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柳州市市场监管局2023年农资市场专项整治行动典型案例(第二期)农药复合肥料

今年以来,柳州市市场监管局认真履行农资监管职责,坚持标本兼治、打防结合、属地管理、部门协调,聚焦农业生产必需、使用量大的农资产品中存在的质量指标不符合标准要求、利用包装标识进行虚假宣传等违法行为,深入开展农资产品专项治理行动,依法查处了一批违法经营案件,切实维护了农业生产需要和农民群众合法权益,为粮食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驾护航。现公布第二批典型案例:

01

02

柳城县太平镇**肥料店销售不合格微生物菌剂和聚合微生物菌剂案

【基本案情】2023年2月17日,柳城县市场监管局根据举报线索,对当事人销售的微生物菌剂(桉树适用肥)和聚合微生物菌剂(腐植酸型)进行执法抽样检查,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检验,判定两个品牌的“有效活菌数”指标不合格。

【查办情况】经查实,当事人销售的微生物菌剂(桉树适用肥)“有效活菌数”标明值≧1.0亿/g,检验结果0.5亿/g,聚合微生物菌剂(腐植酸型)“有效活菌数”标明值≧1.0亿/g,检验结果0.8亿/g,不符合标准要求,上述产品涉案数量共计47吨。柳城县市场监管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行政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规定》有关规定,移交公安机关查办。

【典型意义】农用微生物菌肥能够通过所含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增加农作物养分的供应量,促进作物生长,而微生物菌肥的核心是有效功能活菌数,即“有工作能力”的活体菌总数量。企业工艺技术的高低,决定了产品菌群活性在保质期限内是否仍然能够达标的稳定性。个别企业为了迎合市场需求,在没有质量保障能力的情况下,随意标注产品中的有效活菌数欺骗消费者。市场监管部门加强市场乱象特点研判,加大对微生物肥料抽检力度,严厉打击侵害农民合法利益的违法行为。

03

鹿寨县**农资经营部销售未取得生产许可证的钙镁磷肥案

【基本案情】2023年3月9日,鹿寨县市场监管局在农资市场专项执法检查中发现,当事人销售的**牌(含钾)、有效磷含量18≧%的钙镁磷肥未标识生产许可证标志和证书编号。

【查办情况】经查实,当事人销售的上述产品未申请取得生产许可证,涉案产品2吨。鹿寨县市场监管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的规定,责令当事人停止销售未取得生产许可证的产品,并作出没收违法所得和罚款的行政处罚。

【典型意义】国家对钙镁磷肥等重要工业产品实行生产许可证管理制度,生产和销售未取得生产许可证的产品,应当承担无证生产和销售无证产品的行政法律责任。部分企业为了减轻规范化生产带来的成本压力而规避申报生产许可证,市场监管部门切实履行市场监管职责,严格规范行业竞争秩序,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04

三江侗族自治县**化肥经营部销售包装标识不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的硫酸钾型复合肥料产品案

【基本案情】2023年3月13日,三江县市场监管局在农资专项执法检查中发现,当事人在经营场所销售的硫酸钾型复合肥料,产品包装上标识有“凯拉米尼”“芬兰”“芬兰凯拉米尼国际肥料集团有限公司”“马绍尔群岛马朱罗阿吉特科岛阿吉特科街信托公司大楼”等标志,涉嫌以易引起误解的方式描述或介绍肥料。

05

柳州市**农资有限公司销售不合格复合肥料案

【基本案情】根据举报线索,柳江区市场监管局和柳州市市场监管局处置中心对当事人销售的标识为“**牌复合肥料,N-P2O5-K2O,15-5-15”的产品进行执法抽样检查,经广西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检验,判定该产品不符合标准要求。

【查办情况】经查实,该产品K2O明示含量≧13.5%,实测值11.2%,总养分明示含量≧35%,实测值33%,K2O和总养分项目不符合标准要求,当事人共购入该批次产品4.8吨。柳州市市场监管局处置中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有关规定,责令当事人改正,并作出没收违法产品和罚款的行政处罚。

【典型意义】复合肥料的单一养分配比,是针对不同的土壤环境和农作物品种的合理分配,单一养分不合格的复合肥料,容易形成因施肥效果不佳的追加施肥,导致农作物对其他单一养分吸收不完全,同时,总养分含量故意偷减也是企业获取不正当利益的直接手段。市场监管部门对复合肥料坚持常态化质量执法抽查,形成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化肥产品的高压态势。

THE END
1.我市聚力农资打假提升营商环境“大能量”工作推进二是强整治,规范市场秩序。对全市农资生产、经营主体及网点进行了拉网式排查,将“被动接受投诉再调查”变为“主动下乡进村摸排线索”,形成问题清单。将“巡查+指导”相结合,一对一指导生产经营主体做好购销台账登记、农药包装废弃物处置和农资标签标识留存等,督促经营人员诚信守法经营,严把产品进货关,切实落实主体责任http://www.gj.gov.cn/web/guest/shfgf_gztj/-/articles/20349287.shtml
2.犍为县市场监管局开展农资市场专项整治今年来,为进一步规范农资市场秩序,结合2024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暨“春雷”行动,乐山市犍为县市场监管局开展了农资市场专项整治。 执法人员共对56户农药、种子、化肥等农资经营户开展了检查,重点查看主体资质、生产经营范围、生产经营方式,所售农资产品的厂家、产地、外包装标识、质量、成份配比和执行标准等情况。https://wap.peopleapp.com/article/rmh40827919/rmh40827919
3.赤峰市市场监管局“三项措施”开展农资市场专项整治为保障春耕生产顺利进行,连日来,赤峰市市场监管局紧抓春耕备耕农时,着力开展农资市场专项整治,强化农资市场监管、维护农资市场秩序。 01 聚焦监管重点 强化监督检查 执法人员以肥料、农膜、滴灌带和车用柴油等农资为重点商品,以农村和城乡接合部、农资经营集散地、粮食主产区、种植生产基地为重点区域,聚焦社会普遍关注、https://news.foodmate.net/wap/index.php?itemid=654138&moduleid=21
4.经验交流桂林市市场监管局开展农资市场整治工作取得成效12月19日,在全区2023-2024化肥“冬储”执法工作现场会暨2024年“铁拳·桂在真打”行动化肥执法工作部署会上,桂林市市场监管局因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作经验发言。 今年以来,桂林市市场监管局结合桂林实际,以化肥、农膜为重点,深入开展“铁拳·桂在真打”行动化肥专项执法,严厉打击各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违法行为,有效规范http://m.guilinlife.com/article/4yf0db1f1db64ed0b30b.html
5.咸阳市市场监管局开展化肥等重点产品专项整治全力维护农资市场秩序咸阳市市场监管局按照国省保障化肥等农资供应和价格稳定的工作要求,积极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充分发挥市场监管职能切实维护广大农民根本利益,在全市范围开展化肥等农资产品质量安全稳定专项整治行动。 积极开展化肥等农资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严格按照《产品质量法》《化肥产品生产许可细则》及《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管理暂行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8199661
6.农资市场监管工作总结6篇(全文)今年以来,我市各级工商机关认真开展肥料农药市场监管工作,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和严重坑害农民利益的违法违规行为,进一步加强肥料农资商品质量监测和完善肥料农资市场监管,保障了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和农民利益。现将我局肥料农药市场监管工作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高度重视,职责到位https://www.99xueshu.com/w/filejkpghbu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