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湟中:擦亮“供销农资”金字招牌

自开展“绿色农资”升级行动试点工作以来,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供销联社以“绿色农资”为抓手,以积极推进农资数字化建设和农资质量管理为重点,系统领会、统筹资源、全力推进试点工作落实。湟中区农资流通网络体系不断健全,社有农资企业市场份额明显提高,农资经营服务和应急配送能力显著增强,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取得新成效,肥料供应结构进一步优化,“供销农资、放心农资、绿色农资”形象得到进一步彰显。

建机制,为“绿色农资”织密服务网络。

以社属企业正丰农资公司为基础,采取“公司+网点”模式,完善区、镇、村三级农资连锁经营服务体系,布设农资经营网点,覆盖全区15个乡镇,农资供应主渠道地位得到有效巩固,降低农资成本,保障农资市场稳定,实现“安全+降本+减量+增收”多重效应。

保品质,为“绿色农资”筑牢质量防线。

依托市场份额优势,联合系统农资门店和种植专业合作社锁定优质货源,采取淡储旺销的形势,减少价格波动,形成稳定的供货关系,严把进货关,实现产品可追溯,去向可追踪,从源头上杜绝假冒伪劣商品进入供销系统,发挥供销系统在农资供应当中的保供稳价和蓄水池作用。严把销售关,全区基层门店实行“统一标识、统一管理、统一配送、统一价格、统一服务”的五统一管理,市场化运作、规范化管理、常态化监管,保护了农民的合法权益,擦亮了“供销农资”金字招牌。

THE END
1.农资产品销售旺季多地开展农资市场专项检查时政河北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助理张子家:督促规范农资经营商家诚信经营,让农民能够用上放心种,施上放心肥。 新疆乌鲁木齐、塔城等地也开展了农资市场专项检查,工作人员在农资销售点对农资产品质量合格证、产品标签、有效期等进行检查,并对部分出现未按规定悬挂营业执照等行为的经营户当场责令整改。相关人员还http://m.tibet.cn/cn/Instant/municipal/202404/t20240402_7601017.html
2.吉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暑期社会实践“乡村振兴促成团”特辑同时,以乡村建设为统领,按照亮点村、示范村、提升村三个类别对村庄进行分类,按照“五改两化”标准,以村容村貌整治为切入点,融入农旅、文旅或经济增长点等元素,分批打造亮点村,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目前,第一批22个亮点村打造工作正在顺利推进。 (二)全域整治,打造农村宜居宜业环境http://newyouth.jlufe.edu.cn/info/1022/26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