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农业生产技术范文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绿色农业生产技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随着中国政府对农产品食品安全的重视和人们对绿色农产品的需求,绿色植保技术已开始在中国推广应用。但由于受中国现行农业技术推广体制的影响,大大约束了这一绿色环保技术的推广进程,致使目前中国大部分县级及乡镇级地方尚未得到广泛应用,导致许多地方在防治农业有害生物方面仍只能沿用传统的单一的化学农药防治,从而引起农产品残留农药超标或生态环境污染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推广应用绿色植保技术的成功经验,加快中国绿色植保技术的广泛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2化学农药植保技术应用现状

植保技术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物理植保技术,另一个是化学农药植保技术。物理植保技术主要利用电、光等物理因素对杀害农作物中的微生物,例如,高温杀菌技术、紫外线照射技术等,其最大的特点就是杀虫效果好、污染小、成本较高;化学农药植保技术主要的工作方式是农户直接农作物喷洒化肥等,该技术具有较强快速性、直接性、且成本较低,更受农户的青睐。

目前,我国农户自身素质水平普遍不高,对农药的危害性认识不够,在利益的驱使下为了提高产品的盈利,不能合理的使用农药,具体表现在:第一,缺乏对病虫害种类进行合理分析,使用农药时没有对说明书进行仔细阅读,看到农作物存在害虫就施加农药,反而提高了害虫和微生物的抗性,对农作物伤害较大,降低了农作物的抗性和质量,杀死了农作物中的有益微生物,严重影响了生态平衡。第二,部分农户为了追求经济利润,不顾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使用一些国家禁用农药,禁用农药毒性较大,不仅会对身体造成伤害,还会对自然环境造成污染,不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第三,农户在使用农药时,没有合理控制农药的安全间隔期。施加一次农药后,没隔几天继续施加农药,造成了农产品中农药数值过高,降低蔬菜质量。

3农业生产中绿色植保技术的价值

绿色植保技术是在传统的植保技术发展引来的新兴技术,其侧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采用科学的植保技术,目的是降低农作物中的农药残留,加强食品安全。具体来说,首先,该技术的应用可以减少农产品中农药残留,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使农产品质量符合国家农业生产标准,使农产品在市场销售中更具竞争力,解决了传统的化学农药植保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其次,该技术的应用可以改善生态环境。绿色植保技术相对传统的化学农药植保技术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以减少农作物及土壤中的重金属成分,增加各种微量矿物质,减少环境污染。最后,实行绿色植保技术,可以革新植保人员的观念,改变传统的被动防治的思想,实现主动预防,从整体上提高植保技术的水平。

4农业生产中绿色植保技术主要应用手段

4.1建立健全的病虫害防治系统

建立健全的病虫害防治系统,是推广绿色植保技术,保证农业生产的基础手段。植保人员要准确了解农业害虫的种类、危害程度等,并根据害虫的危害性采取科学的手段,治理病虫害的问题,从而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减少农业生产中损失,增加农户的收入。

4.2加强科学培训,提高植保人员技术水平

首先,农业部门可以邀请专家学者,对植保人员进行培训,加强植保人员专业知识,提升其工作能力。其次,要引进具有丰富理论知识同时,能够掌握先进技术的科研人员,加强植保工作人员之间的学术及技术交流,要通过树立模范典型方式,提高植保人员的积极性,推动绿色植保技术更好的开展。要建立一个具有高水准的绿色植保专访队,并且要不断扩大队伍建设,吸纳更多农户加入,专访队的主要工作是向农户售卖低毒农药、向农户普及绿色植保知识,并且指导农户使用绿色植保技术。

4.3加大资金投入,注重技术研发

4.4普及绿色植保技术,加大思想宣传力度

首先,绿色经济是以生态经济为基础,以知识经济为导向,从社会生态条件出发,所建立的一种“可承受的经济”。绿色农业经济作为绿色经济形态之一,其本质是要实现农业生产经营与社会、生态资源的协调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发展绿色农业经济对防止单纯追求生产增长或强调生态保护,使农业生产从经济数量增长向社会效益增长转型有相当重要的战略意义。

其次,绿色农业经济生产过程是先按照农业生态规律,对各种农业资源进行开发并保持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然后在此基础上达到的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活动过程。所以,绿色农业经济生产与一般农业物质生产有着本质的区别,它通过采用具有节约、清洁、无污染等优点的绿色农业生产技术,将经济发展同农业生态环境附加值的增长联系起来,实现了二者协调统一的发展。

最后,由于绿色农产品减少了生产、消费过程中及消费后对农业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因而降低了未来社会治理污染所需投入的资金、技术与人力的强度,也就是降低了未来清洁环境的成本,使得绿色农产品具有很高的价值。所以,发展绿色农业经济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二、发展绿色农业经济的条件

1、地域环境是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环境支撑条件

绿色农业地域环境体系有助于我们掌握绿色农业生产区的区位特点,使绿色农业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能扬长避短,根据各种生物所适应的特定繁殖生态位来发展相应的种植与养殖业,以逐步达到绿色农业生产的高产、优质、高效目标;有助于我们看清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有利环境条件与不利环境条件,使绿色农业生产者及时掌握区域环境容量,确定绿色农业生产区所必须遵循的环境约束条件的临界点与阀值,进而将绿色农业经济发展控制在可承载的环境容量之内。通过提高一个绿色农业生产发展的环境预警屏障,促使绿色农业生产者保持这个生态环境体系的良性循环,以使其足以支撑绿色农业经济持续发展下去。所以,地域环境在绿色农业经济发展中是最为基础的支撑条件。

2、农业资源承载力是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资源支撑条件

农业资源承载力是指:一个地区范围内,人均占有的农业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整个社会范围内的当代及后代人口基本生存与发展的支撑能力。从农业生存的角度来看,某一地区所拥有的农业自然资源数量越多、种类越丰富、质量越高,那么该地区的农业资源承载力就越强,其支撑作用也随之增强,农业的生命力也就越旺盛。绿色农业作为可持续的农业生产模式,虽然依靠绿色技术提高了资源利用率,以满足人们对高质量农产品的需求欲望,但并没有改变农业自然资源本身所具有的原始承载力,只是在一定范围内提高了农业自然资源对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的弹性。

三、对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政策性建议

1、财政政策

国家在完善现有税收扶持政策的基础上,制定出相应的、专门针对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

制定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信贷扶持政策,对积极从事绿色农业生产,推进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绿色农业生产经营者,通过农业银行和信合以低息贷款、无息贷款、延长信贷周期、优先贷款等方式予以资金上的支持,并拓宽他们的融资渠道,以逐步完善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融资模式。

