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5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中首次提到“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以来,历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多次提到推进农业现代化、农业信息化。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国制造2025》也明确指出,农业机械装备要加快发展先进、高端农机装备及关键核心零部件,提升农业机械信息化、智能化能力。
2005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多次提到推进农业现代化、农业信息化
2015年11月发布的“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推进农业标准化和信息化、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据财政部12月1日消息,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有关精神,2015年中央财政安排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203.6亿元。
2015年11月以来,农村电商政策频出。据《经济参考报》报道,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有望继续聚焦现代农业,多位专家表示,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将连续第四年写入文件,而且对其扶持的力度和过去相比或有较大突破。我们判断2016年农业信息化有望取得较大突破。
随着国家对土地流转和土地集约工作的强力推进,以农场主为核心的农场经济有望成为我国农业产业化的主体。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其中“家庭农场”的概念是首次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出现。
目前,我国农场主按集约后的土地计算大约有200万户,涉及约5亿亩耕地,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10亿亩规模以上,农场主用户也会达到500万户以上。一般而言,每亩土地投入包括种子投入、化肥农药投入、农机服务投入、农保投入、其他投入等共计约800元左右(含资金投入)。如果按每亩土地按总投入的2%-3%收取农业信息化平台服务费,每亩的服务费约为16元左右,按10亿亩耕地面积计算,今后的市场服务规模约在160亿元左右。
现代农机装备是《中国制造2025》重点发展的十大领域之一。《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重点发展粮、棉、油、糖等大宗粮食和战略性经济作物育、耕、种、管、收、运、贮等主要生产过程使用的先进农机装备,加快发展大型拖拉机及其复式作业机具、大型高效联合收割机等高端农业装备及关键核心零部件。提高农机装备信息收集、智能决策和精准作业能力,推进形成面向农业生产的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
中国的农业机械化程度远低于发达国家,市场需求增长潜力大。随着农村土地流转推进,农业机械化水平将会得到进一步提升。中国农机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04年我国农机工业生产总值780亿元,2014年增长到3952.2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8%。2014年全国农机购置补贴达到238亿元,同比增加9.17%。
2004-2014年我国农机销售金额走势图
2004-2014年我国农机购置补贴持续增长
《2025-2031年中国农业信息化行业市场研究分析及发展前景展望报告》共十二章,包含中国农业信息化行业主要案例分析,2025-2031年农业信息化行业前景及趋势预测,2025-2031年农业信息化行业投资机会与风险防范等内容。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