部效应明显,市场集中度较高,电子商务的动态竞争和产品快速迭代的不稳定性对市场竞争力不足的特色农产品销售极为不利。我国特色农产品品牌虽数量众多,但存在两个突出问题:首先是农业品牌价值和影响力总体水平不高。据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农业市场研究中心和农业品牌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农业品牌目2020年农产品品牌》价值评估和影响力指数数据显示,在首批入围中国农业品牌目录参评的107个农产品品牌中,农业品牌认知度和影响力有限。其次是品牌同质化严重,欠缺独特发展模式。对农产品电商这一领域来说,一方面由于市场投资的热风,农产品电商品牌近年来发展快速扩张,孵化出了众多同质的市场竞争者;另一方面是每年数十家电商企业亏损倒闭。对于农产品电商来说,有保障的供应链渠道和高质量的资源配置才能吸引消费者买到具有高性价比的商品。然而,众多农产品电商平台在产品种类、服务体验以及配送方面的特点并不突出,这种没有独特发展特点、缺乏核心竞争力的模式,无法在竞争激烈的电商市场上持久延续。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特色农产品产业链不完善。大多数农村地处偏远、物流成本较高,农产品面临着“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困境,特色农产品产销衔接不畅问题尤为突出。一方面,农村设施建设滞后,农产品分拣、仓储、冷链物流体系不完善,运输成本较高。居住分散的农民把农产品出售给批发商,再由批发商销售给城市的商贩、超市、社区商店等,最终销售给消费者。繁琐的中间环节增加了农产品交易成本,造成消费者购买农产品价格高、农业生产者利润率低等问题。另一方面,产业链不完善,销售渠道不健全。由于缺乏系统的营销策略,产品一直销售不畅,不仅挫伤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而且从市场终端阻碍了农产品需求的进一步扩大。

专业电商人才缺乏,特色农产品电商发展活力不足。随着我国特色农产品电商市场规模的持续扩张,产业发展面临的专业人才短缺问题将日益凸显。首先,电商行业人员流动性强,专业电商人才匮乏。《2020中国农村电商人才发展报告》数据显示,预计2021年我国农村电商人才缺口将达到217万人,2025年人才缺口将增至350万人。其次,农产品电商虽快速发展,但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滞后。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3月,农村网民规模为2.55亿,占网民整体的28.2%。全国非网民规模为4.96亿人,其中农村人口占到59.8%。非网民不上网的主要原因在于,使用技能缺乏、文化程度限制和年龄因素。一方面,受农业从业人口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老年农民比例较大等不利因素影响,本地电商人才挖掘与培养难以满足农产品电商发展需求。另一方面,受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农产品电商收益不稳定等因素影响,引进人才水土不服,流失率高,难以持久。

特色农产品电商发展建议

我国特色农产品电商发展既面临来自品牌资源及人力资源为代表的软实力不足的问题,也面临来自产业生态内部产业链、供应链等硬实力发展滞后方面的挑战。因此,特色农产品电商工作的开展既要补足基础设施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的短板,又要从农产品品质提升、品牌价值增值等方面下大功夫、大力气。

补足基础设施及销售渠道建设“两大短板”。要解决农产品上行尤其是贫困地区农产品流通问题,关键是要做好产销衔接。围绕农产品上行政府推动科学制定符合市场预期的配套技术标准、行政法规、优惠政策,构建符合农产品网货标准的农产品生产和流通体系。一是补足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大力支持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项目建设、农产品加工项目建设、产业园区、信息网络、农村公路等基础及配套设施项目建设,着力补齐地方基础设施短板,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为规模化生产、销售、物流提供有力保障。二是补足销售渠道建设短板。通过整合地方企业、合作社等资源,探索形成集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于一体的订单化生产、批量化供应的农业供应链体系。同时,加快建设农业供应链信息平台,深化应用农业生产经营大数据,共享政策、市场、金融等信息,有效打通供销信息渠道,打造线上线下农产品销售渠道,促使农产品精准对接广阔的消费市场。