通过探索绿色农产品的资源价格体系构造,理顺不同地区的价格体系间的关系,出台绿色农产品的价格调节政策,以确保绿色农业生产经营者的经济效益。

2、技术研发

减量技术:大力普及高效喷灌设施,推广高效栽培技术和集约化养殖禽粪便的资源化利用技术,采用绿色农产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推动农业资源高效产出技术和无害化生产。

利用技术:重点研究应用农业废弃物的循环再利用,在某些相对产出效率较低的农业生产部门,积极推广投入产出转化系统的优化技术,以促使绿色农业生产者更新现有生产设备、再造生产工艺流程、调整绿色农产品结构和提升生产管理水平。

替代技术:重点研发再生能源的高效循环利用技术,积极推进绿色农业能源的应用技术,大力鼓励低物耗、低能耗和高转化率的生物质能转换技术。

系统化技术:加快建设以绿色农业生产试验区为载体的绿色农业产业化经济发展平台,在整个绿色农业产业系统中建立起"生产资料供应商-绿农-绿色产品分销商-绿色产品最终消费者"的持续性物质流和资金流途径,以实现绿色农业经济链上各节点的共生耦合。

关键词绿色生产;三品一标;发展成效;对策

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一直都是对不可再生能源过于依赖,其特点主要表现为投入高、产出高、污染严重等,已经难以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目前我国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为了促使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推进绿色生产成为未来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1]。枞阳县处于沿江地区,江淮丘陵与沿江平原接合部,具有丰富的资源优势,为发展绿色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2]。发展绿色生产可较好地解决目前该县存在的农产品价格低、销售难等问题,协调当地经济发展及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特别在我国自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绿色生产成为增加枞阳县农产品出口的重要保障,对当地农业增产、农户增收、农民增效意义重大。

1绿色生产概述

绿色生产,简单来说就是以节约能源、减少消耗、降低对环境的污染为目标,以减少原材料投入、降低农药残留等为主要特征,生产上采取标准化模式,积极发展生态、高效、优质农业,其发展可取得良好的综合效益。其具体内涵:坚持现代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有目的地对农业生产的全部环节进行规划、组织,改变以前仅在生产的末端采取控制措施的传统模式,做到在生产的整个过程中全程控制,在增加农业产出的基础上,实现高效利用资源、有效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目标。

2“三品一标”发展取得的成效

2.1有效保护了农业生产环境

2.2提高了生产者的意识

通过“三品一标”的认证,大部分生产者对农产品安全生产技术都有不同程度的了解,表明“三品一标”可提高生产者绿色生产的意识。

2.3改变了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

“三品一标”发展的重点即为产品生产实现标准化、组织化、规模化以及产业化等,通过采取标准化的生产方式,建设大批的标准化农业园区等,在此基础上发挥品牌效应,培育适应当前发展需求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如家庭农场等。实现组织化、品牌化、产业化发展,使农业生产方式由落后的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型模式逐渐向具有集约型特点的现代农业转变。

2.4提高了产品的安全性

实行“三品一标”后,通过监测产地环境、控制使用农业投入品等具体措施,可以将农业生产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予以及时纠正,保证了农产品的安全。通过认证符合要求并登记的“三品一标”产品均有较好的品质,在每年的质量抽检中平均合格率超过98%。

3促进“三品一标”发展的对策

3.1扩大生产规模

为了发挥“三品一标”的示范效果,要求产地的规模必须达到一定的要求。目前我国“三品一标”产品经过发展,产地已经初具规模,但与达到绿色生产的目标还存在不少差距。因此,“三品一标”的发展需要严格按照绿色生产的目标,不断地挖掘其发展的潜力,逐步实现稳步增长。

3.2加强生产过程的控制

3.3推广应用先进新技术

为促进农产品的安全生产、提高其品质,要充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只有在生产中多推广应用新技术,才能使资源的利用效率得以提高,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首先积极应用关于农作物产地污染防控、修复等方面的新技术,如过度使用农药、化肥,随意滥排畜禽粪便,随意堆放农业废弃物、不能合理地处理好生活垃圾等。其次,在农业生产中,可推广一些对环境无明显影响的农业投入品,摒弃毒性大、残留高的药剂,多使用生物药剂,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再次,多应用质量控制方面的新技术,包括从最开始的农产品生产过程一直到上市后的销售环节,保证产品质量安全。

4参考文献

[1]钱付舟.枞阳县绿色食品生产现状、发展思路和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2002,8(4):26.

[2]朱继江,王孝忠.对“三品一标”农产品发展路径探析[J].湖南农机,2013(9):20-22.

1.1高毒、高残留农药进入农业环境

随着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祥云县农药用量从1950年的1t增加到2012年的524t,2012年平均农田农药施用量达19.65kg/hm2,农户在农业病虫害防治上片面要求快速见效(如:氧化乐果、对硫磷(1605)、甲拌磷(3911)、内吸磷(1059)、甲胺磷等),高毒、高残留农药不仅在大面积上应用,而且单位面积上用量越来越多、浓度越来越高,造成农业环境污染,对人体危害加大。

1.1.2引发致癌、致残、致畸。化学农药进入生物体还有慢性中毒的毒效,通过累积性中毒在人体内逐渐积累会引发癌症,伤害神经机体,还会渗透到人的生殖系统,伤害生理功能,甚至使胎儿畸形。

1.1.3有毒有害物质超标,农产品质量下降,影响农产品价值。国外对优质无害化农产品需求量大,农产品一经供应国外市场就会价值倍增,产生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但进入国外市场的农产品必须确保质量安全符合检测标准,一旦不达标,有可能就地销毁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1.1.4添加剂影响健康。广大消费者都不仅满足于数量上的要求,更注重质量上的等次,比如对饲料养殖的猪、鸡等总是心有顾虑,就连农民自家食用的猪都只喂粮食,而把用饲料养的牲畜销往市场,部分不法商家为了追求经济利益,把瘦肉精、促生长素、尿素等作为添加剂混入浓缩饲料,这类有害物质残留于猪、鸡等进入人体,有可能会引起病变。

1.2白色污染使农田生态环境恶化

塑料薄膜覆盖技术,中国1978年从日本引进,通过试验、示范成功后在全国多种农作物上推广应用,推广面积相当大,祥云县自20世纪80年代引进首先应用于水稻育秧,防止低温造成烂秧,以后逐步推广用于旱地覆盖,据统计,截至2012年,祥云县当年农用薄膜使用量为1275t,地膜覆盖面积11295.33hm2。目前,祥云县农业生产上使用的为普通聚乙烯超薄塑料膜,虽然具有增温保湿作用,但是它们在土壤中不能降解,长期残存的薄膜会隔断土层,阻止空气水分流通,导致农作物根系无法自由扩展,影响农作物生长发育。农业生产用膜加上乱丢弃的生活塑料袋,每年进入农田环境的塑料薄膜数量相当大,如果不在使用过程中有效地加以清除,逐年积累,必定会破坏农田,造成农作物减产直至绝收,也给周围环境带来了白色污染。

