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riakiKano于1979年提出魅力品质(AttractiveQuality)的创新见解,将品质要素的充分程度与顾客的满意度结合,并由系统的将顾客需求转换到产品的设计与使用上。
它可以根据顾客期望的品质水准类型来厘清品质要素的区隔,是一种“划清界限”的技巧,可用来评估各种顾客需求的相对重要性。
也可以帮助判断是否有以下的需求:
帮助建构出顾客之声(VOC)资料的采集计划。
了解顾客对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特点给予什么评价,就可以降低以下风险:
在问卷调查或访谈后使用,以确认顾客所提出的那些需求确实可以构建品质特性(CTQ),也就是哪些会影响到顾客满意度。
KANO将品质的发展划分为3个阶段,包括:
依照对顾客满意度的影响,将品质要素分为5大类:
顾客认为这类的基本需求必须存在,是产品基本的特性、功能与条件。如果不存在这些要素,顾客将很不满意,经常产生抱怨,无法接受产品。如果存在这些要素,顾客则会认为理所应当,例如:日常生活必需品。
当然品质要素|自制
顾客认为这些品质要素越多越好,一般是顾客期望的规格与特性,或者顾客要求的功能,这些将会影响顾客对于产品的选择。
如果这些要素太少,顾客将会不满意,如果这些要素越多,顾客将越喜欢,顾客的满意也将提升,但顾客的满意是呈线性的增长,例如:功能性产品。
线性品质要素|自制
顾客认为这些品质要素存在是顾客能够兴奋或愉悦,是超越顾客所期望的规格与特性,或顾客潜在的需求,这些可以大幅度提升顾客享受产品的附加价值。
潜在的品质需求要素通常需要产品设计者去主动发现,如果这些要素不存在,顾客将没有感觉,但也不至于失望。如果存在,顾客会表现为非常喜欢,且顾客的满意度将大幅度地增加,例如:数码相机、手机快传等突破性的功能或产品。
魅力品质要素|自制
顾客认为这些要素的存在,并不会使顾客有任何的感觉,顾客只会抱有中立的立场,认为理所应当。如果这些要素不存在,顾客也会没感觉。
无差异品质要素|自制
顾客认为这些要素的存在会使顾客很不满意,为顾客不喜欢的规格与特性,这些要素越多,顾客越不喜欢。如果这些反向品质不存在,顾客将会表现为喜欢、没感觉或认为理所应当。
反向品质要素|自制
品质要素图|自制
KANOModel可使用调查问卷来划分顾客的需求,通过“正向与反向选项的问题组合方式”询问顾客:
再通过使用KANO“正向与反向选项的配置要素对应表”,将问题所获得的结果进行分析,已归类顾客需求对应的品质要素。
正向与反向选项的配置要素对应表|自制
举一个:
查KANO正向与反向选项的配置要素对应表
这项功能属于“魅力品质”的特性!对应归类的结果:
归类结果对照表|自制
顾客需求分类表|自制
举一个:进行公交车的座椅进行按摩功能的问卷调查,共收集630份有效问卷,结果分布如下:
M:50O:100A:300I:150R:25Q:5
比较(M+O+A)与(I+R+Q)的大小?
所以,顾客的需求属于Max{M,O,A}=A(魅力品质)的品质要素。
说明:在实际调研中发现,产品具有某个功能,大部分人不会表示“不喜欢”或“无可奈何”,“无所谓”则基本是态度的下线;另外在调研过程中能提高用户填表的效率,所以在选项设定中正反向均设定3个选项。
调查问卷表
调查问卷表|自制
说明:根据问卷设计的选项,调研的结果会落在红色框选的区域。
发放问卷回收66份有效问卷,对收集的调查问卷数据进行汇总,并计算Better&Worse系数:
说明:66份有效问卷为已清除全部选择“很喜欢”和全部选择“不喜欢”的数据。
Better&Worse系数表|自制
说明:红框表示大于增加满意指标及小于消除不满意指标之平均数。
在排序功能优先级时,主要参考:当然品质>线性品质>魅力品质>无差异品质的基本顺序进行排序。结合本次调研结果,给出可与功能结合的建议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