THE END
1.2020年中国农业行业分析报告市场运营态势与发展规划趋势数据来源:农村农业部(TC) 中国报告网是观研天下集团旗下打造的业内资深行业分析报告、市场深度调研报告提供商与综合行业信息门户。《2020年中国农业行业分析报告-市场运营态势与发展规划趋势》涵盖行业最新数据,市场热点,政策规划,竞争情报,市场前景预测,投资策略等内容。更辅以大量直观的图表帮助本行业企业准确把握行业发展https://baogao.chinabaogao.com/nongyezhongzi/381695381695.html
2.智研咨询发布:中国农业行业市场现状发展概况未来前景分析报告智研咨询发布:中国农业行业市场现状发展概况未来前景分析报告内容概要:近年来,为保障市场粮食供应安全,满足居民油蔬菜水果等农作物消费需求,我国农业种植生产面积呈现总体扩大态势,国内农业生产值也日益增长。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农作物播种总面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53192092.html
3.农业部市场预警分析师博士研究生,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农产品监测预警基础性研究、大豆市场供需监测预警分析和农产品产业浪费监测分析等工作。 赵俊晔 查看详情 水果首席分析师 农业农村部市场分析预警团队水果品种首席分析师,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水果市场监测预警、农业农村https://m.agri-outlook.cn/index/index/team.html?category=%E5%85%A8%E9%83%A8
4.中国农业贸易市场分析与进出口监测数据统计数据中国农业贸易市场分析:。。中国农业贸易市场规模庞大,近年来农产品进出口额持续增长。国内农产品需求旺盛,加之国际市场竞争力提升,推动了贸易规模扩大。[60字]。。进出口监测数据显示,中国农产品出口以粮食、蔬菜、水果为主,进口则以大豆、肉类等为主。贸易伙伴多元化https://data.iimedia.cn/data-classification/theme/44326790.html
5.有机农业报告中国有机农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动态分析报告2021二、中国有机农业有希望有点难 104 三、中国有机农业的合理形式 106 第二节 2021年中国有机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112 一、有机农业发展的技术供给与需求都相对薄弱 112 二、有机农业标准欠缺 113 三、有机农产品的市场需求较小 113 四、有机产品认证公信度 114 http://www.zyzyyjy.com/baogao/333197.html
6.中国智慧农业产业发展状况与市场规划分析报告20234.5 中国智慧农业重点项目清单 第5章:中国智慧农业“企业大数据”全景分析 5.1 中国智慧农业市场主体类型及入场方式 5.1.1 中国智慧农业市场主体类型(投资/经营/服务/中介主体) 5.1.2 中国智慧农业企业入场方式(自建/并购/战略合作等) 5.2 中国智慧农业历年注册企业特征分析 http://www.zyhtyjy.com/report/372919.html
7.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辛贤12、国外农业支持政策 中国农业出版社 著作(4/4) 2003.05 13、欧美食品安全体系研究 中国农业出版社 著作(4/4) 2003.05 14、农业科研机构企业化转制研究-经济学视点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著作(1/1) 2002.2 15、WTO与中国农业和农村发展 中国农业出版社 主编(3/3) 2002.10 16、中国主要农产品市场分析 中国农业出http://cem.cau.edu.cn/art/2020/3/24/art_34695_126.html
8.2022第七章,本章重点分析农业机器人上下游市场情况,上游市场分析农业机器人主要原料供应现状及主要供应商,下游市场主要分析农业机器人的主要应用领域,每个领域的消费量 ,未来增长潜力。 第八章,本章分析中国市场农业机器人的进出口贸易现状及趋势,重点分析中国农业机器人产量、进口量、出口量 及表观消费量关系,以及未来国内https://blog.csdn.net/ctmtchinareport/article/details/122708300
9.中国农业出口历年数据分析根据海关统计数据,中国农业出口总额从2008年的402亿美元增长到了2021年的974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9.6%。农业出口贸易的发展不仅促进了中国农业产业的升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也为中国农产品走向国际市场奠定了基础。二、历年中国农业出口贸易数据分析1. 出口总量分析从2008年到2021年,中国农业出口总量增长了近两倍。其中,https://aiqicha.baidu.com/qifuknowledge/detail?id=10082730429
10.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农业资讯中国农业现状分析(深度)中国农业现状分析(深度) 我国的粮食自给率已经跌到了87%,全部农产品的自给率差不多是70%左右,30%左右是需要通过国际市场来调节的。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同时也是一个农业大国,粮食历来都是国家长治久安百姓幸福生活的保障。 然而近年来我国的粮食问题越来越凸显出来,2014年5月份举办的第三届中国国际https://www.catas.cn/contents/17/21072.html
11.农业大数据中国农业大数据平台是布瑞克旗下提供的,汇聚了丰富全面的中国农产品数据的信息平台,提供数据检索、查询、相关研究报告等功能http://www.agdat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