1.3工业“三废”危害农业环境,对生产、健康构成威胁

近年来,祥云县由于工业的快速发展,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对农业生产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废气中的CO2、CO、SO2、粉尘;废水、废渣中的汞、砷、铅、镉、铬等重金属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质都对农作物、人、畜等造成伤害。所以在要求工业发展的同时,必须进行“三废”的治理,争取工业、农业的发展步入一个良性的轨道。

2应对措施

2.1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促进资源循环利用,能量合理流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环境是人类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也只有在发展中才能求得解决,先入为主是最好的发展,发展的同时要保护好农业环境。

2.1.1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旨在解决作物需肥与土壤供肥之间的矛盾,有针对性地根据作物需求养分的种类和数量加以补充,其目的是实现各种养分的平衡供应,达到减少肥料用量,提高肥料利用率的目的。各级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应以土壤测试及肥料田间试验为基础,在合理施用有机肥的基础上,提出不同养分肥料的施用数量、时期和方法,最终使农产品品质得以改善,劳力得以节省。

2.2加强农业生产资料投入的监控与管理,从源头上把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关

2.2.1加大农业生产资料投入的监管力度。加强市场监管,对农药、种子、肥料等农资市场秩序加以规范和整顿,严格按照相应的法律法规如《农药管理条例》《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种子法》建立生产资料进货、销售台帐登记制度,特别是对蔬菜、水果的农药使用。

2.2.2加大对违法违禁生产、销售和使用行为的惩处力度。提倡采用生物措施来控制病虫害,如喷施生物农药、推广秸秆还田等,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作物栽培及家禽家畜饲养中农药、化肥、生长激素等的投入,营造合理安全使用农业生产资料的良好氛围和环境。对于销售和使用高毒、高残留、有害农业生产资料者,要加大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

2.3加大宣传力度

2.3.1高度重视舆论宣传。深入广泛地通过各种形式向农产品生产加工的企业和个人宣传农产品安全知识,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农业标准知识,农业生产资料投入品科学使用等内容,增强他们的质量安全意识,树立正确的质量安全观念,提高种—养—加安全生产技术水平。

2.3.2加强农民的教育培训。加强农技培训、“绿色证书”培训,将生态环境保护基本知识、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系列标准和生产技术等纳入培训内容;帮助农民引进抗性强,优质高产的良种。大力提倡施用有机肥料,鼓励农民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农业科技人员要搞好病虫测报及综合防治的指导工作。

2.4推行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围绕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大力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

2.4.1围绕市场准入关,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制度。加强对农产品批发市场、超市、配送中心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督、抽查和查验。在这些场所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快速检测点,配置专用检测仪器,配备专门检测人员,用以开展农产品质量的安全检测。

2.4.2推进追溯和承诺制度。要按照基地生产销售的每一环节可相互追查的原则,建立农产品生产、经营记录制度,在全县范围内推行产地编码管理,逐步实现生产记录可存储、产品流向可追踪、储运信息可查询。

2.4.3进一步加大无公害农产品种植基地建设力度。通过建立安全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和综合示范区,强化安全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的应用,充分发挥其在安全生产技术普及与推广中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引导生产者和经营者按照国家现有农产品标准和地方标准进行生产和加工,并相应提高农产品的分级、包装、保鲜、储运的标准化水平。

关键词:农产品;绿色营销;绿色消费;绿色环境

中图分类号:F320.3文献标识码:A

一、我国农产品绿色营销的必要性

二、我国农产品绿色营销存在的问题

1、农产品的绿色消费意识未被充分唤醒,绿色消费需求未被充分挖掘。

主要有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客观上经济发达程度影响,相当发达的地区消费能力要强一些,绿色消费的需求相对较高,相当落后的地区则需求相对较低。绿色消费市场有限。二是绿色消费的环境不成熟与规范导致绿色消费需求不能充分挖掘出来。如绿色产品检验、绿色标志使用不规范、执法不力引起绿色产品市场管理混乱,鱼目混珠,最终导致绿色消费意愿下降和消费市场的萎缩。

2、农产品绿色生产技术落后,生产布局也不合理。

绿色生产技术是绿色产品生产的基础,它包括绿色技术的研发、推广和应用等环节,其中主要问题表现为对绿色技术开发重视和支持的力度不够,技术应用中劳动者的素质不高等。在生产布局上表现为区域特色突出不够,规模化、产业化和专业化程度不高,生产与市场联系松散,生产企业的收益不稳定影响了生产的积极性。

3、绿色生产与营销的环境因素需要进一步完善。

环境因素主要包括自然环境因素与社会环境因素。在自然环境因素方面主要表现为农业生态环境的破坏导致了绿色产品生产的基础环境的恶化。如大量农药、化肥、除草剂使用,乡镇企业的“三废”污染等。在社会环境因素方面主要表现为人们的绿色消费意识不强,绿色农产品的标准化程度不高、质量认证体系也不完善影响了其生产。与之相配套的管理制度、监督机制,法律环境还需要进一步健全与改善,以提升绿色标志的权威性,提高和增强我国农产品在国内外的信誉与竞争力。

4、绿色营销的措施不力。

从整体上看表现为绿色产品品牌意识不强:即生产的不稳定性、主动适应市场的能力低,对产品品牌战略考虑更少,从而影响了农产品生产企业的长期发展;产品流通渠道不畅:即绿色农产品的生产分散、规模偏小影响营销渠道的形成,对于鲜活类农产品要求的短渠道往往也无法满足,最终使绿色农产品的成本与价格上升,失去市场竞争力。市场运作的现代化程度较低:即由于农业企业普遍缺乏营销方面的专业人才,很少利用计算机网络建立自己的市场信息资源库,用于市场分析与决策。同时也较少引进、配送、拍卖和网络交易等现代营销方式去主动地适应市场。

