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间举报率,是衡量用户对平台卖货直播间观看和消费体验的重要指标之一。
直播间举报率公式:
直播间举报率=直播间有效举报人数/直播间有效观看人数
注:指标统计周期可选近7日或近30日,具体数据以后台显示为准。
Q1:商家如何查询直播间举报率?
Q2:商家还可以看到哪些举报内容?
Q3:如同一个用户单场直播间重复举报的,平台是否纳入举报率统计?
A3:平台对单场直播间单个用户的重复举报,仅取该用户一次有效举报纳入统计。对于基于大数据等技术手段识别到的疑似恶意举报、黑灰产用户举报将不予采信,切实保障规范商家老铁们的合理权益。
Q4:如遇到用户恶意举报行为,该怎么办?
A4:商家可以通过平台客服进行举证申诉,如核实为恶意举报的,平台将不作为指标统计依据。
值得说明的是,基于以往用户举报情况来看,平台用户反感、投诉强烈的直播违规行为,包括但不限于炒作卖货、低俗恶搞、夸大商品功效、夸大商品价值、虚假承诺福利、售卖假货与盗版等情形。要想有效减少用户举报,建议商家老铁们重点规避以下情形,提升自身带货水平。
【违规示例】:
(1)直播过程中主播与工作人员表演产生私人纠纷矛盾,故意将商品低价上车。
(2)主播连麦偶遇痴情大哥,痴情大哥因太喜欢主播要跟主播告白,愿意把自己的所有都给主播,为表忠心将自己的商品一折上车售卖。
【规范姿势】:
(1)在直播推广商品的过程中,出镜的直播人员不要制造团队或个人矛盾。
(2)创作更多绿色健康、丰富优质的直播内容,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和正能量。
【违规示例】
(2)带货达人宣传抽奖送100台手机,实际通过官方工具抽奖送出100个手机壳。
【规范姿势】
(1)及时兑现所承诺的福利、奖品、赠品。
(2)宣传送出的奖品数量、质量、型号等与实际上架的商品保持一致。
【情形概述】违规使用绝对化用语,或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标价形式或价格手段,欺骗、诱导买家与其进行交易,包括虚构商品“原价、划线价、折扣“,未清晰标示价格附加条件,虚假价格比较等,或进行其他形式的夸大宣传或不实宣传的情形。
(1)直播间推广过程中使用“全网性价比最高”、“绝版”、“史上最低价”等词汇。
(2)在直播间宣称所销售的微波炉原价为999元,今天只需要399元。实际上该款微波炉近七日的最低成交价为499元,构成虚构商品原价。
(3)在直播间描述自己所售商品是传家宝。
(1)避免使用法规禁止使用的各类限制词汇;
(2)如实介绍商品价格,不得采用“虚假价格”的方式来吸引消费者购买;宣传中不得随意使用“原价”,除非可以提供在本次降价前7日内在本平台最低售价的有效凭证;
(3)避免使用“家传”、“传家宝”、“祖传”等用语。
【情形概述】指带货达人违规宣传商品医疗功效、保健功效,虚构夸大需要取得相应资质才可以宣传的其他功效,及宣传商品成人用品功效等情形。
(1)达人推广普通小麦面包,宣称可以“治疗胃病”,构成普通食品宣传治疗功效违规。
(2)达人普通食用奶粉,宣称该奶粉可以促进“骨骼生长”、“增强免疫力”,构成普通食品宣传保健功效违规。
(3)某带货达人在直播间推广普通的化妆品,但宣称其可以“祛斑、美白”,构成普通化妆品虚假宣传特殊化妆品功效违规。
(4)某带货达人在直播间推广糖果,宣传其具有“两性”功效。
(2)如实的介绍商品功能或功效,不要虚构、伪造一些不存在或者无法验证的功效。如清楚普通化妆品和特殊用途化妆品的区别,特殊用途化妆品通常用于生发、染发、烫发、脱毛、美容、健美、除臭、祛斑、防晒的化妆品。在售卖普通化妆品时,不要宣传特殊化妆品才具有的功效;
【情形概述】指带货达人在直播间推广假冒、盗版商品,或其他为销售假冒商品提供便利的情形。
(1)带货达人推广假冒某品牌的化妆品,大量用户投诉该商品为假货,平台认为带货达人推广商品为假冒商品且该带货达人在申诉期内未申诉或经申诉仍不能证明该商品为正品。
(2)带货达人直播时推广假冒某品牌的女包,故意在推广过程中用手将其商标遮挡,从而意图逃避平台监管。
(1)达人提升自身甄别、选择合法合规商品的能力。
(2)直播间完整展示商品,不要故意遮挡品牌、商标、logo。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场景应用:
(1)将直播间举报率作为商家PK卖货权限清退、珠宝饰品等管控类目商家准入的商家运营场景的规则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