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对农资进村“忽悠团”一查到底新浪财经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据农业农村部4月3日消息,农业农村部发布关于开展2024年“绿剑护粮安”执法行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明确,要紧盯春管春耕、三夏、秋冬种等重点农时,以及农资产品产销旺季和入户下地的关键节点,对辖区内农资生产经营主体资质、产品质量、购销台账、产品标签等开展全面排查。

种子执法要以制种基地、种子经销集散地为重点区域,以种子生产、加工和销售为重点环节,重点查处制售假劣种子、假冒侵权、“白皮袋”种子、未审先推、无证生产经营等违法行为。

通知指出,要加强对城乡结合部、农资“忽悠团”案件常发多发等重点地区的执法检查巡查,对发现的假劣农资上挖源头、下追流向、一查到底、打点断链,涉嫌构成犯罪的坚决依法移送。

通知全文如下:

农业农村部关于开展2024年“绿剑护粮安”执法行动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村(农牧)、渔业厅(局、委):

一、总体要求

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聚焦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突出重点领域和重大专项,集中力量严厉打击坑农害农、危害粮食安全违法行为,抓好办成群众可感可及实事,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农业执法力量。

二、加强重点领域执法

(一)农资质量执法

紧盯春管春耕、三夏、秋冬种等重点农时,以及农资产品产销旺季和入户下地的关键节点,对辖区内农资生产经营主体资质、产品质量、购销台账、产品标签等开展全面排查。对农业生产使用量大的农资品种和群众投诉举报、违法案件发生较多的农资生产经营主体加大执法检查力度。

种子执法要以制种基地、种子经销集散地为重点区域,以种子生产、加工和销售为重点环节,重点查处制售假劣种子、假冒侵权、“白皮袋”种子、未审先推、无证生产经营等违法行为。加大网络违法销售种子行为的查处力度。

农药执法要重点查处非法制售禁用农药、假劣农药、未经登记农药,无证生产经营特别是以委托加工之名借证、套证、贴牌生产销售农药等违法行为。

肥料执法要重点查处假冒和伪造登记证、登记产品有效成分含量不足、非法添加农药成分等违法行为。

兽药执法要突出兽用抗菌药、兽用中药等重点品种,重点查处无证生产经营,制售假劣兽药特别是以饲料原料、添加剂预混合饲料、混合型饲料添加剂名义冒充兽药,非法添加禁用物质、违规违禁药物,使用化学中间体生产兽药,擅自改变兽药剂型,违规销售原料药等违法行为。

饲料和饲料添加剂执法要重点查处无证生产,在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中使用禁用物质、违规违禁药物,标签标识不规范等违法行为。

(二)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

(三)动植物检疫执法

动物卫生监督执法要紧盯产地检疫、指定通道等关键环节,依法打击违规调运、应当检疫而未经检疫、销售或屠宰未按规定佩戴畜禽标识的牲畜、骗取或伪造变造及转让检疫证明或检疫标志、冒用检疫出证电子账户等违法行为。

依法查处未按规定及时回收农药等农业投入品的包装废弃物或农用薄膜、未依法将回收的农药包装废弃物交由专门机构或组织进行无害化处理、破坏或者擅自改变基本农田保护区标志等违法行为。

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农业农村部门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严厉打击盗挖、滥挖和非法出售黑土的违法行为。

发现挖湖造景、“大棚房”等违法占用耕地和电击蚯蚓、向耕地违规排放污水污泥矿渣等破坏和污染耕地线索的,及时向有关部门通报或移送。

(五)转基因生物安全监管执法

严厉打击未经批准从事转基因环境释放、生产性试验,未经批准生产、加工农业转基因生物特别是未取得安全证书的农业转基因生物,未按照批准的品种、范围、安全管理要求和技术标准生产、加工农业转基因生物,非法制售转基因种子,违规改变进口农业转基因生物用途,转基因生物标识应标未标、违规标识等违法行为。

(六)长江十年禁渔执法

与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联勤联动,开展“一江一口两湖七河”交界水域执法、鄱阳湖洞庭湖“清网”等专项执法行动,持续加强跨部门跨区域联合执法,重点打击有组织、成规模、链条化非法捕捞团伙,严厉打击“电毒炸”或“绝户网”等非法捕捞行为。开展打击长江干流违规垂钓专项行动,紧盯春秋季违规垂钓高发时段,持续加大巡查力度,及时查处“泥鳅党”、可视锚鱼、钓获物交易、禁钓区垂钓等违规行为。全面清理废弃网具,依法取缔涉渔“三无”船舶。