三、我国农产品实施绿色营销的对策

1、采取有效措施激发人们的绿色消费需求,形成庞大的绿色消费市场。

笔者认为,绿色消费意识不高并不是影响绿色消费市场的主要因素,而购买力水平、绿色农产品品质与价格、绿色农产品的识别是影响的主要因素。随着三农政策的实施,全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以及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全社会的购买力会大幅度提高,绿色消费市场会不断扩大。在绿色生产与流通方面,采用先进的绿色生产技术生产符合现实市场与潜在市场需要的高品质产品,这是营销的关键。大多数农产品是人们日常生活消费品,需求弹性小,对人们的健康影响更直接,高品质的绿色产品更能迎合消费者的心理需求。鲜活农产品的营养品质虽然较好,但保质期较短,快速便捷的流通渠道不仅可以保持绿色产品的品质,而且还可以防止流通损耗,降低流通成本与产品价格,提高产品的竞争力。有效的绿色产品识别是直接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因子,因此,建立完善的绿色质量标准,严格绿色标志的使用与监管是解决绿色产品识别的有效途径。

2、努力营造良好的农产品绿色营销环境

3、加速农业绿色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绿色生产技术是提高农产品品质的关键,也是适应市场创造需求的主要手段,应从三方面开发与当地自然、经济与社会条件相适应技术:一是直接应用于生产过程的绿色生产技术,它是绿色农产品品质的保证;二是用于流通环节的储运保质技术,它是扩大鲜活绿色产品市场营销范围保证;三是用于产品深加工的延伸加工技术,它是提高绿色产品附加值,延长产品保质期的主要手段。当地政府与管理部门应制定有利于农业绿色技术开发、推广与应用的制度与政策,完善与国际市场接轨的绿色技术标准,进行绿色产品的认证、监督与检查,开拓国际市场,重视科技人员的激励,稳定绿色技术推广网络,加快技术转化,同时要不断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以适应农业绿色技术普及与绿色农业产业化经营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

农业产业化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绿色农业发展的方向。绿色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总体原则应体现生态优先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向大规模产业集群方向发展,随着市场化的土地流转机制的建立,土地集中导致农业龙头企业的产生,对内通过生态优势与区域特色进行整体布局与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建立各具特色绿色农产品基地,并按统一标准进行投资、技术培训,实行规模化生产,以保证绿色产品品质的稳定。对外建立长期的市场策略,在互惠基础之上寻求持久性的合作伙伴,打造农业产业集群式发展模式,以深化农产品加工为重点,健全产业化服务体系,延长农业产业链,培植发展具有市场优势的拳头绿色产品,创建自己品牌,增强竞争与创新优势,提高区域竞争力,在发挥规模效应的基础上,提高绿色农产品的规模经营效益。

4、加强农产品市场营销,建设绿色农产品市场体系

将绿色农产品生产与市场紧密地联系起来,建设具有特色的农产品市场体系是实现农产品价值的重要一环。因此,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积极培育农产品的市场主体,完善市场中介服务。培育绿色农产品生产龙头企业,有利于将技术研发、生产、市场推广结合在一起并参与市场竞争,通过产供销一体化,农工贸一条龙的经营方式,将分散的小规模的农户生产逐步改造成规模化、规范化和现代化的农业生产。从而为农产品市场的稳定发展奠定基础。同时不断完善农产品市场中的中介服务组织,如商、农产品流通合作组织、保险、农民协会、仲裁机构、律师事务所等,形成良好的农产品市场运作环境。

(2)积极构建适合绿色农产品的流通渠道,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对于鲜活的绿色产品,便捷的流通渠道将更加有利于保持产品品质,降低流通费用,提高产品价格竞争优势。一是可以采取零层分销渠道策略。即生产企业自己设立绿色农产品的专卖店或在大型商场设立经营专柜[5]。二是采取选择性分销策略。即在某一个地区选择几家有一定经济实力和良好信誉的销售商来负责其绿色农产品的销售。三是采取特许加盟连销经营的分销策略。在企业有了一定的经济实力及相应的品牌优势后即采用此形式,来统一品牌名称,统一装修,统一配送,统一价格来扩大产品的市场影响力。

(3)实施绿色农产品品牌战略,培育绿色农产品品牌。品牌是消费者识别企业产品的一种有效途径。品牌的建立需要企业在营销活动中长期不断地努力。如申报绿色农产品品牌标志;通过标准化管理与完善地服务,树立良好的市场形象;通过参加各种展会与竞争评级,扩大知名度。通过这一系列营销活动达到拓展市场、提高竞争力和品牌附加值的目的。

作者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商学院

参考文献:

关键词:绿色蔬菜;标准化生产;病虫害防治;政府监督机制

1引言

绿色蔬菜生产技术在一些发达国家已经越发成熟,我国绿色蔬菜发展受到政策、技术、地域环境等因素的限制,目前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因此研究我国绿色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和对策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绿色蔬菜生产的技术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对策进行了分析、研究和探讨。

2绿色蔬菜的标准化生产技术

绿色蔬菜生产应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要按照《NY/T-2012绿色蔬菜行业标准》的要求实现绿色蔬菜生产,同时制定相应的技术规程[1]。要生产出安全、绿色、高产、优质的蔬菜,需要严格的农艺和管理措施来实现,具体的生产技术如下[2]。

2.1合理的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是蔬菜生长的先天之本,应选择在大气、水分、土壤中有害物质含量在国家控制标准以下,不在工厂、矿区等污染严重的地方建立生产基地,同时保证绿色蔬菜的生产过程是无污染绿色的。

2.2良好的品种及育苗管理

选择抗病虫害、商品性好、抗逆能力强,同时与气候条件、栽培方式、市场需求相适应的品种。采用合理的农业生产技术措施。

(1)采用晒种、烫种、药粉拌种或药剂浸种进行种子消毒,合理轮作;

(2)做好前期苗床的消毒工作,清除杂质,保持作物生长环境清洁;

(3)合理使用遮阴网防止幼苗受烈日等损伤,提高幼苗成活率;

(4)适时补苗、间苗、壮苗,加强对病虫害的防治;

(5)合理密植,深沟窄墒栽培,改善田间生态环境;

(6)适时中耕除草,及时清除枯枝败叶、病株、病叶、病果[2]。

2.3合理的施肥

在绿色蔬菜的栽培过程中,肥料的种类、用量、方法等也至关重要。通常应遵循以有机肥料为主,其他肥料为辅;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以多元素复合肥为主,单元素肥料为辅的原则[3]。

2.4病虫害防治技术

2.4.1建立病虫害综合防治体系

通过大力发展农业防治,加强物理防治,科学应用生态防治,积极推广生物防治,合理选用植物源农药等病虫害防治措施。最可行的办法是预防为主,综合防治,运用生态学、环境保护、栽培学等理论,以采用对环境污染影响小的防治方法,合理控制病虫害;选择空气、土壤、水质都能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391-2000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4],合理进行耕作;通过轮作调节地力的作用,减少土壤传播病虫害的发生。

