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消协发布2022年农村消费环境与相关问题调查报告生产资料

从调查结果来看,我国农村居民对当前农村消费环境的综合满意度为75.35分,总体表现良好,但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农村青年群体的满意度得分最高(76.89分),随着年龄增长,农村消费者的满意度呈递减趋势。高学历群体的满意度得分达到77.41分,显著高于中等学历和低学历群体。收入水平越高,其对农村消费环境的满意度得分也越高。

从地域看,华南地区农村居民对消费环境的满意度得分最高(78.68分),其次分别是华东地区(76.59分)和华北地区(75.93分),东北和西南地区的农村居民满意度相对较低。

逾四成受访者买到过

假冒伪劣产品

农村商业组织形式较为单一,商业设施以小商店、小超市为主。从受访者反馈来看,农村居民由于缺乏必要的消费知识和消费维权意识,对商品价格高度敏感,特别是老年人很难分辨商品的真假真伪、过期与否,客观上也为低价销售的假冒伪劣商品、“三无”商品提供了生存土壤。

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市场上销售问题产品的情况依然较多。超过四成的受访者最近一年内曾在本村或乡镇市场上买到过假冒伪劣产品、“三无”产品,其中40.9%的受访者表示偶尔买到,3.6%的受访者表示经常买到,从未买到过的占比34.9%。

从产品类型上看,根据消费者反馈,农村市场上经常出现的问题产品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带有外包装的食品、零食等预包装食品类(39.4%)、饮料类(37.2%)、烟酒类(36.3%)、日用百货类(33.3%)以及服装/鞋袜/帽子类(30.3%)商品,占比均超过30%。

逾三成受访者认为

农资产品价格不透明

农村集市、集贸市场是农村居民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消费场景,对于便利村民生活、服务基层民生、促进城乡交流有积极作用。调查显示,超过九成的农村居民都曾经在农村集市、集贸市场消费过。

数据显示,农村居民在集市、集贸市场消费时最经常遇到的是“三无”产品问题,占比28.9%;其次较为常见的问题是价格虚高、价格不实问题,占比27.1%;掺假制假、非法添加等产品质量问题也经常发生,占比26.8%。除产品质量、价格问题外,农村消费者反映较多的问题还包括商品种类较少(25.6%)、虚假宣传(22.5%)和市场环境卫生恶劣(22.3%)。

农业生产资料是重要的农业投入品,是保障农产品生产顺利进行、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资基础。调查显示,区域代理经销商是农村生产资料消费最常见的渠道,通过经销商购买的比例达32.7%;其次是通过农村个体散户购买,占22.5%;少量农村消费者选择通过厂家直营门店(13.9%)和农民专业合作社(13.6%)购买生产资料。

在采购农业生产资料时,消费者最经常遇到的问题是商家价格不透明或随意定价,选择比例超过三成(32.3%);其他较为突出的问题包括价格上涨较快(29%)、销售网点少导致采购不方便(28.2%)、产品质量差(27.5%)等。

经营者依法合规经营

意识相对较好

此次研究专门针对农村地区的商店、超市等商业设施的经营者进行了调查,从经营者的角度体现农村的消费市场现状。

在农村店铺经营者看来,认为村民消费水平比较好的经营者占比44.7%,认为村民消费水平比较差的占比37.9%,两项比例的差距并不十分明显。46.2%的经营者认为店铺经营状况目前较好,但认为店铺目前的经营状况比较差的农村商业经营者比例也达到了三成以上,占31.5%。

进一步分析发现,目前农村商业设施遇到的经营困难主要是来自线上网络购物的冲击,占比达46.1%;其次是进货成本上涨带来的压力,占比同样超过四成(42.8%)。此外,农村居民消费能力不足(27.8%)、同业竞争激烈(26.1%)、物流配送不便(23.4%)等不利因素也对农村商场、超市的经营构成了挑战。超过四成的农村商业经营者认为目前的抗风险能力比较弱(42.4%),高于认为抗风险能力比较强和非常强的比例(37.9%、13.3%)。

调查显示,农村商业设施依法合规经营的意识相对较好。超过八成的经营者在进货时会主动查看产品标签,对出售产品的质量进行把控。其中,能做到每次查看产品标签的经营者占比43.7%,在变更供应商、进新产品时会主动查看标签的经营者占比40.5%。9.7%的经营者表示很少查看产品标签,6.1%的农村商业经营者则表示自己基本不看产品标签。

线上线下联动运营的

数字化改造受欢迎

调查显示,目前农村商业设施的数字化程度仍然比较低,但已有超过半数的经营者有计划或已经开始进行数字化改造。具体来看,已接入电商平台、完成一定程度数字化改造的农村商场、超市仅占13.9%;正在改造过程中的占20.2%;虽然目前有六成以上的农村商场、超市尚未接入网络平台、进行数字化改造,但已经有改造计划的经营者相对较多,占比35.5%。

THE END
1.国家统计局:全国农药(草甘膦,95%原药)尿素(中信粒)等六成重要12月4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4年11月下旬流通领域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变动情况》。 全国流通领域九大类50种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的监测显示,2024年11月下旬与11月中旬相比,尿素(中小颗粒)、复合肥(硫酸钾复合肥,氮磷钾含量45%)、农药(草甘膦,95%原药)等30种产品价格下降,硫酸、烧碱、甲醇等20种产品价格上涨。http://www.pesticidenews.cn/zgny/tbbd/content/3e2a69c4-25e7-4a96-ba77-3a07762e7a15.html
2.11月份全区主要农资价格小幅波动11月份全区主要农资价格小幅波动 据全区各主要粮食产区价格监测机构上报的数据显示,11月份,我区化肥、农膜价格小幅波动,农药价格平稳,农机用油价格下调。 一、化肥价格小幅波动 11月份,冬储市场缓慢推进,下游刚需采购为主,终端拿货积极性不高,尿素价格保持平稳,磷肥价格因原料硫磺和磷矿石成本支撑小幅上涨,复合肥https://www.nmg.gov.cn/tjsj/sjfb/scjgyx/jgjc/202412/t20241206_2620710.html
3.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关于2022年农业行政处罚案卷评查结果的通报处罚文号:昭区农(饲料)罚〔2022〕1号 承办人员:马宣、潘建、马祥富 七、丁朝献经营未备案登记肥料案 承办机关:永善县农业农村局 承办机构:永善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 处罚文号:永农(农肥)罚〔2022〕2号 承办人员:肖帮毕、雷林喜、李友翠、曾明洋 八、昭通市绥江县帮全农资经营有限责任公司经营假种子案 http://www.hxyixianyipin.com/mobile/news/show.php?itemid=5505
4.甘肃省2022年全省农业行政执法典型案例2022年,全省各级农业农村部门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紧紧围绕全省农业农村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着力加强农业综合执法工作,持续加大农资质量、屠宰检疫、长江黄河流域禁捕、农产品质量安全等重点领域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为保障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以及农产品质量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进一步加大违法案件曝光力度,有效震慑涉农https://www.cahec.cn/detail/50421.html
5.广东农资市场重构,企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期南方plus今年9-10月,南方农村报农化与种业事业部启动一线农资市场调查,通过对广东省各地市的深入采访,盘点了一线农资市场的家底,为行业运行决策、企业生产运营提供参考。 12月20日,由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主办,南方农村报、农财宝典·农化、广东省现代农业服务联盟承办的,以“农服 重构 未来”为主题的NGIC·2022农财全球创新大会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212/22/c71980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