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联会:预计今年6月新能源车零售近50万辆有可能创历史新高

6月20-26日,乘用车市场零售48.7万辆,同比增长33%,环比上周增长17%,较上月同期增长28%;乘用车市场批发56.1万辆,同比增长50%,环比上周增长30%,较上月同期增长12%。

6月1-26日,乘用车市场零售142.2万辆,同比去年增长27%,较上月同期增长37%;乘用车厂商批发150.4万辆,同比去年增长40%,较上月同期增长34%。

2.6月乘用车市场周度零售走势

今年6月第一周总体狭义乘用车市场零售达到日均3.4万辆,同比下降3%,相对今年5月第一周均值增长7%。

6月第二周总体狭义乘用车市场零售达到日均5.0万辆,同比增长25%,相对今年5月第二周均值增长54%。

6月第三周总体狭义乘用车市场零售达到日均5.9万辆,同比增长39%,相对今年5月第三周均值增长55%。

6月第四周总体狭义乘用车市场零售达到日均7.0万辆,同比增长33%,表现逐步回暖改善,相对今年5月第四周均值增长28%。

6月1-26日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142.2万辆,同比去年增长27%(较上月累计同比增速提升42个百分点),环比上月增长37%。

随着国家购置税政策的强势推出、疫情管控进一步放开,近期各级政府已经出台了一揽子提振经济、促进消费政策,对车市复苏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终端人气和成交均有提升。

目前应是价格谷底。虽然目前PPI高涨,1—5月平均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8.1%,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10.8%。但为确保国家促消费政策在上半年要真正见效,让消费者购车得实惠,近期部分主流车企均追加了优惠活动,努力弥补前期疫情造成的销量损失,冲击半年度目标。由于成本上涨压力太大,加之厂商和经销商亏损严重,随着销量回升和目标顺利完成,未来车市价格回升的趋势将日益明显,早买早受益的效果必然体现。

当前刺激政策能支撑销量回暖,但政策的启动期消费者并不着急购车的,因此6月的增量效果较突出,7-8月相对平淡,见效最明显是在四季度的政策退出期。

目前6月零售超强销量好于行业内对政策应有的走势预期,6月总体市场零售表现值得期待。6月主力厂商的新能源车走势也是超高速增长,预计今年6月新能源车零售近50万辆,有可能创历史新高。

3.6月乘用车市场周度批发走势

今年6月第一周总体狭义乘用车市场批发达到日均3.3万辆,同比下降6%,相对今年5月第一周均值增长19%。

今年6月第二周总体狭义乘用车市场批发达到日均5.0万辆,同比增长26%,相对今年5月第二周均值增长59%。

今年6月第三周总体狭义乘用车市场批发达到日均6.2万辆,同比增长70%,相对今年5月第三周均值增长63%。

今年6月第四周总体狭义乘用车市场批发达到日均8.0万辆,同比增长50%,表现明显走强,相对今年5月第四周均值增长12%,厂商产销有明显的恢复趋势。

6月1-26日全国乘用车厂商批发150.4万辆,同比去年增长40%(较上月累计同比增速提升49个百分点),环比上月同期增长34%。

从6月前26天的情况来看,车购税减半政策已经达到了初步成效,多项产销指标回暖。前期市场零售销量在月末较高,经销商月度进货节奏也倾向于向后拖,但今年6月的情况不同,由于市场回暖明显,经销商信心增强,渠道库存的补货意识较强,推动月中的厂商销量提升较快,销售节奏改善明显。

近期随着主力生产地区的疫情影响逐渐缓解,供应链逐渐修复,4、5月因疫情迟滞的产能和市场需求在6月开始释放。部分企业和地方的经济指标仍需强力保障,稳增长政策的效果要充分体现,因此生产和厂商销量都会持续拉升,实现上半年良好收关。

4.二手车回归商品属性意义重大

5月31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印发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的通知》,其中共明确提出了包括财政政策、金融政策、消费政策等六个方面33项具体政策措施及分工安排。目前刺激政策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乘联会数据显示,6月1-19日,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销量93.5万辆,同比去年增长24%,环比上月增长43%;全国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94.4万辆,同比去年增长34%,环比上月增长52%。

5.5月乘用车行业库存302万辆

2022年5月末,整个乘用车行业库存达到302万辆水平,其中厂商库存达到63万辆的水平,达到近期的高位状态,相对于近期低点2021年10月末36万的库存,回归合理的状态。2022年5月末渠道库存达到239万辆的水平,相对于春节前的渠道库存是小幅下降的状态。

由于目前总体的库存属于相对渠道库存中位的水平,厂商库存回归到合理状态,所以目前渠道的库存运行处于相对良好状态,能够有效支撑6月乘用车零售同比和环比较高增长。

6.2022年1-5月中国占世界汽车份额31%

2022年5月的世界汽车销量仅有601万辆,较2018年5月806万辆下降26%,产销下滑较大。2022年1-5月仅有3,099万辆,同比下降12%,仅稍高于2020年销量,也距离近几年的高点水平差距达21%,差距水平较大。由于需求不足和疫情下的供给不足,共同干扰了世界汽车行业的运行。

