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牢粮食安全底线,必须确保种子、肥料、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质量。当前,全国春耕生产和春季田管有序开展,农资购销进入旺季,农资打假工作一刻也不能等。农业农村部近期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各地扎实推进农资排查整治工作,为春耕生产有序进行保驾护航。
3月11日,农业农村部下发通知,组织各地农业农村部门迅速开展农资质量排查,要求各地针对“忽悠团”兜售化肥、网络违规售种两个问题开展专项整治。3月19日,农业农村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七部门在京联合召开视频会议,部署2024年春耕备耕农资打假工作。
与此同时,各地涌现出一批创新做法和典型案例。比如,江苏省创新性开展规模种植主体入户排查,倒查违规农资源头,积极拓展案源线索,严打违法行为,教育引导农户科学规范购买使用农资。
江西省针对一些重大案件建立了“绿色检测通道”,江西省农业农村厅加强与检测机构沟通协调,尽力缩减农业投入品执法抽检周期,做到即抽即检、即检即报,为及时固定证据,加快执法办案进度提供有力支撑。
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县、仁和区等地积极探索农资配送、技术扶持、金融为一体的农资供应链,为农户提供优质、实惠、便捷的农资以及专业、周到、及时的种植指导服务,以此规避农资“忽悠团”问题。
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持续推进农资打假下乡进村活动,引领各地加强识假辨假知识宣传,用通俗的语言、直观的画面讲清楚假劣农资危害和优质农资选购要点。加强工作调度,采取调研指导、视频会商等方式调度各地工作进展,督促地方落实排查整治举措,全力确保春耕生产有序进行。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