2.4.2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利用一种生物对付另外一种生物的方法,是降低杂草和害虫等有害生物种群密度的一种方法。主要通过以虫治虫、以鸟治虫和以菌治虫等手段起到对病虫害的防治作用。因为生物防治不污染环境,生物农药无残留,有利于保护环境,对人畜更安全,所以被广泛接受。

2.4.3物理防治

主要的防治技术有:对种子进行合理的消毒、杀菌;覆盖防虫网;利用害虫的一些特殊性诱杀害虫;高温堆肥灭菌;人工捕杀等。笔者认为,物理防治以其绿色环保、低碳必将成为病虫害防治的主要手段。

2.4.4化学防治

合理选择农药种类对症下药;控制农药使用次数与问隔期,积极采用粉尘法、烟雾剂等农药残留较少的病虫害防治方法;用允许使用的植物萃取、提取和矿物油来进行病虫害的防治。

2.5重金属的防治

3绿色蔬菜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1绿色蔬菜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1.1政府支持问题

3.1.2技术问题

绿色蔬菜生产技术相对较复杂,需要一定经验的积累,而在农业生产中的关键技术问题还没有解决,如病虫害防治问题、土壤肥力问题、环境污染问题等。应加大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操作解决绿色蔬菜生产中的问题的能力,同时应加大推广力度让广大农民接受新技术的生产模式[5]。

3.1.3流通过程中的管理问题

3.1.4市场问题

目前我国的蔬菜市场上,绿色蔬菜销售仅仅在大型超市,一般的菜市场比较少见,同时对绿色蔬菜的评价、监管、检测等环节无法监控。由于绿色概念宣传不到位,老百姓缺乏基本的绿色蔬菜鉴别知识,应做好绿色蔬菜产品的价格定位及监督工作,加大绿色蔬菜宣传工作,使广大人民群众得到认可,真正实现优质优价、公平竞争的有序市场秩序。

2013年12月绿色科技第12期

蔡飞,等:绿色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及其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环境与安全

3.2今后发展绿色蔬菜产业的对策

3.2.1加大政府投入力度

3.2.2大力推广绿色蔬菜生产技术

(2)建立合理有效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农技人员到基层推广无公害蔬菜栽培、管理技术,以新的技术指导生产。

(3)运用现代业的管理模式,引导、带动农户按照标准化、专业化的要求,生产销售优质绿色蔬菜。

3.2.3完善监督检测体系建设

3.2.4建立绿色蔬菜的市场体系

建立适合绿色蔬菜的流通体系,推行集约化和规模化经营,实现绿色蔬菜的规模效益和整合效应,建立网络平台,为农户提供市场需求信息和销售途径等多种服务,推进蔬菜产业化经营。

4结语

绿色蔬菜的安全、卫生是关系到民生的大事,要确保真正的绿色蔬菜进入广大老百姓的餐桌,最终实现与国际市场的竞争。通过加大科研力量指导绿色蔬菜生产,同时降低生产成本;采用合理的农艺技术;选择合理的管理措施指导实践,重视绿色蔬菜生产的全程质量控制,对农业生产的每一个环节进行全程的监测与评价。加大蔬菜质量检测和产地环境监测,确保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生态农业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1]李杨明.绿色蔬菜的质量控制与管理[J].农林科技,2013(18):168~169.

[2]柔鲜古丽.蔬菜绿色标准化栽培技术[J].科学研究,2013(1):63~64.

[3]张善林.浅析绿色蔬菜生产中的施肥原则及措施[J].农民致富之友,2012(3):60.

[4]莫家斌.蔬菜生产中重金属的污染状况研究及防控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24).

关键词:新疆;设施农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S2文献标识码:A

新疆的设施农业发展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发展至今已有20多年,通过多年来的不断努力与创新,设施农业从最初的小范围已发展成一定的规模,能够将新疆农业经济的增长方式进行有效转型,构建一个现代化农业生产的有效模式。设施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是技术与资金的集约统一,是农业现代化的象征。

1新疆设施农业当前发展状况

11新疆设施农业发展现状

新疆设施农业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步入90年代后,我国开始实行“菜篮子工程”,各地区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设施农业,以特征性为代表,进行示范引路,使得设施农业的规模逐渐扩大。截至2009年底,新疆地区设施农业面积达到587万hm2,与上年相比扩增了333多万hm2;生产出的反季节瓜果、蔬菜与食用菌等多达60几个品种,总产量达到了290万t,与上年比增多了172万t,其中辣椒、番茄与黄瓜等果蔬类占其60%。为新疆带来农产品总收入6688亿元,其中纯收入为4297亿元,农民依靠农产品所得人均纯收入达到了400元左右,占据农民总纯收入的105%。新疆调整与优化产业结构已离不开设施农业,它是农业增效与农民增收的重要保证。由于新疆自治区设施农业栽培技术地不断提高与创新,设施农业的技术发展从低水平迈向了中级水平,农产业带来的效益在与日俱增。设施农业已同“粮、棉、畜牧、林果”一样成为新疆自治区的重要产业,是外向型农业发展的有力支撑。

12新疆设施农业当前发展所存在的问题

121设施农业部分建设不合理

122设施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低、标准不完善

由于新疆各地区的设施农业发展水平不同,设施农业生产管理与技术水平高低不等;现有的设施农业技术标准不够完善,较为分散;涵括设施农业生产全过程符合新疆设施农业特征的技术标准体系不够系统,专业技术的普及范围小,当地农民很难掌握设施生产技术,抑制了农民对农业生产的积极性。由于设施农业对栽培技术与设施条件有一定要求,而整个新疆的设施农业生产水平显示出明显的区域不平衡性,特别是南疆喀什等地,本地农民占据了主要的劳动力,再加上设施条件差、栽培管理技术与种植习惯落后等原因,造成温室生产效率十分低下,相当一部分温室的产值在45000元/hm2以下。

2基于新疆设施农业发展现状的建议

设施农业作为一种高集约化的农业生产模式,现已得到迅速发展。设施农业通过以现代化工业技术成效为基础,以工程建设为措施,让农业产品的生产条件与生产环境能够受人为的调控,保证水土资源与光热资源的作用能得到充分发挥,以此达到农业产品的周年生产与工业化生产。设施农业能将新疆农村的富余劳动力进行有效转移,对防治农业自然灾害,节约农村农业用水,促进农民经济收入的增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从新疆设施农业发展的现状出发,对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21构建一个完善的新疆设施农产业技术体系