2020年下半年以来中国车市逐步走出疫情影响,而欧美疫情影响下的车市低迷,形成2022年初的世界企业市场的复杂局面。2022年年初世界汽车市场继续保持持续低迷情况,但中国销量春节前后回升较强。虽然国内4月低迷,但由于中国控制疫情效果较好,5月中国占世界汽车份额31%,国内车市恢复较快,呈现良好发展的特征。

从世界范围角度来看,以丰田和现代起亚为代表的亚洲集团表现相对较强,特斯拉和以上汽集团为代表的中国车企回升效果最为突出。国际芯片短缺对中国车市的影响较小,但5月上海因素影响较大。作为汽车芯片这样的高垄断行业,此次的供给端紧缩将对中国供应链崛起带来重大机会。

7.2022年1-5月中国汽车出口分析

自2021年以来,随着世界新冠疫情的爆发,中国汽车产业链的韧性较强的优势充分体现,中国汽车出口市场近两年表现超强增长。2021年的出口市场销量213.8万辆,同比增长102%。2022年1-5月的出口市场销量108万辆,同比增长42%。1-5月汽车出口均价1.67万美元,同比去年的1.53万美元,均价提升7.7%。今年5月中国汽车出口22.9万辆,同比增长35%,表现很强。由于上海本地企业出口占全国出口的20%,因此上海疫情后改善较好,全国出口形势大幅改善。

尤其是随着汽车独资企业的出口,中国汽车出口欧洲发达国家市场取得巨大突破。新能源车是中国汽车出口的核心增长点,改变了依赖亚洲和非洲等部分落后国和不规范国家的汽车出口被动局面。2020年新能源车出口22.3万,表现良好;2021年新能源车出口58.8万辆,继续持续走强。2022年1-5月出口32.5万辆新能源车,同比增速96%,其中新能源车出口继续保持强势增长的良好局面。

中国汽车出口市场增长的核心动力仍然是乘用车的增长空间,尤其是在中东和非洲等国家出口表现相对较强,而欧洲、墨西哥等市场近期较强。

THE END
1.二手车交易市场十大品牌十大二手车交易市场排行榜2024年二手车交易市场十大品牌最新发布,二手车交易市场排行榜前十名品牌有花乡二手车、宏盟、海外海、重庆西部国际汽车城、贵州合朋二手车交易市场、上海二手车交易中心、中南汽车世界、宝利捷二手车、空港二手车市场、广物二手好车。二手车交易市场10大品牌排行榜由品牌研https://m.maigoo.com/maigoo/9897escjysc_index.html
2.跨区域流通活跃,二手车市场或将迎翘尾行情旧车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王琳琳)12月9日,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从天天拍车发布的《2024年11月二手车在线交易数据报告》获悉,11月成交新能源二手车车龄3年及以内的占到37%,这意味着更多车况较新的新能源汽车进入流通市场。 报告提到,二手车跨区域流通活跃,一方面在线交易平台的出现打破了地域限制;另一方面,各地的汽车保有https://www.163.com/dy/article/JJ0FEBCT0512D3VJ.html
3.《完善税收政策,引领二手车流通体系改革,新旧车联动促进销费二手车交易的经营主体主要有二手车经纪商、经销商——二手车经销连锁店以及兼营二手车业务的汽车经销商(4S店)、拍卖商、批发商、O2O二手车经营商等。 中国的二手车交易主要在旧机动车(二手车)交易市场由二手车经纪商中介进行。中国有600多个旧机动车交易市场,进市场交易的经纪商有30000多个,旧机动车(二手车)交易市https://weibo.com/p/1001603790593162666127
4.4s店汽车配件进货渠道车友交流懂车帝提供4s店汽车配件进货渠道的车友交流详细内容,懂车帝是一个汽车资讯平台,懂车更懂你。我们提供最新汽车报价,汽车图片,汽车价格大全,行情、评测、导购等内容,看车选车买车就上懂车帝。https://www.dongchedi.com/tag/ugc/16249220
5.二手车流通体系研究(精选七篇)二手车流通体系研究 篇1 流通渠道(Marketing Channels)在营销学上定义为由各种旨在促进产品和服务的实体流转以及实现其所有权转移,由生产者向消费者或企业用户转移的各种营销机构及其相互关系构成的一种有组织的系统。多数情况下,这种转移活动需要各种批发商、零售商、商业批发机构(交易所、经纪人)在内的运销组织的参与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qy406rp.html
6.中国四大高仿市场在哪里,给大家介绍下进货渠道中国高仿市场是指中国境内的消费者市场,它包括了所有在中国居住的个人和企业的购买力和消费需求。由于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人口,中国市场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之一。 中国市场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比如: 1. **地理划分**:可以将中国市场分为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三线城市和农村地区,每个区域的市场特https://www.jianshu.com/p/9eaad826cf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