三、抓好重大专项执法

(一)农资进村“忽悠团”专项执法

加强对城乡结合部、农资“忽悠团”案件常发多发等重点地区的执法检查巡查,对发现的假劣农资上挖源头、下追流向、一查到底、打点断链,涉嫌构成犯罪的坚决依法移送。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发挥村“两委”干部、农村党员、乡镇网格员的监管执法前哨作用,推动违法行为早发现、早查处。针对年龄较大、辨假识假能力不强的小农户和种养殖大户等易受害对象加强宣传警示,强化“以案说法”,提高农民风险辨识能力和依法维权意识。

(二)以“订单农业”为名设骗局坑农专项执法

(三)牛羊养殖“瘦肉精”专项执法

以肉牛肉羊大县和问题多发地区为重点,采取“关键节点定期检查、不定期日常巡查、问题线索突击核查”工作机制,对肉牛肉羊养殖场户、收购贩运者和屠宰企业开展排查整治,加大执法抽检频次和力度,严厉打击非法添加“瘦肉精”等食品动物中禁止使用的药品及其他化合物的违法行为。

(四)豇豆农药残留攻坚治理专项执法

严把豇豆采摘上市关口,加大对豇豆常用农药生产、经营、使用全链条执法力度,严厉打击违规经营和使用蔬菜禁用农药、农药残留超标等突出问题,依法应当采取拘留措施或涉嫌犯罪的要及时移送公安机关。

(五)水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执法

聚焦鯿鱼、大口黑鲈、鲫鱼、乌鳢、黄鳝、大黄鱼和牛蛙药物残留突出问题,重点打击非法使用投入品、生产销售不合格水产品等违法行为。

(六)农机监理专项执法

依法及时纠正和查处农机违规操作、危险作业等行为。加强与公安、交通运输、应急管理等部门的协作配合,紧盯清晨、夜晚等人员出行风险时段及作业机具转移转场重点路段,适时开展联合执法,依法依职责查处假牌套牌、无证驾驶、违法载人等行为。

(七)中国渔政亮剑专项执法

围绕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常年禁捕、海洋伏季休渔、黄河等内陆重点水域禁渔、清理取缔涉渔“三无”船舶和“绝户网”、规范管理鳗苗捕捞、破坏水生野生动物资源、电鱼、水产养殖、涉外渔业、渔业生产安全等重点领域加大执法力度,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四、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实施。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坚决扛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充分认识开展“绿剑护粮安”执法行动的重要意义。坚持因地制宜,突出问题导向,细化行动方案,压实责任主体。加大执法投入,加强执法培训,提高执法保障,不断提升农业执法能力,打造会办案、善办案的执法铁军。

(二)完善工作机制。要健全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与行业监管协作机制,加强沟通会商、协调配合和信息共享,对有明显违法线索或有初步证据证明存在农业违法行为的投诉举报要及时核查,依法处理。加强地区间、部门间执法协作,统筹执法力量,推动实施联合执法、联合办案。健全完善行刑衔接机制,对涉嫌构成犯罪的违法案件及时移送公安机关。定期通报违法违规行为查处情况。

(三)优化执法方式。要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注重提升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形象。严格规范罚款实施,坚持过罚相当,实现宽严相济、法理相融。认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将普法教育贯穿执法行动全过程。坚持执法与服务相结合、处罚与教育相结合,依法广泛综合运用说服教育、劝导示范、警示告诫、指导约谈等方式,让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

(四)强化督促指导。农业农村部适时赴有关省份开展调研,围绕行动开展、重点领域违法案件查办、加强行业监管和执法协作等情况进行指导,对涉及区域广、社会影响大、案情疑难复杂的案件进行督办,对执法中的法律适用问题及时组织研究并作出答复。各地落实举措和行动成效将作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示范创建的重要参考。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村部门要及时总结本地区开展“绿剑护粮安”执法行动的做法、成效及存在问题,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对执法行动中涌现的先进人物、典型事迹广泛宣传,对工作突出的集体和个人以适当方式给予表扬。各地要于6月底前向农业农村部法规司报送执法行动进展和阶段性查办案件情况,于11月底前报送执法行动工作总结和典型案例。