设施农业生产技术是新疆设施农业发展中需迫切解决的问题。我国须加强对新疆设施农业的科技资金支撑力度,建设适应新疆各地区不同生态区域特色的设施农业工程,开展特色作物的生产,提高对栽培技术的效益探究,构建一个完善的新疆设施农产业技术体系与技术服务体系,实现优质、安全与高效的目标。注重设施结构的创优化与老旧温室的标准化,对建设温室的专用新型材料、设施控制技术、设施农业特用品种的选育、设施水肥结合的调节技术、集中育苗的高效栽培技术、机械化生产技术、农产品产后加工技术、可再生能源沼气与太阳能等各技术的综合研究,以此逐渐完善设施农业技术体系,创建一个拥有新疆地域色彩的现代设施农业技术实验室,组成拥有持续创新能力和区域色彩的设施农业技术创新与研发平台,提升新疆设施农业技术水平,有效促进新疆设施农业生产增效、农民增收与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22扩大新疆高效设施农业的示范规模

新疆自治区对于设施农业主产区要建设高效设施农业的示范基地,根据不同地域特征实现各具代表性的规模化,集中示范高效设施农业工程与栽培技术的效果,扩大设施农业技术示范的推广范围,增强设施农业产业化服务体系,完善组织机构,打造优质的特色农产品品牌,培养优秀的农业技术人才,提升农产品市场的综合竞争力,全面实行优质、可靠、高效的设施农业生产技术,让新疆各地区逐渐向节能环保型、利益高效型与绿色生态型的设施农业现代化发展。

3结束语

综上所述,设施农业能够促进新疆各地区农村的农产业经济发展,改善新疆生态环境,有效提高当地农民的收入,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因此必须有效发展新疆的设施农业。

参考文献

[1]马彩雯,王晓冬,吴乐天等.新疆设施农业发展现状分析[J].农机化研究,2010(10).

【关键词】绿色生产;农业种植技术;技术推广

1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的重要性

1.1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能够提升农作物的经济效益

农业种植者所付出的各项努力皆是为了能够提升农作物的经济效益,以便能够通过售卖农业产品来获得较多的收入。农业种植最怕的是产品卖相不好,这样会导致一些购买者在购买自己的商品后不接着购买。农业产品卖不出去,那么就会造成较大的亏损,种植户也有可能会爆发经济危机。目前社会对农作物需求呈现无限扩大的趋势,但是在农作物选择上要有所考究,讲究农作物的高品质。没有利用技术的农作物抗病虫害能力较差,虽然人们及时采取的措施但是成效却不大,影响后期收益。正确认识绿色农业种植技术能够为农作物的健康成长提供重要基础。采用各项技术后农作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明显增强,抵抗力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与普通农作物对比,绿色农作物长势良好。

1.2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能够保障粮食安全

1.3绿色农业中的技术推广能够促进产业链的延长

各类食品加工需要以原料为基础。在食品行业中对原材料进行不同的处理能够延伸出多种产品。现实中产业链延长是有一定条件的,作为原料的绿色农产品需要源源不断的输送,接着再由食品加工厂进行特殊处理。目前的突出问题在于当前有产业链延长的想法和需要,但是农产品供给方面出现了问题,不能够满足生产加工的需要,产业链延长这一想法破灭。使用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农产品的产量较多,产业链的延长有了足够的物质保障。

2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的发展建议

2.1加大绿色农作物种植技术的宣传力度

2.2搞好试点,逐步推广

关键词:农业传播技术;植保工程;应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发展面临新的挑战,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高效生态农业发展和气候变暖带来的农业生态环境变化,农业有害生物突变频率和危害趋势不断加重,外来有害生物入侵危害的风险增大,作为农业生产基础保障的植物保护事业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树立“公共植保”和“绿色植保”新理念,以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目标,围绕绿色农业转型,突出农业生产安全、农业生态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主题,及时准确农作物病虫情报,积极开展电视预报工作;实施“绿色植保”战略,推广病虫绿色防治技术,经济有效地控制农作物重大病虫灾害;强化植物检疫,严防外来有害生物的传播蔓延,加强农药监管,严格限制高毒农药的使用;充分发挥植保公益职能,努力构建新型植保体系。在这种情况下,新型农业需要掌握和应用最新的信息资源,发挥它的最大优势,农业传播与沟通显得尤为重要,如何认识并利用好农业传播信息与技术,已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现就农业传播技术在植保工作中的应用情况分析如下:

1建设农业市场信息主体

在农业信息化起动阶段初期,政府必须加大农业信息化的基础投入,特别是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性投入方面,给予应有的扶持和帮助。加入WTO后,已经不能依靠农产品的价格补贴来保护中国农业的发展了,而增加农业信息体系建设等基础设施投资,应在WTO的规则范围内。国家加大对农业信息体系建设的直接投资,可以实现对农产品的间接补贴,以增强中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

2农业传播媒介实现多样化

2.1报纸、杂志

优点:具有非强制性传播的特点,读者有较大的主动性和选择权,因而读者会愿意自觉了解所关心的信息,可信度高,特别是国内与党政机关有联系的报纸杂志种类,被读者奉为权威。

缺点:对读者文化、社会层次要求较高,时效性差。

应用情况:太原市植保植检站每年的“粮菜果重大病虫情报”均在《太原日报》和《太原市农业信息》上,向读者及时介绍当时病虫发生情况、发生原因、防治方法。但由于“粮菜果重大病虫情报”主要针对粮、菜、果农,实际《太原日报》在农区个体农户中的普及率不高,报纸由乡镇村级传递到农户手中,造成信息的时效性较差。

2.2书籍、小册子

指各农技部门印制的在乡镇农民中传播农业技术、种植、养殖信息的材料。

优点:成本低廉,具有明显的地域性、覆盖面相对较小,但面向广大农民,符合受众需要,传播的信息针对性强,适应性、可操作性强能进行深度介绍讲解,效果显著。相比其他媒体,此种的重复阅读率及传阅率最高,能反复传播。

缺点:时效性差。

应用情况:近年来,国家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印制《农业技术推广信息利用手册》、《中国植保手册》系列(苹果、水稻、玉米病虫防治分册)、《全国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手册》等,山西省印制《植物保护实用指南》、《植物检疫技术手册》、《农药监督管理手册》、《山西蝗虫》、《无农药残毒放心菜生产技术手册》、《无农药残毒放心果生产技术手册》等实用农业技术书籍,供广大农民和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参考。山西省太原市植保站印制《农业行政许可法疑难问题解答》、《毒鼠强专项整治工作宣传材料》、《农药使用注意》、《购买农药技术》、《溴敌隆使用技术》、《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等宣传单,内容精炼、方便实用,印刷成本低,但发放效果快。

