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城县:构建绿色农资供应体系,建设农业强县

2022年10月31日,《湖北日报》发布的一则“湖北基层供销社恢复重建至1373个基本覆盖全省乡镇”的报道,经过多天发酵后登上网络热搜,引起社会热议,不少网友担心要回到“统购统销”的时代,是不是“要重启供销社”。其实,供销社在历经多年变革后,在市场经济的当下,基层社发挥了最开始的保障农村地区物资供应功能。湖北要恢复重建的是“基层社”,之所以引起热议,主要原因在于,群众对物资供应、食品安全的期待,希望重启供销社来保障绿色农资供给、保障粮食食品安全。2022年8月18日,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印发《“绿色农资”升级行动方案(2022—2025)》,要求加强农资经营网络体系建设、实施“绿色农资”升级行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一、目前我县农资供应现状及问题

二、问题分析

(一)绿色农资成本高。实际生产中,农资使用主体大多是种植散户,病虫害防治方法单一,主要依靠传统农药。绿色农资技术不足,生产成本高,性价比优势不明显,同样面积的施用量是传统农资的两倍,导致市场上绿色农资供应量、使用量都偏少,推广难度大,使用范围也主要集中在特色农业领域。

(二)绿色农资行业标准缺失,管理不规范。由于行业标准缺失,市场上绿色农资质量参次不齐,影响绿色农资产业健康发展。过去农业生产资料大多数来自供销合作社和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质量不仅能够得到保证,而且有专业技术人员对农民所购买的农业生产资料的品质、用途和使用方法等负责管理,既节省费用又能放心使用。随着农资流通体制的变革,原有的农资市场管理体系被打破,而新的运作机制仍不健全,传统低效农资仍有市场。

(三)农资经营企业整体实力不强。我县市场农资经营主体整体呈“多而全,散而弱”特征。供销系统供应保障能力也不成体系,呈现各自为政状态。全县共有27个基层社,其中乡镇供销社15个,村级供销社12个。乡镇供销社目前均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人员大多自谋职业。经营网点158个,经营范围主要是农资和日用百货,经营方式以“一买一卖”为主,简单分散,大多已经变成了“夫妻店”“父子店”,已无实质意义上的统供统销统一经营管理。

三、建议

(一)发挥供销农资主渠道作用,加大绿色农资供应。落实总社“绿色农资”升级行动,努力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构建县乡村三级流通网络体系,完善与省社农资集团承接机制,以龙头企业为引领,乡镇社为中枢,村级社为基础的新型流通网络绿色农资供应体系,打通绿色农资供应最后一公里。目前,县社正与省辉隆集团对接,在蒙城建设为农服务中心,依托辉隆农资优势,探索建立以“县级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区域乡镇服务站+种植者+适度联动村级集体”的服务运营体系,加强对系统农资企业生产、运输、销售、仓储的智能化管理,实现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实时监控和有效运用,努力扩大绿色农资供应量,提高质量安全追溯平台的使用范围和数量,打造“数字供销”,保障服务质量,体现供销特色。

(二)创新优化农资供应服务方式。充分发挥基层供销社和基层农资经营网点贴近农民的优势,跟踪服务小农户和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需求,提高物技结合、定制服务能力,用定制服务引导销售,形成按需送货、因地配肥、技术到户的一条龙农资供应服务模式。深入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加大绿色农资研发生产和销售力度,大力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加大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推广,推进机械施肥、种肥同播、水肥一体化等新技术应用,因地制宜为农民提供精准施肥用药技术指导服务。蒙城县春霖供销社与中国农业大学、云天化集团、皖农种业等开展深度产学研合作,设立“科技小院”,每年邀请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云天化技术专家来蒙讲座交流。坚持每年测土10次以上,按照“测、配、产、供、施”一体化服务原则,每年提供3000吨优质绿色配肥,用于1.6万亩流转土地,辐射周边4个行政村,采取低于市场价供种供肥、高于市场价回收粮食等多种方式降低生产成本,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带动农户增收。

总之,基层供销社长期扎根农村,熟悉农业实际,了解农民需求,要聚集绿色农资供应,引导建立完善绿色农资服务网络,畅通绿色农资流通渠道,确保绿色农资服务于现代农业发展。要以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实施为契机,抓住蒙城县全国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县机遇,发挥供销特色,切实推动蒙城县高质量发展。

THE END
1.最新数据:我国农用化肥农药施用量连续7年保持下降趋势临安区农林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邬奇峰介绍,为加强施肥行为管控,当地一方面引导农资经营单位建立购销数据库和补贴档案,平台可自动识别购买用量是否触碰“红线”;另一方面推动规模主体签订承诺书,保留购买凭证、建立肥料施用档案,实现可追溯。目前,全区化肥定额制已推广25万亩,近5年减少化肥用量1380吨。 http://www.pesticidenews.cn/zgny/tbbd/content/6e941d80-7c0d-4645-ae26-4d80368a7f0b.html
2.农资市场现状:繁荣背后的挑战与机遇农资与市场一、农资市场现状的繁荣景象 1、农资市场作为农业生产的重要支撑,近年来呈现出繁荣的发展态势。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资产品需求持续增长,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2、在繁荣的农资市场中,各类农资产品琳琅满目,涵盖了种子、化肥、农药等多个领域。这些产品的丰富多样,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更多选择,助力农业提质增效。 https://blog.csdn.net/Jiyan_xiaobai/article/details/139344632
3.农资行业现状分析中国农资行业市场现状农资行业发展趋势→中国农民人均耕地面积仅为美国的5%,接近日本。资源禀赋和人口现状制约下,中国农业发展采取小规模家庭经营模式。这一政策在改革开放初期取得了一定制度绩效,但这种以均田为特征的承包制度,形成了以散户为主导的农地经营现状。 以散户为主导的农地经营背景下,经营个体经济意识相对较弱,部分农户未能充分认识到农资产品对经营https://www.maigoo.com/goomai/161824.html
4.当前农业生产的现状及对策10篇(全文)切实落实好惠农政策。切实落实好种粮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农资综合直补、奶牛良种补贴、能繁母猪保险保费补贴及规模养殖大户补贴等中央、省、市、县的各项惠农政策,充分调动好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XX县统计局:段正友、安克慧 二0一一年六月三十日 当前农业生产的现状及对策 第2篇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9t0i1t4i.html
5.关于全市供销社系统农资保供稳价体系建设的调研与思考针对全市供销社农资经营现状、发展趋势和存在的问题,为做好新形势下农资保稳价工作,建议政府和供销社应从以下几方面深化认识予以推进。(一)着力培育龙头企业,推进资源整合。围绕_、机制、服务创新目标和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以资本和现代产权制度为纽带,通过参股、控股、开放办社等方式,整合各类资源,聚合各类人才,进行https://www.wm114.cn/wen/236/471800.html
6.2024年中国农资流通发展现状调研及市场前景分析报告流通行业相关因素进行具体调查、研究、分析,洞察农资流通行业今后的发展方向、农资流通行业竞争格局的演变趋势以及农资流通技术标准、农资流通市场规模、农资流通行业潜在问题与农资流通行业发展的症结所在,评估农资流通行业投资价值、农资流通效果效益程度,提出建设性意见建议,为农资流通行业投资决策者和农资流通企业经营者提供https://txt.cir.cn/1890761.html
7.芭田股份:募集说明书(修订稿)股票频道担证券依法发行后因发行人经营与收益变化或者证券价格变动引致的投资风险。 深圳市芭田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 重大事项提示 https://stock.stockstar.com/notice/SN2023102400023075.shtml