THE END
1.我市聚力农资打假提升营商环境“大能量”工作推进二是强整治,规范市场秩序。对全市农资生产、经营主体及网点进行了拉网式排查,将“被动接受投诉再调查”变为“主动下乡进村摸排线索”,形成问题清单。将“巡查+指导”相结合,一对一指导生产经营主体做好购销台账登记、农药包装废弃物处置和农资标签标识留存等,督促经营人员诚信守法经营,严把产品进货关,切实落实主体责任http://www.gj.gov.cn/web/guest/shfgf_gztj/-/articles/20349287.shtml
2.政策解读农业农村部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工业和信息化部 公安部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关于印发《2023年全国农资打假和监管工作要点》的通知 政策解读 更多>> 农业农村部拟对两款高毒农药采取管控措施2024-07-30 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回应“三农”重点话题2024-07-25 最新!二十届三中全会精https://www.chinanzxh.com/zhengcejiedu/index.html
3.进一步规范农资市场(建议)进一步规范农资市场(建议) 又到一年春耕时,据笔者在一些农村地区调查发现:一些地方农资市场的农资产品鱼龙混杂,令农民眼花缭乱。目前乡村农资市场乱象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销售网点乱。一入春,农民就忙着买种子、化肥,农资需求量激增。有的生产企业为追求高销售把自产农资批销到各地经销网点,作为“厂家直销”点的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7-04/25/c_129569964.htm
4.齐齐哈尔市市场监管局发布规范农资价格告诫书东北网3月1日讯春耕在即,农资市场将进入购销旺季,为规范农资市场价格秩序,防止各类价格违法行为发生,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助力春耕生产顺利开展和保障粮食稳产增收,齐齐哈尔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向全市各农资生产经营单位发出提醒告诫。 农资生产经营单位要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明码标价和https://m.dbw.cn/heilongjiang/system/2024/03/01/059284672.shtml
5.曹妃甸规范农资市抄营秩序曹妃甸规范农资市场经营秩序 近日,曹妃甸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对辖区内农资商店进行专项检查。 曹妃甸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督促农资经营户建立健全进货查验、索证索票、进销货台账、留样备查等制度;要求经营者要严格执行商品明码标价的规定,避免哄抬价格、扰乱农资市场价格秩序,强化农资经营者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确保特殊https://m.hebnews.cn/ts/2020-08/18/content_8061192.htm
6.潍坊青州市开展农资市场专项检查规范市抄营秩序齐鲁网·闪电新闻5月31日讯5月31日,潍坊青州市开展农资市场专项检查行动,进一步规范农资市场经营秩序。 此次检查以农资打假和土壤熏蒸问题为重点,执法人员详细检查各农资经销店的经营主体资格以及进销货台账,确保各销售点有照经营、备案销售,做到产品质量、销售流向可追溯。 https://sdxw.iqilu.com/share/sd?id=7837900&type=a
7.农资市场存在问题(精选十篇)对所销售的农业投入品 (种子、农药、肥料) 品种, 必须经农业部门审核备案后方可销售, 杜绝不合格农资流入市场。 3.3 规范农资市场运行 抓住4个环节, 努力建立一套可以“倒查”的农资商品责任保障体系:查验2个主体, 对经营者和供货者进行查验, 不仅在登记发照环节把关, 更在资格、资质、年检等发照后长期监管, 防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b6yps23.html
8.规范农资市场护航春耕生产陵城区:开展农资打假“春雷”行动为有效降低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影响,进一步规范农资市场秩序,维护群众利益,严厉打击坑农害农违法行为。日前,陵城区农业农村局在全区范围内启动农资打假“春雷”行动,保障春季农业生产顺利进行和农产品质量安全。除了现场检查,执法人员还向农资经营户负责人宣传各级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会议主要精神以及违法违规经营行为需承担的https://m.dz24hour.cms.dezhoudaily.com/shehui/p/22421.html
9.规范农资市场秩序阿城区检察院开展“3.15”农资打假护春耕活动又是一年春耕备耕季。3月13日,阿城区检察院联合阿城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区公安局食品药品和环境犯罪侦查大队在亚沟街道吉祥村开展了“3.15”农资打假护春耕活动。进一步规范农资市场秩序,保障春耕生产农资安全供应,助推农业高质量发展。 座谈会上,农业专家首先介绍了种子、农药、肥料选购时的“五要”“五不要”“https://mobile.my399.com/p/319572.html
10.赤峰市市场监管局“三项措施”开展农资市场专项整治截至目前,市本级共完成农资抽检23批次,发放农资经营提醒告诫书200余份,检查市场经营主体50余家次,针对对未落实进货查验制度、标识不规范等问题已督促市场主体进行了现场整改。下一步,市市场监管局将持续开展农资市场专项整治工作,严厉查处农资产品质量不合格、虚假宣传等违法违规行为,切实保障农民合法权益。https://news.foodmate.net/wap/index.php?itemid=654138&moduleid=21
11.检察建议助力农资市场规范经营鹤峰县 检察建议助力农资市场规范经营 本报讯 (通讯员孟似虎、陈晴晴)“检查农资经营主体及门店128家。”近日,鹤峰县人民检察院收到该县农业农村局办理检察建议的书面回复。 前期,鹤峰县人民检察院到6个乡镇走访27家农资经营门店,发现存在库存过期农资产品、农药和种子同柜经营、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不规范等情况。4https://szb.enshi.cn/rbpad/content/202406/12/content_1308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