2.3广播

优点:是一种简便快捷的信息传播手段,能伴随生产活动同时进行的沟通方式,不影响人的正常工作,有较好的亲和力,其信息不易被人抵触。广播失效性强,内容分时段分栏目、机动灵活、有很强的针对性,并在传播过程中能与听众实时互动交流,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

应用情况:现阶段,主要是农业生产资料产品(种子、化肥、农药、药械)在广播中的介绍以宣传为主。

2.4电视

优点:电视媒体能够对农业的新形式、新内容进行有深度、有内容、有说服力的报道、阐述,引导人们更深刻地理解现代都市农业的科学内涵和社会实质。

缺点:在中国农业电视节目传播过程中,电视的传播者与农村的收视群体,存在着巨大的不对等,而这种不对等的现状,则导致中国农业电视从业人员所制作的农业电视节目无法找到它的受众群体,同时,中国庞大的农民收视群体也无法在电视这个公共的媒体上,看到他们喜欢的节目和获得有价值的信息。

2.5多媒体

优点:通过计算机把文字、图形、影像、声音、动画等合成处理并组成的交互系统,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种媒体的优势。其信息存储量大、读取简便、通俗易懂、形象生动。

缺点:要求播放硬件高,成为其传播的制约因素。

应用情况:在各类植保技术培训班授课时应用较多,能够全面生动的介绍培训内容。

2.6互联网

【摘要】绿色低碳循环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具有巨大发展优势,已经成为当代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但在绿色低碳循环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些地区,特别是内蒙古的一些县市,由于地域特点,还需要深入调查研究,以更加切合当地的发展措施进一步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农业经济。就此,本文作者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可资借鉴的措施,现总结于此,与同仁商榷。

【关键词】绿色低碳循环农业经济发展措施研究

一、县域农业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农村经济发展基本还停留在小农经济的个体单户动作状态中,特别是北方的内蒙古,土地贫瘠,水源缺泛,新世纪更具发展优势的创新技术运用极少,不能为农业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优质的条件,农业经济发展亟待培育新型的增长方式。

1、农业生产经营相对分散经济效益低下。

自一九八七农村实行联产承包以来,内蒙古地区直到现在还处于分散的个体生产状态,尽管在土地流转以来,农户有的把土地承包出去,使得农业经济小部分地走上了集约式发展,但由于各种原因,农业产业化发展还是没有多大起色。农业生产基本处在粗放型阶段,抗风险能力差,农产品附加值不高,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

2、村镇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农业科技应用不广泛。

改革三十多年来,内蒙古大部分地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的,但也很难弥补土地承包时对水利设施的严重破坏,因而很多地方农作物的收成还决定于天气的好坏,倘若遇到旱灾或洪灾,则农作物的收成会损失很大,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还相当脆弱。再加农民文化成度不高,科学知识短缺、用科学种田的意识淡薄,因而在病虫害防治、新作物的引进、化肥的选择、农药的用量、使用的周期方面做的并不怎么到位,从而就在一定程度上影着农业生产的收成,并在饮食的安全上会出现诸多问题。

3、土地资源浪费严重,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近些年来,由于地下水位下降,土地盐碱化、沙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加之大水满灌式灌溉方式,不仅降低了水资源的利用率,而且给资源和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使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严重不利于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社会的稳步向前发展。加之当地政府为了发展经济,加快了工业化进程,工业生产的“废水、废气、废渣”等污染日益严重,大量的固体废弃堆积占用了大面积的农田,使地下水资源的污染日益加重,极大地影响了内蒙古地区农业的发展。

二、县域农业经济发展的方向及特点

1、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农业经济。

内蒙古地区的县域农业经济应该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加快经济转变方式,调整产业结构,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农业经济之路。因为,绿色农业经济是以市场需求和经济、生态协同发展为原则的,是传统农业经济走上新型农业发展模式的必由之路,是对各种农业资源进行开发并保持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的最好方式,是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最佳方式。这种发展方式是实现农业生产经营与社会、生态资源的协调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深入认识绿色低碳循环农业经济的价值。

我们知道,发展绿色低碳循环农业经济是我国农业经济增长主要方式,同样,也是内蒙古地区县域农业经济发展的最佳方式。内蒙古县域虽然地广人稀,土地资源丰富,但是土地贫瘠,可用于农业开发的土地却有限,已经开发的土地又面临着高消耗、高污染的问题,这种传统农业经济发展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现实,因此,县域农业经济必须采取低碳农业发展模式,才能提高经济效益。内蒙古县域农业的发展还要注意土地污染和大气污染的问题。在传统农业经济发展中,由于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工业用水的乱排乱放,水土污染日益严重,而发展低碳农业有利于保护环境,更有利于提升农业产品的质量,切实解决好粮食安全问题,因而绿色低碳循环农业经济就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

三、县域绿色低碳循环农业经济发展措施

1、加大低碳农业技术的推广力度。

近年来,我国一些农业发达地区的低碳农业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发展县域农业低碳经济就应该大力推广现有的好经验、好技术。首先政府要通过财政政策进行支持和引导,引导社会资金的不断投入低碳农业生产中来,为发展低碳农业提高充足的资金。其次要积极构建引进低碳技术推广的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引导和帮助广大农民学会运用先进农业技术,使技术真正运用到低碳农业生产中。第三要加强农村地区新型农机技术的推广力度,组织农民学习新技术,开展免费农业教育课堂培训业务,宣传新型低碳农机的作用,使低碳农机在农村得到真正使用。

2、提升低碳农业经济从业人员的发展理念。

3、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

目前,内蒙古地区县域正处在工业化发展时期,二氧化碳的排放给本地区的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因此,要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完成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以促进绿色低碳循环农业经济的发展,提高县域农业的产量和质量,进而提升当地粮食安全水平,为当地居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1]陈诗一.中国的绿色工业革命:基于环境全要素生产率视角的解释(1980―2008)[J].经济研究,2010(11):21-34+58.

THE END
1.农资保障入村到户春耕备耕“底气十足”太原新闻网天气寒冷,一辆满载33吨复合肥的货车安全抵达清徐县集义乡集义村农资店。随着一袋袋肥料卸下,清徐县农资入村到户保障供应工作有序展开。 春耕备耕作为农业生产链条中的关键一环,对农业生产稳定和农民增收至关重要。自10月起,清徐县提前布局,全面启动冬储工作,为来年春耕生产积极做好准备。 http://www.tynews.com.cn/system/2024/12/09/030831824.shtml
2.太原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据介绍,山西万水农资市场位于晋源区义井街道南堰村东口的旧万水机电城,是太原市政府唯一批准立项的专项型农资集散地,配套完善,经营种类齐全。“目前该市场已入驻商户51户,其中种子经营户36户、农药肥料经销户15户,既有在业界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商户,也有新锐代理商。他们代理的品牌都是农户耳熟能详的大品牌,有成熟的销https://www.taiyuan.gov.cn/c/www/zwyw/30024729.jhtml
3.太原农产品批发市场大全介绍太原农产品批发市场大全太原农产品批发市场大全 太原滨东农产品批发市场 市场名称: 太原滨东农产品批发市场 地址: 山西省太原市尖草坪区大同路森林公园南门西侧 联系电话: 0351-3039615 邮编: 030003 / 太原滨东农产品批发市场简介:太原滨东农产品批发市场主营农产品 太原晋祠路农产品批发市场http://www.pifamart.com/store-2109-intro.html
4.太原市河西农副产品市场地址太原市河西农副产品市场在哪里→太原进货市场在哪里吗?本文根据系统算法统计推荐的结果为您整理了太原十大批发市场,主要有丈子头农产品物流园、山西太原小商品批发市场、太原新东城服装批发市场、太原市河西农副产品市场、山西九州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太原精品服装城、太原五龙口海鲜市场、太原城东利民果菜批发市场、山西箱包皮具城、太原赛博数码广场,希望https://www.maigoo.com/citiao/953136.html
5.太原·2024农资植保展览会欢迎您开启山西太原农资植保展览会窗口,汇集2024年太原多场植保行业盛会,太原农资植保展览会众多知名品牌亮相,展示前沿产品与技术及创新解决方案,山西农资植保展览会是企业开拓植保市场的平台,以植保产业为主题的交流、采购大会,农资植保展览会将引领太原植保行业不断突破升级。 2024展会期间计划举办植保行业的现场精彩活动。http://taiyuan.expowindow.com/dz/259_431_2024.html
6.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义井街道晋祠路万水机电城农资市场院内二注册地址: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义井街道晋祠路万水机电城农资市场院内二区五号(怎么走?) --如何免费在百度地图标记公司地址、门店位置、地点信息? 注册日期:1995年6月15日 地区:太原(点击查看太原最新注册的公司、太原最新注册的工厂) 县市:晋源区(点击查看晋源区最新注册的公司) https://gongshang.mingluji.com/shanxi/name/%E5%B1%B1%E8%A5%BF%E7%8E%8B%E7%89%8C%E6%96%B0%E7%89%B9%E7%A7%8D%E8%8B%97%E6%9C%89%E9%99%90%E5%85%AC%E5%8F%B8
7.商务部关于表彰2005年度“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先进集体优秀试点“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实施一年来,全国各地涌现出一大批在开拓农村市场、发展农村现代流通网络方面作出显著成绩的先进集体、优秀试点企业和先进工作者。 为总结和推广各地一年来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经验,学习和弘扬先进,进一步激发各有关方面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商务部决定授予北京市商务局等113个单位“2005年度‘http://www.110.com/fagui/fagui/law_113239.html
8.商务部2005年度“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优秀试点企业及先进工作者1、周林梅 山西省商务厅市场体系建设处处长 2、翟肖锋 山西省商务厅市场体系建设处副处长 3、刘晋福 山西省太原市商务局市场体系建设处副处长 4、邓援朝 山西省运城市商务局局长 五、内蒙古自治区 1、李光亮 内蒙古自治区商务厅市场体系建设处副处长 https://www.cpba.org.cn/page/dongtai/article.asp?id=1134
9.太原二青大白菜种子华良种业山东华良种业有限公司2、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保证市场良性运转。 3、对我们的产品有信心、讲诚信、重信誉、不串货的经销商。在线留言 *您的姓名: *联系电话: *验证码: 快速留言: 我是经销商。 我是农场/合作社/户。 我是园林/基地(采购)。 (我已阅读并同意<<火爆农资招商网代理商服务条款>>) 温馨提醒:找产品,多留言,多http://m.3456.tv/business/0755hongda/pro/968786.html
10.太原清徐:科学冬储备春耕农资储备的动态调整是保障全县来年春耕备耕的关键。为确保化肥、农药等农资储备符合市场和百姓需求,清徐县农业生产资料公司每年都会花费数月时间在各网点走访、与农民代表座谈、向周边县域调研,并与供应商进行对接。通过这些举措,及时了解农产品市场行情、农民营收状况、各地土壤情况以及各类农资行业市场现状,从而精准把握农民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444909113064915507/
11.食品安全工作会议发言稿(三)强化重点环节食品监管,规范食品安全市场秩序 1、强化农产品种养植环节监管。县农业局一是推进农业标准体系建设和实施,截止目前已创建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和产地认证共256个,面积达39.8万亩;二是加强农资市场的监管。检查农资经营门市部467家次,其中兽药、饲料28家,责令23家农资经营户限期整改,查处无证经营户13家,不https://www.360wenmi.com/f/fileq4cx46o6.html
12.太原万柏林区土流网土地转让出租解读土地政策、浏览最新资讯、分析土地市场 热门新闻 2018第六届中国(山西)国际现代农业与技术装备博览会 第十届山西(太原)国际畜牧业交易会将于2018年4月1日在山西省展览馆开幕! “第十届山西(太原)国际畜牧业交易会”,已发展成为中部地区专业性强、展示畜牧产品质量过硬设备高端、现场成交额大、具行业影响力的品https://wanbolin.tuliu.com/
13.太原新闻新闻频道为切实加强冬季安全防范工作,市安委办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冬季安全“敲门行动”。 2024-12-10 06:45 来源:太原日报 市疾控中心流感病毒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12月9日从市疾控中心了解到,太原市疾控中心微生物检验重点学科研究团队在流感病毒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该研究在阐释太原市流感病毒基因进化趋势的基础上,为我国http://news.sxrb.com/GB/314061/index2.html
14.居家自住,市农资公司宿舍二手房,96万,3室1厅,1卫,84平米市农资公司宿舍 500 米 交通地段 餐饮购物 教育机构 医疗设施 小区问答(1) 我要提问 问 【市农资公司宿舍】小区哪几幢楼价格高一些? 张鹏珍: 农资公司宿舍小区是独栋楼、单价都是在12500到13000左右、看家里的具体装修、是否带家具家电等。 2020-10-21 1个回答 查看更多小区问答 猜你喜欢 嘉隆明城 平阳2https://ty.anjuke.com/prop/view/A7021404065
15.小武蔬菜批发市场小武蔬菜批发市场电话,小武蔬菜批发市场地址小武蔬菜批发市场电话是,小武蔬菜批发市场地址是山西省太原市清徐县,此外您还可以查看小武蔬菜批发市场的地图、公交和附近热门地点。https://poi.mapbar.com/taiyuan/MAPIJBJETNSICEHPSRXR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